61岁了,他还在钻研上课技巧:“我想给年轻人做个榜样。”
实现了华农教师在综合类全国教学大赛一等奖零的突破
以研促教、教研相长在采访中,徐汉虹说得最多的就是“努力”
个人简介
徐汉虹,男,1961年12月生,湖北仙桃人。1977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现为华南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天然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农业部教材建设委员会委员,农业部农药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植物保护一级学科带头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南粤百杰”杰出人才,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师从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善欢先生,在植物源农药领域深耕多年,主持的印楝素和鱼藤酮等相关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环境保护科技进步一等奖。创造性地提出了导向农药的理论,探索利用植物自身特性实现农药的减量增效。
“上课是老师的天职”
到底怎么才能上好课?课堂上,徐汉虹善于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课本知识,在互动中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投入学习。但课堂教学只是上好课的第一步,作为专业主任,徐汉虹要考虑的更为长远和基础。
在校内率先为大一新生开设专业概论课,从课程、技能、就业等方面介绍专业的总体概况,让学生形成专业认知轮廓;针对大四学生开设专业前沿课,介绍学科研究的最新动态和实际就业需求,以便他们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实际工作。徐汉虹抓住大学四年的“一头一尾”,引导新生入门,嘱咐毕业生成才,用心良苦,可见一斑。
回到个人教学工作,徐汉虹主张“每个老师都应主打一门课,讲好一门课”。以身作则,《植物化学保护学》就是他精心打造的“王牌”,如今已成为全国精品课程。他主编的教材《植物化学保护学》曾荣获“全国首届教材建设奖优秀教材二等奖”,多年来历经迭代,目前已修订到第五版,共发行17.9万册,应用于全国近80所高校。
2022年初,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决定举办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近年来高度重视本科教学、推动“以赛促教”的华农,很快便向各学院征集参赛人选。徐汉虹带头报了名。他说,他想用自己的努力带动年轻教师钻研教学、热爱教学。
他的“宝剑”,就是《植物化学保护学》。
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是“十四五”期间《教育部直属单位三评一竞赛保留项目清单》中唯一的高校教师教学竞赛活动,注重考察教学创新设计,考评严格、竞争激烈。徐汉虹作为主讲教师,带领团队精心筹划、稳扎稳打,从校赛、省赛一路走到全国赛、走上了现场决赛的讲台。
总决赛的现场,徐汉虹游刃有余,娓娓道来。结果揭晓,正高组一等奖的名单上,徐汉虹榜上有名,带领团队实现了华农在综合类全国教学大赛一等奖上零的突破。
宝剑锋从磨砺出。四十年的努力,在这一刻又结硕果。徐汉虹说,这节课是他这么多年参赛评奖经历中,感觉最好的一次。给农作物装上病虫害定位系统
徐汉虹正在讲解“随水施药法”
在海南三亚,随处可见的椰树树冠上,不少都挂着一个绿色的药包。这个药包便是徐汉虹的“导向农药”理念最引以为傲的科研应用成果——“挂包法”。2002年6月,海南省首次发现外来入侵物种“椰心叶甲”,虫害很快扩散到周边各省,严重危害棕榈科植物的生长。如何防治椰心叶甲,给当时的植保专家提了一个难题。在“导向农药”理念指导下,徐汉虹团队提出了“挂包法”,即:将粉状的药剂包挂在植物顶端心叶处,让药剂随雨水或人工淋水自然流到害虫危害部位从而杀死害虫。这种方法不仅没有喷灌引起的雾滴飘移污染,而且药剂只流向害虫危害部位,药剂有效利用率高,很快推广至全国各省市,自2004年应用至今,现已成为防治椰心叶甲的首选措施。每年春节,徐汉虹都会去一趟三亚。每次看到道路两旁高大生长的椰树,徐汉虹都感到十分自豪:“用的是我们的技术,还用了那么多年!”徐汉虹团队于今年6月发表的研究论文
“老师是我的灯塔”
提及徐汉虹,2020级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学硕士研究生胡鑫难掩感激:“徐老师既是我们钦佩的导师,又是我们平时生活里亲切慈祥的长辈。”她心目中的徐老师,课上严格要求,课下平易近人,既有出差返校后立刻投身科研的热情,也有关心学生生活、不时赠送小礼物的温情。“目标决定高度,徐老师是我心中的标杆,我会追随他的脚步继续成长。”
工作之余,徐汉虹喜欢打乒乓球。“每天运动一小时,雷打不动。”这是徐汉虹的爱好,亦是一种信念:认真工作,用心生活。他平时还会和艺术学院的老师交流,哪怕是唱歌跳舞这些并不擅长的事,也敢于尝试。
“人生最宝贵的就是拥有快速迭代的动力和自我颠覆的勇气。”这是徐汉虹办公室中摆放的书法作品里的一句话,或许可以作为徐汉虹四十年从教生涯的注脚。无论是教书育人,亦或学术科研,徐汉虹都全力以赴,在“挑战—突破”的循环中一次次进步、攀登。
徐汉虹说,农科学子应该为自己的学科感到光荣,“一是农业为本,二是生命科学是一个研究归宿。大家要有信念感,同时也要积极尝试新事物,大学要过得有意义,回过头来不要后悔。回顾这些年的努力与付出,我感到很自豪。”
讲台上,教书育人
讲台下,严谨治学
工作中,孜孜以求
生活中,关切温暖
徐汉虹用实际行动
诠释华农教师立德树人的本色
▶ 往期回顾
▲ 华农党委常委会专题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 广纳英才!百年老校“双一流”,华南农业大学等你!
▲ 重要!华农疫情防控最新通知!
文字 | 新禾融媒体工作室 王莉娜 张玉莹 实习记者 王光理
图片 | 新禾融媒体工作室 李煜尧 部分由受访者提供
微信编辑 | 新禾融媒体工作室 张玉莹 王莉娜
责任编辑 | 费思迎
审核 | 陈芃辰
审定 | 郭灼
点亮“赞”和“在看”,向徐汉虹老师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