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农首任校长,原来这么牛!
第一任校长丁颖
丁颖,字竹铭,中国稻作科学之父,培育多个良种,提高水稻产量,解决农民温饱问题;曾任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中山大学农学院、华南农学院院长,是华南农业大学的重要开创者之一。
在华农无人不晓的名字
1888年11月25日,广东省高州市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里,一个小男孩诞生了。
烽火岁月,动荡时局,这个小男孩怀抱振兴祖国农业的坚定信念,刻苦求学钻研,终成为了我国现代稻作学科的奠基人、高等农业教育的先驱者。
他就是丁颖。
一个在华农无人不晓的名字。
竹铭草海、教一雕像、丁颖礼堂、竹铭书屋……华农虽大,丁颖的印迹却无处不在。
中国稻作学之父:
怀念起丁颖,大家总会想起他手里紧握的那一把稻穗。米粒饱满,耐寒坚韧,腰杆很直,头却埋得很低。
丁颖的一生也如这把稻穗,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为科研教育奉献终生。
回国后,丁颖一头扎进了科学研究。
在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丁颖克服重重困难,1933年选育出世界上第一个具有野生稻血缘的新品种“中山一号”,成就“农人争种中山白”的盛况。1936年,他选育出每穗多达千多粒的水稻杂交种,俗称“千粒穗”。这一发现震惊中外,对发掘水稻高产潜力的研究大有启迪。
后来,他不断尝试更适合国民的新稻种,用系统育成品种与印度野生稻杂交,又在早熟、矮秆和比较大穗的品种间进行杂交育种,40多年持续不断。在此基础上,半个多世纪以来,后辈水稻育种人致力于“中山一号”及其衍生品种研究,已发展出至少8辈95个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12369万亩以上。
丁颖从事稻作科学研究多年,创造了多个第一:华南第一个稻作育种试验场、我国第一个水稻生态研究室、世界上第一个通过杂交把野生稻抵抗恶劣环境的基因转移到栽培稻、培育出世界上第一株“千粒穗”类型、第一个系统科学地论证了中国水稻的起源和演变……
早在20世纪30年代,我国稻作学界就有“南丁(颖)北赵(连芳)”的美誉。日本渡部武主编的《中国的稻作起源》一书,尊称丁颖为“中国稻作学之父”。
1955年,丁颖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薪火相传,“一门三院士”成佳话
点击图片阅读新华社专题报道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丁颖任华南农学院的院长,卢永根是首届学生,虽然两人年龄相差40多岁,但丝毫不影响他们之间的友谊。
丁颖是卢永根的恩师,是他学术上的领路人。而在卢永根的鼓励和支持下,1956年丁颖以68岁高龄加入中国共产党。
点击图片了解团队更多故事
从“中国稻作学之父”丁颖院士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卢永根院士再到刘耀光院士,不仅是“一门三院士”的佳话,更是薪火相传灯不灭的精神。年青一代的教师们接下重任,传递上一辈老先生们的科研精神,并带着这份精神培养更多的农业研究人才。
▶ 往期回顾
▲ 热议!躬耕教坛、强国有我!
▲ “无论任何头衔,首先要做好教师的本分。”
▲ 华农最强校媒,招!新!了!
来源 | 党委宣传部
微信编辑 | 费思迎
责任编辑 | 费思迎
审核 | 陈芃辰
审定 | 郭灼
【点赞】丁颖精神
【在看】华农先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