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班路上! ∣ 该去 · 游

2017-10-26 汽车·旅行 该去Get2


再远的路,只要开始就不远了!

 


文 ∣ 王伟玲



因了某种缘由,我把家搬到了城外。


这么一来上班变远了,从家里到单位单程要九十分钟,每天往返三小时花费在路上。


闻者无不惊讶,那种表情好像我每天从太空来到地球上班。惊讶的人大多不是可惜我花费的时间,而是觉得我太累太辛苦。


我的想法却比较乐观,权当锻炼了,时下不是流行徒步健身嘛,多少人下班回到家,或一大早起来,特地要出去散步,甚至暴走,也要花上一两个小时,我只当把这个时间移到上下班路上,一举两得。


况且我并非徒步上班,没那么辛苦,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十分便利,订制公交车就在小区门口,每天早晨直达地铁站,下班再从地铁站送达小区。


我的生活习性属于早起的鸟,每天在闹钟前就醒了,所以我总是第一个上车,我有属于自己的专座,我每次就选那个靠窗的位置。


我把路上的时间利用起来,听外语,听老外讲他们的故事,觉得挺有趣,我又赚到了。


上班近的人可以睡懒觉,赖着不起床,我把这个时间抽了出来,做我想做的事,喜欢做的事,当然是赚了。


路上有事做,也就没了“漫漫远兮”的感觉。


良人一直动员我开车上班,因了“女司机”的原因,我开车也要一个小时。路上多花三十分钟,我换来的是环保、经济、轻松、愉快。


加之视力原因,我非“全天候”司机,所以选择公共交通更为妥善。


下了公交车再转地铁。


我坐了近一年地铁,已经能精准地摸到自己候车的位置,该上哪节车厢,哪道门正对着电梯或台阶,这样就能在地铁停靠站台时,以最短的距离、最快的速度进到出入口。


找到捷径,通常能抢到几十秒甚至一分钟时间,要知道,争取到十几秒有时就能赶上一趟地铁,反之则耽误一班车了。


尽管工作人员扯着嗓子喊;“请往中间走不要站在路边口”,我还是坚定不移地站在自己的立场,有那么多人和我站在一起,我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这些人都是久经沙场的铁道战士,深知距离就是时间,时间就是效率,对喊话置若罔闻。


人挤人地上了地铁,我脑海里就浮现出曾经看到过的一则电视新闻。


场景是北京地铁站内,也是高峰时段,车厢内外挤满了人,有人想出来有人想进去,都在拼命地往里挤、往外涌,两边同时发力。


电视镜头是朝下俯拍的,只见一个光秃脑袋的人——我感觉镜头有意捕捉他,在一群黑发灰发中,此光头最为醒目——被拥挤的人群卷进车厢又旋转了出来,出来了又被带了进去,就这样进来、出去,出去、进来,搞不清楚他是要进地铁还是要出地铁。


每当这时我的情绪就处于亢奋状态,有这么多人和我一样挤地铁上班,有那么多背着沉重书包的孩子和我一样披星戴月回家,能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我感到自己好强大。


站在拥挤不堪只有立足之地的地铁里,决不会寂寞,我可以观察身边的人。


观察也是一种享受,我每天享受生活赐予我的这种体验。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说过,地铁里人多的时候,一个挨着一个能数得清对方的睫毛。


这话一点不夸张,尽管我是个半盲,但“近可明察秋毫,远不见舆薪”。


我夹在人群当中,身体虽然不得动弹,眼睛却是飞扬跋扈,一会儿在人的头上、肩上,一会儿在人的脖子上、手上。我能看清女士脖子上项链的不同花纹,能看清钻石的切割面,能看清男士双肩包的针脚是否齐整、有无线头,以此判断其品质。


有时我的眼睛就停留在两只半裸的肉嘟嘟的胸脯上,私忖,倘若我是个男士,不知其主人作何反应,怒耶?喜耶? 


但不管怎么说,露出来就是让人看的,不想让人看就不会露出来,如果这个时候骂人耍流氓是不对的,至少她不道德在先,露了,还不让人看。


车厢过道上直立着一根根扶手,上面扶了无数双手,看着就像一只只扳手,活动扳手。


扳手就在我眼前,有的纤指如葱,有的筋骨凸现,有的肤质细腻,有的皱如枯槁,岁月之痕迹春秋之写照,了然于目。


一位美容师曾经说过,人体有三处最能昭示年龄,一是眼睛,二是脖子,三是双手。


如果一个人穿上高领外套或系上围巾,戴上墨镜手套,如果谢顶的再戴顶帽子,顿时就把年龄藏了起来。墨镜还能起到美颜作用。


漂亮的扳手常常令我幻想其主人的容貌,可是通常失望,扳手还是扳手,螺丝还是螺丝。


我发现,我每天在地铁里见无数张面孔,好看的并不多,绝大部分不是太好看也不是太难看。


那种让人一瞥惊艳、一眼瞠目的人是极少数,大部分人平平常常。不平常的人其生活也不平常,命运也不寻常。


地铁亦似一个舞台,能看见各种表演,演员都是本色出镜,无需编剧无需导演,演的就是自己。



01


我见到过一对祖孙,或是母子?


现在的人不好说,明明看上去像祖孙,人家是母子,看着像父女的两人,却是情人。


搞不清楚就不敢乱说,所以我姑且称那位母亲为女士,那孩子看他的机灵劲儿该有五六岁,可他的身形看上去只有三四岁。


这位女士体态丰腴,侧着身子坐着,半边臀部压在座位上,她的右侧是那个男孩,一个熊孩子,坐在地上的一个物件上。


女士手里拿着一个未开启的纯净水瓶,水瓶从上到下被一层塑料皮壳包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瓶口小半圈盖子。


也许是想喝水,她要撕下那层塑料皮壳才能打开盖子。她在瓶口用拇指剥、用四指扒,就是揭不下那层塑料壳。


这时那熊孩子一把夺过水瓶,放嘴边就咬,起初用门牙,不管用,再把瓶子斜过来,像啃甘蔗一样用虎牙咬,他咬下一小片塑料壳,取得了突破。


可到底是孩子,气力小,每次只能咬下小小一片。这时女士一把夺过水瓶,在破口处再用手去撕扯,塑料壳紧紧裹住瓶身,就是扯不下来。


熊孩子见状,又一把抢过去继续咬,又咬下一小片塑料壳,他用眼睛瞄了大人一眼,像是在说:你看,还是我行吧。接着又咬下一小片,又一小片。


女士见状,再夺过来,学着孩子的样咬瓶子,她一口一大片,一口一大片,并且跟孩子一样咬了就往地上吐。


孩子一直盯住她,目不转睛地看着她,看她如何咬牙切齿。女士终于可以用手撒开塑料层了,最后一片塑料终于剥落,随之飘去的还有一张标签。


我想他们总算可以喝到水了。可是女士并没有打开瓶盖,而是拿着水瓶在手里把玩,像在欣赏瓶子里的水。


那熊孩子安静地看着女士手里的水瓶,眼睛随着瓶子的转动不停地转圈。


难道他们就是为了要与瓶斗、与瓶战才费这么大劲吗?


我强忍住自己别笑出声来,尽管我很反感这个女士,不但不教育孩子,自己还跟着制造一地垃圾,但他俩表演的这出哑剧还是让我心花怒放。



02

途中


一次地铁停靠某站台时,上来一对老人,看上去七八十岁。


老两口一上来就有年轻人起身让座,每每看见这种情形我就感动,觉得南京的社会风气真好,因为这种场景我见到许多,尽管出了彭宇案让人咯了一回牙。


年轻人很自然地让了座,又自然地融入到那天车厢里安静的氛围里。大家默不作声地看手机,看报纸,或者闭目养神,没人言语。


两位老人入座后,老先生摸索出一张报纸,觑着眼睛,一字一句地念道:“香蕉没有解除便秘的功能……”他的声音在车厢里回荡,我使劲用力不让自己笑出来。



03


还有一次在地铁里看见一个中年男人,大约四五十岁的样子,一个人在独自饮泣,不时地用手揩眼泪,一边自言自语。


起初我以为他在打电话,可是余光里见他并没拿手机,也没戴耳麦。


我想他大概遇到了伤心事,不然一个大男人怎么会在大庭广众之下掉眼泪。


看他不停地絮叨,像是受了委屈在为自己辩护,我想他还是理性的,理性的人总能迈过人生之坎。



    上班的路上,丰富多彩。




END


人称Ken叔,“该去”创始人,自驾游意见领袖;汽车评论员、摄影师 中国自驾游线路评委;自驾走遍中国,海外自驾二十多个国家 ;旅行纪录片主持人 ,多部纪录片制作人;多次参与大型品牌的 特邀试驾和海外测试。


该去Get2

合作传媒平台



想要获得更多资讯内容
想要报名参加自驾游活动


赶快加小编的联系方式吧
Q  Q: 2260684182

微信: AutoKenWorld

该去Get2

长按二维码关注



点击“往期文章查看更多


作者 | 王伟玲

编辑 | Cathy

图片来自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