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贵阳110女警徐燕荣登2018年1月11日《人民公安报》

2018-01-11 贵阳公安

2018年1月11日,《人民公安报》第05版面警界周刊刊登文章《徐燕:21载坚守,与110一起共同成长》,讲述了贵阳市公安局110女警徐燕的工作事迹。

人物介绍

徐燕,1975年3月出生,1994年7月参加公安工作,1996年5月调入贵阳市公安局指挥中心110报警服务台工作,现任110报警服务台主任。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多次获得贵州省公安厅信息工作先进工作者、贵阳市政府信息工作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人物特点

待人诚恳热情,工作细致耐心,处事果断坚决。

人生准则

群众的小事都是110的大事。

大众点评

以便民为基础,尽力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做事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工作能做到周密计划、措施稳妥、落实有力、效果明显,工作作风严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一直努力打造一支情系110、奉献保民安的团队。

  ——贵阳市公安局110报警服务台

指挥长 卢鹏

无私奉献,扎根110,用20余年的执著坚守诠释了一名优秀人民警察的含义。

  ——贵阳市公安局110报警服务台

民警 游恺


徐燕:21载坚守,与110一起共同成长


贵州省贵阳市公安局指挥中心110报警服务台主任徐燕,自21年前成为110接警员以来,从未离开过110——接了数十万个报警电话,指挥处理了上万个警情,亲历了从仅有2部报警电话到实现大数据指挥的“110变迁史”。如今,在此起彼伏的报警声中,在不断闪动的监控屏幕前,她依然坚守一线,用执著与专业和战友们一起共守筑城贵阳的平安祥和。


背熟地图才能精准下达指令

把贵阳地图记在心里

1996年,贵阳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成立,刚入警不久的徐燕成为首批16名110接警员中的一员。一开始,徐燕和同事两人一起上班,每次班要连上24小时。上班期间,两个人轮流吃饭、上厕所,昼夜全神贯注地盯屏幕、听电话,生怕漏掉一个电话。一个班下来,他们都累得不行,摘下耳机后,耳朵里还一直嗡嗡作响。


同事给徐燕算了一笔账,按每个工作日接250个报警电话保守计算,21年间徐燕接了70多万个报警电话。


“只有背熟了地图,才能精准地下达指令。”这是徐燕常挂在嘴边的话。刚参加工作时,她接到一个求助电话称自己在荷叶巷遇到困难,她立即下达了处警指令,但出警民警到了指定地点却没有发现求助者。徐燕又仔细询问了求助者,才发现自己弄错了地点。


一个处警指令的错误,很有可能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这件事让徐燕印象深刻。从那以后,她开始“死记”地名,以常人难以想象的苦功夫,硬生生地把一幅最详细的贵阳地图记在了心里。


贵阳“城在林中,林在城中”,道路走向不规则,背街小巷众多,很多“老贵阳”不知道的地方,徐燕都知道。在她案头放着一张详细的贵阳地图,上面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各种记号,每个派出所辖区都用线条标注出来。凡是线条交叉的地点,徐燕都会实地调查,确定各派出所的管辖范围。有时出门逛街,除了特别留意路牌,还要与当地人聊上几句,问问这个地方的情况,因为她不仅要知道正式名称,还要知道当地人对这个地方的习惯性称呼。对地图只有达到这样的熟悉程度,才能精准下达处警指令,这在实战中已经得到检验。


一天夜里,一市民在贵阳东山牌坊处报警称被抢劫,犯罪嫌疑人乘面包车往螺蛳山方向逃跑。螺蛳山区域地形复杂,但仅稍作思考,一张详细的抓捕地图就出现在了徐燕脑海。因为嫌疑人的逃跑路段分属3个派出所管辖,徐燕给相关派出所下达指令,明确各路民警在哪个路口堵截,一个“口袋”就这样扎好了。很快,犯罪嫌疑人在其中一个路口被抓获,此时距接到报案仅18分钟。犯罪嫌疑人都不敢相信,连说:“你们太快了!”


14年除夕坚守岗位

耐心接听每一个报警电话

遇到危险和困难拨打110,是很多人的本能之举。在徐燕看来,“110报警电话是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一个电话就可能影响警察甚至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我们必须用心好好守护它。”21年过去了,贵阳市公安局第一批110接警员因为工作调整等原因相继离开,而徐燕仍然坚守在这座警民连心桥上。


21年里,除了一般的警情,她每天还会遇到很多琐碎的事情,有半夜酒后骚扰的,有夫妻扯皮打架的,还有测试新手机通话效果的。但不论接到什么电话,她都耐心接听、用心记录。有一次,徐燕接到一个小学生报警:“警察阿姨,我考试没考好,爸爸要打我,我要离开贵阳!”说完就挂掉了电话。徐燕赶紧回拨过去,发现电话来自一个小店里的公用电话,接电话的是店主。徐燕立即请店主追回小孩,并在电话里安慰说:“阿姨陪你回家,保证你爸爸不打你。”心急如焚的家长见到离家的孩子后,对徐燕满是感激。


从警20余年来,徐燕有14年的除夕是在工作岗位上度过的。2010年大年三十前一天,徐燕的母亲不慎摔倒,股骨头摔坏。她将母亲交给小姨照看,自己又坐到接警电话前——她并非不想在床前尽孝,只是肩上的责任使然。


又是一个大年三十,徐燕值班时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说:“其实我没有什么事,就是想祝你们节日快乐!你们太辛苦了!”他告诉徐燕,以前家里的面包车被盗,报警后110接警员指挥派出所、高速交警等多方寻找,将失窃车辆信息在公安系统通报,还帮他到车管所挂失,他觉得警察太负责任了。当得知接电话的就是当时全程帮助自己的徐燕时,对方连声道谢。


全程参与贵阳110

升级努力实现“八最”目标

随着形势的发展,传统的110接处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警务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徐燕意识到,要满足群众对110报警服务的新需求,必须对接处警模式进行改革。恰逢其时,贵阳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发展大数据的重大战略部署,贵阳市公安局加快构建“块数据指挥中心”和“网格化接处警”新型警务模式,将大数据的理念、方法运用到实际警务工作中。


在风起云涌的大数据浪潮中,徐燕成为贵阳公安新型警务模式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她全程参与了以“块数据指挥中心”为龙头的统一指挥、跨警种合成作战指挥机制的建立。


摊开地图,徐燕凭借对全市地理地貌的熟知,全程精准指导全市国土面积的“网格化”。按照1分钟、5分钟、10分钟快速响应的工作要求,以区域面积接警常量为指标,辅之以道路通行情况、单位面积内人口常量为测算标准,打破警种壁垒,将全市划分为55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专职接处警民警和相关设备。


2016年6月,忙于工作的徐燕几乎每天都是凌晨三四点才回家。新组建的11支网格接处警大队,290名民警都被徐燕“面授机宜”,熟练掌握了大数据警务模式。不仅如此,针对这290名民警多为特警调入、缺少接处警经验的问题,徐燕将自己在长期工作中积累的经验编制成《110接处警工作手册》《警情移交规定》等发到每个民警手中,并一对一进行培训,使他们快速进入工作角色。


如今,贵阳市网格警力已实行24小时屯警街面,现场处置率达80%以上,仅有20%的警情移交派出所或专业警种。同时,街面打架案件较开展网格化接处警前下降34.8%,因街面打架斗殴引发命案下降为零,初步实现了警情研判最精准、指挥调度最规范、维稳处突最及时、打击犯罪最快速、巡逻防控最有力、排解纠纷最有效、服务群众最直接、基层减负最显著的“八最”目标。


“尽管我们的接处警理念和方式在改变,但警察的职责和使命没有变,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的理想信念没有变,我将继续在这个平凡岗位上坚守下去。”徐燕说。


审       核:杨  文  任  珂

编       辑:吴  蓉 

来       源:人民公安报

投稿邮箱:1614592304@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