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白针、美白丸,终于开始被警示了

2017-06-01 美羊羊+榴莲妹 美容大王和化学家

白雪之姿诚可贵,婀娜倾城价更高,

若为健康安全故,世间何物不可抛?


美羊羊

不用不吐槽,不用不推荐撸得懂成分,说得清感受的

🐑美羊羊🐑


带把榴莲妹


菇凉们对美白针这个名字一定不陌生。在美羊羊印象中,这个东西是在大s的某本书里,以女明星们私藏美丽秘籍的名义被大众所知晓的,据说那些曾经黑黄黑黄的女星们,都是因为扎了美白针一个个转身就亮白成一道闪电。


从此以后,美白针之风刮得一发不可收拾,菇凉们不仅动不动就想去美容院扎两针,甚至还有胆大的直接从网上买原料,自己给自己扎,美羊羊表示,你们还真是不把自己的小命当回事啊。

 


美白针其实不是一个固定且准确的产品名,它通常是指把一些抗氧化成分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输送到人体内,而具体使用哪些成分以及比例含量,医生或操作者可以自行调配。


在美白针的固定添加成分中,除了大家都熟知的维生素c和传明酸以外,最主要的就是谷胱甘肽。而更加被菇凉们熟知的美白丸,很多也是采用谷胱甘肽+维生素c做为有效成分的(pola除外)。但谷胱甘肽真的是无论怎么吃,怎么打都安全吗?


随着美白针走出亚洲,开始在美国和欧洲掀起同样的热潮,注射谷胱甘肽的隐患开始被欧美国家所关注。近期,美国和欧洲的科学界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关于注射谷胱甘肽的警告。

 

谷胱甘肽是什么

 

谷胱甘肽是我们体内产生的一种抗氧化剂,它由三种氨基酸组成——甘氨酸、谷氨酸和半胱氨酸。它有助于防止重金属和自由基对皮肤细胞的损伤。口服和注射(静脉注射和肌肉注射)谷胱甘肽确实被用于治疗一些疾病,比如有些初步的研究表明它对帕金森病有效,此外还可以用于减轻癌症治疗的副作用。


而在皮肤美容领域,额外的摄入谷胱甘肽被认为可以干扰黑色素的生成,从而使皮肤变白发亮,摄入的方式包括口服和静脉注射。

 

其有效性未获确认


虽然谷胱甘肽确实是一种很好的抗氧化剂,并且它也在食物中被发现,但饮食摄入与血液中谷胱甘肽含量的水平并不相关,因此口服补充谷胱甘肽可能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有效。



虽然一些小型研究表明,口服补充加上与其他抗氧化剂协同作用,确实能使皮肤增亮,但这些结论与那些市面上未经审核的自制偏方一样,更像是市场营销,并未经过科学的检验。简单说,口服摄入谷胱甘肽时,补充剂摄入量和血液中谷胱甘肽含量以及美容之间的互相影响关系是尚未确定的所以那些靠谷胱甘肽+维生素c撑起来的日系美白丸们,吃了到底有没有效,至少从科学角度,是不能打保票的。

 

注射谷胱甘肽的有效性就更加未被确认了。目前,将谷胱甘肽用于美容增白的公开研究数据其实非常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正式的公开临床试验来评估注射谷胱甘肽用于美白皮肤的效果,同时也还没有一个官方的用药指导,关于合理且安全的治疗持续时间也还并不清楚明确

 

危害却是已知的


美国FDA、菲律宾食品和药品管理局都曾经对大剂量注射谷胱甘肽进行过安全警示,表示:未经批准的注射高剂量谷胱甘肽作为皮肤增白剂是不安全的,并且可能损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后果。该成分一次的给药应限制在600 mg至1.2 g,每周不超过两次。


目前对于静脉注射谷胱甘肽唯一经过批准的用途是减少神经毒性,而这只是一种辅助治疗方法。当前报道过的,由使用谷胱甘肽引起的不良药物反应包括以下几个:


  1. 皮肤疹:严重的、甚至有潜在致命危险的有:史蒂文·约翰逊综合症(Stevens – Johnson syndrome)、毒性表皮坏死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

  2. 甲状腺功能紊乱。

  3. 肾功能障碍,甚至肾衰竭。

  4. 一些接受过注射的患者会有持续两周的严重腹痛。

 


未经培训的非专业医疗人员,静脉给药的方法很可能是不正确的,这也许会导致以下状况:

 

  • 感染有害微生物,从而患上有潜在致命性的败血症。

  • 注射中不小心射入空气,可能导致致命的栓塞。

  • 使用不安全的针头(回收,共用)可促进乙型肝炎甚至艾滋病毒的传播。

  • 假冒的谷胱甘肽,或是在非无菌环境下注射,可能造成严重感染。

 

即使是口服谷胱甘肽,也并不是怎么吃都安全的,过量服用也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台湾卫生主管机构就曾经对口服谷胱甘肽产品做出规定:每日食用限量250毫克以下并且使用了谷胱甘肽为原料的食品,要以中文显著标示“对谷胱甘肽过敏者、孕妇、哺乳期妇女、婴幼儿应避免食用”的字样。


我们的看法


对于注射谷胱甘肽(美白针),很少有研究可以证实注射谷胱甘肽用于美白的安全性及其功效。基于目前有限的信息,谷胱甘肽对增亮皮肤色调也许确实有一些轻微影响,但技术尚未成熟,安全性也还有待验证。由于益处不明显,一旦过量对身体产生伤害的风险却很大,因此我建议菇凉们在尝试这种治疗手段前要慎重考虑。


 

后台一直一直有童鞋让我们写医美,至今没怎么写的原因就是:医美类项目的特点在于立竿见影的效果,现有的数据往往也很漂亮,我很怕写出来以后会让菇凉们都一窝蜂去了美容院,但其实我自己对于那些未经长期临床测试和没有多年后续跟踪数据的介入式美容方法,一直比较谨慎。


都说护肤品效果有限,这肯定是事实,毕竟皮肤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屏障和保护,所以科学界挖空心思也只是想让各种有效成分可以渗透的再深那么一咪咪(往往还做不到),不过它的好处就是只要你不玩命作,大多数的副作用也就只是维持在皮肤表面这一层(比如过敏),不会危害到整个机体的健康。


而吃进去的和介入式的美容方法可就不一样了。所以我总说,涂的东西,只要你的钱包答应,在足够了解自己皮肤喜好的情况下,可以走的前沿一些;而吃进肚子里的和介入式的,还是保守一些更安全。毕竟健康,才是更重要的。


猜你还喜欢

还在把EGF(表皮生长因子)当作万能神药?来降降温吧

被捧为神器的洗脸刷,真的值得投资吗?


校对小天使:Jin


微信公众号:美容大王和化学家

美国化妆品化学家协会(SCC)成员

5000+款化妆品的成分分析,使用指南

还会严选世界各地的小众好物带给你


       “合作”, “转载”,“投稿”,等各种需求,都请在微信或微博后台发送相关关键词给我们,会收到相应回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