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喜讯丨我校三位老师被评为2017年“福建省优秀教师”,他们是谁?

2017-09-10 福建工程学院

百年苍霞,师道漫漫。

三尺讲台,孕育芬芳。

我校吴琛、陈礼洪、李天建三位老师

被评选为2017年“福建省优秀教师”。

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他们的风采。





吴琛

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负责人,先后获福建省第八届教学成果二等奖、校教学成果特等奖,被授予“福建青年五四奖章”、“福建省金牌工人”和“福建省五一巾帼标兵”等荣誉,入选“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和“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2017年被评为“福建省优秀教师”。


注重理论学习

吴琛老师政治立场坚定,思想觉悟高,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教育工作。不论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她都能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塑造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悉心创新教学

吴琛老师作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的负责人,用十年时间持续进行着创新教学的探索和实践,建立了“生活化教学语言、多媒体资源、工程案例、知识检验”四位一体的教学方法。2012年以来,吴琛老师积极探索“互联网+”教育的创新教学模式,主持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和“雨课堂”(“雨课堂”是一种智慧教学工具)的课程改革,使越来越多的学生爱上抗震课,将一门抽象而复杂的专业课变成被许多毕业生们评价为最喜欢听、收获最大的课程。


倾心专业建设

我校土木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在专业建设中,吴琛老师关注产业的转型升级,深入思考专业特色的凝练,积极推动建筑类专业集群的建设,带领教学团队将土木工程建筑工业化、信息化融入教学环节,培养适应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创新型人才。

土木工程专业于2016年向住建部申请专业认证过程中,作为专业负责人的吴琛老师全面负责自评报告和附录佐证材料的编写以及专家进校实地考察的部署安排。由于土木工程专业认证在2016年正式被纳入工程教育认证的总体框架,因此我校土木工程专业是全国土木工程专业中第一批实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专业,同时也是全校第一个与“华盛顿协议”接轨的专业。在没有任何经验可循的情况下,她连续几个月组织团队认真研究认证标准、拟定达成度计算方法、整理原始佐证资料、撰写和修改自评报告、认真安排专家实地考察的各项工作,专业评估所取得的一系列成绩得到了专家的好评,并顺利通过认证,获得认证有效期6年。


潜心科学研究

吴琛老师是我校土木工程学院第一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青年博士。作为土木工程学科防灾减灾方向负责人以及福建省土木工程新技术与信息化重点实验室的骨干成员,她结合本省复杂超高层建筑迅速发展的新态势,带领研究团队积极从事复杂超高层结构抗震防灾关键技术、结构非线性分析、智能信号处理技术和计算结构力学的研究,取得了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


热心服务社会

获得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资格的吴琛老师,在注重教书育人的同时,能够紧密对接行业需求,积极进行成果转化。近年来,她研发的新型型钢混凝土转换梁柱的节点构造和提高框支主梁抗剪能力与抗震延性的装置在建筑行业得到了广泛推广。





陈礼洪

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教授,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教研室专业主任,兼任福建省工程建设科学技术标准化协会建筑水工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6年获得福建工程学院首届“教育教学创新奖”,2017年被评为“福建省优秀教师”。


严谨治学 关爱学生

陈礼洪老师在教学上认真履行教师职责,主动承担了《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城市给水排水工程》等4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及课程设计、操作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任务,近5学年年均教学工作量达470学时,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他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受到学生和同行教师的好评。参与指导2015届给排水专业廖薇同学的毕业设计被评选为2014~2015年度“全国高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优秀毕业设计”。

他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积极结合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并关心爱护学生,积极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引导学生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主动帮助学生解决实习、就业问题;主动承担班主任和班导师工作,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勤奋工作 锐意进取

在教学管理和学科建设方面,陈礼洪老师认真履行教研室主任和专业负责人的职责,很好地完成了教研室和专业学科建设工作,为我校给排水专业的建设、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他的带动下,学校给排水专业的办学水平及社会影响有了显著的提高,该专业获批福建省高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

在教材和实验室建设方面,他主动承担学科实验室的建设工作,自新校区建设以来,全面负责完成了新校区消防实验室和水电安装操作实验室的改扩建,全面负责2014中央财政给排水专业实验教学与创新研究平台建设(225万元)和福建省给排水与暖通燃气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为学科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研究和教改方面,陈礼洪老师结合专业的发展需要,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改,负责完成了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给排水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和给排水专业结构调整优化改革教改项目等教改项目,并将课题研究结果应用于2014版人才培养方案中。给排水专业申报的“产教融合培养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获福建工程学院2016年教学成果二等奖。


产学融合 服务社会

在重视教学与学科建设的同时,陈礼洪老师十分重视自己的专业学习和社会服务,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参与省行业学会、协会组织的活动,积极参与工程项目的评审和行业标准建设,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同时努力提高专业水平。近5年来他主持、参与了省重大项目2项(到校经费90万元)、省厅级课题5项,主持、参与了横向课题2项,主持、参与了厅级、校级课题6项,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项。





李天建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高级实验师先后获得校级教学成特等奖果奖、校级教学成二等奖果奖、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等荣誉,2017年被评为“福建省优秀教师”。


勤学苦思三尺讲台修内功

李天建老师从教23年来,坚守教学一线岗位,苦修内功,认真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以CDIO模式为基础,探索以项目为驱动(导向)的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以开放的方式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经常与学生交换看法,能敏锐指出问题的关键点,努力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经过不断的摸索,他逐渐形成了“兴趣引导思考,思考促进实践”的教学特色,教学效果深受学生欢迎和督导专家的赞扬。


精心耕耘实验室里育英才

李天建老师先后参与建设台湾永宏PLC、GE共建实验室、Siemens共建,工业4.0实验室等多间实验室。特别是GE和Siemens共建实验室作为中央地方共建实验室,实验设备总价值达4000多万,是当时电子电气系的重点项目,具有示范性的作用,他和其他老师一起齐心协力,克服各种困难,完成项目设备选型、现场布局,家具采购、电力及网络布局与施工的一系列工作。同时还和其他老师相互配合,加班加点,一起自行开发mt1000多总线物流检测系统、mt100自动分拣系统、A3000过程控制系统等实验设备及西门子实验室22个屏的安装与调试,为学校节约了大量资金。

实验室按时完成建成后,为了提高使用效率,他主动请缨,承担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任务,依托实验室组建了学生创新团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科创竞赛中来。


凝心聚力科创赛场竞风流

李天建老师不仅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更注重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自2010年起,他坚持举办暑期自动化学科竞赛训练班,加强梯队的建设和技术的传承,逐渐摸索出了一条培养之路。2015年他指导学生团队申请成立了“西门子校园学习中心”、校自动化协会等团体,启动了“新鲜人计划”的学生导师制,建立了更合理的梯队,让所有学生进得来,留得住,通过策划校级自动化大赛,点燃了学生主动学习主动钻研的热情。

2015年、2016年,他带领学生团队参加 “西门子杯”、“台达杯”、GE智能平台、“创青春”创业大赛、“挑战杯”的赛事并取得优异成绩,特别是在GE智能平台大赛上获得全国第一名,所指导的“挑战杯”作品是全校唯一进入国赛的作品,团队在创业大赛方面也取得了突破,获得第九届福建省“创青春”创业大赛银奖2项。




三尺讲台写春秋,一片丹心育桃李。

值此教师节之际,让我们道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感恩有您丨今天教师节表彰,有你认识的老师吗?

🔥报告丨这个暑假,工院有秘密!

🔥2017级萌新们,易班喊你们来线上预报到啦

🔥工院萌妹子要去参加全国总决赛啦~

出品丨福建工程学院新媒体中心

指导老师丨曾宪平 王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