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警惕!一家三人被蜱虫咬伤两人丧命!鼓楼医院发布“救命帖”

南京日报 2018-08-20

近日,家住江苏盱眙铁山寺附近的李先生一家可谓是祸不单行。5月底6月初,他的小舅子和岳母先后因被蜱虫叮咬去世。6月9日,李先生在送丈母娘骨灰去墓地的路上也被蜱虫叮咬后生命垂危,在鼓楼医院经过近20天的抢救治疗终“化险为夷”,今天已准备出院。 


李先生被蜱虫咬伤后留下的疤痕


小小蜱虫为何能夺命?

作为普通百姓我们该如何预防和发现?

南京鼓楼医院今天发布“救命帖”

为大家答疑解惑。



蜱虫叮咬后为何会生病?


蜱虫体内有一种可怕的病毒,叫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也称新型布尼亚病毒)。被蜱虫叮咬感染病毒后,人最短可以在2到3天发病,也会在1个月左右起病。大多数人会表现为急性发热,体温一般在38.0 ℃以上,伴有畏寒、食欲不振、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部分患者有出血倾向,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牙龈出血、球结膜出血,少数患者病情危重可出现意识障碍、肺出血、脑出血、消化道出血等。

△显微镜下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


“蜱虫病”在江苏这些地区高发


目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在国内流行主要分布在江苏、安徽、河南、山东、湖北、河北、辽宁等多个省份的山区、丘陵和森林地带的农村地区,而发病的人群,主要是经常在户外劳动或热衷野外运动的人。南京鼓楼医院目前接诊到的约160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大都来自江苏和安徽交界处的农村地区,如盱眙、滁州、明光等地


“蜱虫病”5—7月高发,还可人传人


“蜱虫病”随季节高发,绝大多数出现在5-11月,5-7月为主要高峰期,9月份为次高峰期除了蜱虫叮咬可以感染病毒发病以外,正常人也可以通过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或呕吐物而感染。近年来,鼓楼医院已经陆续发现并确诊了多例家人照顾病人而感染的实例,不过,这种“人传人”的二代感染症状一般较轻。



感染蜱虫病毒致死率达12.7%—32.6%


“蜱虫病”病死率达12.7%-32.6%,而且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仅有对症支持治疗。今年4月份以来,南京鼓楼医院感染科已经收治了17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患者,其中有两例患者因为到院太晚、病情过重,经抢救无效死亡。


高发季如何预防蜱虫咬伤?


眼下的季节,户外活动和劳作的人一定要多注意,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应做好个人防护,例如穿长袖衣服、不要穿凉鞋等;每天外出活动结束后,市民要仔细检查身体和衣物是否有蜱叮入或爬上;必需在野外作业或露营时,衣服和帐篷等露营装备可用杀虫剂浸泡,如氯菊酯、含DEET的驱避剂等。


另外,患者家人特别是陪护的家属要注意自我保护,接触患者时注意带防护设施,避免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或呕吐物等。


蜱虫咬伤后如何紧急处理?


蜱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一旦发现有蜱已叮咬、钻入皮肤,可用酒精涂在蜱身上,使蜱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出蜱,或用烟头、香头轻轻烫蜱露在体外的部分,使其头部自行慢慢退出。


烫蜱时要注意安全,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或将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要及时就诊,诊断是否患上蜱传疾病,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特别提醒:


发现蜱虫时,无论是在人体或动物体表,还是游离在墙面、地面,千万不要用手直接接触,甚至挤破,要用镊子或其他工具夹取然后烧死;如不慎皮肤接触蜱虫,尤其是蜱虫挤破后的流出物,要进行消毒。


如果有蜱虫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者,一旦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及早就医,并应该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



图文来源:南京日报全媒体记者 顾小萍、南京鼓楼医院(njglyy1892)

编辑:俞又丹

推荐阅读 

著名作家叶兆言来助力!捐书筑梦等你加入

南京所有公交车可以刷手机啦!还有5折优惠

毕业季,她们用“舌尖上的南京”挥别大学时光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