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8南京江北新区创新活力指数发布 4大亮点看过来!

南京日报 2018-08-21

今天上午,南京江北新区和紫金传媒智库再次携手,共同发布《2018南京江北新区创新活力指数报告》。研究显示,2017年的江北新区综合创新活力指数达到120.77,相比2016年增长11.48%,江北新区发展速度显著加快,延续了创新活跃、增长稳健的态势,国家级新区效应日益显现。


关于“2018南京江北新区创新活力指数”

“2018南京江北新区创新活力指数”由紫金传媒智库大数据团队打造。与去年首轮发布相比,新一轮的江北新区创新活力指数进一步完善了相关指标体系。从创新资源潜力(固有投入)、创新资源建设和集聚能力(动态投入)、创新组织效率(过程组织)、创新驱动成效(产出成效)4个过程维度,创新主体资源、地区经济基础、技术资源基础、人力资源集聚、资金集聚、技术集聚、高新产业组织、区域经济开放、经济产出成效、科技创新产出成效等10个二级测度指标和37个观察指标,更为全面地描述了江北新区创新活力的内涵。


从此次发布的创新活力指数看,

2017年全年,

江北新区发展速度显著加快,

延续了创新活跃、

增长稳健的态势,

国家级新区效应日益显现。

具体来看有以下亮点↓↓


看点

01

江北新区创新资源潜力指数年平均增长约9%,直管区每平方公里创造GDP(亩均产值)是南京市平均水平1.6倍


2012-2017年,江北新区创新资源潜力指数由77.45增长到125.01,累计增长47.56,增幅达61.38%;从年度增长看,江北新区创新资源潜力指数年平均增长9%左右,体现出显著的创新资源累积增长态势。



  • 区域经济高速增长,直管区集聚效应加快增长极出现

2014-2017年,江北新区的GDP总量已由批复前的1435亿增加到2017年的2212亿,累计增长54.1%。特别是386平方公里的直管区,已经成长为南京优质经济资源的集聚区和创新增长的潜力区。在2017年,直管区统计口径的江北新区GDP达到1068.96亿元,占到南京市GDP的9.12%,每平方公里创造GDP约2.77亿元,是南京市平均水平1.6倍;同时,相对2016年,直管区GDP名义增长率达到15.63%,高出南京市GDP增长6个百分点以上。


  • 加快新型研发机构聚集,配套出台和落地相应优惠政策

江北新区仅2017年就制定和发布重大的优惠政策26件。2017年以来,江北新区签约新型研发机构项目25家,孵化企业数量位居南京市首位。一些新型研发机构已经实现了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可观的经济效益,如膜产业科技研究院成功孵化久吾高科、九天高科、久朗高科、久盈膜科技等20多家“膜公司”,其中久吾高科、九天高科已成功上市。


看点

02

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集聚高端人才资源”位居江北新区创新新政之首


  • 形成高端创新创业人才集聚效应

2017年,新区人力资源总量超过10万人,累计集聚培育国家“千人计划”人才69名,入选江苏省“双创”、“333工程”、“六大人才高峰”等计划人才161名,入选市级各类人才计划630余人,仅2017年市级以上人才计划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在江北新区新创办企业172家。集聚留学人员创业企业共175家,吸纳留学人员就业263人。在152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拥有硕士4270人,博士339人,引进外籍专家33人,外籍常住专家40人,引进海外归国人员303人,形成了高端创新创业人才的集聚效应。



  • 创新资源集聚能力指数增长,呈现广聚顶尖人才图景

2017江北新区创新资源集聚能力指数比上年增长7.77%,呈现出广聚顶尖人才的图景。2012年-2017年,江北新区创新资源建设与集聚能力指数由88.37增加到115.16,虽然整体累计增长幅度仅26.79%,但在新区成立之后呈现出强劲的加速增长态势。2017年,江北新区创新资源建设与集聚能力指数相对2016年增长7.77%,相对批复前的2014年则增长了15.16%,创新资源建设与集聚能力正在逐渐增强。


从创新资源建设与集聚能力的三个维度看,经济建设与集聚能力指数增长保持相对稳定;人口资源集聚能力指数在新区成立后,出现了明显的加速增长拐点。


从就业机会指数和就业保障指数来看,2012年-2017年江北新区就业市场整体向好。随着新兴产业的聚集和大量创新创业企业的出现,仅2017年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企业就提供了1万多个工作岗位,吸收应届毕业生1401人,极大提升了就业保障水平,保证了人口流入与就业保障的“双增长”。此外,随着江北新区聚焦主导产业体系,不断加大“百名顶尖专家领创行动”、海外人才“345”引进计划以及“创业江北”等人才政策落实力度,江北新区已经呈现出广聚顶尖人才的图景。2017年仅江北新区直管区就吸纳新增就业人员22319人,与本地户籍人口的比值达到3.16%,呈现较高的就业吸附和增长速度。


就江北新区多方位资金集聚能力来看,资金聚集主要有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政府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投资、金融机构投资、社会投资、企业投资和外资利用6种途径,各种形式的筹资比例相对比较稳定,政府直接投入约占5%左右,金融机构投资40%左右,企业和社会投资超过50%。


看点

03

江北新区创新产业组织指数年增长率近10%,创新产业主体以基础产业创新为主,有助于促进江北创新产业的厚积薄发


2012年-2017年,江北新区产业组织创新指数由2012年的91.65增长到2017年的121.50,累计增加29.85个指标点;2014年后,江北新区产业组织创新指数开始加速增长,特别从2015年至2017年连续两年增长率保持将近10%的高速增长速度,体现了江北新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群体规模日益增大,在江北新区产业格局中发挥作用日益重要,区域产业格局不断优化。


为进一步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017年江北新区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围绕“两城一中心”培育现代产业集群,以“创新十条”更大力度推动创新创业,相关企业和机构获得更加实际的政策支持。



  • 高新技术企业队伍不断壮大

截至2017年末,江北新区全域共有高新技术企业354家,其中直管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73家,占比近80%。智能制造产业、生命健康产业、新材料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是江北高新技术企业目前的主要集中领域。不久前科技日报总编的演讲指出中国存在“亟待攻克的核心技术”的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正如光明日报近日发表的社论《科技创新需重视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指出的“技术基础设施发展滞后是制约我国现阶段科技创新的瓶颈和薄弱环节。加强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技术和技能积累,完善全链条的创新支持体系,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改变我国技术创新现状的必然选择。”江北新区的创新产业的主体以基础产业创新为主,有助于促进江北创新产业的厚积薄发,提升江北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 新型研发机构的区域占位是另一亮点

为促进企业创新链向上延伸,江北新区狠抓知识产权转化和高新技术人才引进,积极引入和搭建高新技术研发平台,深入推进“两落地一融合”,与相关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对接优质基础研究资源转移,逐渐形成江北新区创新创业带。


看点

04

2017江北新区创新驱动成效指数为125.9,创新驱动成效增长显著


2017年江北新区创新驱动成效增长显著。创新驱动指数从2016年的108.99增长到125.9,增长率为15.53%。具体到分项指标,科技创新效益指数主要体现创新活动中科技驱动力,该指数值从2016年108.65大幅提升到2017年123.67,增长率由2016年的9.49%大幅提升到18.06%;经济产出效益指数主要体现创新活动的长期效益或产出,该指数值从2016年109.49大幅提升到2017年129.27,增长率由2016年的8.65%大幅提升到13.83%。这两项分项指标的增长,表明江北新区2017年科技创新效益和经济产出效益的同步高速增长形势。



  • 知识产权大保护的工作格局已经形成

作为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先行区,江北新区已经形成了知识产权大保护的工作格局。过去一年,新区持续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落地,大力引进各类知识产权高端服务机构,加快推进江北新区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迸发出知识产权保护的强大合力。从观察指标看,与2016年相比,新区2017年在专利授权量、技术合同成交额等指标上成绩显著,专利申请量方面则保持稳中有升。专利申请量指标由2016年123.83提升至130.67,发明专利申请量指标持平;专利授权量指标提升尤为显著,从86.3提升至116.66,整体提升率达到35%以上,发明专利授权量也从106.38提升到124.18,增速显著高于前期均值;技术合同成交额指标也出现爆发式增长,从108.77提升至135.28,增速远超前期均值。


  • 新区科技成果转化增速显著加快,处于历史最高位

2017年新区技术合同成交额44.70亿元,相比2016年的35.94亿元有大幅提升;经济产出效益也呈现出高速增长、高质转化的特点,2017年,包括企业净利润率指数、第三产业指数等观察指标代表在内的经济产出效益指数也大幅提升,呈现出厚积薄发之势。



素材来源:南京创新名城建设微信(微信号:chuangxinmingcheng)

图文来源:南京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全民

编辑:王灿

推荐阅读 


@南京人 我市上半年经济“成绩单”你满意吗?

南京地铁施工最新进展:5条线路同时在建,7号线进度最快!

长三角26个城市创新指数排名出炉,南京排名第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