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追记警界“战鹰”

南京日报 2019-05-06

沈鹰

南京市公安局大数据中心原主任、三级警监

江苏政务服务APP日前正式上线“金陵网证”。


当天,市公安局大数据中心民警张智永面对电脑屏,眼里泛出泪花,嘴里喃喃道:“沈主任,‘金陵网证’终于上线了,您的心血没有白费……”


张智永口中的“沈主任”,是市公安局大数据中心原主任沈鹰。近一年多来,沈鹰一直在为“金陵网证”牵肠挂肚、劳心劳力。“金陵网证”上线后,市民通过相关认证,即可获得一张“电子身份证”,可在南京部分政务服务大厅快速办理政务,也能在南京近4000家酒店办理入住。沈鹰和他的同事们,又为南京市民做成了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


然后此时,年仅51岁的人民警察、三级警监沈鹰,已经因公殉职一个多月了。


生前最后一天,他马不停蹄


时间回溯到2月20日。当天早晨出门前,沈鹰捂着胸口,对妻子金映青说:“我胸口有点闷。”

 

金映青心头一紧,连声说:“你太劳累了!今天请个假,去医院看看吧?”

 

“不行啊!上午有几件急事要处理,等忙完再去吧。”沈鹰摆摆手。

 

和往常一样,沈鹰早早地来到办公室,上午8点便与同事讨论移动视频应用建设。接着接待市纪委科技信息化调研组成员、与同事杨乐讨论“公安大数据平台”建设实施方案的完善工作……

 

一边高强度工作着,沈鹰不时地用手揉着胸口,脸色苍白。

 

“沈主任,你没事吧?”同事问他。

 

沈鹰说:“没事。来,咱们继续!”他强忍不适,一直工作到中午12点半,才匆匆去食堂吃饭。

 

下午,他去市政法委参加网格化专题会议、与同事汪清讨论警务云计算平台变更等,晚上7点还与同事交流移动警务终端配发、管理问题……然而,胸口的不适感越来越清晰。沈鹰紧皱眉头,猛喝几口浓茶,右手在胸前反复地按压着。

 

晚上7点半,沈鹰路过会议室门口,看到大数据中心副主任张涛正在和研发中心的同事们研究系统功能建设。

 

沈鹰走进会议室,要求道:“一定要把功能点磨细、做透,这样才能贴近实战,让广大民警觉得好用、爱用。”

 

说毕,他似乎想起了什么,又问:“你们吃晚饭了吗?”

 

“吃过了。”张涛说,“你吃了吗?”

 

“还没呢,这就去。”沈鹰跟大家挥挥手,缓步走出会议室。

 

望着沈鹰的背影,张涛不曾想到,那竟是他见沈鹰的最后一面。当晚,沈鹰心脏疼痛加剧,前往医院因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沈鹰遗体送别仪式现场


“有这么好的研发条件,要珍惜呀!”

“沈主任工作起来太拚了,他是累死的!”日前,大数据中心副主任马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沉痛地说。

 

沈鹰,1990年加入南京公安,经过2年基层磨练,即全身心投入到他热衷的公安信息化事业,一干就是27年。

 

毕业于名牌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沈鹰,对华夏儿女饱受屈辱的中国近代史十分熟悉,深知“科技强国”四个字的深层内涵,年轻时就立下了立足自己深爱的计算机专业,以“科技强警”服务科技强国的志向。投身南京公安信息化工作后,他常对同事说:“我们现在搞研发,一不缺钱,二不缺人,有这么好的条件,要珍惜呀!”

 

2003年3月,为实现南京公安机关跨部门、跨警种的数据共享,沈鹰接到任务,主持研发“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当时在全国,这还没有先例。

 

他十分珍惜这个机会,从接手任务开始就拚上了。

 

白天,他珍惜每一分钟,全身心扑在工作上;晚上,加班到十一二点钟是常事,有时候甚至一直工作到凌晨两三点;绝大多数双休日、其他节假日,他的生活也都是加班。

 

夏天天热,沈鹰和开发团队几十号人挤在俞家巷一个过渡的简易铁皮房里,高温闷热,肤色较白的沈鹰光着膀子坐在电脑前,特别显眼。

 

夜深了,面对着电脑屏幕,沈鹰翻着眼睛,轻抚脑门,面前的烟灰缸里堆满烟头,手上夹着一根烟正飘着青烟,就要烧到尽头,他聚精会神地思索着平台的框架设计,浑然不觉。

 

丈夫长期不着家,妻子生气了,一天深夜突然去丈夫单位“查岗”。

 

她看到,这么晚了,丈夫一个人呆在办公室里,面对着电脑屏幕,脸色疲惫,仍然专注。

 

金映青又心疼又生气:“你一个机关民警,不说朝九晚六,可也不能忙成这样,既不顾家又不顾自己的身体啊!”

 

沈鹰一脸愧疚,说:“时间紧,任务重啊!等平台建成了,我就好好休息几天,回归正常生活,行不?”

 

这一天不久就到来了,沈鹰带领同事们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攻破一个又一个难题,“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终于在2004年7月1日成功上线。 

    

沈鹰工作照 资料照片


一个一直没有兑现的承诺

“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上线后,得到上级和一线民警的一致好评。这个项目还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堪称南京公安的殊荣。

 

可是,沈鹰并没有兑现对妻子的承诺。

 

随着南京公安“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被推广到全国20多个省市的公安系统使用,沈鹰这个“大专家”又多了一项工作:频繁出差,帮助兄弟城市开展“警综平台”升级改造。

 

湖北省公安厅科技信息处吴哲群告诉记者,2009年2月,沈鹰带领团队前往武汉,帮助湖北省公安厅开展“警综平台”升级改造工作,每天忙到凌晨两点。

 

2010年8月,沈鹰前往西安市公安局帮助工作,到达时已是晚饭时分,大家坐在餐桌前久等他不来。原来,沈鹰看到附近有个派出所,就一头钻了进去,了解警务综合平台在基层的应用情况。

 

沈鹰的工作远不止此。大数据中心一位研发人员说,近年,中心平行推进的研发项目越来越多,目前超过100个。为此,沈鹰每天要跟不同的研发小组开会,及时了解每个项目的进展情况、研究一个个难点问题的解决。“他对100多个项目全都了如指掌,整个中心近百名技术人员也只有他能做到这一点。”同事说。

 

沈鹰更忙、更累了。

 

连公安局食堂的师傅们都对沈鹰印象很深:中午食堂1点关门,沈鹰经常过了12点50分才匆匆赶来;早些年,师傅们看到的沈鹰是一个挺拔的北方汉子,头发还有点自然卷,很英俊;十多年后,还是那个北方汉子,还是每天吃饭“迟到”,可是经常满脸倦容,头发明显变稀疏了,走起路来脚有点拖,挺拔不再…… 


沈鹰工作照 资料照片


已经忙成这样,沈鹰还主动“揽事”。

 

前几年,市民因车位被占而打110报警移车的警情大幅增长,大量占用警务资源。沈鹰发现问题后,萌发了研发网上自助移车系统的想法。

 

有人说:“这属于业务部门管的,而我们是负责技术的。”他说:“业务部门没有做的,我们也可以做。”

 

有人担心:“这牵涉到个人隐私保护以及恶意骚扰问题,会惹来麻烦。”他说:“只要能实实在在地解放警力、方便群众,不能因为怕惹麻烦就不做。”

 

如今,自助移车系统研发成功了,市民申请移车的时间从过去的三四分钟缩短到了20秒,获得了极大的方便。

 

就这样,近30年来,沈鹰自加压力、拚命工作,攻克了一个个难关,完成了一个个研发项目,也损害了自己的身体。2019年2月20日整整一天从早到晚的劳累,终于成为压倒沈鹰的“最后一根稻草”。


家人同事的共同“烦恼”   

在亲人们的心目中,沈鹰是优秀的。

 

在父母眼中,儿子是孝顺的:今年年初,南京下雪加上连续阴雨,沈鹰担忧年过八旬的父母身体不好,出门不便,冒雨买来大米、油等日用用品送到父母家里;

 

在妻子眼中,丈夫是有爱心、爱捕捉生活中美的瞬间的人:沈鹰爱养猫,很宠小动物,还喜欢摄影,上班路上看到美丽的风景,便会用手机拍下来和家人分享;

 

在儿子眼中,父亲热爱工作也牵挂家庭:他高三那年,沈鹰也常常深夜才回家,回家后就会削个苹果或冲杯牛奶递到复习功课的儿子面前,眼里满是愧疚;

 

在二姐眼中,弟弟是全家人的骄傲,也是一个“暖男”:去姐姐家,她会买上一条围巾或一些头饰作为见面礼,十分贴心。

 

在亲人们看来,沈鹰工作起来又是典型的“一根筋”。

 

今年大年初五,沈鹰与家人聚餐,二姐一家也从上海赶来了,饭桌上笑语不断。

 

“街头盗窃等发案率不断下降,破案更有效率,这都是南京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成果。”聊着聊着,沈鹰把话题转到了公安信息化上,又眉飞色舞地向家人讲着老百姓通过“微警务”自助移车、办理证件,生活越来越方便。

 

再一次,家庭聚会成了沈鹰的“工作汇报”。

 

熟悉沈鹰的家人、同事、朋友都有这个“烦恼”:饭桌上只要有他在,话题就只好围绕公安信息化展开。“他心中就只有这一件事。”一位民警说。 


沈鹰工作照 资料照片


沈鹰走了,他的家人、战友沉浸在无尽的悲痛之中。

 

“这个人太好了!”南京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孙建友沉浸在深沉的悲痛中。

 

“沈鹰这辈子,干了两辈子的活。”南京市公安局另一位领导流下了眼泪。

 

从2月20日至3月初,南京公安系统的1万多名干警自发在微信朋友圈发文发图,表达对沈鹰的深切怀念。

 

沈鹰殉职后,公安部政治部、科技信息化局、第一研究所、第三研究所以及湖北省公安厅、西藏自治区公安厅、天津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处、山东省公安厅信息通信处、吉林省公安厅科技通信处、黑龙江省公安厅科技信息化处、云南省公安厅科技信息化处等单位分别发来唁电,对这位行政级别不高的战友的离世表示沉痛哀悼。


沈鹰以开拓者的身份为科技强警倾情燃烧了自己,也燃尽了自己!他为南京乃至全国公安信息化作出的贡献,化成了无数人每天使用的种种便捷工具,仍然服务着人民!中共党员沈鹰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内容来源:南京日报全媒体记者 梁圣嵩 徐宁

图片来源:宁公宣

内容编辑:南京日报新媒体编辑 俞又丹

推荐阅读 

向城市英雄,致敬!

加入我们!成为红色文化志愿者

“钱宝网”案一审公开开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