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经典百书」“书香满溢,经典同行”读后感大赛评奖投票开始啦!

▲点击上方蓝色字可快速关注土木团委▲

为了促进学生对经典百书的阅读

土木工程学院举行了

“书香满溢,经典同行”读后感大赛

在紧张的审阅和甄选过后

我们的读后感大赛

也接近了尾声

同学们投稿十分积极踊跃

最终以下作品在重重筛选之中突出重围

现以投票方式角逐一二三等奖



1.土木202 邹宇双

传承古人之仁,汲取谋略之勇

纪传体作品《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不仅具有重要的史学和文学价值,而且具有弥足珍贵的思想文化价值。其中的人物传记,描绘人生百态,提供做人榜样,让我们得以从其中的叙事情节中传承古人之仁,汲取谋略之勇。

《史记观止》为我们非常清晰的分条列出了几个大类:帝王风范,辅佐功过,英雄气概,卓越举措,角逐经典,私情国故,红颜两国以及贻笑千古。这些历史叙事无不都在时刻警醒我们:要发展图强就只能借鉴历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且勇于创新。

帝王风范中从黄帝的夏朝开始,到尧、舜、禹的禅让承袭帝位,背后都有十分严密的依据体系,即选取贤士。为帝者贤,是在以绝对高的地位给自己的人民做表率;同理,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即使早就脱离封建社会,也应当为我们身后的青年们做好“贤”的榜样,才能有更多的社会推动力促进我们国家于中流砥柱之中不畏艰险前进。无独有偶,在大秦帝国结束春秋战国的动乱,建立起大一统王朝之前,秦王嬴政向我们演绎了什么叫有勇有谋。他从挂有虚名傀儡身份华丽转变为坐拥帝位,手握实权的始皇帝。秦王从小生活在处处高压的环境之下,身边遍布眼线,但非常可贵的是他能够忍受巨大压力负重前行,冷静且理性思考自己所处的环境并努力汲取古代兵书的知识,最终凭借自己的坚韧和卓越的策略有所成就。所谓汲取古人谋略之勇,始皇的例子给了我们启发:我们应当在困境之中突破自我,于重度打压之下理性思考,不断提升自我能力,能够找准敌人的弱点将其一举击溃。而在当今的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发展的世界体系中,中国由于自身的迅猛发展同时也引来了不少国家的眼红和打压,从我们这一代青年开始享有的不仅是优渥的教育、经济发展快速的大环境,而且更多的是以大国视角迎接未来潜在的机遇和挑战,攻坚克难,有勇有谋,以绝不服输的韧劲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大国形象。

传承古人之仁,更多时候是为人大度。春秋时期,齐国内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帝位,跟随公子小白的鲍叔牙用谋略使鲁国处死了公子纠,但管仲虽然被擒拿却仍然回到了齐国,公子小白给予管仲权力治理齐国,管仲也不计前嫌辅佐公子小白,成就了后来春秋第一位霸主“齐桓公”。我们要追求的是古代仁者之心,学习他们的品格,管仲和齐桓公相辅相成的前提便是不计前嫌的宽阔胸怀。

我们这一代人是注入中国的新生血液,拥有无限的活力和潜能;传承古人之仁,汲取谋略之勇,便是面向未来应当走出的步伐。















2.土木206 王巽

触不到的绿光

灯塔的绿光是盖茨比的梦想,盖茨比则是美国梦的最好展示,只是在那个物欲横流的“爵士时代”,理想是无比的脆弱,梦想是那么容易破碎。

盖茨比的理想很简单,摆脱贫苦的出身,努力让自己跻身社会上层,为万人景仰,与黛西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这简单的理想源于他的宏图伟志,也源于与黛西的爱情。只是他没有想到这个理想的代价是如此之大,以至于让自己失去了生命。而原因只是盖茨比高估了爱情的力量,低估了欲望的强大。       

纵使盖茨比还是当年的盖茨比,黛西却早已不是当年的黛西,他们的爱情早已不是盖茨比想象中的纯洁真挚,而是建立在虚幻与假象之上,灯火辉煌,纸醉金迷,他也并不知道爱情也和绿光一样虚幻,只可远观,不可亵玩。黛西和汤姆的五年生活是盖茨比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改变的,也正是于此,这场爱情终究不会修成正果。盖茨比的一厢情愿终究会化为泡影,正如两人之间的阶级差距,纵使不再是当年的穷小子,成为了夜夜笙歌的大亨,在汤姆等所谓的上流社会眼里,依旧是低他们一等,这是盖茨比的软肋,也是他永远无法规避的事实。而他依旧坚信黛西是爱着他的,相信他们可以回的从前,或许黛西表面上仍如当年般清纯,但内心却早已成为金钱的奴隶,只剩拜金,庸俗,自私的灵魂。这个虚幻的爱情气泡便在盖茨比的一厢情愿中不断膨胀,直到那场争吵,那场车祸,那个悲剧。这个气泡是无比脆弱,以至于轻轻触碰,便碎了,再也无法弥补。

盖茨比是美国梦的象征,从一个穷小子,白手起家,成为了一个富豪。他是成功的,是令人尊敬的,为了自己的梦想一步步前行,制定计划,磨练自己,让自己越来越优秀,让自己的梦得以实现。但他何尝又不可悲,为了自己的一厢情愿,穷尽一生也没有得到他爱的黛西,也没有真正的进入到梦寐以求的上层阶级。正如土豪与贵族,终究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人都有了一夜暴富的机会,阶级的差距看似变得吹弹可破,但其实,在这种时代,所谓的阶级差距并不是资产的差距,而是所谓贵族心中固有的优越感,正如前段时间讨论的如火如荼的“old money”和“new money”其实都是人心中的固有思想,也是所谓资本主义的劣根性的体现。

盖茨比有了资本却无法进入渴求的上流阶级,资本之下,所谓人性,只是资本的玩物,人不在由自己驱使,而是由利益的齿轮带动,这是时代的悲哀,也是人性的悲哀。因而如今的我们才更应该在社会主义的建设路上勇往直前。















3.土木2013 徐驰

 《三国演义》读后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以杨慎的《临江仙》为引,一场浩大的战争史歌被罗贯中娓娓道来,这就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此书前一部分主要说各军阀混战割据,最终被吴、蜀、魏三家各自吞并,三分天下。后半部分就是这三国之间不断的战争和议和,最后魏国司马炎篡位立晋后,一统天下。从书中我们不难看出一个道理“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这不仅是罗贯中寄于书中的主要思想之一,更是中华上下五千年发展的真实写照。

虽说是三国的故事,作品却自始至终贯穿着“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并以蜀汉作为核心来写,这一点和《三国志》就大相径庭了。我想作者正是想通过对刘备这一贤君的拥护以及对曹操这一奸雄的针砭来体现人民群众渴求明主,祈求和平;憎恶暴君、反动动乱的愿望。也正是这种写法让很多读者的情感倾向于蜀国的文臣武将,我也不例外。

蜀国之中,最能打的莫过于关羽,最睿智的莫过于诸葛亮,而我却对能文能武的常山赵子龙——赵云情有独钟。

他原来是公孙瓒部将,后投奔刘备。此后终身追随刘备,忠心耿耿地为“匡复汉室”而战斗一生。人们都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可赵云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常胜将军,人们又说“人无完人”,可至今也没有发现赵云什么缺点,不管是陈寿的《三国志》,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还是易中天的《品三国》都没有说赵云有什么缺点。

谈起武艺,在长坂坡一战中就可见一般。一人、一枪、一马,赵云于万军中七进七出,士气如虹,无人匹敌,曹操见了都欲收为己用。最终子龙救回刘备夫人与儿子,全身而退。尽管书中有些夸大,但是单单是能护住甘夫人和刘禅,就可知其武艺精湛。

再说智谋,虽不及诸葛亮那般出神入化,却也令人惊叹。汉中之战,赵云的表现是十分优秀的,他在去接应黄忠的路上,碰到大部队的敌军,随后是且战且退。最后更是玩了一个空营计,曹军认为有诈,便撤军离开。乘着这个时候,赵云毅然决然的带领着少量将士,追击曹军,使得曹军出现踩踏死伤无数的败局。除此以外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时,赵云还曾劝阻刘备。这正说明,赵云作为武将,能看清大局形式,拥有谋略。

武有赵云这样的五虎上将,文有诸葛亮、姜维这样的天纵奇才,蜀国最后到底还是没能获胜。不论书中的描写何等地倾向蜀国,历史就是如此。恰如结尾一句“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















4.土木2013 廖昭雄

《三国演义》读后感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先生所著的一本家喻户晓的古书。《三国演义》是以东汉末年,以及吴、魏、蜀三国历史为主要题材,描述的内容是当时的军事和政治斗争。书中赵云七进七出长坂坡,刘备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卧龙凤雏计定天下,鬼才郭嘉算无遗策。天下英雄尽出,大浪淘沙,三国鼎立,五千年以来英雄辈出的时代之一。书中的情节是以没落王族刘备为主导,故事是讲述他在偶然机会下,遇到了关羽、张飞两位豪杰,因为志同道合,所以三人于桃园结义,故事就这样开始,而以其后约九十年的晋渡江灭吴为终,其中一些情节,如「借东风」、「捉放曹」,都是家传户晓的故事,可见此书是如何的精彩,真的令人生再三阅读的念头。

我认为书中的人物是这部小说的灵魂,主角刘、关、张三人在其漂荡中原到建立蜀国的过程中充分表现了仁、忠、勇三种典范的英雄气概,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刘玄德携民渡江」、「美髯公千里走单骑」、「张翼德大闹长板桥」等情节,而书中的诸葛亮成了智的代表,天下变量尽在掌握之中,不得不提的是,姜维也被描绘成忠孝智义兼具的栋梁之才,而一代军事家曹操由忠于大汉变到大奸大恶的险恶丞相的心理变化也被描写得淋漓尽致,可见这部书对人物特征刻划之精细堪称古代长篇小说之首,真千古奇书也。

三国演义中,最为所熟悉的都算是关羽了,关羽是书中最忠之人,而当代因为朝廷重用文人,因此不论任何读书人,都会追求忠君爱国的境界,「忠臣是英雄」这个道理令关羽与有鬼神之智诸葛亮并列,可见书中人物因「忠」的地位提升是如何明显,相对地,奸相曹操只因「挟天子,令诸侯」而成了千古罪人,这个情况大抵只会出现在尊儒的宋朝。

三国演义的文学价值是无容置疑的,但亦不是完全没有历史价值,只不过历史价值不在三国时期,而是由宋朝到明朝,因为三国演义是坊间的书籍,我们可以透过这本书了解当时的政治状况,像张飞这样的英雄出现,大抵是因为汉人在元朝时饱受欺压,百姓渴望有一位敢作敢为的英雄为之出头,张飞才会由温文儒雅宽大画家、书法家被改成敢作敢为的大老粗,而「张翼德怒鞭督邮」一事就可完全表达百姓对元朝官员的强权欺压有多大厌恶。

其实我还不知自己读了这本书多少遍,但是每次重看也有不同的趣味,更有不同的感受,我认为身为中国人,必须读中国四大名著至少一次,而四大名著中,红楼梦中有太多阴谋诡计,水浒中有太多过份豪气的情节,相比之下西游记及三国演义比较适合青少年看,不过除了文学价值外,三国演义更有助我们了解宋、元、明三代的文化,所以我极力推荐三国演义这一本好书。















5.土木192 叶柏峰

《边城》读后感

《边城》描写了山城茶峒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与摆渡人的外孙女翠翠的曲折爱情。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了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做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为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边城》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这部小说通过对湘西儿女翠翠和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的描述,反映出湘西人民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惨痛事实。翠翠是如此,翠翠的母亲也是如此,她们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痛而惨淡的人生,却找不到摆脱这种命运的途径。沈从文通过《边城》这部爱情悲剧,揭示了人物命运的神秘,赞美了边民淳良的心灵。

《边城》正是通过抒写青年男女之间的纯纯情爱、祖孙之间的真挚亲爱、邻里之间的善良互爱来表现人性之美的。作者想要通过翠翠、傩送的爱情悲剧,去淡化现实的黑暗与痛苦,去讴歌一种古朴的象征着“爱”与“美”的人性与生活方式。翠翠与傩送这对互相深爱着对方的年轻人既没有海誓山盟、卿卿我我,也没有离经叛道的惊世骇俗之举,更没有充满铜臭味的金钱和权势交易,有的只是原始乡村孕育下的自然的男女之情,这种情感像阳光下的花朵一样,清新而健康。作者不仅对两个年轻人对待“爱”的方式给予热切的赞扬,而且也热情地讴歌了他们所体现出的湘西人民行为的高尚和灵魂的美。《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展示给读者的是湘西世界和谐的生命形态。

在现今的时代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得是那样的陌生和功利。为了自身的利益,大家似乎都卷入你争我夺的潮流当中。在建筑物空间越来越狭小的同时,人与人的心灵同样显得狭窄;在交通便利的今天,人与人来往的途径是那样的便捷,但人的沟通却是那样的艰难。一道墙,不单是隔绝了人与人之间的居住场所,也同时隔绝了人心灵的来往;一扇防盗门,似乎避免了外人的闯入,但同时也囚牢了自己与外界的联络。

而在《边城》里面让我们看到的是人的淳朴、勤俭、友善、和平的景象。“管理这渡船的,就是住在塔下的那个老人。活了七十年,从二十岁起便守在这溪边,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多少年。年纪虽那么老了,本来应当休息了,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不能够同这一分生活离开,他从不思索自己的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在写到主人公翠翠的时候是:“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故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鹿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文章在写到掌管水码头顺顺时说:“这个大方洒脱的人,事业虽十分顺手,却因欢喜交朋结友,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明白出门人的甘苦,理解失意人的心情……为人却那么公正无私……既正直和平,又不爱财”。在说到两位年青人的时候,又写得是那样受人欢迎:“结实如小公牛……豪放豁达,不拘常套小节……和气亲人,不骄惰,不浮华。”而更让人称奇的那只小狗也格外显得乖巧、懂事:“有时又与祖父黄狗一同在船上,过渡时与祖父一同动手,船将岸边,祖父正向客人招呼:‘慢点,慢点’时,那只黄狗便口衔绳子,最先一跃而上,且俨然懂得如何方为尽职似的,把船绳紧衔着拖船拢岸。”

本应该是圆满美好的家庭,在母亲与父亲相聚不得志而前后离世下,翠翠从小就过着与爷爷相依为命的生活,他们的孤单与悲凉时不时的涌流心头。“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被夕阳烧成桃花色的薄云”、“听着渡口飘来那生意人杂乱的声音,心中有些几薄薄凄凉。”、“他在日头升起时,感到生活的力量,当日头落下时,又不至思量与日头同时死去的,是那个伴在他身旁的女孩子。他唯一的朋友为一只渡船与一只黄狗,唯一的亲人便只那个女孩子。”其中,还让我们看到不幸的是,作为“水鸭子”的大老却在水中淹死;以歌声让翠翠的心飞翔的二老却离家出走;与翠翠朝暮相处、形影不离的爷爷,又在雷鸣夜晚中悄悄离世……这一切的发生,犹如一个个巨石压抑着翠翠幼小的心灵。在《边城》结尾,作者想通过二老“也许明天回来”来点燃翠翠心灵的一时希望。但“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又岂不是给她一种无限的困惑、迷茫。一个从小就遭受人生悲惨命运的心灵,本想寻得一处关爱、拯救的归宿,却一直得不到实现。这也岂不成了许多人的写照?

《边城》对于我,除了心灵和人性的回归感,更多的却是,它将我带回到童年的阳光里去。那里有我的爷爷,他给与我的爱浓的化不开也忘不掉,于是记忆当中,永远抹不去的,那暖暖的感觉,随着翠翠的一声声“爷爷”被触动着。















6.土木193 张峰华

行稳方能致远——读《三国演义》有感

说起经典百书,我第一个想到的便是《三国演义》,也许有人会觉得《三国演义》已经过时了,但我认为这部小书至今仍有许多值得我们鉴赏的地方,对我们如今的生活仍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让我知道在这个时代行稳方能致远。

如今时代,晨登南车,午至京都,已不再是梦想,这是速度带给我们便利,与中国谚语所说的“不学蜗牛爬,要学千里马”有异曲同工之妙。然而,如果没有千里马的本领却追求千里马的速度,必然跌倒在地,头破血流即“欲速,则不达”。

通过阅读《三国演义》,我有了新的认识,我认为:求速必先回本,行稳方能致远。

以速为形,稳为质。谋求迅速必须基于深厚的积沉。反之,与筑造空中楼阁无异。古往今来伟大成名者除天赋异之外,更多的还是依靠严谨从容的积极态度。出生卑微,却能闻名诸侯,成王霸业。他便是“宁叫我负天下人,勿叫天下人负我”的一代枭雄曹操,也许人们大多数不喜欢曹操这个人物,感觉这个是坏人的形象,但毋庸置疑的是毕竟他参与了众多的战役和事件,如七星宝剑刺杀董卓、发诏诸侯共同联合讨伐董卓、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等大事件和战役。他凭着自己的智谋从无名小卒一步步变为一代奸雄,万世留名。

难道曹操不想追求速度吗?他不想一举成名吗?他想!但是他清楚地知道他一开始只是个默默无名的平凡人,没有什么依靠,只能一步一步地运用自己的智慧,运用自己的双手,一步一个脚印打拼出属于自己的天下。他这种懂得忍受,不过度去追求速度,而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做自己有把握的事,这种行为正正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呀。

其为遗憾的是,芸芸众生,谙于这一道理的人却寥寥无几。火烧连营的故事至今警示我们,被仇恨蒙蔽双眼,不顾全大局,盲目追求复仇速度,最终只会导致人财两空。然而“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如今一些企业也是盲目追求快速成名而导致资金链断裂,而身负巨债,濒临破产。一些人一味追求快速成名而不择手段,最终身败名裂,追悔莫及。地沟油,染色馒头一次又一次将人们一味求追“快利”的嘴脸暴露无疑。食品安全、质量事故、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频频出现,至今一些一味追求快速度的人难辞其咎。

可见,求速未必是件好事,行稳方是正道。道理浅显易懂,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人会误入求速的迷途中,这无外乎两种心态作祟。

一是心浮气躁。心浮气躁必动求速之心。很多人渴望迅速成功,于是到处寻求走上成功道路的秘方,却无法精心承受行稳的煎熬,始终徘徊于投机取巧之上,厚术而薄道,时日俱去,一事无成。

二是急功近利。急功近利必驱求速之行。很多人不以孔子的“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为训,难以抵御外界诱惑,目睹他人的成功,罔顾自身情况,纷纷效仿,结果越想速成越深陷泥沼,不能自拔。就像三国中的马谡,他刚愎自用,一来未按照诸葛亮实现部署行事;二来,马谡不听王平的劝告,急功近利,结果把街亭给丢失,这也就是第一次北伐失败的主要原因。

如今急功近利的例子也随处可见,典型的就是中美贸易战,特朗普对价值2000亿美元的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的措施于9月24日生效。不仅如此,特朗普还威胁说,如果中国不满足美国的要求,那么美国就将对额外的价值2670亿美元的商品征收新关税——这几乎涵盖了所有从中国进口的商品。这贸易战虽然短期给中国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但放眼将来如果美国陷入旷日持久的对华贸易战,那么它最终受到的伤害可能多于中国。一旦美国股市因为公司盈利下滑而下跌,美国公民因为支付更高价格而苦恼,届时权力的平衡将变得对中国有利,可见美国发起的贸易战是一件多么愚蠢的决定。这也恰恰表示了在这个时代急功近利是不可取的,我们更需要的是着眼将来,稳步前行。

因此,我们置身于当前快节奏的生活中更应该平心静气地放缓脚步,多潜心学习,多驻足沉思,不断增加人生的厚度,然后发轫前行,方能行稳到远。















7.土木194 钟金宏

《人间词话》有感

我个人在看书的时候都有一个小癖好,喜欢先了解一下作者的事例。而我也觉得在阅读前了解一下作者,才能更好的去欣赏他所作的书。因此在我翻阅这本《人间词话》前,我已经了解到这本书的作者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的一位著名学者,他一生著作颇丰,涉及戏曲、诗词、哲学、美学、史学、金石、考古等众多领域。由于他功绩显赫,也被现代人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在王国维的众多著作中,《人间词话》是流传最广,销量最多的一部作品,也是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

初读《人间词话》,我便被王国维那精简而华美的语言所深深折服,那匠心独运的遣词造句,恰体现其深厚的美学功底,无怪乎本书被奉为古典文学批评里程碑式的作品。人间词话主要是赏评析了唐五代直至清的主要词人以及词作。王国维关于历代词人佳作的数句点评,仿佛为欣赏词作打开了一扇窗,通过聊聊数句即可领略和品味整首词的意境。

最让我感兴趣的是他在《人间词活》提出那三大著名的“境界说”,下面我也从他这三大境界中来欣赏这本书籍。“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在读到这三重境界的时候,我实在有点难理解,为此我还特意找到了这三句话的出处,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自晏殊的《蝶恋花》;而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出自柳永的《蝶恋花》;最后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葛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在上网查找的过程中我看到了我国著名的学者周锡山先生在《王国维美学思想研究》中是这样子欣赏作者这三种境界的:“王国维认为读书,研究也应像爱情那样真挚,热烈,深沉,那样一往情深。付岀自己的全副身心。所以他借用这些宋词的名句,强调一个人读书,研究必须高瞻远瞩,不畏艰难劳苦,具有坚韧意志,牺牲精神和献身精神,最后终于有可能在有意,无意中得到重大收获。”周锡山先生指出,第一阶段是“合群时期”,崇敬,仿效任意一个比自己强大的人;第二阶段是“沙漠时期”,崇敬之心破碎,自有精神茁壮生长,重估一切价值;第三阶段是“创造时期”,在否定的基础上重新进行肯定。

王国维分别引用了三首词中的名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历过的三个阶段,他认为,大事业、大学问,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经过长期的探索和追求,才能有所成就;必须具有坚韧不拔,百折不劳的精神,甚至需要一种为事业献身的精神。第一种境界就是一个确定目标的过程,在生活中,我们有过彷徨,有过迷茫,于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在不安现状的躁动下,我们毅然决定树立信心,确定目标,将以实现。那么此时,我们就应该要登高远望,寻求一个宏伟之志,以寻求大之发展。第二种境界就是为目标追逐的过程;这个过程是艰辛的,是痛苦的,所以欲成大事,你就必须有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决心,哪怕为伊消得人憔悴也在所不惜。第三种境界,是实现目标的过程;人只有在不懈努力中才会发现自己的价值,当然也会获得成功,当你为了自己的梦想不懈努力时,不知在什么时候,你寻求千百度,谁知就在你回眸的那一瞬间,就发现,原来她就在前方。这就是实现人生目标的一个境界。

胡适在评价王国维的学术成就时说:能够将南北学者的长处融合又能去掉其中不足之处的,首推王国维。可见他的成就有多高,而且《人间词话》又是王国维最高的荣誉之一,因此呢,我觉得这本书也足以让我们品尝良久,好好去欣赏文中的文墨,好好去走进作者的内心。真诚向大家推荐这一本《人间词话》,我相信你也会被作者的文笔所吸引。















8.土木195 何浩然

读《三国演义》有感

泱泱华夏,人才辈出。在那战火纷飞的汉朝末年,诸雄争霸,群英璀璨,一个又一个荡气回肠的故事引人遐想连篇,一个又一个可歌可泣的英雄令人心神向往。而那里正是千古流传的三国。

《三国演义》正是从这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的画卷。这本小说从“桃园三结义”开始到“天下大一统”结束。刘备从一介卖草鞋的低端平民逐步成为争霸天下的人之一。先来谈谈曹操这人,曹操一生都非常多疑,但是他又是十分注重人才。在官渡之战中,袁绍与曹操共争北方霸主之位。袁绍一开始兵强马壮,实力雄厚。而曹操不过只是据守一方。在战争初期袁绍虽经历一些无关痛痒的败仗,但是总体实力还是超出曹操一大截。但是在战争相持时,袁绍内部不和、骄傲轻敌、刚愎自用、屡拒良言、迟疑不决、丧失良机。恰在这时,袁绍谋士许攸投奔曹操,建议曹操轻兵奇袭乌巢,烧其辎重。曹操立即付诸实行,留曹洪、荀攸守营垒,亲自率领步骑五千,冒用袁军旗号,人衔枚马缚口,各带柴草一束,利用暗夜走小路偷袭乌巢。到达后立即围攻放火。终至粮草被焚,后路被抄,内部分裂,军心动摇,最后全军溃败。最后为曹操一统北方奠定了基础。

官渡之战的胜利告诉了我们,胜利时机一定要紧紧抓住,前面袁绍有许多次机会一举击溃曹操,但是他不听谋士的建议,硬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最后被曹操抓住机会,一举逆转颓势。而曹操听从荀攸的建议,据守不出,然后又听从许攸的计谋,可以说曹操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相比较来看,袁绍就已经远远不足。经过官渡之战后,曹操的实力大涨,吸收了许多人才,成为北方一霸。

而《三国演义》中刘备,则是白手起家,一世拼搏。可以说刘备在乱世中深感平民劳苦,愿拯救百姓于水火中。刘备在桃园三结义,与关羽、张飞结为兄弟。其中给我最深感触的是“忠,义”二字。关羽的忠肝义胆使他流芳千百。身在曹营心在汉就是对他一片忠心的完美写照。而后戏曲中用红色来表现关公也就自然了。但之后他在战争中放曹操一马,或许就是他满身的义气使然。这个义或许就是罗贯中写下的书名中的那个义。但这也只是我作为后来者的一种猜测罢了。当然,对忠义的表现还有许多人。赵子龙单骑救幼主。诸葛亮的一篇出师表浩气长存,最后也将生命的终结点留在了蜀国。对于人们来说忠义二字说来或许只是嘴唇的开合,但是在《三国演义》中许多人做来的却是用鲜血和生命去谱写。

纵观中国历史,或许正和罗贯中所说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三国的历史值得每一个人去品去赏。成功者的黯然失色,理想者的满腹离骚,忠肝义胆者的死心塌地,奸恶小人的长于应变。还有许多东西,不是几行字能表达的清的,在书中,你或许能够体悟到自己灵魂的升华,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细细品尝文化的沉淀。















9.土木196 林晨涛

《百年孤独》读后感

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天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是最狂热最坚贞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

读毕加西亚•马尔加斯创作的《百年孤独》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它虽是魔幻的现实主义代表作,但它的那种天马行空的行文思路却让我感受到了属于那个加勒比沿岸小镇马孔多的梦幻。这本小说大胆的描述了布恩迪亚七代人在马孔多的传奇故事,一百年七代人,无数个职业,无数的情恋,无数种结果,无数次死亡,唯有每世每代的孤独是相同的。布恩迪亚的第一代人何塞•阿尔卡迪奥•布恩迪亚被绑在了栗子树上失去,最后一个无名的近亲后代夭折在难产后的蚂蚁嘴下,百年的孤独就此画上了一个句号。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那个时代与这个时代共有的迷惘,同有的热情,相似的无畏和相同的进步。第一代人的阿尔卡迪奥在小村马孔多就看到了地球是圆的事实,却无法接受最后疯癫至死。二代的雷奥里亚诺参加革命最终在时政的压力下不得已解甲归田,一代枭雄就此成了村夫俗子,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仅是在讲布恩迪亚世家七代人的故事,也在讲当下人们的焦躁与冲动,它讲的也不仅仅是里面布恩迪亚家族青年们如宫斗剧般的爱情故事,也在讲面对爱情我们也应该保持我们身为自由人的理性,正如里面所讲的一句话:你那么憎恨那些人,跟他们斗了那么久,最终变成他们一样,人世间没有任何理想值得以这样的沉沦为代价。它讲的是一百年七代人的故事,事实上却在映射现实生活中的那些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人。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到什么,而是你记住哪些事,又是如何被铭记的。这本书里有感人的等待,有让人可怖的杀戮,有让人大笑的事件……正如早期马孔多人民对失眠证的无知,到中期为联邦拉票的懵懂,到最后离开马孔多的无奈,马孔多一百年的历史在布恩迪亚家族的见证下成长强盛到衰落,宛如一部史诗。但无论是小说还是现实中,孤独都是永久的主题。越文明,越孤独,生未百年,死不孤独。小说与现实也有人想逃避孤独,可现实却总会证明,我们成长的过程就是在熟悉孤独的过程,人会死去,总会孤独,正如一代中的布恩迪亚老夫人一样,活过了百余年的时光,见证的子孙的生与死,最后也坦荡的接受属于自己的孤独,没有争吵,没有不舍,没有恐惧,就仅仅只有一句:这一天终于来了。孤独是一种解脱,孤独也是寂寞唯一的出口。人生而如此,万物一样。科学延长了人们的寿命,却让人们更多时间去习惯和孤独相处。这部小说我不但看到了亲情、爱情、友情、革命情……也看到了属于那个时代的单纯,和当代人的孤独。

家族的第一人被捆在树下,最后一个人被蚂蚁咬掉。这就是《百年孤独》的故事,其中的故事告诉我们习惯孤独比逃避孤独更为重要。生命中曾经经历的所有绚烂,终究都要用孤独来偿还。















10.土木197 王潇晨

《白鹿原》读后感

《白鹿原》是作家陈忠实创作的长篇小说,由陈忠实历时六年创作完成,首次出版于1993年。该小说以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上白鹿村为缩影,通过讲述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表现了从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化。

《白鹿原》以白嘉轩为叙事核心,白鹿两家矛盾纠葛组织情节,以反映白嘉轩所代表的宗法家族制度及儒家伦理道德,在时代变迁与政治运动中的坚守与颓败为叙事线索,讲述了白鹿原村里两大家族白家和鹿家之间的故事。

小说主要讲述了他们的下一代白孝文、鹿兆海、黑娃这一代人的生活,一个家庭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代代争斗不已。

在这本书中,情节丰富而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当属白嘉轩的小女儿白灵。在遵守着封建礼教和不断承受着新思想冲击的白鹿村,白灵的形象,就生动形象地代表了那个年代里,不断于封建思想作斗争的青年形象。面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言论,白灵以死相逼,把刀架在脖子上告诉她的父亲她也要像男儿一样读书识字,而不是做一个一辈子大字不识一个,只知道生孩子无条件听从男人的女人。面对父母要求的“包办婚姻”,她大胆的说“如果王家要娶我,得到的只能是一具尸体”;更有甚者,她偷偷跑进城里就读女校,参加文化革命,自由恋爱…,这些举动在那个时候是多么的令人不敢相信,是多么的令人震撼!白灵就像她的名字那样有灵气,她就像这白鹿原上的白鹿,纯洁无瑕,果敢刚毅,善良勇敢!

而与白灵形成反差的女性形象就是冷秋月。鹿兆鹏无法接受包办婚姻,更无力改变这一情况,但是他却把最残忍的面目给了这个同样无奈可怜的女人--冷秋月。在新婚之际,冷秋月对他的丈夫说“早就听说你是做大事的人,我不会拦着你的,这是这两年你的让我怀个娃,我好对鹿家有个交代,我自己也有个盼头。” 秋月知道她的丈夫并不爱她,甚至存有厌烦之意,但她仍然想要做好一个妻子的角色,为这个家族繁衍后代。秋月外表恪守礼教,内心挣扎纠结,在我看来她是这本书里最可怜最悲剧的角色。婚姻的名存实亡,让她无力又无奈,在一次次的挣扎的背后,秋月疯了,这时候,没有人来安慰她理解她,娘家爹甚至怕她出门丢人现眼,用药将她变成哑巴!这是多么的愚昧无知的现象,秋月终究被这个黑暗的时代抹黑了…

冷秋月的一生,堪称最无辜,受三从四德的教育,未婚前不踏出家门半步,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即使嫁的人让她苦守空房,她也默默忍受。秋月的一生,不知是那个时代里多少可怜女性婚姻甚至一生的缩影,由此可见,拥有自己的独立思想,敢于反抗是多么的重要!

冷秋月和白灵的形象对比,给了我很多的感悟。一个女性究竟应该成长成为什么样子?也许有的女生以事业为重,她们不断的追求事业上的进步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也许有的女性渴望拥有一个家庭,想要通过家庭来实现价值。我们无法去评判哪一种选择更加明智,无法高举言论告诉女性应该是什么样子。但我想,我们无论成为这个社会中的什么角色,都能停止学习的脚步,都不能将思考扔进无用的垃圾桶,都不能将自己的原则底线无限的拉低。不仅仅是女性,当代青年也应该是这样的,我们生活在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这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坏事,面对这些错综复杂五花八门的信息,我们应该怎么面对?是选择无条件相信,还是用求真务实的态度去面对?在疫情期间,一句“双黄连口服液有治疗疫情的功效”,使得大家把双黄连口服液抢购一空,结果第二天就辟谣了。所以我们应该做的不是被信息操控的喇叭,而应该做的是把控信息的雷达。不盲目,不软弱,不畏惧才是当代年轻人应该有的模样。















11.土木197 张宇阳

《西游记》读后感

《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其中一起曲折的故事、充盈丰富的人物性格使人深刻。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去品读《西游记》,也会有不一样的感悟。

我们看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我们都渴望成为孙悟空,拥有主角光环,会七十二变,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杀他个魂也飞来魄也丢。同时也讨厌那个啰啰嗦嗦感觉一无是处的唐僧,有时候还想玉皇大帝为什么这么菜。但是当读到原著的时候,又发现了与电视剧中所讲的迥异之处。玉皇大帝钻桌子的镜头只不过是电视强奸,悟空就是一个一米左右的小矮子。这时候不仅感叹自己因为电视误导而错过了真正《西游记》。现实中有很多错把李鬼当李逵的现象发生,不可否认,电视《西游记》的杰出之处,但是去看原著让我有了更深的体会,西游的世界更像是人的世界,买了那种竞争和挑战,但善良和正义永远是主题。

第一次看西游心情,心情随着唐僧被抓被救而变换,在三打白骨精一回,孙悟空杀死妖精,但是被唐僧痛苦的折磨,我心里不禁对唐僧这位十世修行的得道高僧感到嗤之以鼻。此时心中的想法无非是随着剧情的跌宕而时好时坏,没有辩证地去看待唐僧被抓的经过,旅行四人组就是对的,妖精都是错的。我也羡慕那孙悟空无所不能说个名字就让妖精胆寒的英雄形象。

渐渐长大,我们不再向往孙悟空那种无所不能的形象,唐僧呐啰嗦的形象仅仅是出于对人的关爱,像极了我们的父母。猪八戒那憨厚老实,看似一无是处却有自己的小算盘,却总是任劳任怨,是很多平凡的人真实的写照,让我产生共鸣。《西游记》中的九九八十一难像极了我们所要经历的各种坎坷,在成功制度上有无数的坎坷等着我们去挑战,但是我相信一定会过去,就像唐僧每次被妖怪抓住,冥冥之中会有一种力量帮他渡过劫难。我们没有上天神灵的庇佑,或者像唐僧天生就是如来的大徒弟金蝉子,带我们一路向前,披荆斩棘的正是我们心中的信念。唐三藏因为有了西天取经的信念,故获得诸佛和各路神仙庇佑。正如俗语所说,天助自助者。我们应该也坚守心中的信念,一往无前。















12.土木1911 张炜煜

读《边城》有感

《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品之一。《边城》发表于1934年,它主要展示了在湘西茶峒上的故事。一个以大老天保与二老傩送与摆渡老人的孙女翠翠的故事发展,一群质朴纯真的人。《边城》,其实沈从文先生在这个名字上也蕴含着对远离喧闹,生存于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也表达出沈从文先生内心对淳朴生活的向往。

初读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小说开篇大段的景物描述难以看进去,但渐渐的,我便被书中湘西小镇上淳朴的风土人情所吸引。它里面有对湘西风情的热爱,有当地人们淳朴赤诚,有故事的淡淡的忧伤。

《边城》我最喜欢的就是它浓重的乡土气息。由于孩童时期生活在农村,每当描述到湘西小镇,我总能想起小时候的故乡生活,看到书中描述的那升起在村庄上的青炊烟;亭亭的白塔或是那条载入的小渡船,都能让我回忆起童年生活,真的是淳朴生活的写照。

当然,作者笔下的那些淳朴善良的人民,是值得我们仔细的思索的。摆渡老人处处推钱,或是茶峒人民为摆渡老人准备粽子等,这些都是重义轻利的典型写照。作者也通过这些不同的人物赞颂中国传统文化。

但是,作者在《边城》中也表现了对未来的担忧。文中一段描写“夫人十分自然地从身上摸出铜子,塞到翠翠手中就离开了”这里可以看出这位妇女是外地人,不了解当地风情。以及碾坊陪嫁等表现出金钱的重要性,这代表的是外来的文化输入,与《边城》中所要表达的优秀的传统文化相违背。我想,也许翠翠爷爷代表的是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摆渡老人的逝去象征着湘西小镇那种传统风气的消散。而二老傩送的远行是传统文化的变质。不过作者在结尾中选择了等待,等待翠翠的选择,等待那种重义轻利的传统风情的归来。

在今天的时代也同样存在,生活的不断进步,人们很多从农村走进了城市,生活质量发生很大的改变,然而一些人却开始向往农村生活了。为什么呢人类到底在向往着什么呀?这又只能等待了吗?“这个人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我们如今对生活幸福的定义是否发生了改变了。最后,我希望,在那个湘西小镇上,翠翠和二老傩送可以相遇吧。也许,美好的地方终会有美好的结局,明天一定要回来。人类未来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向往,找到曾经的热爱。















13.建能191 于嫣然

《乡土中国》读后感

《乡土中国》这本书,从社会学的层面,依据其社会性质和内容阐述了乡土富含的意义。通过追溯根源,结合实例,将中国人与生俱来的那种乡土性予以理论层面的解释。

从社会学上看,乡土社会是一种有机结合,没有具体的目的。其在发展中逐渐产生的一系列规范准则,又构成了文化礼俗制约着人们的行为,我们称之为礼俗社会。不同于西方以目的和效率的结合为驱动,一般称其为法理社会。两者在秩序,政治,关联等方面都有着很多不同点。其根源和延伸出的各种关系贯穿了很大的篇幅。

中国人,生于黄土。古人言:生于斯,安于斯,死于斯,中国人对脚下的这片土地,有着一种眷恋之情。最早的农耕时代,我们依靠脚下的土地填饱肚子。在漫长的岁月之中,土地孕育出我们出这种追根溯源的农耕文化。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漂泊在外的游子,也希望死后的遗体能葬回故土。就如同庄稼扎根在这片土地,尽管枝叶开得再远,兜兜转转又回到原地。我们对这片土地有着眷恋和敬畏,也理所当然将其认为是自然的归宿。

乡土社会中传统的文化和礼仪,最早产生于实践得出的经验。我们不会深究一些传统是否合理,只知道先人在反复的实践中证实了其可行,老一辈将其教导于我们。当我们不再推究这些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联时,这些行为也就逐渐成为了一种仪式,敬畏感也就由此产生。文化,礼仪就是在这敬畏感中产生的。

同时,农耕文化也有其弊端。由于其世代依靠农田不易迁徙,导致人口的不流动。对于各种外界事物的接收也较为局限。本身乡土社会的环境本身变化就十分缓慢,人们更多时候倾向于依靠冥冥之中的那只手去调整和改变,自然和时间会帮助他们选择出一套最适宜的方案,而人们更多时候只需试错总结和传递经验。在如今面对社会的飞快变动,人们才发现这种生活方式的局限性,以至于如今“土气”衍生出庸俗,跟不上潮流的意思。

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就是关系,小到家庭这个最小单位,大到整个社会,关系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中国人的关系相较于西方人的复杂太多。西方人就如同一捆捆柴,每个小团体之间的关系紧密,团体和团体相互独立。而在中国人更像是石头打在水面上产生的波纹,一圈推出另一圈,每个人都是自身圈子的中心,又延伸出无数分散的小圈子。追究本因是不同的差序格局在起着作用。中国人的家族结构,是一个绵续性的群体。以夫妻或是父子关系为主轴,多个配轴围绕其共同作用,血缘等因素为纽带,形成庞大的家族、部落体系。相比西方的家庭中,夫妻之间则更类似伙伴或是搭档,以两性关系和情感为聚合力,共同协作。

在乡土社会中,人与人非常看重相互的关系。血缘一般为最高一级,同属于一个根源,相较他人关系更加直接亲密。其次一些共同生活的人。大家会相互依赖,这种依赖体现在多个方面,其中较明显一点就是相互之间拖欠的人情。还清对方人情的时候往往会加重一笔去回礼,这样双方之间的人情最后经常来来往往,维系起人与人的互助合作。这种关系依赖人情来维系的,是一种相互馈赠的方式。如果两人之间的账算得太清,那就离绝交不远了。

人要发展更大的关系圈,离不开群体。在群体中,为了个人的利益,人们会倾向于依靠一种工具,叫做“权力”。权力一般可以分为两派,,一派着重社会冲突,另一派着重社会合作。着眼社会冲突的,权力表现在不同社会阶层之间主从的形态里。在上者手握权力,发号施令,支配在下者。权力是维持这种关系的必须手段,压迫性质的。政府,国家或是组织,都握有这种权力。这种权力也被称为横暴权力。而着眼合作一方的,认为社会分工使得每个人能够靠更好的劳动减轻负担。每个人都管好自己,监督干涉他人,同时他人也做好工作,不会影响到自己,这样就产生了权力和义务。从干涉别人一方面说是权力,从自己接受他人的干涉一方说是义务。每个人都相互监督,没有人可以随心所欲。社会分工越复杂,这种权力地范围也越大,这种权力我们一般称之为同意权力。对于农业性的乡土社会,并不适合横暴权力这种方式,压迫带来的民众揭竿而起比比皆是,造成的战争和动荡是最糟糕的局面。如果采用同意权力的方式,由于其是分工体系的产物,分工体系足够发达,这种权力才能跟着扩大。而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模式,同意权力的范围被大大局限。两种方式都不能很好的适应乡土社会。正因此,针对乡土社会独有的特点,产生了“无为而治”的治理方针。

总而言之,《乡土中国》从更深得社会层面阐述了多种文化,礼俗,之间的成因。从这种原因当中,发觉其推动的欲望或是动机,明确目的并结合西方的社会体系不断计划改进自身的行为,追求更加科学化的方式。追溯本因,是为了更好的了解自身,不可能一下摆脱几千年延续下来的那部分落后的东西,正因如此,我们更需要不断摸索,不断前进。















14.建能191 唐健乐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

我们奋力划桨,逆水行舟,却在不断地向后退,直至回到往昔岁月。

——题记

在这突发的疫情期间,寒假变得格外漫长。我又拿起了那本泛尘的书重新翻阅,初看如故,再看又像初识,我想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故事发生在百余年前正处于爵士时代的美国,经济发展的列车疾速向前,人们歌舞升平的欢呼声掩饰了悄然变化的人性。

成为家财万贯的富翁,买下奢华靓丽的城堡,举行灯红酒绿的派对,这位盖茨比先生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重逢他心中爱恋多年的黛茜。然而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他挚爱的黛茜已然成为了他人的妻子,心中的纯粹早已化为乌有,消散在眼前这片污浊的空气之中。最终,一声枪响,了却了盖茨比的生命,所有的梦想与执着在这样一个自私、虚荣、冷漠的社会中是那样的微不足道,不堪一击,却又无可奈何。

尼克曾以赞赏的目光对盖茨比说:“他们是一群堕落的人,而你应该被鲜花簇拥。”是的,盖茨比先生值得拥有尊敬。他了不起,不在于他腰缠万贯,也不在于他英勇善战,而在于他不忘初心,在这人性阴暗的社会中,保持着一颗纯真的心。虽然,他出于自卑的心理,选择成为了一个高明的伪装者。他更换名字,伪造身世,努力地把自己包装成一名出身高贵的名流,但他与众多为了欲望而迷失自我的伪装者却不一样。他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追逐自己最初的梦想,为了重新赢得心爱之人的芳心。

盖茨比了不起,还在于他看清了社会的虚荣黑暗后,仍然选择迎难而上。盖茨比不惜耗费大量的钱财,每天晚上都举办盛大的派对,因为他知道那些爱慕虚荣的豪门贵族会从四面八方被吸引过来,他希望有一天能在这片人群中邂逅他挚爱的黛茜。他同时也知道,住在隔岸的黛茜已经不如从前那般纯真,变成了一个拜金主义者,但这一切在盖茨比对黛茜深厚的感情面前,显得微不足道。他毫不在意黛茜的改变,甚至在黛茜亲口承认她曾对她的丈夫动过情后,仍然坚定地相信黛茜会与他通电话,答应和他私奔,他和黛茜的爱情也终会修成正果,这是何等的痴情与执着啊!

沉醉书中时,我对这位了不起的主角予以敬佩和赞赏;纵观全书后,我对于这本被视为美国 “爵士时代” 文学象征的经典更是赞不绝口。

《了不起的盖茨比》作为一部经典,在写作技巧上有它的独特之处。它以优美细腻的语言、恰到好处的象征手法,又别有用心地运用尼克的视觉将整个故事娓娓道来。这样一来,书中既拥有了当局者的角度,利用尼克与小说中的其他人物紧密联系起来,使得小说人物的喜怒哀乐亲切可感,更使得“爵士时代”美国的社会风貌清晰可见;也拥有旁观者的角度,作者得以借尼克的口吻表达了对现实社会激烈的批判。这样的写作思路精彩绝伦!

读罢此书,我深深叹息。当时美国国民对于美国梦的理解,是拥有更多钱财享受,更丰富的物质条件。他们自以为可以在时代的洪流中逆水行舟,驶向永恒的美好,直到光线明亮的瞬间才发现,这不过是在原地乱闯而已。唯一不同的是,闯得比平时更兴奋更迷茫罢……















15.给排192 陈新晓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学》读后感

《乌合之众》是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群体心理学创始人古斯塔夫·勒庞的名著,初次出版于1895年。该书深入浅出地剖析了群体的诸种特点及其成因。全书分为三卷,分别为:群体心理、群体的意见与信念、不同群体的分类及特点,依次分析了“群体的感情和道德观”,“群体的观念、推理与想象力”,“群体的意见”,“群体领袖”等,深入透视了社会服从和过度服从、趣味单一、群众的反叛、大众文化、受别人支配的自我、群众运动、人的自我异化、官僚化过程、以及无意识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

群体是个可怕的存在,从我们呱呱落地起,我们就已经与群体密不可分,人是高智慧动物,但却不能离开人类社会生存,离开群体会让我们无所适从。然而,就是这么一个我们无法离开的东西,由于它自身的特点,使得它常常会非常危险。群体中的人们由于身处其中,自身的判断力和智慧不再有用武之地,因而时常会做出一些从理性的眼光看来十分不可理喻的事。如最为我们熟悉的词——“面子”,为了“面子”我们在熟人面前带上了虚荣的面具,甚至为此而做出如破费去买一些自己并不需要、甚至仅仅是为了炫耀的这些让人不可理喻的事情。

很久以前,勒庞就预言了今日群体中的大部分特征:智商低于群体中的任意个体,换句话说就是智商无下限。“群体总是受着无意识因素的支配”,“大脑活动的消失和脊髓运动的得势”。最后“群体既易于英勇无畏也易于犯罪“这一切描述是不是很眼熟?

事实就是这是一个群体的时代,要取得别人的认同那么必须先认同一个群体,无论你是否知道人格和智慧都将被磨灭。无论这个群体对某事是认同还是反对,这都是一个个的群体和阵营。对某一群体的认同取决于群体的言论和发布的消息,诸如微博等等,而事实告诉我们群体的观察往往是失真的。正像书中所讲,群体的情绪是单纯的,夸张的。而群体又是易受暗示的,于是这就催生了种种阴谋论,因为你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不是被煽动了,是不是被暗示了。因为前面说到真实已经被群体糟糕的观察和分析能力磨灭掉了。如果你不进入某个群体,你又很难知道他们的运作过程,而你一旦进入那么就不能保证你自己还有智商这个东西的存在。

然而群体真的就这么一无是处吗?事实上并非如此 如果我们能了解它本身存在的弱点和特性,并加以利用,不难去实现领导的功能。然而也仅止于此,不可能由于个人的能力对它做出太大改变。

《乌合之众》这本心理学的巨作,带给我的感触远不止这些,更多的是来自于心灵的震撼,这种说不出的奇妙仿佛施展了魔法一般把我的眼球死死吸住,读着它,我感受到世界的魅力,读着它,我感受到前人的智慧,前人的智慧如此地让人沉迷,这就是阅读经典的魅力。















16.土木182 王浩丞

《社会契约论》读后感

初读卢梭的大作《社会契约论》,受益良多,借此读后感的机会,好好总结下卢梭思想。

在《社会契约论》的开篇,卢梭说出了最广为人知的名言:“人生而自由,却无处不在枷锁之中。他自以为是其他一切人的主人,但却比他们更是奴隶。这个变化是怎样发生的?我不清楚。如何让它成为合法的?我相信自己能够解答。”就此我总结三个问题。第一,人为什么生而自由,人原初的自由状态是什么样的?第二,人为什么会落入无处不在的枷锁,为什么想成为主人的人反而成了奴隶?第三,如何让人身上的枷锁成为合法的?

首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在卢梭看来,自然状态的人们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男女只在进行繁衍的时候才短暂交往,孩子能够独立生活就立刻离母亲。人们没有什么交流,也就不需要语言。他们风餐露宿,但是身体健康、远离疾病的困扰,更没有现代人的那些烦恼。

那时的人们只有两种基本的动机,一个是自利,也就是追求自己的利益;另一个是怜悯,就是不愿看到别人遭受痛苦,并且会关心那些遭受痛苦的人甚至动物。在这两大动机的主宰下,人们在自然状态下的生活是很美好的。卢梭把这些生活在自然状态中的人叫做“高贵的野蛮人”。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第二个问题:人类本来好好地生活在自然状态里面,为什么会被套上“枷锁”,进入政治社会呢?这些“枷锁”为什么又无处不在呢?

但是卢梭对自然状态田园诗般的描述,让我们很难理解这个转变。卢梭认为,从自然状态到政治社会的转变其实有一些偶然的成分,所以在《社会契约论》开篇的那句话里,卢梭才会说“这个变化是怎样发生的?我不清楚。”

不过卢梭还是按照他的逻辑给我们讲述了一种人类发展的简史,梳理了人类从自由走向枷锁的几个阶段。他很明确地告诉我们,不管是他对自然状态的描述,还是对人类发展阶段的讨论,都不是真实的历史,而是他按照自己对人的理解提出的理论假设。虽然是假设,但是卢梭认为自己讲述的历史远比善于欺骗的历史学家更加真实,更加接近人的本质。

但是为了拥有私有财产和自尊心,有一部分的人就开始运用强力来控制另外一部分人,政治社会给人们套上了奴役的枷锁,那些看似平等签订的“社会契约”其实是强者诱骗弱者订立的,是用表面上虚假的平等,保护强者的利益。

我们接下来转入第三个问题,看看卢梭为什么那么自信,认为自己可以把无处不在的奴役的枷锁变成合法的?

首先,他反对强者和弱者订立契约,因为他们谈判的筹码不同,谈判的结果就不可能是自由和平等的。卢梭要求所有人都把自己天然拥有的所有权利交给政治共同体,也就是国家,这样就人为地创造了平等的个体,只有从这个平等的起点出发,才可能达到平等的终点。

之后,卢梭做了一个重要的推论。他说,如果每个人都向全体奉献了自己,也就没有向任何人奉献自己。而且因为他可以从其他人那里获得同样的权利,他获得的东西其实要远远多于自己失去的东西,他获得了比自己原来更大的力量去保护自己和自己拥有的东西。这个可以保护自己的力量,就是这个政治共同体整体的意志。用这种方式形成的契约,就是卢梭心目中“新的社会契约”或者说“合法的社会契约”。

“公意”是《社会契约论》最核心的概念,它就是国家公共的意志,是一个国家最高的指导原则。“公意”既是国家整体的意志,又是每个人个体的意志。所以说,服从公意就是服从自己的意志,人就是完全自由的。

卢梭认为,形成公意,首先需要个人认同自己的公民身份;然后,个人把还要切换自己的视角,从一己私利切换到整个国家的公共利益;最后,每个人都要从公民的视角去思考什么样的法律,可以适用于所有的公民,让所有公民在这个国家和谐共存。如果每个人都从国家公共利益的角度去认可法律,这个法律就既适用于他自己,也适用于国家的每一个公民。这样的法律就是公意的结果。按照这样的方式制定法律,就相当于每个人在为自己的立法。每个人在服从法律的同时,也就服从了全体公民共同的意志,和自己的意志。如果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我们当然可以说他是自由的,这样他就实现了个体和整体统一的自由。

这当然是一个非常高贵的目标,在理想情况下,作为主权者的公民整体,确实有动力通过促进国家公共利益的政策,确实没有动机进行压迫和奴役,因为那就相当于是在压迫和奴役自己。在这个意义上,卢梭可以说,公意或者主权者永远不会犯错。

但是卢梭也知道,在现实中,这个目标往往要打很大的折扣。首先,人毕竟有自利的动机,很多时候,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也可能会违反法律。其次,在现实中,公意很难按照卢梭那种理想化的方式得到,所以公意也有可能会犯错误,通过并不是最有利于国家公共利益的法律。

如何解决公意可能犯错的问题呢?卢梭设想了个几个可能的途径:第一是保证一定程度的财产平等,国家没有太严重的贫富分化,人们的基本利益就不会有太实质性的差别。第二是保证国家运转简单和透明,防止过于复杂的官僚机构和秘密交易。第三是通过教育提高公民的爱国热情、道德水准和政治能力。最后一个办法是通过公民宗教,用对神的敬畏和来世的奖赏,让公民有敬畏之心,他们就不会肆无忌惮地追求个人利益。

说完了公意,也就是一个国家的主权或者立法权,我们再来说说卢梭这个理想国家中的政府。在卢梭看来,一个国家的主权,是不可分割、不可转让的,必须掌握在全体人民手中,他甚至反对选举代表来行使主权。如果张三总是代表李四行使决定权,在卢梭看来,你就不能说李四是自由的。因此在主权的层面上,卢梭确实主张直接民主制。

总的来说,卢梭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政治社会出现之前的自然状态,那时人们只有自利和同情两种主要的动机,享受着“天生的自由”。

第二,随着人类理智的缓慢发展,加上一些偶然因素的影响,出现了私有财产和竞争意识,自尊心的出现让人们无可挽回地离开了自然状态,给自己套上了“无处不在的枷锁”。

第三,卢梭并不指望解除人们身上的枷锁,而是要把它变成“合法的枷锁”和“自由的枷锁”。他想到的办法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社会契约,通过公意,让个人的意志和自由与国家的整体的意志达到一致。这就是社会契约论想要完成的政治改革了,他的著作也确实领导了之后的法国大革命,为我们许多现代国家提供了政治样本。















17.土木183 李佳薇

读《儒林外史》有感

中国的科举制度,自隋朝开始,一时确实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漫长的封建历史中,尤其是明代以后,逐渐以八股文等束缚人的思想,科举成为了统治者禁锢愚化人民的重要手段。在封建社会中,文人抛弃了儒家“修身治国”的高远理想,扭曲了“学而优则仕”的儒家传统,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在科举考试中求得一席官位,升官发财。时间长了,科举选官制度就成为了贪污腐败的巢穴,滋养了一批又一批残害人民的蛀虫,人的思想渐渐地被异化。

自先秦以来,初登历史舞台的先秦知识分子们把我们这个古老农业民族的文化推到一个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峰;在魏晋时代,竹林七贤嵇康等人认为的“越名教而任自然”追寻世间的公理;唐朝开明的政治,重才求贤的氛围,使寒门子弟纷纷渴望在政治舞台上有所作为。他们通过科举参政入仕获得的社会地位,又进一步推动了整个文人群体观念的变革。这些,无不闪烁着为国为民探求真理的理想。但是到了明清时代,中国闭关锁国,在西方走向资本主义时代的时候,中国的封建统治反而进一步加强。统治者为了禁锢人们的思想,八股制的科举制度成为了束缚思维的最好武器。在这种毫无生气毫无意义的知识的熏陶下,一批批的愚儒如范进的人产生了。哪怕在康乾盛世,社会上这样的丑恶姿态仍然比比皆是,《儒林外史》以一个清醒的眼光为我们记录和揭露了着一切。

它把锋芒射向社会,用极为挖苦嘲讽的艺术手法,向世人展现了明清两代科举制度下的秀才举人,士人老爷的浮生丑态。而清代小说《儒林外史》能赢得了举世瞩目的光辉。这种光辉也离不开鲁迅的经典理念“讽刺的生命是真实”,它对古代知识分子做了极其逼真的刻画与真实的披露。在艺术结构上,它没有贯穿到底的人物,而是分阶段地展开,鲁迅先生评为“如集诸碎锦,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时见珍异,因亦娱心,使人刮目矣。”

这部小说最让我不能释手的是作者对人物入木三分的刻画,如同中国的水墨画,讲究的是意境、神韵。小说一开始就描写了王冕,出身贫寒,七岁丧父,十岁便辍学给人放牛。东家给的点心钱,他都攒着来买书读。后来,在放牛之际,靠自学画得一手好荷花。靠这门手艺,王冕卖画赚钱补贴家用,孝敬母亲。王冕天性聪明,不满二十岁,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学贯古今。但也性情孤傲,既不求官爵,又不纳朋友,终日闭门读书,远离富贵功名。知县来请,王冕也不赴约;朝廷征聘王冕做官,他连夜逃到会稽山,在此隐居终老。

王冕之所以能放在第一回,是因为他不但有才,而且品性很好。王冕身上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书中开篇写到“人生南北多歧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百代兴亡朝复暮,江风吹倒前朝树。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王冕却不是这样,他看得很透,就像在谈论科举制时,王冕也有不同的见地。古人以孔孟之道为范本,在汉朝大一统后的数千年里,基本上只有阐述、论证、解释这些观点的,很少出现跳出来反驳批判的人。王冕对礼部议定取士之法:“三年一科,用五经、四书、八股文”的看法是“这个法却定的不好。将来读书人仅有此一条荣身之路,把那文行出处都看得轻了”。这在当时是很叛逆的说法,而王冕能够站出来说,显示了他独到、独立的见解。

王冕是作者在作品中树立的一个标杆,设置的一面镜子,与书中那些被科举制度引入歧途的追名逐利、迂腐固陋之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寄托了作者的理想。这与后面出来的人物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户行凶闹捷报》,书中范进生于白庙村的贫穷家庭。通过描写范进参加乡试中了举人一事,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刻画了他为科举考试喜极而疯的形象,用岳丈在范进中举前后的极其鲜明的肢体动作和言语表情,以及中举后邻居对他的前呼后拥和乡绅赠屋的等事例重点刻画出了一个趋炎附势、热衷仕途、好官名利禄的社会风气,对当时社会特征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范进中举后去拜访一位知县,范进所表现出来的伪善:“范进方才说道,‘先母见背,遵制丁忧。’汤知县大惊,忙叫换去了吉服。拱进后堂,摆上酒来。……知县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银镶杯箸。范进退前缩后的不举杯箸,知县不解其故。静斋笑道,‘世先生因遵制,想是不用这个杯箸。’知县忙叫换去。换了一个磁杯,一双象牙箸来,范进又不肯举动。静斋道,‘这个箸也不用。’随即换了一双白颜色竹子的来,方才罢了。知县疑惑:‘他居丧如此尽礼,倘或不用荤酒,却是不曾备办。’落后看见他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圆子送在嘴里,方才放心。……”作者对范进和知县,一个描写其动作,一个描写其心理,将范进虚伪的人格嘲讽得淋漓尽致。范进中举,虽然物质富有了,社会地位提高了但其灵魂完全被科举毒化了,他与张静斋称兄道弟,说明他中举后也成了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员,也会与其他官员一样欺压百姓的。

范进与王冕对比,一个淡泊名利,早已看透了当官的险恶;一个为了能出人头地,考到五十多岁才中举。强烈的对比更彰显了不与官场同流合污的王冕的人性美好。

我们不难看出《儒林外史》表面上写明代生活,实际上展示了一幅18世纪中国社会的风俗画。它以封建士大夫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为中心,从揭露科举制度以及被这个制度奴役的士人的丑恶灵魂着手,进而讽刺了封建官吏的昏庸无能,地主豪绅的贪吝刻薄,附庸风雅的名士的虚伪卑劣,以及整个封建礼教制度的腐朽,乃至城乡下层人民都在这种社会秩序下灵魂被歪曲得不成样子。吴敬梓揭发了这些丑恶的人物和他们的关系,并通过具有说服力的艺术形象揭露了造成这些人物的社会制度,给了封建社会当头一棒。

《儒林外史》虽然写的是明朝的科举、官场,但是它对于当今社会仍有其价值。社会在前进,但仍有不少人拜金主义,物欲横流,一生都在追求名利,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历史就是明镜,而古典小说则是历史的缩影。读了《儒林外史》,我不仅为其写实的风格以及精妙的人物刻画所折服,更加敬佩那些古往今来家喻户晓拥有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的文人雅士。他们风雅结社,吟诗作赋;他们自知自醒,却又不自负自大;他们可亲可敬,可歌可泣;他们正气凛然,一腔热血,保家卫国,爱国爱民。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安逸;郑燮“难得糊涂”的豁达;抑或是从“举世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的三闾大夫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等等,是这样的一群人造就了我们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

读《儒林外史》如同在观一幅中国水墨山水长轴,读得越深入越了解它的文字所表达内容的精辟,回味那一段动作描写或一段对话,仍是无穷的韵味,这正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妙处啊!















18.建能181 吴世博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安娜卡列尼娜》是我最喜欢的小说之一,也是我的私人收藏。几乎每隔几个月就会看上一遍,并且每次重看都会非常喜悦。看得次数多了,就会感慨和钦佩托老对生活的细致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

伟大的小说最终都是贴近现实的,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如果它讲述的是一个非常陌生的经验,我们又何尝会顷心于它、被它打动呢?

这本小说讲得都是日常生活中会发生的一些事。夫妻的感情破裂、姐妹情谊、父爱母爱,个人的恋爱、婚姻以及对生活和事业的追求等等。这是任何时代人们都会遭遇的现象和问题。

列夫·托尔斯泰,一个响彻世界的名字。面对种种不平等的社会现实,托尔斯泰完成了许多千古流传的名作,《安娜·卡列尼娜》就是其中的一部经典之作。

女主角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位标志性的不甘于命运的女人,她洋溢着过剩的青春,纯朴自然,毫不做作。文章开头写了哥哥和嫂子的家庭矛盾来升华了安娜的出场。用了民工卧轨自杀的方式引出了安娜善良的特点,以及她对丈夫卡列宁的些许不满。遇到伏伦斯基,并背叛了丈夫之后,她内心的挣扎,在梦中的祈语,令人心疼;她顽强不屈;她不甘于命;她是非曲直,让人肃然起敬。

有的爱,明知不可行,却像毒品,欲罢不能。在赛马场上,她被伏伦斯基牵动着心,当伏伦斯基从马上摔下来时,他的的反应引起封建保守的卡列宁的不满,就是从这个赛马场开始,安娜,从开朗活泼,到最后的精神折磨,让她饱尽人情冷暖,她是一个可怜的女人,拥有不平凡的命运,塑造了不平凡的人生。反观列文,一个作者自传式角色,出场自带喜感,一个面对爱情不知所措的小地主,鼓起勇气,勇于面对,愈挫愈勇,终于与心爱的人--吉娣,步入幸福的殿堂。白头偕老,厮守终生。此时此刻,另一边的安娜,精神和肉体的折磨,使她痛不欲生,精神恍惚之下,她在火车站用卧轨结束了她跌宕起伏的一生。

书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安娜精神分裂一直想要去死的那几幕。其实在我看来,伏伦斯基是一直爱着安娜的,也想要跟有个幸福安稳的生活,或许中间有些时候懦弱过吧,但是由于安娜饱受了内心的煎熬以及社会舆论的压力,她渐渐把自己封闭孤立起来,因此她也越发觉得孤独,也越发敏感,怀疑伏伦斯基的爱,甚至觉得所有人都特别丑陋,厌恶所有人,最后竟以死来报复那个自己曾为之付出所有的伏伦斯基。看到这儿的时候觉得特别心酸,也很同情怜悯安娜,那个曾经那么光鲜,可以说是所有女人想要成为的人,到最后会是这样一种结局。但由于人物的性格所使,最后的结局又必将是这样。

而从列文身上看到的又是另一种,我觉得在他身上我看到更多的是探寻和追求,其中有对真理和一些认识的探寻,也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他不同于其他贵族,也不喜欢在社交圈展示自己,他一直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去生活去感悟,虽然过程中碰到了很多壁,但是更多的是一直在成长,并且一直保持着那份单纯,他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人物了。

如果我是安娜,我想我也会像她那样为爱去疯狂吧,毕竟谁也不想麻木的没有爱情的和一个人度过一生,而安娜也是勇敢的,她敢于冲破世俗的限制去追求自己所爱。而当安娜把所有的爱和希望全部寄托在伏伦斯基身上时,她又注定会是可怜和悲剧的,因为她已经完全丧失了自我也死死绑住了爱自由的伏伦斯基,但是如果社会多一些自由和理解,不那么让人失望,安娜的命运又会不会不一样呢?

《安娜·卡列宁娜》还是很值得去读的,从中体会和收获到很多,而你把它当小说或者历史方面的书去读又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19.给排182 冼恩祺

酒精、欲望、幻灭

——《了不起的盖茨比》背后的批判

一、爵士时代(Jazz Age)

20世纪20年代不仅是菲茨杰拉德个人的黄金岁月,对于整个美国来讲也是如此。从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落幕,到1929年华尔街金融危机引起的大萧条来临中间的这十一年里时间,可谓是美国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取得长足发展的黄金时代,美国也顺利晋升为全球最富裕的国家。因此这十一年也称之为“爵士时代”或是“热闹的20年代”(Roaring Twenties)。


在社会方面上,最大的进步出现在1920年:当年的8月18日获批的《美国宪法第十九修正案》禁止美国各州和联邦政府因为性别因而立法限制任何公民的选举权,美国妇女由此获得了选举权。这种女权主义的胜利,加之社会上涌现的大量适合女性从事的职业,如接线员、会计、打字员等,促使了当时美国女性开始走出家门,初步摆脱男权的控制。这种新自由体现在服装上面,则是男性化的趋势。小说中最主要的就是对乔丹.贝克的描写。


在文化上,正如其名字一样,爵士乐地产生是一大特征。爵士乐流行地硬件条件是无线广播技术地成熟和大量无线电广播电台地设立。1920年8月31日,全世界首个新闻广播电台在密西根州底特律市成立,紧接着宾夕法尼亚州地匹兹堡市也出现了美国首个商业广播,而最早的定期娱乐广播节目则出现在1922年。数以千计的广播电台使得那些家中有收音机的人们可以无需到酒吧,只要在家里的客厅就可以享受到各种新潮的音乐,爵士乐应运而生。爵士乐源至于底层的非裔美国人,但是它最大的受众却是美国的中产白人阶级,爵士乐最流行的两个城市是美国的纽约和芝加哥。在1920年,美国的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伴随快速的城市化,象征着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爵士乐吸引了许多想要逃离无聊苦闷乡村生活的年轻男女,迅速成为当年最主流的文化现象,乃至于人们习惯于用菲茨杰拉德发明的“爵士时代”来代指这个时代。


但是,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整个美国却是处于禁酒令的管制下。1919年1月16日,美国国会批准了《美国宪法第十八修正案》,该法案“禁止在合众国及其管辖下的一切领土内酿造、出售或运送作为饮料的至醉酒类”。也正是因为这条法律,在1919年到1933年取消禁酒令这段时间里,社会对酒精强劲的需求和禁酒令的压制使得早就了许多一夜暴富的神话:有些不法商人从加拿大走私酒精饮料,伪装成酒精在药房销售,从而牟取巨大利益。也正是这时新兴富豪和兴盛数代的世家大族之间分化开始加大。


《了不起的盖茨比》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的。当然,这和作者本人也有着莫大的关系。细细品读这本书,你会发现作者对盖茨比虽然有所讽刺,但是还是有同情的。对于吝啬、麻木的汤姆一党,作者可谓是极尽批判。


二、批判

(1)语言上的讽刺

“那年夏天,我邻居家的房子常常在夜里传来音乐声。那蓝色的花园里,许多男男女女飞蛾似的在呢喃、香槟和星辰之间走来走去”

“飞蛾”看似不经意的比喻,但是却传达了尼克.卡拉威对那些围绕在盖茨比身边的食客的鄙夷。而到了第四章,在盖茨比的敦请之下,乔丹.贝克婉转地要求尼克安排盖茨比和黛西在他家会面,尼克得知之后非常吃惊:“他等了整整五年,买下那座华厦,把星光施舍给那些想来就来,想去就去地飞蛾——他花费了这么多心血,只是为了能够在某天下午,到一个陌生人家里‘坐坐’”。


(2)主题的批判

文中十分明显是对美国梦的批判。历史上写美国梦的作家并不少,但是无人可以和菲茨杰拉德相匹敌。

我们从资料知道,美国是一个以梦想而自豪的国家,这个梦想从个人部发现美洲新大陆以后就开始了,在谈到小说主人公所居住的东卵和西卵村时,尼克作了这样的比喻:“他们并不是正椭圆形,而是像哥伦布故事里的鸡蛋一样,在碰过的那头是压碎了的。”毫无疑问,这里提及哥伦布的鸡蛋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因为作为人类“最后的也是最伟大的梦想”的美国梦,在荷兰水手踏上新大陆时就形成了。浏览一下美国历史,即美国早期的文学作品,就可知道早期的美国梦是对一个基于平等、正义和自由的尽善尽美的国家的向往,我们可从本杰明.富兰克林、托马斯.杰弗逊、威廉姆.巴特拉姆等同一时期的许多其他政治家和作家的作品及言谈记录中看到这样的描述。[1]

盖茨比死的时候仅仅三十二岁,但是他却经历了美国梦的不同阶段。在盖茨比的葬礼上,他的父亲——一位庄稼人带着儿子以前订的自我约束的《时刻表》和《个人决心》而来。在书的最后一面,盖茨比给自己定下了严格的时间表,几乎是争分夺秒的学习、锻炼。正如他父亲所说:“他注定是要出人头地的。”在这个阶段我认为美国梦对激发青年积极向上是有所帮助的。如果不是整个社会腐朽势力的影响,盖茨比或许也不会如此下场。

但在十七岁那年杰斯姆.盖兹遇到了改变他人生的恶棍丹.迪科,盖茨比嫌弃他父母的贫穷与土气,他小时候个人的理想变质了,个人的成功和金钱挂钩在了一起。他改名为杰伊.盖茨比。他以“爵士时代”挥金如土得方式大肆挥霍,但是后来他把“边疆妓院酒馆得粗犷带到了东部滨海地区,又大赚了一笔”这也是美国梦腐败得开始。而盖茨比为了钱,把自己出卖给了敲诈勒索大头目沃尔夫山姆,走上了黑道得道路。原先积极得美国梦到此变得唯利是图,扭曲起来。

在盖茨比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幻想与现实的矛盾。当盖茨比从军队复员后,黛西已经是汤姆的妻子,但他仍然下定决心把她赢回来,结果确实被自己心爱的女人出卖,自己的一身也就毁了。这不仅是以汤姆为代表的旧贵族势力的稳定生活给黛西更强的安全感也反映了盖茨比太过于天真。

盖茨比得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当时整个美国社会的悲剧和缩影。我们可以看到,在高度的经济发展后,人们反而不思进取,沉溺于纸醉金迷的金钱世界,麻木不仁。

在小说结尾的那两段话里,小说叙述者首先把盖茨比的梦同荷兰水手的梦联系起来。但是我们要知道,荷兰水手登上这片新大陆时候,给他们的是一片尚未被破坏和他们“感到惊奇能力相称”的“一片碧绿清新的大陆”在盖茨比眼中,他已经没有了使他感到惊奇的大陆,他眼中看到的,只是黛西码头的一盏绿灯。他不懈追求的黛西也不是他所怀有的美国梦般美好的黛西。她只是一个浅薄与轻浮的人,最后他的忠诚和他为现实所做的一切都付诸东流。



文献引用

[1]张礼龙.美国梦的演变与破灭——《了不起的盖茨比》评析[J].外国文学研究,1998(02):107-109.















20.土木171 谢一航

《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在我国可谓是家喻户晓。作为新一代新少年阅读这本书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当我读完这本书,“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趋势和历史杰出英雄们自强不息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生于元末明初的时代,被后人誉为中国小说章回的鼻祖。他写的《三国演义》这本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争霸,最终被大将司马昭统一全国,结束三足鼎立的局面,建立晋朝。

我喜欢《三国演义》的原因是它不仅让我知晓了东汉末年到晋武帝的历史,还让我看到了许多富有战略的战役。草船借箭是我心目中最经典的一场斗争。这个故事是说周瑜十分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一天在商议军事时提出让诸葛亮制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答应三天造好,并立下军令状。诸葛亮事后请鲁肃帮他借船、士兵和草把子。就在第三天,诸葛亮请鲁肃一起去取箭。这天,大雾漫天,对面看不清人。天没亮,诸葛亮下令开船,并让士兵擂鼓呐喊。曹操害怕多疑地号召弓弩手向船射箭。于是船的两侧都插满了箭,雾散去时,诸葛亮下令回去,这是曹操想追也来不及,就这样,十万支箭就“借”到手了。

从这件事就能看出诸葛亮知天文,晓地理,识人心,沉着冷静,把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轻松地化解了。诸葛亮能成功的关键是识人心,周瑜妒忌心太重,知道自己不如诸葛亮,就千方百计地算计他。我不禁想到自己也有妒忌心的时候。最常见的是考试考砸后,第一时间我不是想着自身原因,而是心中责怪那些考的好的同学:凭什么他们就能考的比我好?还诅咒他们下次也考砸。

社会上也存在着妒忌心重问题,近年国家开放二胎政策,大部分家长只关心小的孩子,对较大的不闻不问,这会对孩子们的成长非常不利。较大的孩子心存妒忌,会一直保持孤僻、自卑的性格,个别成年后还会出现性取向异常的情况。对于较小的孩子会从小形成高傲、骄横的性格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这样一来经过时间的积累,对促进家庭和睦非常不利,小的孩子长大后无法无天,老人无人赡养,从而导致家庭破裂。其实对社会危害最大的还是爱情方面的,我们经常会在新闻和电视剧听到或看类似的事件:一位男人因妒忌他所爱的女人跟别的男人在一起,因爱生恨,觉得自己得不到的也不能别人得到,就残忍地将心爱的人杀害。

综上所述,妒忌心重的人对社会造成的伤害是不可逆的。现如今没有那么多个“诸葛亮”,反而有许多的“周瑜”。也许我们没有诸葛亮那么聪明,但我们也要学习诸葛亮拥有良好的心态去理智地处理问题。少一点妒忌,多一点宽容,宽容那些不小心的无意冒犯,宽容生活中种种不愉快,宽容他人,就是宽待自己。同住地球村,让我们携手共创新时达。




本次比赛共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

比赛投票通道于12月7日(周一)23:55准时关闭。


你的关键一票,

将决定大奖花落谁家,

快快为你喜欢的作品投票吧!



供稿 | 土木团委全媒体中心

排版 | 土木团委全媒体中心 鄢圣凡

审校 | 土木团委书记 叶明娟

审校 | 土木团委副书记 陈嘉毅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 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团委

扫一扫下方 二维码 关注我们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