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志安 孙玮:公共传播时代的新闻人才培养

张志安 孙玮 一本政经 2019-07-16

【摘要】在公共传播时代,高校新闻人才培养都在应时而变,为媒体输送什么样的合格新闻人才是高校在新闻专业人才培养上都要面临的新问题。

从传媒产业的人才需求看,传统主流媒体对新闻传播和相关专业人才的总体需求面临萎缩态势,传媒产业既需要内容人才更需要技术、营销、市场和产品等复合型人才,此外,传媒产业对人才要求不仅得具备某方面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求具有快速适应变化、拥抱技术变革、善于自我学习和持续更新的自觉意识。

本文认为,公共传播时代新闻传播人才专业教育的核心能力构成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培养新闻人才对内容产品进行融合生产的能力,二是将内容传播与社会公共议程相结合的社会连接能力,三是新闻专业精神和公共服务能力。

【关键词】公共传播;公共服务;新闻人才;人才培养;融合生产能力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一、导言

在201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当下传媒业变革的最大特点,就是从以传统媒体为核心的新闻传播时代转向以多种媒体行动者共同构成的公共传播时代。

这种转变的特征,可以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介质、受众和传播效果等传播五要素的变化特点来加以界定。


其一,传播者变得多元,新闻生产呈现社会化态势。

不再是专业媒体在主导内容生产,自媒体、机构媒体共同参与内容生产,很多热点事件和话题都由自媒体爆料而形成,多元传播者创造出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生产并存的业态。


其二,传播内容突破新闻边界,形态呈现混杂特点。

过去的新闻,强调重要信息的客观表达,其功能在于消除不确定性,而如今的新闻越来越注重信息呈现的阅读和视觉体验。一方面,专业媒体生产的新闻也日益注重用融合方式、产品形式来进行表达,另一方面,机构媒体和自媒体的新闻生产打破了新闻与评论、广告、营销、服务的内容边界,用户更加强调新闻的有用性。


其三,传播渠道和介质,以平台媒体和移动端为枢纽。

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的渠道不再主流,手机、移动智能终端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介质,而以微博、微信、今日头条、抖音等为代表的平台媒体成为信息到达的核心渠道。


其四,受众不再只是接受者,而是信息生产和消费者。

受众不再只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信息的主动定制者、积极消费者甚至内容生产者,他们以收藏、点赞、转发、评论等各种方式参与着新闻的生产和传播。


其五,新闻的传播效果呈现各种新的正负面影响。

新闻内容以更加精准化、个性化的方式传达到受众,且带来更加视觉化、沉浸化、互动化的阅读体验,用户的信息获取更加高效边界。不过,信息的碎片化、娱乐化和社会化传播,也影响了重要事实的传达、深刻意义的交互和公共对话的形成。特别是基于社交分发导致的信息茧房、过滤气泡甚至意见极化等负面效应,除依赖于个人信息素养的提升之外,尚未有明显有效的改进对策。

从新闻传播到公共传播的业态变化,拓展了新闻传播教育的需求市场和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为此,新闻传播教育机构要探索新的教育范式,在变化的传媒格局中始终让新闻传播学子保持竞争力。


二、当下媒体融合生态与传媒产业人才需求趋势

  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力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新闻宣传工作会议中重点强调的内容之一,也是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阵地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的出台,从政策层面助推媒体融合从“相加”走向“相融”。

  传统主流媒体的媒介融合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传统媒体以自身为主,建设主刊内容的网络版,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网页网站的建设与主刊内容的数字化再现,实现了内容朝互联网平台的物理“搬迁”,与受众缺乏有效互动;

第二阶段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开展战略合作,内容共享、用户引流、渠道共通,二者在内容和渠道合作中寻求共赢,实现了内容在互联网平台的有效“分发”;

第三阶段

    传统媒体对新兴媒体的主动融合,转变思想、变革机制,遵循新媒体信息产品生产规律,特别是面向移动互联网进行传播,逐步实现组织本身互联网化的“再造”。

    在2018年的两会报道中,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通过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新闻客户端、VR作品等移动终端立体化全天候24小时地报道两会信息,设置议程,引导舆论,在报道融合、产品创意和移动传播实践方面日趋成熟。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业的应用和推广,加之移动终端的普及与即将到来的5G时代,传统主流媒体构成的新闻传媒业已经遇到了数字网络媒体的整体性冲击、结构性的挑战和持续性替代。

    同时,机器人写作、算法纠错、自动剪辑和视频生成等技术加速新闻内容的自动化生产,算法推荐和精准分发基础上的内容传播机制重塑了互联网信息的把关原则。包括专业媒体、机构媒体、自媒体、平台媒体在内的新闻业多元行动者角色构建了新新闻生态系统,内容生产和分发向深度媒介融合的媒介平台化趋势转型。1


纵观当下传媒产业的人才需求,至少呈现出三方面趋势:

其一,传统主流媒体伴随产能压缩、精英流失、收入锐减,对新闻传播和相关专业人才的总体需求面临萎缩态势。

除少数中央级媒体、省级主流媒体还在持续招聘新人之外,多数市场化媒体正处于减少职数、人员转岗等人力资源的战略性调整周期。与之相对应,互联网媒体公司仍保持较大规模对内容生产、品牌传播、公共沟通、产品设计等方面的人才需要,“此消彼长”中可见传媒产业的整体人才需求正出现结构性变化趋势。

  其二,传媒产业既需要内容人才,更需要技术、营销、市场和产品等复合型人才。

    传统媒体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把微博、微信、微头条甚至抖音等移动互联网平台的账号运营作为提升网络影响力的重要方式,而运营这些社交媒体或客户端的内容,需要兼顾内容和产品属性、对技术和用户需求有所把握,这对传统意义上的新闻采编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

    此外,传统媒体的业务运营模式也在日趋多元化,通过行业“转场”来反哺内容“转型”的做法越来越多,由此传媒产业对市场销售、活动运营、整合营销、网络技术等各领域复合型人才出现大量需求。

  据一份调研报告显示,新媒体、互联网是媒体招聘人才的第一和第二热的关键词,转型中的传统媒体人才需求几乎全部新媒体化,而且,岗位需求在“一技之长”之外需要“多才多艺”,既要会采编和生产内容,又要懂整合传播策划能力,既要擅长融合报道,又要懂得有效分发。“不管是新媒体企业,还是传统媒体单位,都呈现不断上升的IT人才需求,机器学习和数字营销、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直接增加了媒体对开发工程师和全媒体数字采编的需求。”2

  其三,传媒产业对人才要求不仅要具备某方面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求具有快速适应变化、拥抱技术变革的自觉意识。

    传媒产业的市场格局在快速变化,媒体业务模式在不断探索,各种形式的资源整合、流程再造和组织重构都在急剧发生,处于专业、技术和市场多重挑战中的传媒业,更加需要善于把握、适应变化的人才。固化的知识体系、保守的职业心态,已无法满足传媒产业的人才需要,有志于从事传媒业的年轻一代投身行业前必须要做好心理准备。

    不过,适应这种“不确定”时代的确定方式,就是保持自我学习、社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公共传播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核心能力

  身处公共传播时代,新闻传播院校给传媒产业培养的人才应该具备哪些核心能力?笔者认为,适应新时代传播需求的合格新闻人才,需要培养融合生产、社会连接和公共服务这三项能力。

1.融合生产能力,即以最佳方式呈现内容的能力

  通常理解的融合报道,主要是采取图文、音视频、H5等各种融合形态来呈现内容,实际上,融合报道的本质内涵是把内容从技术表达的形态限制中解脱出来,真正从内容价值最大化的角度出发选择最适宜的手段来进行呈现,目标在于实现表达形式和内容价值的有机统一。

    比如,运用VR来再现难得一见的某个新闻现场,运用幻灯或图文来展现一场演讲的精彩观点,运用视频或直播给观众呈现演唱会的精彩镜头,或者运用数据新闻来剖析某个行业的增长趋势等。

  培养融合生产能力需要围绕媒介融合厘清融合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将传统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拓宽至企业传播、政务传播、视觉传播等各专业领域。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突出对融合媒体传播实践技能和素养的培养,特别是对不同技术形态的传播偏向要有所理解,对技术形态与信息要素也要能有效结合、有所把握。

  在组织新闻传播教学活动时,要紧扣跨学科知识传授和实验实践教学,组织跨学科师资队伍,打造全新的媒介融合课程体系,形成以新媒体传播课程主导的教学体系。在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的同时加强对学生学理积淀的培养,实现新闻传播学、心理学、政治学、计算机、设计学、艺术学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帮助学生建立融合传播的思维和技能。

  特别重要的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多种媒体形态的实践教学,注重形成文理交融的跨学科知识体系。

﹏﹏﹏﹏

    一方面是平台建设,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与媒体、企业共同建设实训教学项目平台,与学校实验中心共建实验教学设施平台,整合学院资源建设实践教学资源平台,将社会化媒体的采编和传播技能的培养引入更多的实验教学。

    如交互设计、大数据传播等专业方向的教学方式可以在实验室进行,学生上课学习与学术技能训练可以采取“准理科”学生的培养方式。

﹏﹏﹏﹏

  另一方面,与机构媒体、平台媒体合作,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学生参与主流媒体、互联网企业委托的实训研究项目,通过到新媒体机构的调研、游学和实习,真正了解数字化新闻生产的环节与程序,熟悉不同媒体组织的运作规律与媒体设备的操作技巧,在实践中对各种题材的新闻报道选择合适的媒体表达方式进行信息制作。

    具体来说,融合生产能力的培养包括撰稿能力、摄影能力、编评能力、推文编辑能力、平台运营能力等。只有真正实现日常教学、开放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形式的协同互补,才能在实战性的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融合生产能力。

2.社会连接能力,即把内容传播与社会公共议程相结合的能力

    公共传播时代的新闻工作者应具有敏锐的思维和明辨是非的判断力,能够把具体事件、话题的报道与社会公共议程相结合。对突发事件或社会热点的报道,既要及时准确反映出现场的真实情况,又要考虑新闻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处的社会群体背景与历史地理人文背景;既要对新闻事件条分缕析,阐释到位,又要跳出具体情境,与整个时代的发展脉搏相联系,寻找共同点与共通点,报道出最有价值的内容,形成公共议程,产生公共影响,最大程度产生社会传播的正向效果。

    这种社会连接的能力,既需要学会如何“讲故事”,更需要懂得如何讲“有意义的故事”或者“重要性的故事”,能把具体的报道事件、话题、现象与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关涉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大议程结合在一起,甚至把个人遭遇与社会结构连接在一起。比如,一篇非虚构写作的微信文章《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刷屏朋友圈,尽管作者写的是岳父感染不明病毒而去世的过程,却真实触及到某种程度上被一些主流媒体和社会忽视的流感疫情,从而引发了媒体跟进报道和医疗机构的知识传播。

    还有,微信公众号“兽楼处”发布的文章《疫苗之王》,既综合了相关媒体的报道内容,又通过原创采访增加了有效信息,文章发出后立即引发国家相关部门针对问题疫苗的调查、监管和治理举措。这两个典型案例背后,一名作者是普通白领,另一名作者是曾经的专业媒体人、现在的自媒体创业人,其成功背后恰恰体现的就是这种社会连接能力。

    为掌握这种社会连接能力,新闻学子要系统学习新闻传播学相关知识,对议程设置、沉默螺旋、创新扩散等经典理论有所掌握和灵活运用,还要积极学习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等跨学科知识,特别是通过对社会阶层、社会心态、社会结构等领域的分析调研,熟悉不同群体的情绪、利益和权利需要,对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单保持结构性认知。

    由此,才能懂得把具体内容生产的“点”与社会转型重大议程的“面”实现对接。可以说,公共传播时代的内容生产要产生真正的影响力,如果没有这种社会连接能力,就不可能激发社会关注和引发广泛传播。

3.公共服务能力,即对新闻专业精神的认同和坚守

  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培养德才兼备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德”在于培养学生探求真相的勇气、公共传播的意识与服务社会的精神,“才”在于培养新媒体环境下社会洞察的水平、社会学习的能力和信息获取、判断、生成的能力。3

  要培养学生积极有为的职业观念,对学生进行职业采编规范、伦理规范、法律规范、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现代新闻职业理念的培养,使之内化为未来新闻从业者或公共传播者的职业品格。新闻学子无论将来是从事企业传播、政务传播还是视觉传播,坚守公共传播的专业伦理,树立服务人民、服务公共利益的意识和责任感都不可或缺。

  基于当下正在变化的数字新闻业环境,传统新闻专业精神所需要遵循的操作技巧和伦理原则正在发生变化,新闻传播教育在培养公共服务能力的过程中要不断拓展“公共服务”的内涵,其不仅包括传播主流价值观来凝聚社会共识,提供事实真相来促进社会治理,也包括设置公共议题、倡导公共理性和促进公共对话。

  中山大学邓理峰副教授在公共传播案例教学实践中,就把培育“公共理性”作为引领公共传播案例教学的核心价值。他认为,公共理性是客观中立的公共理由,“它超越了个体的利益、情感和偏好等个体理性,是全体公民之多元理由的重叠共识”。公共理性包含公民的公共推理能力、公民广为认可并接受的公共理由和证据、共享的公共价值等三层含义。

    因此,他把理性表达的能力培养和训练、研究决策的能力培养和训练作为公共传播案例教学的重点,尝试“通过案例教学,来培育学生的理性表达与研究决策能力,这是公共传播的案例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领域里案例教学的独特使命。”4

  上述三种能力的获得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自然获得,需要的是学生在校期间的来自新闻专业教育的“春风化雨”与学生自身的觉醒意识,需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地以自我学习、社会学习、终身学习作为支撑。


四、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改革的方向

  过去,新闻院校主要是面对传统的新闻媒体,如电视台、报社等专业媒体培养职业化的新闻传播人才,进入数字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自身也面临着生存危机与转型压力,对新闻职业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减小。与此同时,机构媒体如自媒体、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机构媒体的兴起,对于优秀的内容生产者的需求量却大大增加。新闻教育面临着从为新闻行业服务到为社会信息需求服务的转向。

  据统计,截止到2015年年底,我国共有681所高校开设了新闻传播学类相关专业,7个专业布点数达到1244个,在校本科生约23万人。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就业“存在主流媒体就业率偏低、就业满意度不高,用人单位对复合型人才需求提高、就业质量不理想等问题”,专家建议,可从重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就业指导、强化通识教育、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促进新闻传播学类学生的就业。5

根据前文所述的三种核心能力,面向互联网传播、网络化社会和公共传播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必须加快改革步伐,一些重要理念亟待更新,一些重要举措亟待落实。

1.面向全新新闻业态来培养专业人才

  目前全国新闻院校的专业设置大多数是遵循传统媒体时代对媒介类型的区分来设置专业的:新闻学专业设置对应的是传统报业、广播电视学设置对应的是广播电视行业、网络与新媒体的专业设置面对的是互联网行业。但在公共传播时代,大众传播媒体的边界已然融合,传统媒体在向新媒体的融合转型中数字化程度都比较高。

  新闻院校的专业设置也应该破除专业之间的壁垒,面向不断推陈出新的新媒体形态培养融合型的跨学科传播人才。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的本科专业也从2014年开始逐渐由原来的四个专业、五个方向整合为新闻学、传播学两个专业。其中,新闻学专业需要培养多媒体融合、数据处理、视觉加工、美术设计等多种专业技能,传播学专业则要掌握扎实的新闻学理论、方法和公共传播技能。这种强调本科专业高度融合的学科规划,背后是对宽基础、厚口径人才培养理念的积极实践。6

2.强调核心能力构成的专业素质培育

  在大量年轻的非新闻专业出身的从业者涌入新媒体行业的当下,我们发现优质的内容依然是市场的硬通货。而以传播量为“10万+”的微信推文作为对标来看,多数新媒体的内容生产者或创业者依然是新闻专业的毕业生或者是曾经的传媒从业者。

    究其原因,与新闻传播教育或实践的素质培育密不可分:新闻院校都开设有基本的采写课程,新闻传播类毕业生在实践中敢写能写上手快;传播学理论类课程打下的学理基础,让他们分析社会现象是能快速抽丝剥茧、触及问题本质;近年来新闻专业课程改革,更新了大量新媒体课程与数据新闻课程,增加大量实训项目使得新闻传播类毕业生在面对新媒体的工作内容时更具备用户思维。

  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中,专业教育要注重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适应快速兴起的大传播业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建立跨学科的知识架构,既涵盖新闻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需要涉猎文理交叉等多学科的广博知识,帮助学生形成敏锐洞察社会发展趋势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成为复合型人才。紧扣跨学科知识传授和实验实践教学改革,发挥跨学科师资力量在教学工作中的作用,打造全新的媒介融合课程体系。

3.加强互联网思维和自我更新意识的塑造

  在媒介融合与公共传播的环境下,人们对信息产品的消费心理与使用习惯已经发生改变,新闻人才的培养必须要使之具备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的本意就是要求新闻从业人员改变原有的受众观念,把行为被动的受众看成具有主动行为选择的用户,要重视用户在社会化媒体塑造的媒介环境中进入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动机和体验,让用户参与到信息产品的制作与分发环节中。

    加强互联网思维的培养,有利于新闻学子时刻保持对媒体业态变化的敏感性和在不断探索的新闻实践中保持自我的反思性,可以帮助他们克服简单的“技术焦虑症”,更懂得如何以人文精神去引领互联网传播实践。

此外,新闻传播教育还要大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更新意识和能力。北京大学胡泳教授最近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世界处在向高度互联的转型中,正由垂直化变成水平化。我们越来越多地离开一个依靠垂直指挥和控制来创造价值的世界,而走入一个横向地同他人联系与合作来创造价值的世界。社会由此变得更具流动性、更加不可预测,自由发展、无拘无束。”

面对这种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他推荐了《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对“高想象力的人”的三种思考方式,分别是:像移民那样思考,追求创新、不断试错,保持灵活性;像工匠那样思考,保持对趋势的把握和把想法真正做深和做透的精神;像侍者那样思考,保持用户服务意识,不断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7

在笔者看来,这三种思考方式的根本目标在于适应正在变化的社会和世界,而归根结底在于赋予个体适应变化、自我更新的意识。身处网络化社会语境中,一个面向未来的传播者,只有时刻保持这种自我更新的危机感、敏锐性和行动力,才能真正成为公共传播行业的精英。


注释:

1张志安、聂鑫:《互联网内容生态变化:历程、路径与反思》,《新闻与写作》,2018年第10期,第5—12页。

2刘蒙之、刘战伟:《2018传媒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腾讯新闻发布首份传媒人能力需求报告》,来源:微信公众号“全媒派”,2018年2月24日。

3张志安:《立足新闻传播,面向公共传播》,《青年记者》,2015年第12期,第62—63页。

4邓理峰:《我们为什么要在公共传播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来源:微信公众号“企业传播评论”,2018年12月18日。

5胡正荣、冷爽:《新闻传播学类学生就业现状及难点》,《新闻战线》,2016年第11期,第27—30页。

6张志安:《新闻传播教育的理念更新与范式重构笔谈》,《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第70—71页。

7胡泳:《我们处在巨变的前夜》,来源:微信公众号“胡泳”,2018年12月15日。


注:本文首发于《新闻与写作》(2019年第一期:10-15)。

张志安: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院长,上海体育学院特约研究员;

孙玮:中山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博士生,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师。


更多精彩推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