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收益低+资产荒,投资者还能买什么?

蔡越坤 经济观察报 2021-04-02
理性·建设性

对于当下“低利率+流动性宽裕+避险心态”导致的价格走低式“资产荒”困境何解?长期来看,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的预期收益要求是否也应随之降低?


在“宝宝类”理财收益率破“2”,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水平跌穿2.5%之后,银行理财的收益率也下滑到4%以下……


五一期间都不知道钱存什么好。北京的投资者曹女士惊呼,自己常常投资的产品,收益率连通胀都无法抵御。


不仅如此,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持续下行。隔夜shibor3月31日为1.6140%,之后跌破1%,至4月29日已经下行至0.6610%,创历史新低。已经来临的低利率时代对投资理财市场的影响还在发酵……


在南方一家私募机构供职的周通也有着相似的苦恼。3月份以来,一方面,货币市场资金价格持续走低,各类投资资产收益率下行;另一方面,优质的资产,例如AAA级别城投收益率太低无法覆盖公司的收益率要求。


周通和他的同行们把当下这种境况称作“资产荒”,即过剩的资金追逐相对稀缺的资产,负债端成本降幅不及资产收益率降幅,导致资金资产价格边际失衡的市场情景。


周通认为,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中货币政策引导的利率资金价格下行有直接的关系;另一方面,信用风险频发,少数高收益的产品也不敢碰。


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多位资产管理人士发现,短期来看,2020年以来的此轮“资产荒”的痛点在于,投资产品收益率下行得太快与资金负债端的失衡。就此尽管困扰很大,多数投资者仍在尽量权衡收益率与风险资产的匹配利弊,也寻找着城投债、A股、黄金等不同产品的差异性收益的机会。


但长期而言,利率的下行近乎是金融市场人士的共识。


天风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对记者表示,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中短期利率水平可能会往上走。但是,目前欧美日等部分国家已经进入负利率,长期来看,我国的利率水平也一定呈现下行的趋势。


东方金诚首席债券分析师苏莉也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人口老龄化导致需求疲弱等,使得全球低利率环境在新增长点出现前恐难以逆转;从国内来看,国内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经济增速的下滑伴随着温和的通胀水平,意味着自然利率水平会长期下行。


因此,对于当下“低利率+流动性宽裕+避险心态”导致的价格走低式“资产荒”困境何解?长期来看,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的预期收益要求是否也应随之降低?


收益率下行

各类理财产品收益率的持续下行,让投资者们一时间无所适从。


经济观察报从普益标准获悉,3月份347家银行共发行了7964款银行理财产品,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产品平均收益率为3.96%,较上期下降0.05百分点;相比之下,2019年3月份,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22%。今年以来,银行理财的平均收益率明显跌破4%。


有买银行理财产品习惯的曹女士,过去买一年期的理财,收益率一般都在4%以上,部分银行的产品接近5%;而现在,能维持4%左右的收益率就很不错了。


不仅是银行理财,当下货币基金七日年化收益率中位数“破2”,跌破了很多投资者心中的收益底线。记者从余额宝获悉,截至4月29日,7日年化收益率仅为1.7410%。


此外,信托理财收益率也出现明显下降。根据普益标准数据,近一周共有71款新成立产品公布了预期收益率,平均预期收益率7.19%,环比回落0.31个百分点,降幅为4.80%。


而据记者了解,相比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更加关注债券的收益率。因为,无论公募基金、券商资管,还是信托资管,债券一般是第一大配置的品种。


从Shibor3个月利率环比数据来看,2020年以来资金利率持续走低,4月29日为1.4470%,而1月份数据显示,Shibor3个月利率还接近3%。同时中债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快速回落,4月8日首破2.5%,达近18年来最低水平。周通称,这当前资金面极宽松的信号。


对于今年低利率持续的时间,苏莉表示,当前全球疫情仍处高发期,对经济的负面影响还未充分显现,国内货币政策正在加大对冲力度,从基本面和政策面来看,未来一段时间仍将处于低利率的状态,上半年利率出现趋势性上行的概率不大。下半年,随着主要经济体疫情的缓和和经济活动的恢复,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压力或将得到缓解,利率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上行。


苏莉判断,下半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可能回升至2.8%-2.9%,但应该不会升至此前3.2%左右的水平,重现“债灾”的风险很小。


廖志明对记者称,货币政策也比较宽松,市场利率下行较多。国债、国开债收益率下行,无风险收益率的下行也带动了个人理财产品收益率的下行。随着国内的疫情的好转,经济好转,利率可能会往上走,它是动态调整,而非单边变动的状态。


“流动性充裕”

在市场产品收益率走低、资金面极宽松的背后,与货币政策“引导”利率下行有着直接的关系。


今年春节以来,受疫情影响,央行为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货币政策持续发力,不断释放流动性。


周通直言,今年以来,尽管受疫情影响,外围环境不是很好,但是监管不断刺激,明显感觉市场流动性相比2019年下半年有明显提升。


回顾央行的货币政策,年内央行实施了三次降准。在今年1月,央行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8000亿元。今年3月,央行定向降准释放5500亿元长期资金,用于发放普惠领域的贷款;3月16日,央行对达到考核标准的银行定向降准0.5至1个百分点。在此之外,对符合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再额外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支持发放普惠金融领域贷款。


4月3日,央行决定对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和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于4月15日和5月15日分两次实施到位,每次下调0.5个百分点,共释放长期资金约4000亿元。自4月7日起将金融机构在央行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从0.72%下调至0.35%。


另外,4月17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把资金用到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上。


周通表示,每一次监管层释放流动性背后,都伴随着收益率的进一步下行。


根据中国货币网数据显示,2月份以来,Shibor均值(1M)历史走势逐渐下行,尤其是进入3月份,更是大幅下行,截至4月29日,跌至1.3040%。


因此,多位资管人士均表示,收益率下行过快导致资产收益和负债成本的倒挂,进而导致“资产荒”。


东方金诚首席债券分析师苏莉告诉经济观察报,目前市场上的确出现了一定的“资产荒”现象。一方面,流动性充裕环境下,资产收益率快速下降,而机构投资者负债成本下行相对缓慢。以银行理财为例,3月底1年期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高达4.14%,而同期AA级中短期票据1年期到期收益率仅为2.82%,出现资产收益和负债成本的倒挂。


另一方面,疫情影响下投资者风险偏好难以有效回升,出现过剩的资金竞相追逐较高安全性资产的情况。因此,这一轮“资产荒”的供需矛盾集中体现在缺少与负债端相匹配的低风险资产。


“资产荒”背后

流动性如此宽松,市场整体收益率的下降,但是周通在做资产配置时却必须寻求更好高收益,而资金的负债成本很高,所以非常苦恼。


不仅是周通,据记者跟多位资管人士了解到,目前投资者的避险心态,也是导致“资产荒”的原因之一。


周通直言:“低收益的国企看不上,高收益的民企不敢买。”正是他目前的困境,也是为何感受到“资产荒”的主要原因。


与此同时,周通表示,今年以来,公司完全不看投民企债。因为2018年以来,自己的产品参与投资的民企主体几家优质主体发生了踩雷。比如,东旭光电。所以,目前公司的投资者风格非常谨慎,“宁缺毋滥”。


2月份以来,新增违约主体包括天广中茂股份有限公司、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华联控股有限公司等,多数为民营主体,延续了2019年以来的趋势,民企债的违约率高企的现象。


4月15日,国投泰康资产管理总部李彬也对记者表达了相同的感受。目前金融市场整体收益率持续下行,但是投资民企债的也非常少,只有个别的优质标的会看一下,还是以城投债与部分地产债为主。


据记者了解,另一个导致“资产荒”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部分机构投资者负债成本比较高,而目前相对低利率环境根本无法覆盖负债端成本。


对此,南方某银行的一位债券交易员表示,目前的市场环境,AAA级别的信用债3年期,收益率普遍在2.58%。而很多机构投资者或许在疫情之前就签订的合同,谈好的负债成本,比如委外负债成本一般在6%左右。当前直接导致很多机构投资者无法参与AAA级别的债的投资。“因为总归要帮客户赚钱的,收益率太低了,连负债都没办法满足。”该交易员对记者说。


周通表示,AAA级别的国企、城投债对于他们而言是“食之无味”。收益率太低了,目前基本低于3%。


据周通介绍,一般券商资管、公募基金、信托资管相对收益率要求较高,面对收益率下行的环境,压力普遍比较大。


而相比较之下,上述南方某银行的债券交易员便压力没那么大。该交易员对记者称,公司自营资金1年期AAA级别债1.8%的收益率都在买,主要是赚息差。


低利率环境的配置机会

市场收益率或将长期下行,机构投资者也要逐渐在低利率环境中寻找配置的机会。


对于债市的机会,周通表示,比如,目前在接触的一些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城投债,相对而言收益率也不错,在7%左右。但是,城投企业的区域主体也基本是在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东北地区、贵州等地欠发达地区也基本不投。


值得注意的是,地产债也是周通重点关注的一个板块,但是目前地产企业基本看前十大房企。而2019年基本还是看前30强房企发的债。周通表示:“信用风险频发,只能提高信用风险级别,对地产企业的发债资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李彬也认为,对于债市,主要以中短久期、中高等级信用债获取较高的到期收益,以少量利率债博取资本利得和杠杆收益;信用债的主要构成部分为城投债和地产债。“对于信用债来说,国内期限利差和信用利差还处于较高水平,看好久期策略和资质下沉策略。可重点配置中等信用等级的长期性债券,例如5年期AA品种,到期收益率在5.5%以上。”李彬补充称。


对于民企债的配置机会,苏莉表示,当前信用环境和融资条件的改善主要利好龙头企业,建议投资者从企业经营、资产变现能力、社会贡献度、获取外界支持等方面挖掘龙头民企的超额收益,同时可关注龙头民企可转债等的投资机会。


对于利率债市场的机会,上述南方某银行的债券交易员表示,利率债做的是波段,只要有波段就有机会。


除了债市,股市基本是机构投资者的第二大配置市场。对于股市中的机会,李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A股已经走出了2015-2018年大熊市,估值处于最近五年的中部水平,未达到2019年高点,整体并不贵。今年以来热点快速轮动,但主线清晰。疫情和经济下滑不改科技、医药、大消费的长期投资主题。在反复筑底释放风险的过程中,低估值板块将获得更多青睐。


另外在低利率环境背景下,不少机构投资者也建议增加黄金的配置比重。兴业证券在4月15日的研报中表示,考虑到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叠加全球流动性极度宽松,上调黄金的战略资产配置。


对于低利率环境下,对于个人投资者如何进行资产配置,对个人投资者而言,廖志明直言,安全性一定是第一位的,如果收益率高于5%,要考虑本金是否能够回来。低于5%的收益率可以考虑。目前银行理财年化收益率在4%,比较推荐。


苏莉建议,个人投资者可适当降低风险资产的配置比例,并通过资产配置的方法分散投资,抵御资产价格波动,实现资产长期保值增值。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低利率环境下低风险高收益机会减少,需要通过主动的风险管理、实施固收+策略等方法提高投资收益,管理组合波动。对于个人投资者,李彬建议,货币基金收益将持续下行,短债基金或短期理财产品是现阶段更好的现金管理工具;对于股市,建议以购买股票基金等产品的方式分散个股风险,有经验的投资者可选择把握性较大的主题ETF或行业ETF进行择时捕捉热点;普通投资者可定投成长性较好的中盘宽基指数基金,或选择业绩稳健的主动型管理产品。


(应受访者要求,周通为化名)




深圳再出手整治楼市:下架高价二手房源 针对热点区酝酿出台官方指导价小龙虾的季节来了,簋街还需要排队吗?

江西,一个曾商帮满天下的省份

经 济 观 察 报 理性 建设性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