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是怎样产生的(下)
➡ 第三,决胜需要坚如磐石的信念。
决胜绝不是一个物质条件准备好了,敌方也疲软了,一切能取胜了,你方有没有这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
第一,信念产生自觉。
决胜绝不是领导推着你打,逼你打的。你自己想打,你要让自己产生这样一种自觉。讲到自觉的时候,我给大家举一个我们自己的例子。
朱德,温良恭俭让,敦厚的老者,很多人认识朱德的,就小学学课文,朱德扁担,这一个在井冈山挑粮食。朱德指挥过什么重大战役,领导过什么重大的作战行动呢?一无所知啊。但是,你想想朱毛红军、朱毛红军,为什么叫朱毛红军呢?为什么朱的名字排在毛主席前面,为什么不叫毛朱红军呢?朱毛红军。朱德对中国工农红军的重大贡献,而且朱德的这种贡献,完全是一种自觉。没有人赏识他,没有人看好他的前程,朱德就是从中国革命、中国军队建设的边缘走到中央的。他刚开始是边缘人物,没有入党以前,国民革命军准将旅长,你在国民革命军都当到将军了。
他当时想入党,跑到上海找到陈独秀,把陈独秀吓了一跳。陈独秀把朱德劝走了,跟身边人讲这句话,我们党可不能让军阀参加,当场把朱德定义为军阀这一类。总书记不让你入党,国内你是肯定入不了党了。朱德打听到中共有个旅欧支部在法国。当然今天当年没有华为公司这么广大的这个网络系统,那很方便。一听说有旅游支部在法国,估计陈独秀管不着。约了几个好友从上海坐船到法国,想在法国加入中国共产党。到了法国马赛登岸餐馆里吃饭,那几个人告诉他说,旅欧支部的负责人周恩来和张丞府去了德国。朱老总从马赛赶到巴黎,巴黎坐火车又追到柏林,最后在柏林加入中国共产党。我们今天哪有这样的党员,满世界追着党要加入的,从四川追到上海,从上海赶到马赛,马赛追到巴黎,巴黎追到柏林入了党。然后,在柏林入党了,在德国学习,苏联学习,回国参加八一南昌起义。
朱德是工农红军总司令,大家理所当然觉得朱德肯定位置很高。但是,南昌起义的领导班子根本就没有朱德。前卫书记是周恩来,总指挥贺龙,前敌总指挥叶挺,参谋团刘伯承、聂荣臻,连我们大文豪郭沫若都是南昌起义的前卫委员,朱老总没进入领导班子的,领导班子里没有他的。关键是什么呢?朱老总带的参加南昌起义的队伍太少了。南昌起义主力叶挺11军8个团,贺龙20军6个团,朱德率领南昌市公安局500人不到。人家这八个团,六团搞了,你这500人,一个营的兵力,而且朱德这一个营都是比较差,岁数比较大。起义部队南下,这帮公安局人几乎全部跑光。因为成家立业了,家里有老婆,有孩子,又舍不得老婆,又舍不得孩子,不愿意跟着起义队伍走,朱德当时名副其实的光杆司令。
周恩来讲朱德是个很好的参谋和向导,他没说朱德是一个很好的领导。陈毅说,朱老总在南昌暴动的时候,地位并不重要,也没有人听他的话,大家只不过尊重他是一个老同志罢了。当过滇军的旅长,仅此而已,现在手下没有一兵一卒,就是这么一个人。南昌起义当天,大家都在指挥部队,调动部队。周恩来给朱德分派的任务,给朱德分派的任务:与当地驻军两个团长喝酒,负责把他俩灌醉,就这么个事。人家到指挥部队内,他就把人灌醉,就这么个事。
起义部队南下,周恩来又让朱德打前站,周恩来是总指挥,第一责任人,党的书记。周恩来让朱德打前站,做开路先锋。你说哪一个部队能让主要领导人当开路先锋去啊。周恩来讲朱德是一个很好的向导,向导不开路谁开路啊?那你开路啊?为什么呢?朱德在滇军中当过旅长,前面起义部队要穿过江西进入广东,路上挡道的都是滇军,朱老总跟他们比较熟,就利用朱老总与旧军队的关系,搞关系,让滇军把路让开,让起义部队通过。
整个部队穿过江西,都是朱老总打前站,开路先锋。穿过江西,进入广东了,挡道的不是滇军了,是广东部队粤军了。朱老总跟粤军不熟,由开路先锋变成垫后,调到最后一个去了,因为后面追击的还是滇军,把他放到最后一个去了。所以你看整个南昌起义,朱老总都在打杂,他没干什么很正规的事情。当时有个三河坝,三河坝分兵,那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重要的一点。
当年在三河坝分兵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是建军史上的重要节点。不就几个人开过会吗?没想到这么重大的意义,开会的原因是什么呢?开会要布置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聂荣臻带领南昌起义主力南下作战。朱德留在三河坝负责垫后,堵住后尾的追击,朱德没有部队,把叶挺11军25师,三千多人交给朱德指挥。周恩来跟朱德交代,指挥三天,在三河坝顶三天就算完成任务。三天以后,带部队南下与主力会合,把指挥权交给叶挺。朱德在整个南昌起义过程中,就获得这三天的指挥权,就这三天的指挥权,使朱德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终身总司令。
谁也没想到,这三天发生这么大的变故。这三天,朱老总完成了垫后的任务,部队伤亡了六七百人,还剩2000多人。朱德一看时间已到,把部队从正面搜集出来,准备南下撤出阵地,与主力会合。这时候南下部队两百多官兵跑回来,向朱德报告:起义部队主力南下作战,汤坑一战全军覆没。领导人分散突围,全部南昌起义部队,就剩下朱老总在三河坝垫后的这两千多人了。这两千多人一听一片慌乱,我们是掩护主力的,主力都没了,就剩下他们两千多人了。怎么办?当时部队一片慌乱。
朱德指挥了三天,要把部队交给叶挺。叶挺下了南洋,周恩来、聂荣臻去了香港,刘伯承去了上海,贺龙回了湖南,全部散掉了。就是当时叫什么呢?领导者分散突围,部队全军覆没,就这局面。朱德在关键时刻站了出来,面对不是他的部队,叶挺的部队,叶挺到南洋去了,没人接收了。朱德讲我们现在还有人有枪,一定有办法,大家不要散。后来,很多老同志回忆说,当年没有散伙是勉强听取了朱德的意见。消息来得太突然,没思想准备到哪去,都一时没想好,说先跟着朱德干干看看。有办法跟着干,没办法再走不晚,朱德当时把叶挺的部队控制住非常的勉强了。
当时江西南昌夏天非常热,起义部队穿着短衣短裤的,跟着朱老总一直走到十月底,还是短衣短裤,没有被装,没有药品,没有枪支弹药,没有粮草的补给,一边走,人一边跑,越走人越少,走到江西安远、天心圩,两千多人跑得只剩下八百。25师师长、73团、74团、75团,三个团长,一个师长全部走光,党代表全部走光了。中央接到报告叫“师长、团长均皆逃走,各营连长亦多离开,师以上军事干部只剩朱德,政工干部一个不剩,团级军事干部只剩王尔卓,政工干部只剩陈毅,队伍面临一哄而散之时。”
我们今天回想起来,真是中国革命千钧一发之刻。中国革命主要形式就是武装斗争,这个武装要散掉了,我们能胜利吗?在此关键时刻,他说天心圩一个戏台,我们到了天心圩什么戏台啊,就是一个稻田的土砍子。朱德就站到稻田的土坎子上讲:“大革命失败了,我们起义军失败了!但我们还是要革命的。同志们要革命的跟我走,不革命的可以回家不勉强。”
朱德还举了例子,1905年俄国革命失败了,1917年他们就成功了,我们今天就是俄国人的1905年,我们一定会迎来我们的1917年。当年,台下官兵回忆说,没有多少人知道,俄国1905年怎么回事,大家不知道啊。但是大家就从朱德的激情言语中火焰一般的感应到了信仰的力量。这800人是丢了魂的队伍,朱老总给他们一个魂。当然,我觉得这点跟任总讲的话有类似的地方,任总讲吹牛皮,朱老总,当年不是吹牛皮吗?
我们一定能胜利,大家都觉得是吹牛皮,但是大家信了,一定能胜利。这是领导者。就像陈毅讲的那样:“朱总司令在最黑暗的日子里,在群众情绪低到零度、灰心丧气的时候,指出光明前途,这是总司令的伟大。”你可以说他的光明前途是吹牛皮,但是当一旦实现的时候,这是伟人,他伟大。什么叫力挽狂澜?这就叫力挽狂澜。这支800人的队伍里面,没有几个人能想到22年后夺取全国政权。但每一个自愿留下来的人,从朱德身上都感受到了革命一定胜利的信念。
我们从来不反对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但从来不能排除关键时刻领导者意志是中流砥柱。没有中流砥柱,只能随波逐流。当年四散撤退的南昌起义领导人,哪能够想到,起义过程中并未担负主要领导、后来留在三河坝担负殿后任务的朱德,收拢南昌起义残部坚持斗争,从而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人,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排列十大元帅之首的朱德,排列十大元帅之三的林彪,十大元帅之六的陈毅,排练十大将之首的粟裕,1927年10月都站在天心圩800人的队伍里面。这800人最终成为中国共产党埋葬蒋家王朝的基本班底。解放战争,战绩最大的两大战场,与国民党决战的东北战场主将林彪,华东战场主将陈粟,1927年10月都站在800人的队伍里面。将军怎么选的?只能在这800人中选了。战争选择、历史机遇的选择、重大事件的选择,这是真正的将军。
建国以后,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同志有段回忆。谭震林同志不是南昌起义的,是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的。谭震林同志讲,他说假若朱老总不能把南昌起义队伍拉上井冈山,而我们井冈山只有秋收起义队伍很难坚持下去。秋收起义,湖南的农军、留洋学生、安源矿工,战斗力很弱,上了井冈山,与井冈山的山大王王左、袁文采的队伍会合,战斗力一向很弱。谭震林同志回忆,我们当年在井冈山今天下山打这个也打不过,明天下山打那个也打不过,只好退守山上,凭险据守,让他们攻不上来。
南昌起义的队伍到了,军官几乎都是黄埔军校毕业,士兵清一色北伐铁军的队伍,井冈山由此战斗力大增,一直延续到今天。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18个集团军中头等作战主力,一查军史都能查到,井冈山时期红四军28团。南昌起义的家底至今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核心战斗力的发源。八一南昌起义队伍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能够保存下来,朱德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重大贡献,这是朱德彪炳千秋的建军功劳。为什么叫朱毛红军?而不叫毛朱红军,战斗力主要来源,这是历史机遇锻造的。
有句老话叫:人的一生纵然漫长,但是关键时刻只有几步。当年与朱德并肩在三河坝指挥的25师师长,他当年地位就跟朱德一样。但他当年在天心圩整编的时候走掉了,25师师长、党代表都走了。1955年授衔,鉴于25师师长资格甚老,是我军第一支武装力量,叶挺装甲团的的参谋长,资格最老,1955年也给他授权上将。
但是你是25师师长,与你并肩指挥的朱德,共和国第一元帅;25师师长手下的连长林彪,共和国第三元帅;25师师长下面的政治指导员陈毅,共和国第六元帅;25师师长下面的班长粟裕,共和国第一大将,军衔都超过你。不是什么复杂深刻的道理,就是简单的一句话,关键时刻你走掉了,他们没走,他们留下来了成为了队伍的中坚。这就是自觉。
谁布置朱德这么干了,那级组织要求他,当时组织的要求,分散突围,朱德坚决留下,把这支残军败将变成了燎原的火种。朱德当初要散掉800多人,中国革命不知道怎么样,他们还不知道怎么样,这一个是重大的历史机遇,所以人在历史机遇面前凭什么呢?就是这种的自觉。你有没有自觉,就像克劳塞维茨讲的那样,面对战争中的不可预见性,优秀指挥员必备的两大要素:
第一,即便是在最黑暗的时刻,也具有能够发现一线微光的慧眼;
第二,敢于跟随这一线微光前进的勇气。
第一可能来自智慧,第二来自意志。指挥官有没有这个智慧,大家都觉得不行了,都失败了,我觉得能搞成;大家都觉得是万念俱灰了,我告诉你有一线的光明,一起前进。从这一个角度看,我们一批将军像朱德一样的,完全符合这样的领导人的条件。这批人就凭借这种自觉,所以决胜需要坚如磐石的信念。
第二,信念产生专注。
为什么出现这种智商高的兴趣漂移,智力的不稳定性,他不专注。为什么激光就有这一个能量?他专注聚焦。
有一句话讲:“一个人即使念一百所大学,学到的也只是工具而非人生。工具没有品格,也不会给人带来品格。然后人做每一件事都离不开品格。”你这种专注就是一种当将军的、当高级指挥员的非常好的品格。我在这儿给举两个例子。
德军名将施里芬,一战德军作战失败了。德军后来检讨,就是因为施里芬死得早了。1913年死了,1914年一战爆发。施里芬反复讲作战计划,注意右翼,一定要注意右翼,最后出问题的就是右翼,垮掉了。一战就失败了,德国人非常可惜士利芬死了。某次搭乘火车旅行,副官为了打破路途的沉寂,谈及窗外山川景色如何美丽,施里芬唯一答复:“微不足道的障碍。”他那有心思旅游啊,他看的都是军队的穿越的都是障碍,山川都是障碍。这是军人,你看他的这种专注,心无旁骛,按照我们中国人话叫:泰山崩于顶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粟裕是我军指挥作战成效最高的将领。你看粟裕这种专注,我们不说粟裕战争年代的这种专注,战争年代他专注看地图,作战什么都是很有名的。你看他在和平时期的专注,胜利了,进城了,繁华大街上别人逛商店看商品,他却琢磨这一个街区怎么攻占,那个要点怎么固守。和平生活几十年,每晚就寝,他都把衣服鞋袜仔细放好,一旦有事可随手摸到;生命垂危靠别人帮助穿衣服了,他还要按照军队条令要求,把衬衣、毛衣整整齐齐扎进裤腰。粟裕的保健医生曾医生跟我们非常熟,是一个福建人,他跟我们讲,粟裕这个老将军,一定要插进去,这是军人的专注。
其实粟裕五七年批判教条主义,他就闲置了,军事科学院副院长是一个闲职,不让你视察部队,不让你指挥部队,战争没你的事了,一般人就是游山玩水。他没有,还在准备。不是说让你当了高职,你有这个责任,已经解除了这个责任,总参谋长被撤职,戴了很多不平等的罪名。军事科学院就是研究军事学术的,没有作战指挥权,而且通知粟裕不要视察部队,部队指挥跟你完全无关。真正有战争,胜利属于这样的人。
军人的这种专注,是这一种使命感,贯彻终身,不是强制的要求,已经是形成了生命的一部分,他的本性。所以我们讲的信念产生专注。
第三,信念产生气盛。
湘军悍将胡林翼讲的:兵事毕竟归于豪杰一流。气不盛者,遇事气先慑,而目先逃,而心先摇;平时一一禀承,奉命惟谨;临大难而中无主。其识力既钝,其胆力必减,固可忧之大矣。一般人平常很不错,唯命是从,非常听话,非常顺。但是不能当大事,一当大事,手足无措,气不盛。所以胡林翼非常强调,一定要气盛。气盛是什么呢?就是我在那个新胜利讲的那样,战胜对手有两次:第一次在内心中,气盛;第二次在实兵场上,我内心先胜利了,气盛。
我们讲的气盛,我给大家举一个非常经典的例子。海南岛战役,完全是下级指挥员推动高层改变主意,不是来自于高层的英明决策、英明指示。因为海南岛战役发起以前,我们两次吃亏。第三野战军攻击金门失利,三个团上去,无一返回,九千多人全部牺牲了。第三野战军第二次攻击时,将近一千人一个回来都没有。两次攻击失利,我们才知道打海岛真不好打。三野两次打海岛失利,四野打海南岛时,毛泽东在苏联访问。毛泽东1950年1月10号从苏联发回电报,争取春夏两季解决海南岛问题。
原来是要春节以前解放海南岛,现在看来不行,渡海作战与内陆作战不一样,两次都吃亏了,要准备好船,作战推迟。但是,春夏两季,1950年6月朝鲜战争发生了。我们在朝鲜战争之前,如果不打下海南岛,美军不仅隔断台湾海峡,还要隔断琼州海峡。我们今天面临的首要问题可能不是台湾问题,可能是海南岛问题。当年我们非常险啊,谁知道朝鲜战争6月25号要爆发的,谁都不知道的。
1950年5月,金日成访华,我们才知道他要在朝鲜动手。当时,金日成讲斯大林已经同意了,我们要干。毛泽东原来是跟金日成达成协议的,我们解决了我们的问题,我们才能解决你。我们把西藏问题、台湾问题都解决了,我才能支援你,没有解决不能帮助你。金日成讲斯大林已经是同意了,毛泽东让周恩来与金日成会谈,把他稳住,赶紧通知苏联驻华大使,说是金日成讲菲利波夫同意了。菲利波夫是斯大林电报来往的代码。毛泽东怀疑是斯大林同意了,苏方回电金日成讲的是正确的,我们这才知道斯大林同意了。
同意了知道他要动手,什么时候动手我们还不知道。6月20号打起来,毛泽东是从法新社电讯看见的,他们没跟我们说。所以我们当时不知道6月份要爆发朝鲜战争,毛泽东只是下达了海南岛作战计划推迟,2月1号叶剑英元帅召集广州军政委员会宣布战役发起时间推迟至6月份。6月份朝鲜战争爆发了,推迟到6月份我们就完了。然后,负责解放海南岛的第13兵团、15兵团2月9号致军委:以争取1950年完成任务为原则。就是说6月份都不行,50年底以前完成就不错,还要推迟,那就彻底的完了。
2月9号,15兵团给军委发了一个电报:“我们意见,以购买登陆艇为好,争取买100艘,可能则买200艘,每艘平均20万港元,共4000万港元”;“渡海作战为新问题,困难很多,但还有办法,目前主要就是钱的问题。”韩先楚的重大贡献不是钱的问题,是意志的问题。15兵团下指挥两个军,李作鹏的43军,韩先楚的40军,两个军负责解放海南岛。2月1号会议、2月9号会议、广州军政委员会和兵团的会议,李作鹏回去按照上级党委要求,原原本本传达到了团以上主官,登陆作战推迟。韩先楚回去违法规定不传达,不告诉他们,让他们继续准备,不告诉他们战役发起时间推迟。就在兵团发出了认为目前主要是钱的问题,主要是登陆艇的问题之后,3月20号韩先楚致15兵团及四野司令部:“主力登陆作战估计无大问题。”可以打,能打下来。
这电报推不动啊,上面莫斯科的毛主席、武汉的林彪、广州的叶剑英,还有广州的邓华四级首长呢,你是个军长,你上面还有四级,兵团、广州军政委员会、四野指挥部和军委,还有四级,你那推得动啊。所以电报上去,石沉大海没有人理。3月31号,韩先楚以40军党委致15兵团:“大规模渡海作战条件已经成熟。”可以干了,继续没有人理。4月初,连军政委都不跟韩先楚联署了,几次建议不符合上面的要求,怕上面不满意了。
韩先楚个人致15兵团、四野和军委:“要求立即发生海南岛战役,如43军未准备好,愿率40军主力渡海作战。”我一个军打下来,气盛啊,韩先楚这个电报,他最想的是什么呢?他其实是越过了15兵团。他越级,越级本级是很不高兴的。他向武汉的林彪和北京的毛主席报告要打,韩先楚讲,我就抓住一条,4月份的季风一旦过,再打海南岛就是9月份,9月份这个季风还可以。4月到9月,毛主席都不知道朝鲜战争要爆发,韩先楚知道吗?他就更不知道了,他说4月到9月隔了半年多了,夜长梦多,不如及早行动为好。
韩先楚这么干,40军将士全部的欢呼雀跃、拥护韩军长这么干的吗?没有的。真正精彩的决策都带有一意孤行的特质。40军的人都在发牢骚,都在讲什么呢?韩先楚兼15兵团的副司令,说韩副司令,你当你的副司令好好的,你兼什么40军的军长呀?你兼任军长,我们这回真的跟你革命到底了,革命到海底去了。40军、43军都从长白山打到海南岛,从东北打过来了,新中国已经成立了,别的部队都已经转入到地方了,当乡长的、当镇长的,和平生活娶老婆、生孩子都在干这个了,我们还在打仗,谁都不想牺牲在黎明前啊。当时部队的动摇发生到什么地步?官兵厌战。
40军军参谋长宁贤文自伤,他搬了个大石头把自己脚给砸伤了,他说是特务打的。因为他看见了毛主席的电报,毛主席的电报批评三野攻占金门失利,三个团上去没有一个师的指挥所上去绝对不行。这是三野很大的失招,导致三个团在岛上互相各自为战,没有统一智慧。据说,毛泽东的要求四野攻击海南岛,第一波军指挥班子必须上去,宁贤文作为40军参谋长,一看军长韩先楚积极求战,毛主席要求军指挥班子必须上岛,谁上啊?肯定我上啊。他不想上啊。他不想牺牲在黎明前的时刻,他拿个石头把自己脚砸了。把宁贤文的警卫员叫来审,警卫员保证首长不是被特务打伤,但首长怎么受伤的我不知道。宁贤文1995授衔是少将是没问题的,撤除40军参谋长职务,临阵撤职。部队大战在即,不是说个个都跃跃欲试,不是这样子的。韩先楚是在这样子的压力之下,连续向军委请战。
4月10号,中央军委下达大举强渡的作战命令。林彪批示按先楚同志意见办,毛主席同意。43军李作鹏叫苦不迭,前脚刚刚通知部队战役发起时间推迟,现在要打起来了,部队来不及收拢。所以当4月16号海南岛战役发起,43军一个军只有一个半团登陆,40军6个团登陆。韩先楚事先没有传达,战役发起时间推迟,违反组织规定,但是他做好了准备,六个团登岛,韩先楚第一波上岛。军事主官韩先楚,政工主官挑一个人,军党委上韩先楚在那一瞬间非常失望,都是跟着我从长白山打过来的,都是一帮勇将,在党委会上,韩先楚的眼睛看到那里,大家都把脑袋递下去,目光都躲着他,都不跟他目光相识,第一波没有人报名。韩先楚那一瞬间特别伤心。一瞬之间,多年共生死的战友,我不认识他。大战生死考验面前,我不认识他。
上岛,军事主官韩先楚,政治主官只找着了118师的政治部主任刘政华,已经到了师政治部主任。刘政华上岛那一波前面已经有人上岛了,下波上岛是一个加强团登陆,一定要有师级干部指挥上岛。118师讨论,谁带领这个加强团上岛?都不报名,都不吭气。刘政华刚刚提的师政治部主任,最年轻的,你得去啊。刘政华说行,我去。刘政华登岛的时候,这都是真实情况,你看军史都看不出来。军史都是中央军委指挥正确,前方部队部属得当,部队作战勇敢,你看的都是这个。但是,真正军史发生的是说刘政华那天率领一个加强团登岛,他老婆追着出来骂啊。他夫人追出来,说你们都是军事主官,你们让我老刘去送死。刘政华大骂他老婆,你给我滚回去。双方在那儿大骂,刘政华老婆说,老刘老刘,你再也回不来了,一去不回,伤心啊。这是大战在即的真实态势。
海南岛战役4月16日发生,5月1日,海南岛全境解放。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6月27日,第七舰队隔断台湾海峡。
韩先楚立了大功,他这种功,我们真正登岛的时候,军委下达大体强渡作战命令。4月16日,海南岛战役开始,包括40军,没有人动摇吗?有的副师长、有的团的副政委,登船马上走,说下去方便一下,人没有了,开船的时候,人没回来。但是最后海南岛解放,留影照相全在里面,第一波解放海南岛全在里面。40军118师的师长邓悦也是一个战将,他非常凶,“我不跟他们照相,他们作战都不来,解放都来了,都来照相了,我不照,我就不照。”韩先楚说:“老邓,照相照相,胜利了嘛,大家都高兴,来照相照相。”韩先楚不管他们,胜利了,胜利果实大家分享,我不计较当年是谁缺阵,反正我们胜利了,胜利是共同的。我觉得这是一个战将。
林彪后来讲一句话:“战术有千百条。头一条就是肯打。”离开了肯打,全是白扯,全是玩概念。我就经常讲,中国革命造就了韩先楚,这一代战将也改变了中华民族的习性。韩先楚把军装一摘,就是典型的老农民,大字不识几个,放牛娃出生,中国革命改造了他,他也改造了中国革命,中华民族的气质。
1946年,解放战争最困难的时候,开创东北站场,破了敌军一个师,战场起义——韩先楚;1946年10月,新开岭战役开创东北战场一仗全歼敌军一个师,他不是一次两次打得好,他是连续战场感觉特别好,天生为战争而生的人。说李云龙的原型是不是王近山啊、是不是钟伟那些原型,我都觉得草莽有余,而且是战绩都不足的,比韩先楚差太远。许世友讲打一辈子仗,最佩服的就是韩先楚。作战效能非常高,新开岭战役,他是纵队副司令,把国民党军25师赵子龙师围住,刚围住,敌人上来把我们围住了,你不迅速把它吃掉,就中心开花,你就完了。纵队司令部都下命令往下面撤退,韩先楚一个副司令帽子往下一甩,要撤你们撤,老子不撤,能打下来,一定打死。纵队司令都要撤,他副司令不撤,结果最后是副司令当了司令的家,硬把25师全部吃掉,就成为了我们开创东北战场一战全歼敌军一个师的战例。最后的决心在于几分钟的坚持,他坚持下来了。
1947年,“四保临江”,开创一仗全歼敌人一个精锐师又一个团。1947年冬季作战奇袭威远堡,开创长途奔袭敌人的战例,至今是国防大学战役教学的战例,经久不衰,打得非常巧,绕过敌人的重兵屯守,直接扑指挥部,把指挥部打掉了,回身再打三个团吃掉,完全不是说减弱的打,选一些好打的打,他不是的,首先打敌人最核心的地方,就像有点像我们的斩首行动。当然虽然没有那个技术和条件,但韩先楚亲自勘察登陆,大车能不能通过,山炮能不能拉过去,直接通过去把对方的指挥部打掉再回来,1948年、1949年参加辽沈、平津、衡宝、两广战役,1950年,推动海南岛战役提前发动,率先登岛。1951年1月,指挥志愿军3个军突破“三八”线占领汉城。
微信上不是有过那个段子吗?说有一个老头到汉城,说弄签证的时候,你来过吗?以前来过,以前来过没签证。老子以前就来过,他指的就是这一个时间——抗美援朝。
当时的韩先楚指挥的那3个军,对手是美军第8集团军沃尔克,沃尔克很猛的将领,欧洲战场第四装甲军军长,以凶猛强悍出名,被称为工事权威,具有猛狗的称号。巴顿特别欣赏的将领。1950年12月23日,在我志愿军第38军猛烈追击下,翻车身亡,李奇微取代他上来了。韩先楚在我军高级将领中,作战效能是首屈一指。后来,毛泽东把他指派为福州军区司令,面对台湾。福州军区部队都是三野的部队,28军、29军、31军,韩先楚不愿意说,毛主席说你必须当福州司令,一定要让台湾当面看看,当年打海南岛的那个人现在当司令来了。
什么叫做威慑啊?不仅兵器啊,指挥员也是威慑,这个人来了,你得小心点。你看韩先楚军装一脱、军帽一脱,其貌不扬。最近他的孩子在他的家乡红安县做了很好的陵墓,我觉得不太好,我觉得你们这个陵墓的雕像太美化他了,不像他了,他就是长得挺丑的。但是作战效能特别高,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你给他美化了,外形美化了,完全不一样。很多记者采访他:韩先楚,你的作战要诀是什么?你的作战经验是什么?
韩先楚讲,我作战经验就一句话:对手不知道我的厉害。终身作战经验就是这一句话,对手不知道我的厉害。他们小看我了,我让他们知道知道我的厉害。
这就是我们讲到的将军、将军的产生,我们讲到的这些人物。再回过头来看《孙子兵法》讲胜的问题。孙子是怎么讲胜的?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带不虞者胜;将能而军不御者胜。(要注意将能而军不御者胜,不是一切行动听指挥胜,他不是这样的。)此五者,制胜之道也。故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我觉得这就是将,这就是为将的制胜之道。将必须的胜,将必须得知道可以战与不可以战,必须识众寡,必须上下同欲,必须以虞带不虞,而且必须将能而军不御。此五者,制胜之道也。从我们今天看到的,不管是对我们军队和企业都是非常有启发。
我今天的课有一点超时,主要就是讲到这里了。
全球对技术的掌握,其实已经有一点慢慢近似于什么呢?一个民族是需要图腾的,需要符号的,华为有可能成为这样子的符号。我觉得这是你们最大的意义。当大家都忙着拓展市场、铺设网络,包括通道,包括市场,包括终端,大家忙的时候,我说有一个非常大的意义。这一个意义就像前面的腓特烈大帝讲的,大家都在泥淖里面扑腾的时候,忘记了伟大的目标。
毛泽东讲的一句话,194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即将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历史性的转折即将出现,毛泽东在1947年10月份连问了4个敢不敢。他说我们长期在农村打游击,我们敢不敢进攻大城市?进去之后敢不敢守住它?敢不敢打正规战、攻坚战?我们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的人口,要吃、要穿,面临这么多的问题,我们共产党负起责任来?我们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我们现在到了夺取城市这一刻,我们敢不敢夺取城市?你敢不敢?你敢不敢负起责任来,敢不敢把城市水电气、粮食供应、交通全部都包下来,你敢不敢负起责任来,连问四个敢不敢。
当物质条件发展到这一步的时候,这就是一个气盛的问题,就像是我刚刚参加完华为的年会,我看见的任总在1月13号的讲话,也讲了这个敢不敢的问题。这话叫:我们要敢于在这个战略机会窗开启的时期,聚焦力量,密集投资,饱和攻击,扑上去,撕开他,纵深发展,横向狂张。我们的战略目的,就是高水平的把管道平台做大做强,敢不敢做大做强?
最后一句话就是毛泽东讲的:中国应当对人类有较大贡献。这就是我们今天所有的探索最终目的,华为的奋斗、华为的业绩、华为的所有成长,其实最后在奋斗的过程中已经成为了国家民族的东西,成为一种中国对人类的贡献。
我今天晚上就讲到这儿,超时不少。谢谢大家!
作者 | 金一南
来源 | 2016年金一南在华为大学的演讲
导读 | 康至军
编辑 | 张思涵
注:文章分享仅供个人学习使用,如有侵权,请与管理员联系删除。
HR转型突破中心经典课程,
切实提升管理者带队伍的基本功!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报名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