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晋诺奖得主鲍勃·迪伦,他在半个世纪前就是“诗歌之王”|《别回头》

DOCO纪录影院 DOCO热纪录 2019-07-11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b0336hg0t73&width=500&height=375&auto=0
本文首发原稿来自于DOCO纪录影院 (docochina) 

【点击正文左下“阅读原文”可看全片】


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花落民谣歌手鲍勃·迪伦让DOCO君这个铁粉喜大普奔,所以今日旧文重发:本片是1965年鲍勃·迪伦在英国巡演时台前幕后的实录,导演把这位时年24岁的“民谣歌手”爆了个精光:他呛声记者、与人掐架、差点惊动警察;他时而沉默无声、时而间歇性话唠;他的演出让英国观众五体投地,转而“抛却”了披头士。这位20世纪的灵魂歌者自年轻时代起就像一块“滚石”自由地生活着。


DOCO导读

1965年,鲍勃·迪伦与经纪人及女友一干人等受邀前往英国伦敦开始为期三周的巡演,导演彭尼·贝克随行制作了这部黑白纪录片。届时的鲍勃·迪伦已创作出《The times they are changed》、《Blowing in the wind》等重量级歌曲,而他才刚刚20出头。影片的整体气质像主人公鲍勃一样年轻气盛、直接而又深刻,同时也从侧面展现了六十年代波澜诡橘的社会变革。



图文详解




影片开头,鲍勃·迪伦手举《Subterranean Homesick Blues》(《地下乡愁蓝调》)的歌词,一页一页向观众展示,他身后的大胡子男人是“垮掉派之父”——诗人艾伦·金斯伯格。该片头拍摄时正值美国民运与嬉皮士运动高潮,金斯伯格的诗歌《嚎叫》成为运动的“宣言”,也极大影响了出道不久的鲍勃·迪伦。后者日后的创作被称为“《嚎叫》之后的时代强音”。两人的同框像是一场行为艺术,也是本片的一个引子。




▲  镜头转向夜幕下的英国伦敦,这里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彼时这个披头士大行其道的国家,媒体与民众都好奇鲍勃·迪伦将刮起什么“妖风”。迫不及待的记者们抛出了一个又一个问题:你是民谣歌手吗?你的歌词听起来高深莫测,年轻人能听懂吗?你读《圣经》吗?鲍勃受访时烟不离手,对三个问题的回答分别是:“No!”“Yes!”“No!”一无所获的英国媒体第二天的头版头条称:鲍勃·迪伦,日抽80根的烟鬼。




▲  鲍勃·迪伦以一首《The Times They Are Changed》唱响伦敦巡演第一声,台下座无虚席,聆听这位弹吉他、吹口琴的灵魂歌者。演出大获成功,一位记者称他是“具有悲剧气息的布道诗人”,狂热粉丝大喊“之前给披头士的掌声现在全部给了他。”




▲  本片中有大量鲍勃·迪伦在英国巡演期间的幕后影像,以纪实散文的手法描绘出前者的状态与性格。他为一首歌曲的结尾焦头烂额;因一个玻璃瓶子与人“掐架”;羞涩回应英国“迷妹”的招呼;随时随地向所有人布道讲道理。他也有自己的“小九九”,比如询问经纪人音乐排行榜排名、吐槽英国版“鲍勃·迪伦”多诺文,这些都透露出这个年轻人可爱而又矛盾的性格。




影片从第77分钟开始,鲍勃·迪伦对《时代周刊》记者的诘问堪称采访史上的经典。深谙记者“那一套”的鲍勃先下手为强,表明自己没有任何东西可爆料,而且坚决拒绝媒体贴在他身上的“民谣歌手”标签。《时代周刊》的记者节节败退,他为了挽救颓势问了一个无比愚蠢的问题:“你在乎你自己唱的歌吗?”这彻底激怒了鲍勃·迪伦,他反问道:“你们也这么对待披头士吗?”




鲍勃结束了英国之行。遗憾的是,最后一场在维多利亚剧院的演出,披头士也在场,但两者并没有同台竞技。而英国媒体又为这位不好对付的歌手起了个外号:“Anarchist(无政府主义者)”,因为他们认为鲍勃·迪伦的歌里从来不给出答案。鲍勃“哭笑不得”,他抛了个白眼,对经纪人说:“给无政府主义者点根烟”,然后消失在伦敦的浓雾中。



DOCO纪录影院 | 每天一部好纪录片



DOCO手机端APP上线啦!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手机端,更多独家好片等着你!







微信ID:docochina

长按二维码下载手机客户端







点击“阅读原文”前往观看全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