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的中年,与90后共鸣 | 独家对话《寻找手艺》导演张景

DOCO君 DOCO热纪录 2019-07-11


欢迎光临DOCO热纪录

一年365天

陪你悦享真实世界


  点击文章左下“阅读原文”观看全片



在这样一个被二进制数码和网络主宰的时代,任何领域的流量在任何时间都在被不同的“网红”所吸引着。

 

纪录片领域,自然也不例外。

 

如果说2016年的纪录片网红是那部在b站一炮而红的《我在故宫修文物》,那此刻纪录片领域里最当红的炸子鸡,可就非《寻找手艺》和它的导演张景莫属了。

 

他们红到什么程度?

 

钟立风、小河免费献声、操刀作词作曲


毒sir、萝贝贝等一众微信公众号大V甘当自来水免费写文推荐



片子被b站大首页轮播图的方式推荐;



糊满屏的弹幕疯狂为手艺人打call。



··· ···

 

可这部网红纪录片,其实并不“漂亮”——它看上去很糙:


旁白是导演自己写、自己配音的,普通话堪忧,而且还弥漫着70后特有的迷之幽默


比如,他会对被拍摄手艺人的外貌作出一些自己的注解:



“纹身”?看到这旁白,恐怕图腾本人都想发弹幕吐槽了吧!


画面出自被导演临时拉来当摄影师的司机之手,“任性”得感人,而且经常穿帮



后期更是全凭导演一己之力搞定,连个调色也没有。

 

但奇幻之处就在于,正是这样一部看上去“太不专业”“特别糙”,实则承载着传统文化自信、兼具庙堂文化属性的纪录片,就这样在90后文化矩阵中最具后现代属性的b站蹿红了。

 

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能卖掉房子、跟两个影视圈门外汉走遍中国、拍一部这么糙的纪录片呢?


DOCO热纪录」专访时间


揣着一肚子的疑问和被《寻找手艺》真诚质朴打动的激动心情,「DOCO热纪录」诚意邀约了这位风头正劲的导演,有了以下这场肆意畅谈的独家访谈。




卖房拍片

起初并非不求回报


拍这部片子的启动资金,是导演张景卖掉那套位于燕郊实则隶属于妻子名下的房产才凑齐的。

 

但其实,诚如导演在《寻找手艺》开篇所言,此前他是一位在北京有两套房、两辆车、年收入三四十万的“成功人士”还做过不少“有意义”的大事

 

救过两个人的命。

一部片子让某个行业得到国家级重视。 

某部片子让某个行业整体涨工资一级。

某部片子促成一部行业立法的诞生。

某部片子协助某国际组织每年为中国投入2个亿。

 

但他觉得,这不是梦想,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他想做一件,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这件事情,是什么呢?

 

导演说:


他出生在湖南西部的一个山村,村子里,唯一需要购买的物资是盐,其他生活用品,大到房子,口粮,小到蔬菜,家具等,都能自给自足,靠的是老人们传下来的手艺。

 

他觉得:


手艺人,是最聪明的人。


他们也要耕种劳作,但却仍可以在闲暇时光,用一门手艺,造出许多物件。


这是属于他的乡土记忆。

 

随着时代的大潮翻滚而来,村子里曾经裹挟着泥土气息和不同地域特色的茶杯,已经被如今快餐式的塑料瓶儿所取代。


但手艺人的智慧至少可以作为影像保留下来,毕竟这些智慧让中国得以延续数千年。


也有必要让孩子们知道,中国,远远不止你身边经常看到的那些现代文明。


▲图为导演张景与女儿


所以,他给妻子“画饼”,打包票说这部片子不仅能赚钱,而且很有意义。


于是,卖掉房子后,导演又东拼西凑了部分资金,就这样开始了他长达三年的《寻找手艺》拍摄、制作之路。


 图为导演张景在拍摄过程中


找门外汉

是导演刻意为之

 

关于拍摄团队,导演本人在其发布于豆瓣上的《导演手记》中写道:

 

一辆10年老破车,两台二手摄像机,两支低端二手镜头,一台二手录音机,300来个没有把握的拍摄点。


除了我有电视台的工作经验,其他三个人都是纪录片的外行,临时辞了工作加入拍摄,说这是草台班子一点也不夸张。

 

我们就这么启程了。


图为“草台班子”出发前       


其实,关于这个只有四个人的“草台班子”是导演刻意为之——原是导演助理且只有一点点摄影基础的小蒋、司机何思庚、外联喻攀,是导演从80多位候选人里面筛出来的。


为什么?

 

因为专业的摄影师气场太强,会吓到手艺人,这与导演“仰视手艺人大智慧”的拍摄初衷相左。

 

导演在采访过程中还特别强调:


自己从这些所谓的“门外汉”身上,学到了很多。

 

导演在刚上路的时候,遇到索要采访劳务报酬或者拒绝采访的手艺人,会生气,会委屈,总觉得:


自己可是卖了房子来拍片子的,只想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这是免费帮助手艺人宣传,没想到手艺人却还要收费/拒绝,真是不领情。

 

可是团队中的喻攀特别好,他会直接跟这些手艺人说:


大哥,求求您了,让我们拍您吧!


我们不是媒体,我们就是特别爱好这个,所以想拍一拍,求求您了,我们不打扰您,让我们拍吧! 


图为身兼数职的喻攀正在工作


恰恰是这样的表达和沟通,会让手艺人感受到尊重。

 

而这份质朴自然的沟通,也是导演张景本人——一位十年传统媒体从业经验的专业人士所不具备的。

 

事实证明,“门外汉”成员质朴真诚的做法也得到了受众,尤其是90后受众的肯定——“接地气”、“不端着”、“不装”,是大部分90后粉丝最看重的一点。

 

而且导演明确表示:


《寻找手艺》会有第二季


仍然还会保持这个拍摄团队、沿用同样的拍摄制作风格。

 

行走式记录

从“拧巴”里升华


129天,3万多公里,跨越23个省,记录199名传统手艺人,268个小时的素材,60多次剪辑,最终才凝结成这部很“拧巴”的、221分钟的《寻找手艺》。

 

为什么“拧巴”?怎么还能“升华”?

 

一是因为:


它诞生的过程,


是导演从“有功利心”到“无为而为”的心路历程。

 

从给妻子“画饼”卖房为拍一部“有意义”的片子,到意识到自己“传统媒体高高在上、理所当然的特权心理”并不正确,再到被制作佛像的手艺人土旦“抽醒”,导演自己说:


看到这些手艺人做的事儿,我觉得自己所谓的“意义”其实很渺小


手艺人从来不说什么工匠精神,他们只是去做。


做好这件事请而已,对得起自己,对得起活计,对得起手艺。


我做的是什么呢?

 

其实,除了我用的是电子设备之外,我跟他们一样,也不过是个手艺人罢了。

  


二是因为:


它最接地气、最质朴、最“不专业”的拍摄方式背后,其实包含了一个宏大的、具有庙堂文化属性的内核——民族自信。

 

庙堂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本就是难以调和的三种不同的文化风格。


影视传播领域的从业者,都在为“如何用大众文化手段传播庙堂文化与精英文化?”而费劲心力。

 

但《寻找手艺》做到了,用的是最不“庙堂”的手法——接地气、抖机灵、不修饰、够真实。


或许也正是这些“糙”点,让习惯了代表“庙堂文化”发言的传统媒体一时拿不定主意。

 

或许,从b站蹿红,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起码受众的反应证明了,这种“拧巴”奏效了。



把自己打破重塑

不是每个遭遇中年危机的男人

都有这样的勇气 


接受采访这天,是DOCO君第一次见到导演张景本人。

 

他精瘦、矍铄,穿衣服却很随意。



聊嗨了以后,他介绍说:

 

我穿的鞋,女鞋;

裤子,童装;

T恤,童装;

外套,也是童装。

因为个子矮... ...

 

可是《寻找手艺》行前,他却还是个“豪车身边过,到底意难平”的“成功人士”

 

如此鲜明的对比,让我联想到《寻找手艺》第一集开篇的那段话:

 

设想一下——


你在北京有两套房子,两辆车,两个可爱的孩子,一个幸福的家庭,年收入三四十万


这,算不算完美呢?


而事实的体会是——


自己如同一只松松垮垮的拖鞋

每天承受着生活的压力,还要接受与现实的摩擦;


唯有深夜入眠,才有片段属于自己的幻想。

那么,你的梦想是什么呢?


 

这是什么?赤裸裸的中年危机!

 

每一天,都有新的男人遭遇中年危机:

 

有的人用新鲜的肉体逃避自身衰老的现实;


有的人端起保温杯、搓着核桃念珠寻求内心的平静;


却很少有人鼓起勇气,把自己打碎、把生活推倒,重头来过


而张景,就属于最后一种。

 

他也成功了。

 

采访过程中,他接到了夫人的电话,或许是对他忙碌的生活有所抱怨,导演憨憨地笑答

 

没办法,网红嘛,理解一下啦~ 


图为张景导演正在与夫人通电话

放下电话,他说:

 

老婆做了我最爱吃的菜,昨天我就没吃,太忙了!


她现在在家都叫我张网红

 

或许正是这份“毁掉”旧生活的勇气,让他身上丝毫没有中年男人的酒肉气息和对发妻的不耐烦,反而散发出一份淡然、平和,以及对生活的知足与珍惜

 

也正是这份勇气,重塑出一颗年轻的心,而用心拍的东西、写的字、说的话,自然能被听见、被理解、被接受。

 

导演说:

 

第一次感受到鼓励,来自一群初中生。


是我的朋友,看过片子,觉得很喜欢,就拿到孩子班上当“科教片”放,结果孩子们都喜欢,后来就在当地初中普及开来。

 

他还发动孩子们帮我做了反馈表,将近半米高的反馈表!我感受到了孩子们生动、鲜活的气息

 

在这之后,就是b站。

 

我原先以为“二次元”嘛,就是“不务正业”,后来看弹幕、看评论才体会到——原来90后,是一群非常正能量、非常有民族自信的年轻人。

 

是年轻人震撼了我。


看到弹幕,很欣喜,甚至有一种“得逞”的感觉,因为我的“小计谋”被理解了,看懂了。

 

说这些话的时候,这个1974年生人的中年男人,开心得像个孩子。 




采访后记: 

两个导演自己或许尚未意识到的问题

 

《寻找手艺》

是一部弥足珍贵的影像文化志


这是一个矛盾的时代。

 

改革的步伐像是投入湖中的一颗石子,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正在被它的涟漪所波及。

 

身处城市的我们,最先感受到变化;


而偏远地区的手艺人,正感受到它的余波。

 

张景的《寻找手艺》刚好记录下这个传统手艺“从有到无”的过程。

 

例如,贵州小黄村两位手工造纸的老婆婆最后一次手工造纸



张景来的这天,两位老婆婆打算把剩下的原料全部用完,就不再做了。



而做完当天那十几张,小黄村的造纸术或许也随之失传。


可两位奶奶却很淡然,面对镜头,只说:


这下我们的照片到北京了,

就算名字到了也好!


而这句话,令无数人动容。


 

又例如,云南傣族那位做油纸伞的老爷爷,温坎。

 

张景记录下了老人做伞的全过程,每一个手势、每一个步骤、每一次失败,甚至是老人细微的表情变化。



再例如,戈壁滩上演奏巴拉曼的胡大拜尔地。




戈壁滩的风沙、星斗、胡大拜尔地的歌声与生活、巴拉曼的选材与制作,都在镜头中展现。



是而,《寻找手艺》里,绝不仅仅只有手艺,还有手艺人的生活气息

 

张景,以一个“局外人”的视角切入被拍摄者的生活,却记录下被拍摄者,即不同文化圈层中的“局内人”最难展现出的“特殊语言”和文化符号

 

多少人类学、社会学大拿绞尽脑汁想要记录的“文化状态”被张景用如此四两拨千斤的方式拿下,实在难能可贵。

 

如果手艺终将逝去

 

时代的齿轮从不为任何人停留。

 

记录的速度总也赶不上手艺消逝的速度。

 

为什么90后会对片子有感触?


作为最老的90后,DOCO君觉得自己有些发言的资格。

 

90后,是成长在时代夹缝中的一群人。不似80后的童年全然贫瘠,也不似00后自带“国际化”基因

 

90后,在贫瘠的物质文化环境中出生,有过一个星期只有5毛钱零花的日子;却也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见足了世面。

 

90后,见证了时代的巨变,亲眼看见自己的生活天翻地覆。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从祖辈身上继承了些民俗习惯,却在匆匆忙忙的岁月里突然发现——那些小时候的物件儿、习惯,竟然随着爷爷奶奶的远去而渐渐不复存在,留下的只有些模糊、却依然温暖的记忆。

 

似乎,90后身上,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悲凉,我们总在送别。

 

也许正是在这份“送别”中的成长、疑惑和彷徨,让我们喜欢触碰真实的温度,喜欢在纪录片中拼命回想,只盼能守住片点记忆的火光。

 

所以为什么b站是“纪录片平台”?这或许与b站受众的时代基因密切相关。

 

手艺人的智慧,是从土地里生发出来的;


手艺人,也是守艺人,这些手艺,是穿越历史长河的、有温度的信物;


这是民族的底蕴与信心。


希望民族复兴的路上,面对时代的涟漪,它们不是终将消逝的过去;


愿往事犹可追,来者有可继。


 

点左下角「阅读原文」,观看《寻找手艺》全片。


转载请注明出处

合作请咨询 mx-lotus



《大卫•贝克汉姆:探索未知之境》小贝变身飞车党,穿梭雨林找信仰

一部纪录片的生动叙事:展现文化自信的精神故乡

《马之诗》黑泽明唯一的纪录片,文化记忆的唯美诗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