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案例】讲述“食物之前”的故事,这部纪录片有探讨饮食文化的“另类”切口

DOCO热纪录 2019-07-11

  点击文章左下“阅读原文”观看全片



近年来,以中国饮食文化入题的纪录片迭出,“一日三餐”逐渐成为被镜头记录的常客。但食物在到达餐桌之前如何得来?它们又经历怎样的日月山川洗礼?《万物滋养》系列纪录片聚焦了这一时常被人们忽略的视角,娓娓道来“食物之前”的故事。



在拍摄《万物滋养》的过程中,一位导演因风寒而身体抱恙,其他导演和工作人员便会顺势去寻找在拍摄过程中遇到的“滋补要方”。半年的制作,纪录片的创作和探索人与天地的关系融为一体。


不拘泥于单纯讲述食物或食材的故事,系列纪录片《万物滋养》选择把“记录”的时间拉长、空间放大,让人类、物种和食材置身一个“共同体”之中,探讨其共生及共养关系。


据悉,该纪录片分为《森林间的心机》《海岸边的流浪》《旱地上的斗争》《田野中的冒险》《江湖里的追逐》《高原上的温存》6集,于1月29日起每晚7点在央视纪录频道开播,网络版晚8点登陆全网平台。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b0540y7ltxh&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万物滋养》宣传片


“斗智斗勇的蜜蜂”


被引诱回来的蜜蜂,开始躁动不安,一场逃亡正在酝酿。第一集《森林间的心机》里,一个关于蜜蜂和人类相互“较量”的故事正在上演。养蜂人要取得蜂蜜,蜜蜂却总在“策划”逃离,最后养蜂人用笼子困住了蜂王,一场风波暂时平息。但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他要找蜜蜂“谈一谈”——“小蜜蜂啊,把你们代表派出来”。


鲜活的故事讲述,加之人类和自然的直接对话,使得这部纪录片的风格一下变得生动了起来。但又不止于讲故事,养蜂人说“蜜蜂是有感情的,喜怒哀乐都能表现出来”,养蜂人和蜜蜂的关系,显然不是人们惯常想象得那么简单。



既有大气的落脚,又有诙谐的点缀。《万物滋养》用深入浅出,甚至略带幽默的故事与对白让人和自然交上了朋友。


除了生动的叙事,全片的科普意义也不曾缺席。聚光灯下,一颗松果登场,此时的《万物滋养》更像一部百科全书,这颗松果的习性、生长环境等都被逐一展现。随着音乐的陡转,一部动物大片又突然登场。


如果说,多元的叙事手段让观众最大程度地避免了观看体验上的疲乏,那么镜头与场景的丰富则让这部纪录片的积累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大量微距拍摄、摄影机“上天入地”,与此同时,创作者在人造环境中采用大景别浅焦,在自然环境中用大景别深焦,“摄影上的设计尽量让被摄对象的出现更显自然。”第一集《森林间的心机》导演万龙说。



这种风格的尝试同样延续到了后期过程中,万龙表示,“节奏和整体结构、叙事以及我们所赋予这些食材的性格有关系。”于是我们看到蜜蜂和养蜂人有不一样的“合作”,人参变成了老顽童的性格,野生菌又有了“黑帮大哥”的出场情绪。


跳出“人”的视角


与你们人类的社会类似,蜜蜂同样面临着住房问题。能找到一处条件合适的房子不容易,所以就算是租房住,只要房东为人可靠,蜜蜂们也会欣然接受。


《森林间的心机》网络版里有这样一段解说词,把人类称为“你们”,但蜜蜂又不是“我”,乍看纪录片的观众,或许会疑惑究竟是谁在讲述。


答案在中段揭晓。


通过花朵、蜜蜂,与你们人类的共同协作,我最甜蜜的心思才能走向五湖四海。


《万物滋养》的讲述视角既不是“人”、也不是“物”,而是整个自然界。这样温柔细密的声响仿佛制造了一个包罗万象的巨大空间,人类与周遭的事物都是亲密伙伴的关系。“我们会给这个主角设定一种性格,比如森林应该是一个智者的角色。”万龙介绍,在后期配音时会有意识地模拟这个“主角”的口吻,这让平时始终无法触摸其全貌的“森林”顿生萌意。



《万物滋养》总导演张钊维说:


万物滋养’既不是以人类为唯一主角,也不是在描绘一个假装没有人类的自然环境,而是视人类为生态中的一份子。


在这部纪录片里,所有的事物都是对等的关系。例如,第一集《森林间的心机》里的松鼠是“健忘”的,红松是隐藏“心机”的——“因为种子无法自行脱离硬壳,便以超高热量为诱饵,让松鼠完成这项工作。”此时,通过纪录片里“人的拟物化”和“物的拟人化”加工,人类、松鼠、松树都变成了“森林的孩子”,叙述视角上的变化在主题呼之欲出前,就让观众沉浸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亮点迭出。



这样看来,《万物滋养》既不是传统聚焦饮食文化的美食类纪录片,也不是让人类成为冷静旁观者去观察物种流变的自然科普节目,它巧妙地把两者揉捏在一起,用大环境的视角去重探“滋养”的根本目的


食物的背后是“天地”


这两年,国内纪录片对于美食的审视,下了颇多的功夫。人类采集、烹饪、贮藏和生产美食的过程,已经被无数镜头所记录。但它们在成为食物之前经历了什么?


事实上,这部纪录片的题目便是答案。《万物滋养》中的主人公是“万物”,而精髓则是“滋养”。这一个动词几乎涵盖了东方人对于自然的哲学观。“滋”在汉语本意上指代河川,代表自然,“养”则突出了这个漫长时间里食材与自然的如影随形,它们相互触摸、渗透。



“俗语总说‘没吃过猪肉还没过猪跑吗?’,但事实上,人们可能真的是只吃过猪肉,没见过猪跑。”张钊维用这样一句话概括了人类与食物的关系,“先不说原产环境经历多少变化或者破坏,当食品冷冻、长程运输、超市乃至送货上门的通路遍及大城小镇,现在的孩子恐怕是只知道食物的样子,不晓得食材的样子,更别说是物种的样子。”


现代人对食材源头的“忽视”,恰恰是当前人与生态环境的某种割裂状况。从这个角度入手,《万物滋养》的大致思路渐次清晰起来:“我们想去梳理从物种到食材再到料理,这一路的风景。”张钊维说。



反过来,这也是一个从食物出发,追根溯源的故事。“如果今天我们关注料理能否让我们健康活泼,那么我们本就该关注那些作为食材的物种是否健康活泼,以及去关注物种所生长的环境是否健康活泼。”


于是,构成《万物滋养》的这六集,从森林到海洋,从旱地到田野,再从江湖到高原,食物回到了它最初生长的天地空间。我们既能看到鸡头米与鳜鱼如何在太湖相互“成全”,也能看到海参和珍珠如何在海水里“四季流转”。通过这样的表达,一个拥有自然胸襟的大格局铺陈开来。


复归到日常生活,创作团队希望纪录片能给观众带来一个最基本的体会,即“在以食材滋养身心的同时,体会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张钊维说,“我们应当知晓,当我们吃食的时刻,不仅仅是跟锅碗瓢盆、五星名厨、餐桌礼仪产生关系,也是在跟一个更大的环境生态产生关系。” 


这大环境,古人称之为天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