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黄河尕谣》导演分享 | 我只诚实面对自己的心

DOCO热纪录 2019-07-12






5月3日,CUC影像行动力训练营开了一堂非常精彩的纪录片导演分享交流会。


为了及时捕捉纪录片创作的干货,DOCO君立马就去参加了!


分享会上,导演张楠带来了自己刚制作完、即将上映的纪录长片《黄河尕谣》的精彩片段作为片例分析,详聊了导演思维、故事效应和单机拍摄等纪录片创作的想法,帮大家扫除了很多创作实践中的迷思。



导演思维



什么叫做导演思维?这并不是一个容易界定的概念。英文里可以对应ideation这个词,意思是说思维能力,或者说构思过程。


但这里我用另外一个词来概括:mindset


一方面,它更倾向于表述一种观念性的活动,或者说心态;另一方面,它指的是一整套东西。也就是说导演思维其实是一整套的方法和逻辑,是工作经验、习惯和经过总结而合理化的创作理念的总和。


这意味着它是有规律可循的,尽管这个规律可能受到每个个体人(导演)的个性、经验、好恶或社会属性等很多要素的影响,以至于我们依据同一套方法去做作品,而做出来的影片完全不同。


所以说导演思维不是一概而论的准则,而是一套方法、一种思维形态。因此,作为与电影工作相关的连续的精神活动,导演思维和个体的认知力息息相关。





 

故事的位置和意义


我们在选择一个题材、创作一部影片时,都是在根据我们自己的认识,去感应、反映和界定外部的客观世界,也就同时在处理自我、他人、世界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对这个关系的处理,事实上就是导演工作的核心,也就是导演思维发生和演绎的范围。


我们是通过电影工作的方法去理清一些问题:自己在世界的哪里?人物在哪里?发生的事情在哪里?意义又在哪里?


可以说,这个过程就是故事。有些书本上会说,故事是有意义的叙述。那么在我们今天讨论的语境里,故事是所有方面的要素基于这个关系所发生的过程,以及我们从过程中解读出的意义。



让我们来尝试建立一个观念上的模型——如果我用这两个双层的圆圈代表我们之中的任意两个人:内层的圆是个体的构成,包括我们的身体、思维、记忆以及深切的欲望与情感,也即个体的存在;外层的圆代表这个个体所“拥有”的外部要素,包括社会身份、经济利益、人际关系或对世界的看法等一切个体经验与社会相连的事物的总和,都构成外层圆圈。


圆圈之外是与我们不直接相关的已知世界,更外面是“未知”或者不知道是否有或没有的“未有”。那么在一直变动着的日常生活中,故事所发生的位置就在两个圆发生交叠之处。如果两圆交叠在外层,故事发生的就浅,如果内部圆圈交叠,故事就深一些。


请注意:这个交叠仍然是观念上的。或者说,基于个体的各自的感受。当其中一个圆感受了来自其他个体(不一定是人)的介入、冲撞,这个交叠过程就是发生了。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在这个社会里面,因为各种各样的主客观原因,个体和个体之间总是不得不发生碰撞和融合,当我们的存在或者外部经验遇到一些外来的“入侵”或接触,而不得不和他人产生某种化学反应的时候,故事就产生了。


所以我们说故事是从两个圆发生交叠的地方开始的。这种交叠多种多样,比如仇恨、亲情、爱情或其他的关系。但对一个导演来说,这种关系的展开方式应该是极其丰富的,而远不止限于上述的明确关系。


因为精神活动的丰富性,人类对于存在意义的敏锐感知与苦苦探寻,使得任意两个人之间,都有可能产生极为微妙的感官链接。我们应当抱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去感知或探索它们的意义,才能让我们的创作更具活力。


从某个角度看,这种开放和探索的程度,决定了一个导演核心能力的上限。所以今天我把这个讨论的题目定为:导演思维就是用你的心去面对一切。


 

故事的意义


“每个个体存在都是一个寻找叙事的生命”。


这不单是因为它力求发现一种方式来处理混乱无序的经验,也是因为每个生命永远都已经是一个潜在的故事。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可以被概括为一种故事,这就是人类对于故事来源的假设,也是我们寻求故事的根本原因。


故事是对现实的一种解释,我们想要寻求某种故事来概括某种人生经验,以便找到某种意义。而这种意义的找寻与传达,就是导演的追求。


而如何讲好一个故事,取决于我们对讲故事这门手艺的了解掌握的程度——也就是故事发生效用的方式和结果,也就是故事的效应。


 

叙事的效应




认知、共情、升华,这是三种我们在接受一个叙事时所发生的三种的心理活动。认知很好理解,就是了解一个事物或情形是怎样的,把它放到我们所知道的这个世界中的某个位置上去。


之所以把这个模型画成三角,是因为它们其实一直都是共同发生的,在整个叙事中并没有时间上的绝对先后区分,但是一般来说认知活动总是出现在故事的开头,因为我们总是从一些最基本的地方开始我们的思维和理解的过程,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通常在片子的开始就要交代人物、环境、事件,比如从前有一座山,山里有座庙。


这就是一个故事发生的开始,也是一个我们需要了解的东西,是导演工作的第一步。接下来观众就会逐渐明白到底是个什么人,在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因为一个什么样的原因,去做一件什么样的事情,所有的故事最开始的时候给人都是这样的感觉,只不过它们展开的方式,以及这件事情发生的逻辑会有所不同。

 

这个结构的第二个部分就是共情,当我们看到某种他人的情形或状况的时候,在我们内心深处产生了对这件事情的体会,好像我们能够站在他人所处的位置上去感受一样,我们感受到了那种情绪,那种情感,那种需求,那种愿望,并且我们愿意对这种情感发出回应,这时候共情就发生了。不光是对人物,对影片的主题的看法、认同、目的也是共情的一部分。使观众产生共情效应是导演工作的核心,具体而言就是导演在影片的拍摄和剪辑中组织一段材料、叙述一个过程时,不能仅仅是介绍性的,还要使这些材料自然地引导我们产生某种心理活动。


比如说作为导演你可以让一个人物显得很讨厌,你也可以让一个人物显得很可爱,那么我们自然也会有一些情绪产生,从而达到共情的效果。这个工作贯穿于导演工作的全部过程,做每一个决定,拍每一个镜头,剪每一个段落的时候,都要知道这个过程的目标是什么,这个作用是否发生了,它是否是以你想要的方式发生的。很多同学初入门时,容易在这一点上显得无力,一方面可能因为我们年纪太轻、对人性了解太浅,或者我们自己想法太“独特”,另一方面我们太容易脱离实际情况去套用一个概念、模仿一种手法或是把微妙的不易界定的情感塞进俗套的结论之中。可以说,对共情的有效掌握是导演思维入门的标志。


要入这个门,就一定要实事求是,去观察和揣摩材料的作用,去拓展并借用视听材料的丰富内涵,去搞试验、重组、颠覆和发明、创造!去构建一个独属于影片的世界,进而理顺那个世界中万物遵循的法则,最终让某些意义浮现,让心灵体验升华。

 

升华一定不是只有某种感动,它是导演最终想去探究和传递的东西,是导演耗尽数年岁月、穷尽整部影片的时长来引导或激发观众去明白的意义和价值。通常在我们认识一些人物、了解一些事物,并且认同、共情于某种行动背后的情感原因时,我们会被强烈地激发出对于某种超越自身存在的事物的信念,领略到能够把各种事物统一起来的意义。


此时我们就处在升华的活动中,我们的“三观”会得到改变或者加强。不要用很简单的方式去理解、概括和定论你想在影片中表达什么,因为现实很多义很复杂,而电影(尤其纪录片)非常非常直观,从表达到理解的历程充满了岔路,这种丰富性天然地对抗着单一的解释,而我们每个个体也都带有太多局限,所有这些都可能超越了语言文字所表述的范围而变得难以“到达”,因而这个工作是“尽力而为”的,无人可以许诺你成功的捷径,只有诚实认真地感受和组织,才能让影片有说服力。从在故事中认知,到共情,最后得到理解,并且有所升华,是一条我们自己理念和感受在这个世上所走的百折千回的路。


即使在短短一部数分钟的影片中,升华得以发生的机制也非常复杂,它是一个比共情更需要完全投入的心理过程,而且它跟我们人类存在的本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做到这一点对于导演来说是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经年累月的工作和努力去探索追求的目标。

 

可以概括地来说,导演工作以及思维就是通过一个故事传达一种意义,为了传达这个意义,要把各种各样的视听形式组合起来,使之形成某种功能,并且让这些功能统一在一个方向上,最终在结束时为这个故事创造某种意义,进而传达出导演的观点。关于这些功能,下面有一些非常具体的关于纪录影片拍摄的小建议,各位可以酌情参考。


纪录片单机拍摄的一点具体建议





 

初入门时,坚持单机拍摄


什么是单机拍摄?拍摄时只有一台机器的情景不叫单机位拍摄,单机也是一种因使用一台机器所需要匹配使用的思维方法。在拍摄和剪辑的时候,使用单机位的逻辑来统一所有的视觉材料,让所有事情都发生在一只(摄影机)眼睛上,也就是遵循单一视点,来统一我们在观看影片时所处的心理位置。这种根据单一视点的需要来进行的摄影方法,才叫做单机拍摄。


现代的设备条件和制作环境越来越方便,使我们很多时候希望并且依赖双机或多机拍摄。但双机位拍摄会带来一定的问题且无法避免,因为只要我们来回使用同一件事情的双机位素材时,影片视点的不统一就会影响我们全心投入一场戏的感受。这时影片的可信度就会降低,而这一点对于纪录片来说是致命的。一旦我们怀疑你双机位来调度这件事情,那么它的可信度就会丧失,很多认同和共情就不会发生。


比如在《黄河尕谣》制作阶段的一个剪辑版本里,给大家播放的开场片段中:主人公走上了一个山坡,同时与偶遇的老乡发生对话,这时一个镜头是从那个人背后看过去的两人分别站在两个山头上对话,接下来我们的镜头从山坡下摇拍他从这边山头走上对方的山头,之后从山头上二人身后进行拍摄,但接下来一个镜头却是在山坡下,一个大远景镜头。这段对话就是明显的双机位拍摄和剪辑,但在视点的位置上缺乏连贯和统一,因此最后的成片拿掉了那两个很好看的镜头,所依据的就是单一视点的原则。


因此,建议大家单机拍摄并不是拘泥于使用一台摄影机,而是在拍摄和剪辑中注重视点的逻辑性,并且在一切可能的要素上增强形式的表现力和可信度。不论故事片、纪录片,可信都是第一位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片子拍得很糙、很“黑”、很碎、很脏但依然震撼人心。但如果你力所能及,尽量要让各方面要素为内容服务。比如视点统一原则,就是这样一个具体细节。更比如有时候我们讨论“越轴”,也要服从上述更大前提。在你入门的时候,不要搞得太复杂。掌握好单机拍摄的方法,坚持视点统一和完整,为影片整体服务,不掉进技术的坑里。就算双机、就算再多机,也是统一在一种剪辑方法之中,创造坚实可信的影片时空。


 

手持还是上架?看心情


不一定要用一种方式拍完全片。也就是说不一定要手持拍到底,也不是所有固定机位拍到底。如果坚持这样是追求“形式感”,那灵活处理就是“看心情”。如果全片都使用手持拍摄的话,那么你的固定镜头将会变得很有力量,因为观众已经接受手持是一种常态了,不同的形式带来强烈的意味供他们解读;反过来,这件事更是成立的,如果全片固定机位,偶尔的手持镜头会有非常强的效果。

 

上三脚架的话,最重要的建议是最基本的:定好你的高度,调好你的水平,除非有意否则绝对不要出现水平失准的情况。不要怕麻烦,脚架该到什么高度就及时调整高度,该使力气就使出吃奶的劲。耐心最能检验你此刻的拍摄状态,假如你发现自己此刻没有心情去调整一个脚架的高度,你要警惕:可能此刻你并不想拍片。上架之后,心态要平和,不要因为云台可以转动,就拍摇镜头;也不要因为变焦镜头可以推拉,就不停变换景别。把注意力放在此刻进行中的影片内容上,让脑海中那部电影跑起来,让拍摄成为跟随意念的行为,就像奔跑和呼吸。

 

手持更加灵活,容易拍到人物面部表情和情绪,也更容易让观众跟随摄影机一起体验当时的氛围。因为手持更加“纪录片”,这种效应是在拍摄时可以善加利用的。如果你正在拍摄的人物当时的情绪比较外露,你的手持拍摄将带有一种同悲共喜的色彩。如果此时上架远观,则含有一种“你来你的,我不盲同”的潜台词。


固定机位的冷静和手持拍摄的同感都是一柄双刃剑,那个决定把机器架在哪里或者怎么拍的人,最好从内心出发,想想自己此时的态度是怎样的,或者想要的效果如何。在拍摄过程中大家可以自行去决定使用手持和上架拍摄的分寸和比例,它们会带来完全不同的效果,而且善用这个区别会帮助你创造更强烈的镜头语言风格。不过有一点清醒的意识很重要:所有内容都受到形式影响。两者始终是共时的、辩证的。也就是说,过分追求镜头语言的“厉害”会让你想讲的东西被方式所“控制”。就好像在这篇整理过的微信公众号材料中,我们只能在封闭的信息生态圈中,通过拇指上下滑动,并在脑海中默念这些文字才能想象那个讨论拍摄方法的语境。



 

机器架在哪里?

画框卡住多少?

什么时候停机?


要点是“巧、准、稳”


一个由三脚架衍生的问题是拍摄距离的远近。我的建议是:在拍摄关系、心理感受支持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贴近。而一旦贴近,长焦就很别扭了,所以用广一点的焦段(不要广到产生畸变)贴近,一方面材料更可感,另一方面方便录音师收声。除非你需要远距离的效果、或视觉上需要长焦来压缩空间。最重要的是,用景别更完整的镜头,来拍摄主要的“事情”,让人和人、人和环境的关系充分展现。直到你认为需要强调什么,再推上去,换个位置,做细节描述,或局部信息的推进。简单来说,就是用简单甚至“呆板”的镜头语言方式训练自己“抓重点”的能力,在目的明确的情况下快速做动态的一个又一个决定,就像弹奏乐器,每一个音符都不要含糊。巴赫虽然不快,弹好了也很伟大。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在没有把握,或自己知道是对别人有所冒犯的情况下“贴上去”。因为拍摄行为也是人际互动的一种,气氛分寸需要我们去拿捏、去创造。与人的关系是拍摄工作的第一环,在做好沟通工作的前提下,不要过多顾虑、唯唯诺诺,也不要唯我独尊,觉得别人“都穿帮了”。其实你拍出来的素材,就是你自己在当时别人心目中的样子。多数时候顺着当时的情况拍,要比强力地控制现场得到的效果好得多。


机位的设置或者手持的角度要巧,要便于人物自然的活动、少干扰他们的视线、行动路线,甚至是考虑路人经过是否方便,多利于展现此刻拍摄的要点和关系,同时留出一定的变化、发展的余地,比如人物的朝向、连续活动在画面中可能变动的位置。对于人物的拍摄,要找到合适的角度和景别,尽量能够观察到他们的表情,不拍无效的镜头和“没有原因的特写”。减少无效镜头数量就可以有效提高镜头质量。在拍摄中尽量完成不用任何后期配乐也能够表意的镜头。善于使用周围的环境、物品、空间或声响来构建画面的意义,任何光线、线条、色彩、动态、细节都可入画,都有可能助你一臂之力。


构图的时候,要准。准就是精确,就是没有遗漏,也没有多余。不会卡住一个物体,也不会多出好多无用内容。通过反复训练,建立清晰的景别概念。全中近三板斧,足够拍完一部影片。全就是全,全到该有的都有了。全不是尽量广,而是给一个让人物或观众的心理舒适的空间尺度;近就是近,风云蝼蚁一动,似乎心里都有东西跟着动了,近到我们只关心那一刻他的感受。不论正面、侧面,背面,都有它的作用。尽量尝试去感受拍摄对象的情绪和状态,不一定非要明确拍出他此刻的行为,一个沉默的背影或留白也许比他自己把想法和盘说出要有力的多。另外,不到绝对必要,不要轻易给人或物单纯的特写,所以要明确目的。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让每一个镜头都发挥两种或以上的作用,或叙事、或描摹、或象征,丰富、有趣而又合理的镜头是好的片子的基石。很多时候,坚持简单的方法就能完成内涵丰富的影片。


单机拍摄要注意叙事完整性,也就是说,知道自己要拍什么,并且抓住重点。每次开机的时候可以想想这条镜头是用来拍什么的,根据这个念头就可以知道自己何时愿意停机。如果感觉到自己在等待拍到什么的时候,不要犹豫,相信直觉调好构图就开机吧。如果有些事情没有如你所愿那样进行,也不要气馁。反复等不到的时候,就要分析自己的判断是否合理。在每一次拍摄之前,导演的工作就是尽可能从全片的角度去理清这次拍摄的内容是什么,可能是在影片的什么位置,尽量尝试做拍摄前的预剪辑,也就是对不同的影片可能性作出判断,并且具体到某种结构。这种大量的可能性的探索会很快使我们具备并检验一种结构故事的能力,从而更快地抵达导演工作的核心。


 

如何做出预判

拍前做足功课

然后顺其自然


预测是一件所有拍摄前和拍摄中都要反复去做的事情,但是预测也非常的困难。而且,对于摄影师和导演来说,预测意味着的工作是不一样的。对摄影师来说,预测是他去判断视觉生成和运动的可能性,并且尝试捕捉心目中的画面或感觉“信息”,比如:这个人接下来会做什么,他会从画面的左边走到右边,有什么事情将会发生在画面内,或者他会把脸转向另外一个人物。每一个镜头都是一次赌博,摄影的现场就是一个赌场!每次下注,都不是单凭运气。你准备的筹码越多,胜率就越高。对于喜欢思考和感受的人来说,摄影是稳赚不赔的。每一个影片都有一个时刻,会让你觉得这个镜头值回所有努力。


摄影师需要等待以及预判这个过程从而做出快速的反应以捕捉画面。那导演的预测怎么做呢?其实就是要不断深入地去理解自己在拍什么,想讲什么东西,因此在拍摄之前要尽可能地对拍摄对象了解得透彻一点,对于影片的主题,外围的社会背景和物理环境,都要做尽可能多的理解。如果我要拍一个夜晚里一个年迈的工人在砖窑里烧砖,通红的炉火映照出他的面庞,那么我可能也需要了解这个国家过去几十年来,传统工业的衰落和时代精神的改变。现在你们的手机都非常智能,对着一部iPhone喊“Siri请帮我搜XXX”,它就立即给你一排网页。随时随地做你的导演功课,让自己尽量知道的多,知道的深,不需要做出多少材料给别人看,只需要在告诉别人你要做一个什么样的影片时,能够简单地用一句话说清楚,并且令他人深信不疑。


建议大家如果是两个人组队进行拍摄的话,使用一台机器就挺好的。另外那个人不用拍摄,他要负责的是帮助感知整个过程,并且做出判断。导演功课也不是只有导演在做,导演思维是一种全局的、不断深入的学习和总结过程。做导演功课,让我们从根本上成为对自己影片负责的专家。因此在做出现场判断之前,你需要:

 

1.     深入的主题理解

2.     充分的人物分析

3.     完整的事件感知

4.     足够的制片资源

5.     摄影时发挥:精巧的画框和调度手段

6.     导演的干预与组织(最后的,并且前面的做得多做得好,这一点就可以做得少、做得巧)


纪录片的预判,就是付出努力,万事俱备后,“等一阵风来”。



 关于一些可能的“弯路”


  •  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的,一切规则皆可打破——但需要从内心出发,不做没有缘由的艺术决定,因为单纯的形式与风格没有意义;

  • 拍片是手段、是过程;做导演不是为了“成为”导演,而是驱动一些事物的力量,完成有价值的目标,成为更好的自己。

  • 不要为取悦他人而做决定,要为自己;

  • 不要让屁股决定脑袋:尽可能超越自身去理解他人,不论性别、种族、年龄和社会身份;

  • 对于影片的制片管理和内容上的创作,尽量区分开,由两人协作,而不要混为一谈;

  • 尽量不以题材、手法取胜、取巧,而是做足基本功课,关注影片整体结构和它背后的价值观念;

  • 不要攀比器材、手法,不要担心被认为不够“高级”。


 

技术问题tips



  • 录音很重要,有条件的话带上录音师;没有条件,自己当录音;

  • 如果条件允许且导演工作准备充足,录音时使用挑杆是没问题的,不会影响人物的拍摄状态;

  • 分离录音的情况下记得打板,如果忘了,在一条素材结束拍摄前打尾板补救;

  • 记录仪很好用,能保证使用不同器材录到的素材都是一种规格;没有记录仪的话,尽量在后期时做好对板、素材管理和粗剪再开始剪辑。

  • 拍摄中和剪辑之前,一定要有写作的习惯。根据影片需要,写一切需要探索并理清的东西。

  • 现有的微单已经足够好。一人一机一麦克风,拍好片子已足矣



最后想告诉大家,做一个导演一定要非常诚实,这个诚实指的不是说对他人,而是对自己,也就是说你一定要非常小心谨慎地面对自己对任何事物的感受,这个感受是最宝贵的,因为它是所有东西的起点。假如你越过了这个感受去做了任何你并不觉得信服的事情,那么这件事到最后很可能不会发生那个三角形里本应该发生的过程(认知-共情-升华),所以诚实也是尊重自己的感受,尊重很多事情它本来的样子,甚至是尊重一些自己并不理解的东西,在这个过程里面,你会学会用一种很干净的心态去面对你所要讲的东西、你要面对的事情以及你要拍摄的影片,这个过程绝对不是一种情感,而是一种工作的方法,也就是说你要在做一个影片之前,让所有的东西都归为零,因为一张白纸才有可能画出最好的图形。


祝大家拍出好作品!


(以上内容根据张楠导演口述整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