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家 | 面对新冠疫情,这九位纪录片人如是说……

DOCO君 DOCO热纪录 2021-03-02

策划 | DOCO编辑部
采编 | 佐伊 孟浪

自今年春节前后,湖北武汉爆发新冠肺炎疫情并扩散至全国各地以来,我们目睹了从2003年“非典”之后又一次流行传染病在国内的蔓延传播。面对每天日益升高的确诊病例和死亡患者数字,以及一个又一个令人揪心动怒的新闻事件,相信很多人都时刻关注着此次疫情的防控形势与最新动态。

 
由于此次疫情爆发时正值中国的农历春节,按照往年传统,很多出门在外的打拼者总会回到老家与亲人团聚,共享阖家之乐,但今年突然出现的特殊情况却彻底打乱了全国人民的生活节奏。在严峻的防疫形势下,一些人不得不选择闭门不出、自我隔离,并退掉车票机票延迟返工时间,整个社会的运转也一度陷入半停摆状态。
 
受到疫情的冲击,国内经济形势持续低迷,尤其第三产业更是一片哀嚎。众所周知,自1月23日起,国内七部春节档电影直接撤片,之后全国各大院线亦相继停业,再之后广电总局和电影局又发出通知禁止剧组开拍影视项目,国内影视行业几乎完全进入停滞期。
 
尽管国内的纪录片行业属于影视业占比不大的一个狭窄分支,但据了解,很多一线纪录片创作者和从业者的工作与生活也受到了相当的影响。

在此次疫情蔓延期间,这些纪录片人究竟经历了什么?他们又采取了哪些防疫措施?是否有人想过拿起摄影机拍下点什么?疫情是否波及到了纪录片行业的正常生产?一线从业者的经济收入是否有所下降?
 
近期,带着这一连串的问题,DOCO热纪录也特意联络采访到了国内九位身居一线的纪录片从业者,他们之中有导演和制片人,也有公司高管和学者。

在我们的提问下,这九位纪录片人如实回馈给我们相应的答案,尽管这些回答都很细枝末节,但我们也深信,任何当代史都是由一个个具体而朴素的记录所堆砌产生的,我们绝不能忽视这些宝贵的细节。因为,或许在将来的某一天,这些答案就是我们回望历史进程的最佳注脚。


任长箴,导演,代表作《舌尖上的中国》《原味》《生活万岁》

 
疫情期间,我一直在北京的家里。生活的很好,看书、网聊、做饭、遛狗、补觉、追剧、看《鲁豫有约》。小区防控挺好的,我和家里人会对当前的情况有些讨论,也有朋友给我寄口罩,三个朋友给我寄,我很安全。
 
我现在手头没有工作。谈好的工作,正在推进合同,但是没有开始,应该会推迟,不过也没有什么焦虑。
 
关于拍摄与此次疫情相关的纪录片,我毫无这种冲动。我觉得,这个时候冲到一线拍摄的人都很棒,很勇敢。但是,有勇气不等于有思考我觉得,不管他们拍了什么,这段素材都应该放到抽屉里,不动不看不处理,因为,纪录片是尘埃落定之后的东西。马上处理、马上制作的其实都是新闻,现在我们根本不知道,我们正在经历的到底是什么,绝不知道。十年,二十年之后,再看这些素材,看到的一定是别的东西。
 
但是,有几个现在冲到一线的导演,肯把素材放到抽屉里,等着别人忘了这个疫情的时候再拿出来呢?所以,我觉得,拍摄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这个故事还能不能是一个别的故事?这个只有未来能给答案。
 
我觉得这个疫情是个“好事”,是给每个中国人的一脚急刹车。它让人思考“边界”,我们对自己的欲望,对世界的讨要,对自己的纵容,到底是不是应该变一变了。
 
宋晓晓,腾讯新闻谷雨影像总制片
 
疫情期间我都在北京。生活上除了出门次数大大减少,没有太大影响。可能是经历过SARS的原因,北京的管控力度,个人感受到的比较严谨并且有序。我所生活的小区管理也很及时,春节前都挨家挨户做过调查并发了科普资料,疫情期间严格检查出入人员。
 
全家人严格遵照室内和个人的消毒卫生规则、出门戴口罩、每日关注新闻动态。另外也利用在家时间,和家人一起看了不少传染病和医疗题材的纪录片,向长辈科普防护知识、全方位了解疫情和医疗知识,同时也增进了家人之间的交流。另外,为全家购买了保险以防万一。
 
关于疫情相关的视频栏目、纪录片也在逐步策划进行中。其他常规项目正常推进。因为我本身在互联网公司工作,线上办公与远程办公是常态,因此疫情对工作的影响不大。唯一有些影响的是:因为正值春节假期,调配合作方和承制方进行线下拍摄有难度,后期制作也有难度。
 
我觉得这次疫情对常规纪录片的线下拍摄有一定影响。但影响程度不至于损害项目本身。目前我们已找到一些替代方案解决线下拍摄带来的风险性,并善用互联网平台的优势,做更多在线方案与虚拟演播室方案。
 
另外,这次疫情可能也会对行业布局产生一些影响:线上内容生产和营销在未来可能会被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互动式纪录片和UGC内容在疫情期间爆增,健康类、医疗类以及打造美好生活类的内容在疫情之后可能更受到用户青睐,互联网平台的传播和工作效率优势更加凸显。
 
在对员工的关爱方面,公司做的非常好。每天推送疫情知识和信息、每天线上填写个人情况并提交、第一时间延后复工时间、研发升级在线办公产品。并对社会捐赠了大量资金和物资以及互联网服务产品(线上办公、线上教育、疫情信息和知识等)。
 
个人收入截至目前,暂无影响。
 
韩飞,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师、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学术公众号主编
 
我在山东菏泽,生活上还是带来了一些不便,主要是出行限制,小区管理很严格,当然也都是对业主负责任,我们也普遍表示了理解,毕竟特殊时期。
 
我所在的城市信息发布还是相对比较及时准确,每日更新疫情进展,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市民能够及时了解本地的疫情情况,这些信息我主要是通过政府官方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得知。目前我所在的城市也采取了严厉的半封城状态,很多商场都不营业了,往日街头车水马龙,现在人烟稀少;昨晚出去跑步,城市健身步道上一个人都没有,往日是很热闹的。
 
我的工作倒是没耽搁,因为我主要做科研工作,反而这段时间呆在家里保证了研究和读书的时间;疫情基本上没有对我的工作造成很大困扰,相反我从原来上班时候的996,变成了现在的007,反而工作负荷量增大了,这可能是因为工作性质的缘故。远程办公和沟通其实并不会对工作影响很大,处理得当,反而会提高效率。
 
小潜,纪录片制片人
 
我工作在北京,春节于1月20日返回四川老家,因为当时还没有出现病毒大面积传播的新闻,所以只在车站临时买了一个纱布口罩,火车站和火车上都很少看见有人戴口罩。

从老家返回北京是2月3日了,疫情已经很严重了,因为要中转西安发现换乘出租车的时候都需要检查身份证以及登记(是否从疫情严重的地方来),在西安北站的时候人很少,我那趟高铁是西安到北京最快的一趟,大概也只坐了30-40%的人吧,每个人都戴着口罩。经过十几个小时终于回到北京家里后取下口罩,像是重获自由了一样,同时也体会到一线的医护人员每天如此是多么不容易。
 
四川老家感觉是自从有疑似病例之后开始大面积普及疫情了,宣传主要表现在有车辆开始广播号召市民不要出门聚集等,街上的店铺除超市和药店外其他全部关闭(当然口罩已经被抢购一空),另外也看到街上设置了口罩废弃桶。记得最开始社区排查主要为是否有湖北接触史的人,后来逐渐延伸到从重庆、陕西等地回来的也需要登记。
 
我和我的家人主要是出门戴口罩,用上消毒液,每天测量体温。当然我的妈妈也开始在家鲜榨橙汁(补充维C)等一系列说是能提高免疫力的方法,看《养生堂》也比以前更认真了。
 
我现在手头主要是有部片子的后期制作,此次疫情爆发虽然让之前确定好的提交周期稍有延后,但好在合作公司有应急方案(换了一个城市进行作业),所以影响不是很大。我所经手的项目因为在后期制作阶段,所以目前看起来还没有太大的影响。至于发行阶段(院线和电影节)的影响目前还未知。
 
我所在的公司从2月10日复工,但都是在家办公,目前暂定是2月底恢复上班。我个人在经济收入方面没有因此减少。至于对整个行业的影响,从纪录片的角度来说这个时候有太多值得也应该被记录的人和事吧。
 
张景,导演,代表作《寻找手艺》
 
我是在年前回的湖南,在湖南过的年。期间去了趟甘孜,本想进藏,因疫情返回了。元宵节后返京,现在家自我隔离14天,今天是第2天。
 
我的生活也因此次疫情受到影响。其一,想进藏,未了。其二,在湖南过年,本想去商场买些衣服,因疫情,几乎没出门,更谈不上逛街了。
 
我现在在北京,因为刚回来,我对北京的疫情进展谈不上了解。只是回来后进行了登记,并且需要自我隔离14天以后,小区才会给发出入证。具体其他措施不知。我们全家不出门,小区并没有限制小区内的活动,小区有超市、菜市场,基本生活虽不如以前方便,但并不影响生活。我们自己很自觉,配合政府,基本上不出门。
 
我手头的工作是《寻找手艺3》的后期剪辑。因为本身就是在家的工作,所以疫情完全没影响到工作。如果3月底能解除疫情,我的工作完全不受影响,如果三月底还是这样,《寻找手艺4》的外拍几乎就会暂时搁置。
 
关于拍摄与此次疫情相关的纪录片,我完全没有冲动,因为不是官媒,很多地方我是不可能去的,到不了前线,如果只是去武汉没意义。再说了,也进不去。即使有机会进去(确实也收到了拍摄邀请),也不去,不愿看到悲惨的故事。20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我就经历过悲伤的情景,之后抑郁了半年,不想再次重复了。还是老老实实听政府的安排,在家待着。对于这次疫情,没有创作欲望,也谈不上障碍。
 
如果是平常的创作欲望,我建议先写下来,过一周,或者几个月看还有没有这个欲望,如果没有了,就没了,如果有那一定会去实施。
 
我最想说的是,这次疫情会考验普通人的耐受能力,也许有些人会因此改变,如果想继续往前走,这段时间是最好的内修阶段,如果这时候有抱怨或者其他负面的情绪,最后都是要自己买单。总之,相信政府,配合政府,在家待着,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
 
未来一个月都会按照原计划工作生活,不会受疫情影响。未来两个月以上不好说,日子还没来,别担心。先把手头的事情做好。
 
张楠,导演,代表作《黄河尕谣》,云集将来传媒北京分公司执行总监
 
生活、工作肯定受影响而全部需要重新安排,不过我想这是绝大部分人的情况了,没什么可说的。

我们云集的拍摄计划原定是春节后就开始的,但现在被迫推迟,但不会取消,筹备工作也在正常进行。今年整体的制作计划目前看也都不受到大的影响。工作方式主要就是加强各种线上的工作流,对于内容侧的人来说,这些都不会有什么问题,和过去的工作方式是兼容的。
 
从行业整体看,今年的经济状况可能会不太好,但目前从我们自己来说,没有什么影响。也没有裁员或削减项目的打算,但会做出一系列缩减现金流的措施来应对,可能工作方法也有相应调整,也会更科学一点。
 
复工时间是根据政策规定,从这周开始同步复工的。通勤、日常洗消都做了特定安排,比如私家车上班、一日两消之类。
 
朱笑艳,纪录片制片人
 
1月21日从北京回到浙江温州与家人过春节,2月2日从温州返回北京。大约在1月18日,一位好友发烧畏冷,前往医院验血排查为甲型流感,我们原定的年前聚会因此取消,也就在那时,我开始关注新冠肺炎的消息,并且在回南方老家的行李箱中放入一包早前从日本带回的粉红色女用防尘口罩,以及两个2018年为防雾霾而囤积的3M kn90口罩,关行李箱时觉得自己有些神经过敏,于是又拿走了一个3M。接下来,关于口罩的种种,全世界都知道了。人们自我揶揄:时代真是变了,以前是戴口罩去抢钱,现在是带钱去抢口罩。
 
每年春节,除了与家人团聚,我和老家电视台的12位老同事也有个固定春聚,自我离温开始,已经持续了18年,从未间断,春节前两个月,我们就已经策划今年聚会的主题,并且排版印刷了纪念册,准备为快要到来的20周年先做个热身Party。接下来,关于温州的种种,大家也都知道了。在武汉的温商有18万人左右,春节之前2万人左右返温,地处浙江东南沿海、距武汉直线距离900公里的温州,成为孤悬湖北之外的“重疫区”,确诊人数一度排名全国前五,被戏称湖北省温州市。我们的聚会,当然取消了。
 
温州因为每年都要对抗台风这种突发灾患,已经形成了强大的民间动员能力,每逢灾后,内生动力的修复速度,相当惊人。1月28日,温州政府决定将一座刚竣工的医院改成肺炎定点诊治医院,3个月工期,压缩成7天,这座原本是以骨科和康复科为主的医院,于2月6日正式接诊。在国外的17个温州华侨团体,在航班断掉的情况下,想方设法用包机的形式,将60多万个口罩等一批物资紧急驰援家乡。
 
2月1日起施行25条紧急措施,主要内容有:实行市民出行管控措施,规定“每家每2天可派1人外出采购”。临时关闭46个高速收费站,保留9个高速收费站正常开放。企业2月17日后复工、机关、企事业单位2月9日起上班、各级各类学校3月1日后开学、S1线和市区公交全线暂停、村居企业采取“六个一”措施、集聚性活动一律取消、出租房发生疫情将追责房东、进超市菜场药店前测体温、不配合检测隔离将追究法律责任等。
 
在家中,不出门,分餐制,餐具每顿消毒。

由于手头的几个项目大多数都还在前期策划过程中,目前暂时没有因疫情而对工作产生很大影响。但是原定2月份要开始拍摄的部分内容只能延后,不过延后的时间损失可以用压缩局部后期工时来弥补,对项目总体有损害,但不大。
 
2月10日起,公司开始线上复工,项目组也开始各种微信讨论会议,正常推进项目。工资发放正常,个人经济收入没有因此减少。
 
周铭影,导演,代表作《世外桃源》
 
我住在湖南乡下。1月19日从重庆回到老家拍摄至除夕夜,本来初三继续拍摄再返城进行后期工作,疫情爆发,出行受阻,拍摄取消,返城取消,后期延后。当时去取行李箱,到了县城。小区都封起来不让非本区车辆进且楼道都有消毒,但是门岗管得并不很严,没有测体温、消毒这些措施。
 
村上有一家在武汉的某税务局的公职人员,据说是封城时提前请假走的,回来后还有人去他家打牌,后来疫情爆发,这家人(包括一起打牌的人)就被隔离了,每天有医生上门测量体温,14天的隔离结束,无恙,我一定程度上怀疑,病毒也是选择阶层的。天高皇帝远,看乡镇级干事派发一叠红色宣传单给队长,队长就在微信群里说了一声,派人用84喷雾消毒了一次,喇叭喊了几天,各家关门闭户,等待戈多。
 
1月28日突然发烧可把我吓一跳,爬不起来错过了中国作者影展的《世外桃源》巴黎首映第一场映后交流;除了不出门,几乎没有应对能力,国家调用口罩,药房已经没货源进货,小镇上人情味很浓,我哥开车带我去看了医生,药房免费给了一瓶84消毒液;医生还是中学时期的那个医生,中学时期感冒了3-4块钱就能解决问题;这次开了12块钱药,我吃了两次就活过来了,万幸。
 
这几天正在整理纪录片素材。疫情完全打乱了后期制作安排,影响了工作进度;好在回家前一刻,预感会出现意外就把近两年拍摄的素材硬盘塞进了行李箱,在隔壁家借了一台闲置的低配电脑,没想到居然能剪片,赶急做了一版新项目的样片,妹夫把笔记本寄给我,用手机流量分享热点完成了给监制/制片人的片花传送。
 
关于拍摄与此次疫情相关的纪录片,我有想过,但是因为毫无防护资源,寸步难行。此次疫情已经远远超出了我的认知,我没法转过头,却也没有能力去用镜头纪录,我对此很抱歉。感觉很无力,对灾难未知的恐惧,面对笨重庞大的机器,那么多生命的逝去,除了在网上嚷嚷几声,似乎束手无策。
 
最近我也在思考人和自然的关系:1910年因为有人吃染病旱獭引发鼠疫,致东三省6万人死亡;2003年因为吃果子狸导致非典爆发;2020年因为食用蝙蝠导致新冠肺炎爆发,这些都是基于人性贪婪的一成不变,欲望无限膨胀,对自然毫无敬畏之心,最终毁灭的是人类自己。
 
透过此次疫情舆论导向,可以看到通过互联网手段操控民众情绪的空前成功,人们在越来越便利的现代社会变得迟钝和愚昧。不禁使我思考寻求更自主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城市中,生存的三要素:食物,水甚至连空气都不能自主了。当灾难来临时,货物一抢而空,钱并不能解决你的生存问题;反而是乡下,自家农作物储备基本上能保障一家人自给自足不被饿死;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曾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这是一种自由的体制,而自由则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也只有自由才能产生更多的创造力和可能性。
 
但是,对于三种途径——升学/买房/子女教育落户城市的农民,现在回乡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儿了。
 
宁玉琪,爱奇艺纪录片中心总监
 
我本人一直待在北京,并未返乡。疫情对生活上还是有一些影响,小区对出入管控比较严格,但总体还是维持日常生活秩序的。北京在防控疫情方面做了小区封闭管理措施、返京人员登记措施等等。我们普通人能做的就是少出门,不聚会,出门永远戴口罩,家里勤消毒等等。
 
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事情,一是建立医疗类纪录片的专题,并把原定3月上线的纪录片《中国医生》提档到大年初二上线,希望借由这部纪录片向所有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防疫工作者致敬;二是,爱奇艺纪录片频道也计划联合各制作机构一起向湖北疫情地区播出机构捐赠一批包括《中国医生》在内的爱奇艺优质原创或独播纪录片,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克时艰。
 
疫情对于我们原有的节目安排存在一定影响,但我们及时根据情况进行了调整。我们的团队虽然分散在全国各地,各自在家办公,但配合的很好,我们也会定期开电话会进行沟通。
 
疫情对全国民众和各行各业都是一场考验,当然也会给影视行业带来一定不确定性,但是越是最困难的时候越需要行业各方并肩作战,共克时艰,相信我们合作的优秀纪录片人在这样更长的制作周期里,会把项目打磨的更加完善。爱奇艺也会与合作伙伴做好创新尝试的积极沟通,用互联网技术和内容创意为影视市场带来更多创新和提供增量价值,一起应对,努力为观众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
 
我们公司根据疫情的发展情况及时调整了复工时间,并为员工在家办公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支持。公司及时了解员工状态进行员工健康播报,在采购消毒液、口罩等物资外,每天多次对电梯、工区、茶水间、会议室等区域消毒,制定防疫手册,将公司的防疫情况进行详细通报,保障员工身体安全的同时缓解心理焦虑。
 
在线下公共娱乐活动骤减的环境中,线上内容的丰富、及时供给成为了平台和片方共同的责任。这次疫情的出现进一步提升了大家对于医疗类、公益类纪录片的关注,同时这段特殊时间和经历也能给纪录片从业者提供更多时间去思考、观察和积累创意,在疫情结束后去生产更好的作品,爱奇艺纪录片也积累了一些相关内容的好想法,正在逐步实施。



奥斯卡

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完整获奖名单

猜定离手 | 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投票预测

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提名名单


2020立春特辑

坚守 | 当我们谈论树的时候

抗争 | 战争爆发,她用镜头为女儿谱写了一部编年史

和解 | 泰勒·斯威夫特的自我和解

释然 | 《蜂蜜之地》:奥斯卡游戏规则的颠覆者


找片儿不过夜·往期回顾

2020.1.1-1.7

2020.1.8-1.14

2020.1.15-1.21

2020.1.29-2.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