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电视剧地理原形竟在这里

王小圣 山西阳泰析城山旅游 2020-08-22

前两年有一部热播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电视剧,讲述一对活动于昆仑虚上的仙人的爱情故事。这个昆仑虚,也称昆仑丘,是我国古代文人学者历来向往的仙境圣地。伟大诗人屈原生前念念不忘“昆仑”仙境,一再发出登昆仑的呼喊。他在《涉江》中就高唱道:“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那么,屈原苦苦追寻的“瑶之圃”“昆仑”在哪里呢?屈原之后的古人并没有给出答案,按照今人的研究成果,屈原和其后的历代诗人所向往的昆仑,就是古代名山——析城山。

析城山名,最早见于《禹贡》,位于山西阳城县西南,紧挨王屋山北,为中华历史名山。山名沿用至今,但历代对析城山名的解释说法不尽相同,而且都过于牵强,令人费解。

唐代李吉甫解释说:“峰四面,其形如城,有南门焉,故曰析城。”而宋代晁说之的说法是:“草木分析曰析,山峰四面如城”,元代吴澄则说:“山高峻,上平坦,四面有门如城”。《阳城县志》(同治版)对诸说加以扬弃,进而解释曰:“山峰四面如城,有东、西、南、北四门分析,故曰析城。”大凡山峦,多有草木,木下有草,草中有木,如何“分析”?再说,天下之城多有四门,如因“四门分析,故曰析城。”那么,天下的城池皆可称为“析城”,为何独有此山称析城呢?山顶有几条可供进出的通道,所以称之为门,实在是因为山被称作城的缘故。现在又说因有门而称城,是因果颠倒。后人不解古来义,知薄识浅妄猜测。何况,析城山可供出入的通道不止四个,所谓“四门”只是大通道,另外还有五个小通道,把大小加在一起共有“九门”,这也是后来帝王都城九门之滥觞。

那么,“析城山”究竟因何以“析城”命名呢?

随着殷墟甲骨文的出土和研究,专家学者对此有了更加令人信服的观点和解释。

《甲骨文合集.14294》说:“东方曰析。”《甲骨文合集.14295》说:“贞,帝于东方曰析。”据此推论,析城应当是东方天帝之城。在全国第三届商汤文化研讨会上,来自河南洛阳的中国先秦史学会原副会长、顾问,洛阳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洛阳河洛文化研究会会长蔡运章先生,来自四川的四川师范大学伏元杰教授,都秉持这个观点,并对此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阐释。 大家知道,中国古代神话及古籍记载中有五方天帝之说,所谓五方天帝,是指东方天帝太皞伏羲,南方天帝炎帝神农,西方天帝少昊金天,北方天帝颛顼高阳,中央天帝黄帝轩辕。那么,析城山既然是东方天帝之城,那就是太皞伏羲之城。

析城山与历山东西相望,历山之巅称舜王坪,是舜王耕种的地方,已经不俗;而析城山巅称圣王坪,是远古帝王生活的地方,那就更加不凡。至于有多少帝王在这里生活,现在还无法说清,但是说太皞伏羲生活于此,应该说是言之有据。

《水经注》云:“昆仑之山三级,下曰樊桐,一名板桐;二曰悬圃,一名阆风;上曰层城,一名天庭,是为太帝之居。”这里的太帝,也是指传说中的太古之帝太皞伏羲。可见,析城山既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华夏始祖太皞伏羲之城,也是中国古籍中所描绘的神圣的神仙居所“昆仑之山”。 如此推断是否有道理?析城山是否具备古籍中所描绘的昆仑山的特点呢?下面让我们仔细对照古籍来看一看。

《海内十洲记》云:“昆仑……方广万里,形似偃盆,下狭上广,故曰昆仑。”《列子·穆天子传》曰:“天子升于昆仑之丘……先王所谓悬圃。”《淮南子·地形训》记:“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悬圃。”《禹本纪》言:“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上面引文所说“方广万里”,是极言其大,“高二千五百余里”,是极言其高,皆非确数。析城山高1889.5米,可谓高矣。山巅较为平坦,广约12700亩,可谓大矣。俗称圣王坪,其实是一个周围高,中间相对平坦的盆地,正如古籍所说“形似偃盆”。盆中青草蒙茸,繁花似锦,古碑文形容为“祥花遍地,瑞草无边”,这遍地祥花,每年从四五月一直开放到八九月,花期长达五六个月。其中尤以胭粉花最为著名,五六月花朵怒放之时,赏花游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如果按照华仁葵教授的反演推断,七八千年之前,这里温暖湿润,花期每年要长达八九个月。在将近两千米海拔的山顶高空,有如此广阔的一个大花园,这不就是古籍中所说的“悬圃”吗?

  更为奇特的是,在这瑞草祥花之中,还有一池波光潋滟千年不涸的湖水,此池面积约七千平方尺,俗称“娘娘池”,亦即王母娘娘的“瑶池”。瑶池东南还有一眼水质醇美甘冽的水井,一个水流汩汩的黑龙洞,这不正是古籍所说的“醴泉”吗?

上文所引《水经注》中关于“昆仑之山三级”的记载,更是析城山真实情景的写照。析城山下有广阔的天然溶洞,即所谓“樊桐”,山巅为百花盛开的盆地,即所谓“悬圃”,悬圃之中有高出平地的土丘,即所谓“层城”。

又有《山海经·大荒西经》云:“(昆仑之丘)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这里的弱水,是指不能载舟的小河。析城山麓四周有盘亭河、南门河(又称紫院河)、秋川河、青萝河(又名石圈河)、桑林河(又名涧河)五条小河,是所谓“弱水之渊环之”。紧挨析城山西边的老岭、十八罗汉峰一带,山丘赤如丹霞,烈日下炎炎生光,似火欲燃,是所谓“炎火之山”。

“准其地望,皆与古籍相合”,这些都是出于偶然吗?现在仍然终年积雪的新疆昆仑山,具有这些地貌特征吗?七八千年前适合早期人类居住吗?

其实,远古的昆仑山,早在春秋战国时就已在人们的记忆中变得一片迷茫了,以至于大诗人屈原都发出“昆仑悬圃,其尻安在”的浩叹。正因为如此,汉武帝才依据张骞的描述,把远在万里之外的误以为是黄河源头的于阗南山命名为昆仑山。这样误名的昆仑山,只能是徒有其名并无其实了。

对照古籍中关于西王母的记载,更能坐实析城山就是古籍中描绘的“昆仑之山”(或曰“昆仑丘之”)。

《山海经·大荒西经》云:“西王母穴处昆仑之丘”。《尚书大传》云:“舜以天德祠尧,西王母来献白玉环。”唐杜光庭《天坛王屋山圣迹记》中说:“黄帝于元年正月甲子,列席王屋山,清斋三日,登山至顶于琼林台,祷上帝破蚩尤。帝遂赦西王母降于天坛。母既降,黄帝亲供侍焉。王母乃召九天玄女,授破蚩尤之策,黄帝依命杀蚩尤于冀。”《山海经》曰:“周穆王至昆仑之丘,游轩辕之宫,眺锺山之岭,勒石西王母之山,纪迹玄圃之上。”《列子·周穆王》曰:“(王)别日升于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而封之以诒后世。遂宾于西王母,觞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王谣,王和之,其辞哀焉。”这些古籍中零零星星的记载,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栩栩如生的图画,从中可以看到当年西王母与其他部族首领在析城山及其周边一带轰轰烈烈的活动情景。其实,西王母就是羲王母。析城山既为太皞伏羲之所居,当然也是其母西王母之所居。今天,析城山上“西王母穴处”的山洞还在,悬圃中西王母宴请穆王的瑶池还在,析城山前黄帝祭天的接天坛还在,山后穆王登山时沿途留下的地名、故事还在。凡此种种,都进一步说明,析城山就是“昆仑之山”。

析城山就是昆仑山,古称昆仑虚,或曰昆仑丘,这在从伏羲到黄帝的远古时代应该是尽人皆知的事实。只是因为颛顼“绝地天通”之后,民间“不能纪远,乃纪于近”,这个事实才随之在浩瀚的古籍中变得模糊了。但是,如果我们把散见于后来许多古籍中的碎片,连缀在一起,这个事实还是可以看得见的。

杜光庭在《天坛王屋山圣迹记》中引《山水之源图经》时说:“(王屋山)上则接于昆丘,下即侵(浸)于蓬岛。”济源邵原镇的《蚩尤观重修记》说:“蚩尤观,原处三里之地……脉从昆仑而来龙,处天坛之阳也。”《王屋山志》说:“析城之山升白气于天,落五斗峰化为湿云,自窦中滴水,降太乙池。旧志云:‘(析城山)上有二泉,亢旱不竭,与济渎通’”。《辞海》(中华民国三十六年版)在“王屋”词条下写道:“山名,在山西省阳城县西南,西入垣曲县界,南跨河南省济源县界。山有三重,其形如屋,相传为轩辕访道处。顶有接天坛,东有日精峰,西有月华峰,中有黑龙洞,前有太乙池,即济水发源处。”梳理归纳这些信息,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析城山即济水之源,是王屋山上接之昆仑丘。

古籍描述的昆仑山,除上述种种特征外,还有一个重要特征,那就是“河之源”。析城山作为昆仑山,是否具备这个“硬条件”呢?上文已经说明“析城山即济水之源”,那么,这与黄河、淮河、长江并称“四渎”的“济水”是古籍中所说的“河”吗?

我以为,古籍中所说的“河之源”,应该就是“济水之源”。所以这样说,原因有二:其一,后人们习惯认为“河”,就是指黄河,但是黄河最早叫浊水。其二,黄河古时常常改道,有多少次与济水合而为一或借济水之道而入海?这“浊水”与“济水”分得清吗?

析城山顶有《管子》所载“伏羲造‘六峜’以迎阴阳”之“六峜”遗迹,析城山麓有《山海经》《太平御览》所载女娲补天造人之五彩石、娃娃崖等遗物。析城山处于“下川文化遗址”索泉岭区,有旧石器晚期至新石器早期文化层,说明距今一万至一万五千年前有人类在此活动。这些可都是铁证据!

  综上所述,析城山既然是东方帝太皞伏羲之城,是西王母穴处的昆仑之丘,即古籍中记载的远古昆仑,那么,析城山就是中华历史文化名山,就是中华文明曙光升起的地方。这就是析城山的真面目!

                                                                                   作者:王小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