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2年,磐安“虎”力全开!定下这些目标,与你我有关!

磐安广电 2024-01-19



2月10日
磐安县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
隆重开幕
陈强摄
代县长何浩挺
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陈强

2021年
我县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实现了“十四五”的良好开局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
也是新一届政府履职开局之年
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

这一年
磐安定下了哪些目标任务
小编为大家划重点啦
一起来看

▼▼▼


2022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全县生产总值增长7.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5%以上;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10%以上,节能减排各项指标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一)做强实体经济,构建更富活力的产业体系


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


  • 完成省级经济开发区设立整合,加速推进5个产业园中园建设,推动方前、新渥等5个小微园建设。

  • 培育省级隐形冠军企业1家,新增规上企业15家以上、超亿元4家以上,规上和规下工业增加值均增长13%以上,外贸进出口增长8%以上。


  • 深化实施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2.0版,推广“互联网+”“机器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23%以上。

  • 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规上工业亩均税收达23万元。


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


  • 奋力打好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攻坚战,景区镇、景区村覆盖率分别达到100%、70%。


  • 积极实施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行动,完成25个示范点建设。


  • 聚焦避暑、研学、影视、户外、养生五大基地,全力打造长三角知名康养旅居目的地。


  • 打响“身心两安·自在磐安”品牌,旅游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


提升发展现代农业



  • 全面完成“非粮化”整治任务,农业产值增长2.6%以上。


  • 实施农业“双强行动”,农作物和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省市目标。


  • 推进茶叶、茭白等特色产业品牌化、集约化发展。


  • 推进生猪、中蜂、水产等养殖业发展,争创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县。


  • 深入实施“特色创优”工程。


  • 提升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


培育发展中医药健康产业

郭舍梅摄


  • 做好“一县一业”文章,完善中药产业发展扶持政策。


  • 启动县域中药材资源普查。


  • 大力发展中药深加工,中药工业产值增长30%以上。


  • 加强浙八味药材城建设管理,年交易额增长10%以上。


  • 深化“三共享”和质量追溯体系建设。


  • 成立磐安中药产业科创联盟。


  • 加快中药产业与文旅、康养融合发展。


  • 提升“磐五味”公共品牌影响力。


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


  • 规上服务业企业营收增长10%以上。


  • 建成华厦物流园。


  • 加快发展养老、家政、租赁等生活性服务业。


  • 加快云海方舟、玉岑山居等星级酒店建设。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6%,网络零售额增长15%以上



(二)扩大有效投资,积聚更加坚实的发展支撑


坚定不移抓招商


  • 突出重点平台,落实招商项目谋划储备、对接洽谈、开工建设等全流程运行机制。

  • 更加突出招商项目质量,力争招引7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1个、3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2个,到位资金22亿元以上;县(市、区)长项目落地率50%以上。


精准有效建项目


  • 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监管系统。


  • 推进S209安文至窈川、S316新渥至双峰、方镜线方塘至胡宅段等交通项目和新渥小学改扩建等一批教育卫生项目前期。


  • 重大政府投资项目开工率、计划投资完成率均达95%以上,重大产业项目开工率90%以上、计划投资完成率9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


  • 积极主动向上申报项目,争取更多项目入围省重点、省重大产业、省重大服务业项目、省“六个千亿”工程。


围绕要素强保障

林明泉摄


  • 高质量完成县乡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


  • 全面开展工业用地全域治理,完成低效工业用地整治提升800亩;加大土地整治力度,完成8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消化批而未供800亩,盘活存量300亩,新增建设用地复垦100亩。


  • 完善集中财力办大事体系。


  • 深入推进国资体制改革。


  • 全年新增贷款36亿元,存贷款余额增长13%。


(三)推动改革开放,释放更为强劲的发展活力


迭代升级数字化改革


  • 对接落实全省数字化改革“1512”工作体系和“141”体系的衔接贯通。


  • 加快推进省级试点场景建设,确保典型应用全面上线。


  • 推动群众和企业“一件事”扩面,实现更多“一件事”网上、掌上联办,全面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


全面加强对外合作


  • 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开展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产业项目合作。


  • 加强与发达地区的科创、资本要素对接,积极谋划人才科创飞地建设。


  • 深入推进山海协作,加快东磐消薄飞地项目建设;加强与金义新区对接。


不断提升创新水平


  • 加强创新平台建设。


  • 培育企业创新主体,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以上。


  • 深入实施人才科技新政。


  • 推进产学研有效合作。


(四)强化统筹融合,建设更高品质的美丽城市


加快老城有机更新


  • 高标准建设县城“十个一”城市基本形态,努力打造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山区样板县。

  • 深入推进“品质山城”建设“六个十大工程”。

  • 协调推进各类管线管网改造;持续推进老城区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工程;加大城南区块系统更新改造力度。


实施新城赋能行动


  • 加快新老城区同城化步伐。


  • 完善路网体系、优化供水体系、丰富城市业态。


实施城市管理提升行动


  • 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复审成果。


  • 深化“智慧城市”建设。


  • 持续开展治乱、治堵等行动。


  • 加强社区建设。


(五)深化乡村建设,绘就更具韵味的美丽画卷


精心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


  • 启动共同富裕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带(休闲茶乡带)建设,打造尖山——玉山“多彩台地”县域风貌区。


  • 巩固提升美丽庭院2000个以上,打造美丽田园2个、美丽景区1个。


  • 高品质建设美丽公路14公里、珍贵彩色森林5000亩、美丽河流1条。


  • 积极建设美丽城镇,尚湖、方前争创省级样板。


高标推进人居环境治理

陈彬摄

  • 城乡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无害化处理率、资源化利用率均达100%。


  • 推进农村公厕服务大提升行动,创建省级星级公厕15座。


  • 实现农村危房动态清零。


厚植绿色生态优势


  • 开展低碳试点县建设,创成全省首批“无废城市”。


  • 推进分布式光伏省级试点。


  • 实施蓝天工程,推动全县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 出境水质保持II类水标准,力争再夺“大禹鼎”。


  • 强化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


  • 全面推进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市建设,争取列入固碳增汇试点县。


(六)加大民生投入,创造更高水平的幸福生活


全力推动强村富民


  • 集体经济年收入20万元以上且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实现全覆盖,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达到40%。


  • 低收入农户增收14%以上。


  • 持续推进全省农家乐第一村建设,打造“磐安山居”品牌农家乐50家,农家乐经营收入3.8亿元以上。


  • 建立磐安小吃后厨基地,新增从业人员1000人以上。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和大病保险选缴率不断提升。


  •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 健全“1+8+X”社会大救助体系。


  • 深化“医养结合”,居家养老照料服务全覆盖。


  • 改造无障碍家庭20户以上,创建省级无障碍社区(景区、村)1个。


  • 常态化开展双拥工作。


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 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


  • 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启动新一轮学校撤并。


  • 深化“医共体”建设,推动中医院特色化发展。


  • 完善公共文体设施,办好省运会相关赛事。


  • 提升精品特色礼堂10家以上,建设数字礼堂20家以上,建成乡村特色馆10家以上。


夯实社会治理基础


  • 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 努力实现“无信访积案县”五连创,争创“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


  • 推进“山城管事”治理模式,优化“山城办事员”队伍,完善村级“美好家园参事会”建设。


  • 争创“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


  • 全力做好党的二十大、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等安保工作,力争夺得“二星平安金鼎”。


新一轮发展蓝图已经绘就
磐安未来可期


编辑|王丹红

初审|楼俊俊

终审|胡妙良


▲“磐安防疫”自主申报▲


@磐安人,退钱啦!下月开始!

全省第一批100个试点村!磐安也有!

杭温高铁工人冬日“夏战”,高山腹地400米,一天喝十几斤水!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2022年,磐安“虎”力全开!定下这些目标,与你我有关!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