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磐安唯一的村小,用民乐演绎“放牛班的春天”

磐安广电 2024-01-19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
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
音乐老师马修
用爱与音乐
为学生们谱写了新的生命与希望
在磐安
玉山镇中心小学玉峰校区
现实版《放牛班的春天》
正在上演~

音乐教室里,学生们正自信地用各种民族乐器,演奏着婺剧经典曲牌《花头台》。鼓声隆隆、唢呐高亢、二胡低沉、扬琴悠扬......看着孩子们有板有眼地一弹一拨、一呼一吸,站在讲台上的民乐教师周佩龙欣慰地露出笑容。


周佩龙,1948年10月出生在玉山镇浮牌村的一个民乐世家,祖孙三代皆会多种中国传统乐器。年轻时,周佩龙曾跟随剧团外出表演,积累了丰富的演艺经验。回村后,他积极参与村里的大小文艺活动,是当地有名的二胡高手。



2014年,玉峰小学制定“民族乐器进课堂”的教学方案,聘请已赋闲在家的周佩龙作为民乐教师,负责全校六个年级的音乐教学课程。“2014年以前,周老师就曾免费给学校教师提供音乐指导近10年,学校参加县艺术节的节目也都是他帮忙编排的。”语文教师周新民介绍,自周佩龙来校后,学生们的艺术生活日益丰富,多次在县市各大文艺比赛中斩获一等奖。


玉峰小学是全县唯一的村小教学点,当前在校学生仅77名。在周佩龙到校前,他们从未有过专业的民乐培训,音乐基础近乎为零,要想与教学条件更为优越的城区孩子一较高低,难度可想而知。


“要演奏好一曲《花头台》,最少需要十余种乐器,可供孩子们选择学习的乐器就多了。”初到学校的周佩龙权衡再三后,决定教授《花头台》,在陶冶学生个人艺术情操的同时,弘扬和传承本地民间传统文化。


万事开头难,虽然周佩龙此前十分擅长二胡、横笛等吹拉乐器,但对《花头台》中必备的琵琶、中阮等弹拨乐器却不甚精通。打铁还需自身硬,他边上课边求教“磐安吹打”省级非遗传承人陈元喜老师。“学好乐理,一通百通”,经过刻苦训练,加上多年的民乐基础,不到一年,周佩龙在弹拨乐器方面的技能就有了很大提高。




在课堂中,心思细腻的周佩龙考虑到三年级以下的学生体格小,长时间握持琵琶、月琴等较沉重的乐器体力不足,便从教导他们学习乐理知识开始,培养孩子们的乐感,打牢基础;针对四至六年级的学生,他因材施教,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利用每周两节的音乐课和每天晚饭后的休息时间,手把手教学,鼓励并督促学生勤加练习。“音乐除了讲究天赋,更需勤奋坚持,农村小孩吃苦耐劳,懂得珍惜。”周佩龙相信每个孩子都有着无限潜力。

六(1)班学生周康莹是校园里独当一面的扬琴手,也是周佩龙的得意弟子。三年前的一个傍晚,周佩龙独自在音乐教室内练习扬琴,忽然抬头看见这个娇小的女孩一直站在门外。看着小女孩紧盯扬琴的眼神,周佩龙邀请她一起弹奏,意外地发现周康莹乐感良好,便专门“开小灶”,将《花头台》一段段拆分,让她从头学起,帮助她快速入门。


周康莹的同班同学周子宸,不仅会横笛,还会大小唢呐。在他读二年级时,周佩龙就发现了他的音乐天赋,便破格让他和高年级的同学一起实操练习。为了让学生早日学会唢呐,周佩龙还允许周子宸将乐器带回家中练习,并不时到他家中教学。2021年,周子宸参加县级比赛,荣获小唢呐项目个人吹奏三等奖。



周康莹、周子宸并不是个例。如今,玉峰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几乎人人都会一门民族乐器,《花头台》《金毛狮子》《天下同》《小桃红》等各大曲目,孩子们也都信手拈来。2016年,玉峰小学获评“金华市非遗花头台传承基地”。近年来,该校民乐队已渐渐走出校园,走出磐安。


“如果身体允许,我会一直教下去。”周佩龙表示,自己将竭尽全力让乡村学生也能跟城里的孩子一样,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也希望未来有更多年轻的民乐教师投身乡村小学音乐教育事业。


下面一起来欣赏

同学们演奏的《花头台》片段


记者|甘凯 傅利刚

编辑|楼佳璐(实习)
初审|楼俊俊
终审|胡妙良


▲“磐安防疫”自主申报▲



阴性!磐安发布最新通告

磐安人,我县物资储备充足!放心!管够!

非必要不离磐!磐安发布最新通告!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磐安唯一的村小,用民乐演绎“放牛班的春天”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