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磐安人小心!已有俩村民误食,有毒!

磐安广电 2024-01-19


近日,大盘镇小盘村有两位村民上山采摘野生猕猴桃,偶然间看见满地的白色蘑菇,以为只有彩色的蘑菇才有毒,就采摘了一大袋回家。


当天中午,他们就将采来的野蘑菇做成了蘑菇汤,两个人各吃了3个蘑菇后,都觉得这蘑菇味道怎么不像传说中的那么鲜美,甚至还有点苦涩,就不再吃了。其中一人觉得有点可惜,又喝了两口汤。


当天下午4点,喝汤的那位村民就开始头晕、头痛,吐了两次,开始拉黄水样的稀便,吃了点克痢痧,也没见好转,到晚上9点还是撑不住被送到了医院。另一位村民在第二天早上也出现了类似的症状。


15日,在村民的陪同下,县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在盘峰乡西溪村的山上采到了当天他们吃过的蘑菇。工作人员拍下照片传给国家疾控中心以及浙江大学研究菌菇的老师进行辨认。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采来的8个外貌极其相似的白色蘑菇中,居然是4种不同的毒蘑菇!分别属于“粉褶菌属”与“鹅膏菌属”。专家判断,这些蘑菇中最多,也最有可能造成这两位村民中毒的叫“近江粉褶菌”。

你能认出这是三种不同的毒蘑菇吗?


粉褶菌类蘑菇中毒一般是胃肠炎、头晕头痛、嗜睡,肝功能损害,严重的情况要进ICU抢救。鹅膏菌类的蘑菇中毒则更是造成了95%的毒菇致死案例,有极为严重的胃肠道和神经系统损害。不幸中的万幸,这两位村民吃的蘑菇不多,吃的鹅膏菌也不是剧毒鹅膏。


人们常认为颜色鲜艳的蘑菇都是有毒的,越漂亮毒性越大。但这种说法其实并不完全准确,在毒蘑菇中,有许多长相低调的蘑菇依旧是有剧毒的。下面列举几种常见但颜色并不鲜艳的毒蘑菇。

防毒蘑菇中毒请记住 “三不”
不要采食野生蘑菇 不要购买个人采摘售卖的野生蘑菇 不要轻易食用没吃过或不认识的蘑菇 


 中毒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毒蘑菇毒性非常强,中毒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光按中毒的症状就可分为胃肠类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肝肾损害型和类光过敏性皮炎型等。 


大部分误食后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急性胃肠炎症状,视力模糊以及精神亢奋、精神抑制、精神错乱、幻觉等精神症状,严重的可出现溶血、肝脏和肾脏损伤等症状。目前对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且中毒症状严重,发病急,死亡率高。


误食毒蘑菇怎么办

如有市民食用蘑菇后出现不适症状,要高度怀疑毒蘑菇中毒,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快催吐,并立即到正规医院救治,最好携带剩余蘑菇样品,以备进一步诊断治疗。 



来源|磐安疾控中心

编辑|吴佳

初审|陈圆

终审|曹国灯




▲“磐安防疫”自主申报▲


磐安县常态化核酸采样点

▲点击图片放大查看▲

☞明天开展!事关全体在磐人员

☞明确了!即将放宽!涉及所有磐安车主!

☞57名!全市检察机关司法雇员招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磐安人小心!已有俩村民误食,有毒!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