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70人遇难135人失踪,喜马拉雅地区冰川断裂带来警醒

醍醐 2021-04-16

以下文章来源于千篇一绿 ,作者杨凯奇

这是来自喜马拉雅的

第 1205 份礼物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绿色新闻部“千篇一绿” 

南方周末记者 杨凯奇

南方周末实习生 宋一顺 冯雅雯


截至2月23日,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升至70人,仍有135人失踪,搜救工作仍在继续。事件原因是冰川崩落还是山体滑坡,目前尚未完全确定。


无论冰川崩落还是滑坡,都与当地冰川消融关系甚大。“中国的冰川也面临类似的问题,亟需加大对冰川预警的关注和投入。”


“中科院这样的研究机构对冰川做了一些研究,但我们不知道该报给哪个部门,谁家都说不是我们管的。”


救援工作仍在开展  新华社/图

作为一条穿行在喜马拉雅山脉峡谷中的河流,印度北阿坎德邦(Uttarakhand)查莫里(Chamoli)地区的陶利根加河(Dhauliganga)并不太宽,时值印度半岛的旱季,它的奔腾之势比雨季要“温柔”许多。

但2021年2月7日,陶利根加河突然暴发洪水,造成下游两座水电站溃坝,冲毁多座桥梁,并带走了至少70条生命。
 
被冲垮的水电站  新华社/图
 
根据印媒报道,洪灾当天,有工人在后来被冲毁的希甘加(Rishiganga)水电站施工,正在施工建设的塔普万(Tapovan)水电站工地也被摧毁,工人和峡谷附近的一些牧民与农民成为主要的遇难者。截至2月23日,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升至70人,仍有135人失踪,搜救工作仍在继续。

查莫里的首席医疗官GS Rana称,根据尸检报告,遇难者都受到身体伤害,“污泥和水进入了肺部”。

查莫里地区分布有大量冰川,事件原因是冰川崩落还是山体滑坡,目前尚未完全确定,科学家已组成团队前往灾难现场,北阿坎德邦政府将成立一个机构,调查事件原因。全球各地的地理学家和冰川爱好者也纷纷打开卫星地图,探寻2月7日上午究竟发生了什么。

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的沈永平研究员对南方周末记者分析,无论冰川崩落还是滑坡,都与当地冰川消融关系甚大。“中国的冰川也面临类似的问题,亟需加大对冰川预警的关注和投入。”


骤然增加的
水量从何而来?

2月7日晚,印度中央水务委员会(CWC)表示水位上升得到了控制,洪水对周边村庄的威胁消除。但搜救工作碰上了麻烦——发生溃坝的两座水电站,其中规模较小的塔普万水电站尚未完工,工人们正在修建导流洞。洪水夹杂着泥沙碎石很快将导流洞封死,救援工作集中于这条长约1700米的隧道,但大量的碎屑和淤泥令搜救进展缓慢,清除整个隧道中的污泥和碎屑可能要花费数月的时间。 

由于伤亡惨重,这起灾难引起世界关注。印度总理莫迪则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为那里的每个人祈祷。”

对灾难原因的追寻也成为焦点:这究竟是单纯的天灾还是夹杂着人祸?有无可能被预测和避免?

2月7日的消息都显示灾难原因为冰川崩落。不过,陆续有研究者通过卫星图观测指出,更可能的原因是希甘加水电站上游较偏远的一座雪山发生了山体垮塌。据CNN报道,2月10日,印度内政部长阿米特•沙阿(Amit Shah)向议会表示,山体滑坡引发了一场“雪崩”,蔓延至14平方公里,引发山洪暴发。

美国卫星运营商Maxar的卫星图像显示,一座雪山的一侧山体崩塌落入了河里,垮塌量之大导致山体形态都发生了巨大改变。

“最想不通的是,如果只是单纯的石头掉进河里,骤然增加的水量从何而来。”沈永平发现,事故发生地的峡谷里有7条冰川,因此滑坡的碎石可能夹带着雪崩和碎裂的冰川一起滚入河流阻塞河道,碎石和雪崩同时会带来大量热量,冰被卷入水流中进一步压碎和融化,造成河流水位暴涨。河水一路向下,先冲毁希甘加水电站,再冲垮了下游一座更小的水电站。“这可能是整个灾难链的还原。”
 
被冲垮的水电站  新华社/图


洪灾何以
发生在旱季

这场灾难使人们回想起2013年6月袭击北阿坎德邦州的山洪。泥浆和岩石摧毁了房屋和基础设施,约有六千人死亡,被称为“喜马拉雅海啸”。

与“喜马拉雅海啸”发生在6月不同的是,2月的印度没有西南季风输送暖湿气流,干旱少雨,是洪灾不易发生的时节。

引发洪灾的岩崩或山体垮塌看似是偶然事件,但沈永平认为,当地处于冰川冻土带,山体垮塌与冻融作用有关——土壤或岩层中冻结的冰在白天融化,晚上冻结,冻结膨胀产生的压力将周围的岩石涨裂,进而导致岩石崩解。冻融作用既可以发生在炎热的夏季,也能发生在冬季。全球气候变暖则加剧了这一作用。

灾难发生地位于楠达德维国家公园,是世界遗产地。楠达德维峰是印度第二高峰,这里冰川退缩数据能够说明全球变暖影响之巨。根据印度学者Kumar等2020年的研究,1980年左右,楠达德维平均气温为5℃,现在已经升至7℃。与气温对应,1980年,楠达德维冰川群冰川覆盖面积达到243平方公里,占该区域地表面积的35%。1980-2017年,该区域冰川面积退缩到约217平方公里,退缩率达到10.7%。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冰川退缩速度较前两个十年显著加剧。

冰川退缩不仅意味着冰川“变少”,也会带来冰川运动提速,由冰川所构建的地质环境也随之越来越不稳定。仅仅在2018年,巴基斯坦的兴都库什山脉、新疆叶尔羌河流域、西藏林芝的喜马拉雅山区都发生过冰崩或是冰川堰塞湖崩决灾害。


冰川灾害预警
尚处于起步阶段

人类对冰川灾害并非完全束手无措。沈永平介绍,目前可以通过比对先后拍下的卫星图,找出哪条冰川运动比较异常,确定观测目标冰川后,再在冰川上放置测量仪器,检测冰川的裂缝等灾害迹象。

但他亦坦言,目前冰川预警十分困难,“基本没有准确预测的。经常是发生溃决之后,我们才在发生地添加一些监测仪器”。
 
冰川监测  韩春坛供图/图

难点在于,一个高海拔区域可能有成百上千条冰川,很难准确地发现监测对象。即便发现对象,到达冰川的路途也遥远而艰难,监测点又荒无人烟,难以进行长期监测。此外,现在还缺乏耐极端低温的监测设备。

冰川有其复杂的一面:它时而是固态的冰,时而是液态的水,两种形态可能酝酿不同类型的灾害,给研究者带来诸多挑战。目前在冰川灾害预警方面只有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走在前面,“但他们也有很多没搞清的问题”,沈永平称。

他呼吁,应有专门的团队和经费研究冰川灾害预警问题,但目前冰川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国内尚没有对口的管理部门。近年来,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国家气象局、水利部等多部门开始关注冰川,但各部门有各自关注冰川的视角,如水利部门将冰川视为水资源,但当冰川呈固态或酿成灾害时则难以管辖。气象部门研究冰川成灾的原因,但难以实现日常管理。究竟由谁主导,尚未一锤定音。

“中科院这样的研究机构对冰川做了一些研究,但我们不知道该报给哪个部门,谁家都说不是我们管的。”沈永平感到,冰川预警目前的局面有些尴尬。
 
喜马拉雅山脉的龙巴萨巴冰川湖监测  王欣供图/图


灾难发生地
水电开发或过密

在印度国内,不少人认为此次灾难与印度水电站开发过密脱不开干系。印度前水利部长、莫迪政党高级领导人乌玛•巴蒂在社交媒体上说:“当我还是部长的时候,由于喜马拉雅山脉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地方,所以我曾要求电力项目不应该建在恒河及其主要支流上。”

目前印度是遭受冰川灾害影响较为严重的国家,因为印度北部的高海拔区域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海拔相对中国一侧较低,人烟密集,许多村庄为取水方便就聚集在冰川之下。

印度半岛整体地势低平,水力资源主要集中在北部的喜马拉雅山区,因而印度北部水利开发特别密集。一些环保人士认为,水电站施工过程中的爆破可能扰动了周围的山体和冰川,酿成这次灾害。

据CNN报道,此次溃坝的希甘加水电项目在2019年还曾被附近村民告上法庭。村民递交给法庭的请愿书中称,建设水电站涉及在河床上钻探,需要爆破,而他们担心爆破会破坏山体稳定。2019年,北阿坎德邦高等法院通过了两项暂缓执行命令,一项是限制希甘加电力项目进行爆破活动,另一项是指示水电公司从项目现场清除所有建筑垃圾和碎屑。

沈永平认为,冰川灾害预警技术不成熟的条件下,应该尽量避免在地质条件复杂的高海拔区域修建大型工程。随着中国大型基建工程、水利工程的推进,冰川灾害问题也应引起重视。

编辑 视觉|汪韬



【相关阅读】


当莫兰迪回到拉萨

一条藏毯的传世使命

藏区发现新物种:命名致敬胡歌、古天乐!

首获玛格南大奖的华人摄影师:梦境西藏


点击卡片即可转至购买页




点击“阅读原文

寻找来自喜马拉雅的礼物



招聘 | 加入我们,让世界遇见当代西藏!

查看醍醐开放职位


醍醐艺术中心·拉萨

拉萨市仙足岛环岛南路 0891 6626599

醍醐艺术中心·上海

上海市莫干山路50号3-108 021 63152563

醍醐古城店·拉萨

拉萨市大昭寺八廓街转经道东街13号 0891 6500134

醍醐衙门店·拉萨

拉萨市大昭寺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口 0891 6831926

醍醐古树店·拉萨

拉萨市大昭寺八廓街旁拉让宁巴古院口 0891 6549551


 觉得不错就点个在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