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忆|李秉钧校友:1959,在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校友总会 联络服务每一位重大人
1959-1964我在重庆大学电机系读本科,我讲的故事正是发生在当年初入母校的前前后后。本篇文章写于2022年。正可谓:2022年秋天讲1959年秋季的故事,恰好是81岁与18岁对话。
—— 1959,在重庆大学 ——
2019年10月在电气工程学院门口与校、院领导和校友合影。本文叙述的很多故事就发生在照片后面的大楼。
考入重庆大学使我遂愿
1959年,我是成都石室中学高三学生。经过了边劳动边学习的1958年,1959年开年以后,同学们的心还没有收回到学习上。到三(或四)月,学校开始抓毕业考试和高考,全面复习,把以往的知识点拿出来在学生们脑子里过一遍,再把学过的俄语单词背一背。经过两三个月的突击复习,400多毕业生还是基本上都被不同的高校录取了。
高考中还有一件没有预料的事:各科试卷都是单面印刷,唯有物理试卷双面印刷。有些同学只看到一面、只做了前半部分。我们一个班就至少三位同学物理丢分一半多,但他们都考上了。真得感谢老师们平时的教学抓得扎实。
一个18岁的男孩子,自信满满地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懂得这个世界了。在此前大约一年,我脑子里有两个心愿。一个是趁升学“到外面的世界看看”,另一个是今后“干一个激情燃烧的行业”。活动范围太小,走来走去就府南河圈内。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真想看看。从高二开始,常常有高校来石室中学办讲座,讲他们大学的专业前途、他们的行业的精彩、讲世界上相关的科技的今天和明天。什么电子电讯业、航空业、现代医学等等,个个都是火红的、充满挑战的,孩子们越听心里越激动不已。
虽然重庆大学没有来石室办讲座,但是我已经注意到这所大学是当时中央直属的23所高校之一。我也知道被称为“工程物理”的专业就是那个年代最吸引人的“核工程”。
那年高考考生远没有现在那么多,考场就在成都的几个大学借用一些教室。石室中学考生在四川大学。五六十岁我兼任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的博导时,每当我从第三教学大楼面前走过,我都要看看二楼东面的一个窗户。当年我高考的座位就在那间教室的窗户边。走出成都的第一步就在这里。
八月的一天,拆开一个简单朴素的信封,是重大的录取通知书:重庆大学电机系工程物理专业。遂愿了:既能出去又离家不远,还是吸引力很强的专业。
接下来是整装待发。外婆从家里匀出一床棉被,把棉花拿去弹了。又拆洗我的棉裤和棉袄。还给我找了一个旧手提箱,让我把几件换洗的衣服,一件旧棉绒衣装进去。没有绒裤。只带了中学用过的《俄华词典》《四位数学用表》之类的工具书,我相信重大图书馆有的是书。外婆找来了两个麻袋,把它拆开,拼接缝成一块大的包布。我用它把被子打成一个被盖卷儿。我想办法试了几次,捆了拆、拆了捆,终于打出最佳的背包。然而没有想到的一个终生遗憾,是1959年底59岁的外婆因病住院,在医院去世了。
8月27号那天,同班同学杨建和把我送上火车。成都到重庆火车票慢车八块五要坐十五小时,而十小时的快车要十块零两毛。为拿出给我上学的路费、伙食费和入学的开支,家里已经竭尽全力。为了省钱,我选择坐慢车。
—— 1959,在重庆大学 ——
从三教到五教
第二天下午在菜园坝重庆站门口,我很快加入到重庆大学新生接待站的圈子里。我问接待的同学,火车站离城区多远呢?他斜着胳膊指着两路口向上的方向“你看,那就是重庆城嘛”。我一看好震撼,脱口而出:“重庆的城墙这么高啊”。出于从小在成都形成的思维,我贸然把两路口陡峭的山崖当成“城墙”。顺着这样的理解我感觉到带我们去学校的汽车先爬上了“城墙”,似乎从文化宫对面的“城墙的缺口”进城。没多久,从牛角沱出城,这时候又自认为学校快到了。我是以在成都形成的思维理解重庆:从成都火车北站穿过城区,新南门出城马上就是如川大、成都工学院等大学区。可是呢,我们的大巴出城以后走了四五十分钟了,还在江边的山路爬行,还看不到学校呢。
快到门校门口的时候。接待的同学说:同学们学校到了,到了!全车都激动起来,有人还喊叫起来。进了大校门,穿过高高矮矮的树丛、各色各样平房的教工宿舍。正好是今天这块校训碑刻的地方我们下了车。
我落地的地方是现在的这块碑前面
从川大三教起步,到重大五教前落地。就这么来到外面的世界。
很快,电机系的接待同学就把我找到了。帮我提箱子的是一位高个子,戴眼镜。后来我知道他是张敬荣,三年级的,调干生。途中,北方口音的张同学指着路边的大楼说“你看那就是咱电机系。”七层高的楼当时在成都还很少见呢。更有以前想都想不到的稀奇事:进大楼不是从一楼而是从三楼。还有,从下车到宿舍这么一小段距离又是上下坡又是阶梯的,就没有走过个平路,上上下下翻过两道樑。
电机系男生宿舍(又叫第八舍),是一栋П字形状三层楼。房间内全木质地板,四张上下铺床。一张像乒乓球台那么大的书桌。两张床之间的衣柜和书架,有属于每个人的一格、一排。比自己家里边还好多了呀。然后去看看卫生间吧,在成都还从来没有用过这种冲水的卫生间呢。
吃晚饭时,老同学又把我们带到了食堂,好大的食堂啊,这个食堂有三个像大礼堂那么大的,E字型排开。
然后,就开始认识熟悉同学。石室那个班63位同学,重大一个班只有二三十位。大概有1/3左右从城市来。从工作单位抽调的、称为调干生,约1/5。此外大部分同学来自农村。当时农村生活比城市艰苦。农村同学带来的典型配置是硬邦邦的一床被子,蜡染的被面。部分同学没有棉衣。少部分没有鞋,光着脚。城市农村的,可以换洗的衣服至多就是一套。
当天晚饭后,同学们结队到嘉陵江边。途中我去了图书馆,书库很大。满满的各种各样的书。读者可以随便选,随便翻阅,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开架的图书馆。
回来以后,我急忙给家里报告所见所闻。写的一封信从饶家院邮局投出,约三天才能邮到家。
那天晚上躺在床上的同学们聊着新奇的见闻。外面的世界真的很大啊,这才半天就看到这么多,从明天起的这五年我还会遇见什么呢……
—— 1959,在重庆大学 ——
工科学生的第一课
第二天,工程物理专业开迎新会。与我们见面的是专业主任串国权教授,党支部书记黄远琳教授,周际昌教授等领导和老师们。
领导先介绍了专业的背景。1953年和1956年两次院系调整,国家按照综合大学和专业大学的体制重新整合各校的配置,原综合大学清华、交大、重大等都重整为工科大学,还把力量强的一些学校分出一些力量到其他地方成立专业的大学。嘉陵与长江相汇而生重庆,人文与科学相济而衍重大,院系调整以前,重庆大学设有工学院、理学院、文学院、法学院、教育学院、医学院、商学院。50年代进行过两批次院系调整。第一次先是留下工学院,其它各学院都调到外校外地,重大分出去的理科、经济、教育等都在外校成为骨干。有的独立为专业的大学,称为该行业的主力院校。随后一次工学院的电信、地质、化工、土建、财经等在国内有影响力的专业也调出去,成为一个个行业的骨干技术力量的摇篮。随着两批外出我们当时听说的李四光、马寅初、何鲁、柯召、徐僖等等一大批前辈科学家都从重大到其它单位或院校任职。每次调出都有完整配套的专业课和基础课教师、未毕业的学生、资料和设备。重庆大学本部基本上没有得到外部的力量调入。只余下机、电、动、采、冶五个系 ,1960年代起恢复无线电系,成了纯工科。
我在《重大 · 通信人》(刊于《重大校友通讯》2019第二期)介绍过,电机系通信专业被“整体搬迁”到北京,与外校合组的大学成为中国通信业的主力院校,而且继后在北京拿毕业证的重大校友又成为更多新的邮电院校的基础力量,成为中国通信业各部门的主力。几十年来中国通信的发展、中国数字化的发展都离不开重庆大学的师生的贡献 。
重庆大学的前辈们并没有止步不前,面对国家工业化蓬蓬勃勃的发展和对人才、科研成果的迫切需要,重庆大学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的专业配置。1959年间,正好是我们入学的那一年,一批当时非常先进的专业在艰苦的环境中建立起来了。其中电机系开设了工程物理专业,冶金系开辟了新材料专业,无线电系除了开设无线电技术还专门开设了计算机专业,包括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为解决国家工业急需的人才,还开设了大约有一两千人的专科培训的钢铁专业
对国家、对民族、对学业的担当与奉献,是 “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的体现,是重庆大学由来已久的传统。只要国家需要,就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挖掘自己的潜力为国家做更多贡献。
工程物理专业最初为电机系306、307、308专业。不久后改称工程物理系801、802、803三个专业。分别是以核反应堆、以回旋加速器、以原子能的应用为学科方向。
迎新会上工程物理专业领导宣布,九月、十月1959级本科新生不在课堂上课而是参加专业的基础建设。
全专业集中力量来建设一批基础的设施,一是建设一个小的加速器,二是开展放射性同位素在工农业的一些实际应用研究,三是在核反应堆方面搜集资料、做一些摸索性、验证性的设计计算。我被分配到加速器专业。我们专业已经有三年级的学生了,周纪昌老师带队。已有的师生已经搜集了些资料,提出了一些设计,画了一些工程设计图。我们一年级的同学就被分配跟着他们去做。设计的这些图大部分需要到外单位去进行一些协作,大部分在重庆市内的工厂搞定。去工厂跑联络,就是我们一年级的同学干的。我这样的同学也愿意去跑一跑,跑出去看一看,一方面我能够从中间学到工科的一些知识,另一方面呢,我对这个城市也感觉到很神秘。我最初以为是跑跑腿的差事,一个月以后,感到不是那么简单的。首先,我必须赶快学习核工程方面的一些知识,即使是科普级的,还必须对零部件在系统中的功能、技术要求、检测方法尽可能深入了解。然后,到了工厂我必须和厂的领导、车间的领导、技术部门、工人、特别是与关键性的技术人员和与老师傅都要建立联系。而联系的这些人又匹配着各种各样的人文特点,以前我从来没有遇到。我还要认真地给他们当下手,跟着他们去做一些体力活和力所能及的技术活。每次去厂前都要想很多、想很久,一个18岁的孩子以前从来没有动过这么多脑筋。一年级期间我还一个人独立地从成都押运两箱放射源到重庆,一个人在一节火车车厢待了两三天,然后自己想办法从茄子溪将货物运到实验室。
两个月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同学们都学到不同的知识,有的人用做实验已经很熟练。有的人阅读不少材料。很多人初步会查资料、金工工具、手摇计算机、计算尺、电气常规操作、仪表的使用等。很多人提前浏览了以后的专业课教材。一些人对对口的工厂在技术方面有感性认识。
这两个月最深的感受是什么?是担当。从个人来看,第一次有任务有责任压在肩膀,知道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争取完成的最好。从大环境看,学校的担当精神给我们立起榜样。一个工科学生,不只是需要工业的基本训练,而且也需要自觉地担当起国家工业发展的责任。毕业以后我既没有去核工业、有没有去电机电力,从事通信信息产业的科研,我和同事们取得了达到国际水平的成果,离不开从当年的训练开始形成的基本素质。
—— 1959,在重庆大学——
扎实的基础课
十一月起学校开始进行课堂教学。有人说全世界的大学几千所,本科同一个专业的专业课内容相差不会很大。不同的就是基础教育,包括扎实的基础课和基础能力的训练两方面。
强化基础是重庆大学的传统。当时学校对新开办的专业非常重视。著名的教授来就给我们本科生上基础课。比如普通物理学,陈堂郭教授采用苏联福里希编著的教材。高等数学教授谢苍藜先生亲自讲自己亲自编的教材。化学是李成烈教授讲。讲俄语课是陈老师,第一节课一开始,她拿出名册,成都话口音问“哪个同学叫李秉钧呢?”哎哟,我心里边咯噔一下咋个一来就点起我的名字来哟,不过还是应声站起来。陈老师说,你高考的俄语成绩是98分(当时每门课满分100),你要继续好好学。原来是这件事。那天高考外语我做完了题、检查一遍后还有时间,我再把答卷的每一个俄语单词都标上重音,这已经超出考试要求了。2019年由于要去俄罗斯,我又复习俄语。多年不用,俄语语法还记得比较清楚,单词一看就可以正确地读出来、但是很大一部分想不起汉语的译意了。
在重大,四年级开了第二外语课,老师采用英语和俄语对比的方法教学。一年级还有一门课是工程制图要学一年、每周学时数不少,课后作业很费时间,工科哪个专业都学。今天的CAD技术已经取代了人工绘图,可是那门课要求一笔一画地按照规范,对学生个性的打造无可替代。是这样的,工科学生要敬畏规范、理解规范、执行规范,还有在已经掌握的标准和规范的基础上永无止境地创新,这是从当时开始慢慢理解的。
给学生自主的学习环境,也是重庆大学的老规矩。不是不需要管理,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的学习兴趣,除了上课听讲,学生自己找资料、自主思考。每天的学习时间做什么、在哪里上自习,都由学生自己安排。老师介绍了参考书(那时候没有网络,只能看书、看期刊,图书馆都能解决),除了与讲课相同的内容外参考书有一些更深入的材料。考试题目可以考察对基本概念的了解程度,又非常灵活、死记硬背决不能做好。这些风格,与现代科技对理工科学生的要求非常吻合。
—— 1959,在重庆大学 ——
1959年我在重庆大学的故事就讲到这儿
国家非常关心地处西南的重庆大学,在校期间我在校园里碰见过陈毅元帅、杨秀峰部长等,计算机专业的同学还见到聂荣臻元帅去视察他们实验室。
1959年秋天生活条件很艰苦,学校尽力帮助同学们改善。在校庆前夕,补贴了没有鞋、没有棉衣的同学。这四个月生活节奏非常紧凑。除了完成课业,后两个月同学们还自动抽出时间做前两个月没有完成的工作。记得国际知名的德国德雷斯顿交响乐团来华访问还转成到风雨操场后面的室内体育馆演出,我第一次见识了交响乐。体育和文艺活动很活跃。郑思群等校级领导参加的“上游”篮球队常常和各系的学生队比赛。
1960年元旦很快就到了。后面的四年还有许多故事,以后再写。
今天回顾起一个甲子以前的故事,新专业建立以后不是一帆风顺的。1962年左右,国家比较困难,有大约一半都没有办下去。计算机、电子技术这些专业外,学生又在一次次裁员时转到老的专业。1964年我是从电机专业毕业的。直到80年代后以国家需要、科技发展趋势为方向的新学院、新专业又开始建设。感觉重庆大学是一片苍茂的树林。当年大部分移植树木到在外地,都茁壮生长,与此同时在树林中新植的一批批树苗,经过几十年才又具有规模。一晃就是几十年、几代人,才成长出一个特色专业。树人比植树更艰难,一个新学科的建立关键在于核心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梯队。1950年代以后只有出没有进的重庆大学经过了其他大学较少有的恢复性发展,历时二三十年,如今已经走上一个综合性大学的发展之路。在此我祝福母校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风雨无阻,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道路上更有新气象、新作为。
—— 1959,在重庆大学 ——
来源 | 重庆大学成都校友会
作者|李秉钧(原文有微改)
编辑|全聆丹
往期回顾
重庆大学校友总会
联络 服务 发展 共赢
凝聚校友之力 构建校友之家
风华重大幸与君同
青春昭华筑梦为弘
长按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码进入重大校友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