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访 | 重大校友、《志愿军》编剧张珂的追梦之旅

· 重庆大学校友总会 联络服务每一位重大人 ·


张珂,重庆大学电影学硕士,师从邹静之先生。重庆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员。编剧影视作品有电视剧《万卷楼》《铁齿铜牙纪晓岚》等,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金刚川》《革命者》《志愿军》三部曲等;担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策划、东南卫视春晚总编剧。作品获得飞天奖、白玉兰奖、金鸡奖最佳影片、最佳编剧提名等荣誉。




     

     重大岁月与梦想起航    


父母都是大学老师的张珂,35岁前的人生基本没有脱离过大学这一环境。那么,他最终是怎样决定要将电影编剧作为自己人生重心的?


名为“创造”的梦想火光在童年时便已点燃。对儿时总搬家的他来说,通过漫画描绘想象世界,是消解孤独不快的重要方式。之后,他在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读完了本科与硕士研究生,采访中,张珂笑着说:“宽松是非常重要的,这在别的学校很少见。”求学过程中,无论是平等的师生关系,还是宽松的创作氛围,都给了他很多帮助。同时,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重庆大学也带给他诸多奇妙体验,他交到许多来自新闻、机械和通信等各种专业的朋友,听了各种各样的讲座,在深入且多元的交流中,视野不知不觉开阔许多。



也正是在这里,他遇到了影响自己一生的研究生导师——邹静之老师。他正读研一时,张国立院长邀请了著名的电影电视剧编剧、导演如邹静之、郑晓龙、濮存昕老师来担任研究生导师,因着对创造的热爱与梦想,他果断报名成为邹静之老师的学生。“当时也没想那么多,就先报了再说,因为我真的很想跟这个行业的一线产生一些比较紧密的联系。”邹静之会将一些小说交给张珂,让他进行影视化评估,也会从一些单元剧中拿出几集,教他怎么写戏。其中有一部情景喜剧《万卷楼》,是张珂的第一个电视剧署名,在第二年的飞天奖还拿到了优秀少儿电视剧奖项。


2008年,邹静之询问张珂是否有兴趣去北京做自己的助理,他立刻就答应了。新的旅途忙碌也幸福,他的第一个作业就是《铁齿铜牙纪晓岚》的第四部,“所以邹老师带我们的方式完全是在实际商业项目中探索。”



临近硕士毕业时,张珂面临着人生的选择。当时的他暂时压抑了创作的欲望,选择去西安一所一本高校当老师,也很快完成了人生所有的规定动作。“那时突然想到这好像跟自己的父辈没有什么区别,毕竟跟着邹老师在北京待过,见到了中国最棒的编剧和被称为影视圈的东西,我还能不能触摸到它?”张珂这样说。


于是,他在上课的同时又回到了北京,最终把握到了一次机会。管虎导演邀请他参与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里的第一个故事《前夜》的创作,此后一发不可收拾。管虎导演又找到他来写《革命者》,接着是2020年上映的《金刚川》,以及21年陈凯歌导演向他发出参与《志愿军》的邀约。将近5年的时间里,他做了6部电影,迎来了创造爆发期。




“我认为我的人生的重心可能已经流向了创造。”张珂一锤定音地总结。童年时沉浸创造,求学时孜孜不倦,那艘名为“梦想”的船,终于在35岁那年鼓动风帆、登涉远航。


《志愿军》与主旋律电影


去年国庆档上映的电影《志愿军》,由陈凯歌执导、张珂编剧,是一个跨越三年时间的全景式电影,从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开始,用三部体量写到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伟大胜利,展现了抗美援朝战争波澜壮阔的历史全程。



张珂认为,无论对于历史、当下还是世界来说,中国的主旋律电影都具有重要意义。主旋律电影“用影像的方式记录、记载、传播、铭记我们国家民族的历史和我们的精神传承”,区别于一般商业片,它“不光具有票房上的意义,而且有一定的中国人记录中国人心灵史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他说:“以后的孩子再看到《志愿军》三部曲,可能会对这场战争的规模、缘起以及组成有较为清晰的认知,需要有一部全景式的史诗战争电影来承载这段共和国的往事。”


怎样既能够把跨越三年的历史讲清楚,又穿插观众特别关注的个体命运叙事,其实是在世界电影史中的初次尝试。对于接下来的创作计划中,张珂会继续跟国内一线导演合作,创作以历史、军事为母题的电影,但内容会更加符合青年观众群体审美。


“就像我们小时候喜欢好莱坞电影一样,现在要做出中国的大片,就要让里面的情感和美学转变为中国式的,这就是当下孜孜以求的‘新主流电影’表现形式,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张珂说。




张珂认为于世界各国,尤其是正在遭受战乱的国家而言,中国主旋律电影也具有鼓舞作用。区别于好莱坞电影美国个人主义拯救世界的情节,中国主旋律电影更强调民族的团结。“我们淋过雨,我们选择给别人撑伞。我们的电影甚至可以翻译成更多的不同的语言的版本,在非洲、在南美洲,在更多发展中国家传播。让他们了解中国,读懂中国。”


     

           寄语重大人         


在访谈的最后,对于正在求学的重大人,张珂也送上了美好的祝福。


 “大学是人生最值得珍惜的4年、7年或者10年,是一个疯狂做梦和敢于实现梦想的时期,多做梦没坏处,因为有了梦才知道往哪走。”


人生重要的是不虚此行,无论是大学的时光还是人的一生都应该“不虚此行”,爱做梦、敢实践,就像校训所传递的“耐劳苦、尚俭朴、勤学业、爱国家”,不断梦想和钻研,这才是我们每一个重大人的精神面貌。


编辑|江凯齐

图文来源|重庆大学公众号


    往期回顾     


重庆大学校友总会

联络  服务  发展  共赢

凝聚校友之力 构建校友之家

风华重大幸与君同  青春昭华筑梦为弘

设置“星标引导”,第一时间接收更多校友资讯

长按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码进入重大校友小程序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