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长沙老人亲历的南京大屠杀:藏地窖躲刺刀,日军摸茧杀人……

2017-12-13 长沙晚报

今天是南京大屠杀80周年纪念日,也是第四个国家公祭日。全国多地举行悼念活动,其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国家公祭仪式。


曾在地窖中躲过杀戮的长沙年纪最大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戎瑞霞去年离世。湘籍著名旅美画家李自健曾登门拜访戎瑞霞,并以其为原型创作了一幅油画《忆》,被李自健列为其祖母系列作品中最重要的一幅,如今河西的李自健美术馆里,《忆》紧挨着悬在那幅最著名的《南京大屠杀》旁边。


80年前的今天,是戎瑞霞黑色记忆的起点……


▼铁证!80年前,他拍下南京大屠杀动态影像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r0518gt3k7u&width=500&height=375&auto=0


人物

戎瑞霞,南京大屠杀亲历者。曾是长沙年纪最大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1937年12月,日寇攻陷南京,怀孕的她和家人在地窖中躲过屠杀。


长沙是戎瑞霞的第二故乡。1947年,她随丈夫到湖南定居,膝下3女。


2016年11月27日凌晨,长沙市雨花区社会福利中心五楼护理房里,戎瑞霞在她101岁生日的这天凌晨过世了。


2014年12月10日,长沙市雨花区社会福利中心,戎瑞霞回忆起往事,鼻翼轻颤。李健 摄


(↓↓↓戎瑞霞生前采访。来源:三湘都市报 2014年)

日寇的铁蹄蹬碎城门时,狼烟四起,恐惧如狂风般向她袭来。


  “怕!怎么不怕?他们一来,我们都要躲起来。”老人的门牙早已脱落,回忆往事情绪激动时,她的眉毛拧成一团,舌尖在微张的嘴里抖动,许久才说出话来。


  “好多邻居都被杀咯!我哥也差点被杀了。”即便77年过去,她昔日的疼痛仿佛仍未愈合。


百岁生日时,戎瑞霞老人(右二)和她的三个女儿合影。 赵持 摄


家庭离散


  白发,皱纹,背微驼,老人对故乡南京的回忆,在烟雾中开始。


  12月10日,长沙市雨花区社会福利中心,戎瑞霞并未和平日一样上桌打麻将。简单整洁的小房间里,她迈着缓慢却沉稳的步子,打开抽屉,拿出一根烟,点上。


  “都说我能活这么大岁数很好。哪里好?经过这么多事,我就想随老公一起走了。”她深吸一口,烟雾升起,往事开闸。


  戎瑞霞出生于南京贫苦人家,家中姐妹三人,她排第二,“姐姐嫁到了安徽,我嫁在本地,妹妹嫁得离我夫家不远。”


  1937年,日寇攻入南京。那年戎瑞霞22岁,和丈夫结婚4年,肚里正怀着第一个孩子,住在新街口程阁老巷。


  戎瑞霞说,父亲叫“戎正声”(音),毕业于黄埔军校。


  “当时,听说日本人进城了就要杀光全城的人,尤其是杀男人,好多人都搬走了,我老公也走了。”戎瑞霞回忆,当时丈夫是司机,为公家开车。日军攻入南京前,“公家人”撤至湖南,丈夫也一并撤退入湘。


  “公家的人也要我一起走,但家里一屋子人要照顾,有我老公的奶奶、老母亲、哥嫂,也有侄儿、侄女,我还怀着毛毛,走不得。”戎瑞霞被迫和丈夫分开。


  离散的不仅是戎瑞霞一家。当时,路上的行人都步履匆忙,城北的居民往城南搬,城里的往乡下搬,或索性全家迁往外省。日本人攻入南京城后进行大屠杀的那段时间,戎瑞霞和自家姐妹失去了联系。


  这场分别,直到十年之后才在湖南重逢。


黑暗地窖


  “那时,很多人说日本人进城了就会杀人屠城,我们都要想办法躲起来。”日军攻进城前,戎瑞霞和家人就已藏身在自家的地窖里。


  戎瑞霞回忆,上个世纪初,南京居民的住房底下一般都有一个地窖,大概1米多高,用来储存杂物。“人在里面是不能站起来的,但可以坐着,也能爬。”


  地窖很黑,也很潮湿。为不被日本人发现,地窖的出口处被戎瑞霞家人用烂簸箕、稻草等破烂的东西掩饰起来。戎瑞霞回忆,为了保命,那时全家人白天都在地窖里或坐或躺,除了必要的对话外,通常保持沉默。“肚子饿了,我老公的娭毑就会一个人爬上去做饭,做好后我们再爬上房去吃。”


  一般情况下,家人们并不会安安心心地吃上一顿饭,“总要听着街上的动静,一有声音,马上放下碗筷进到地窖里。”


  日本人进城,大屠杀随之开始。


  那段日子,戎瑞霞和家人也一直躲在地窖里,不敢上街。等天黑了,才爬上房间睡觉,“蜡烛都不敢点” 。


  地窖并不安全,惊险时常发生。一天,几个日本人走进戎瑞霞家中,没发现人影。


  “他们也晓得我们都有地窖,所以只要看到地板上有洞,就用枪上的刺刀刺进去。”戎瑞霞和家人听见脚步声,吓得缩成一团,大气都不敢出。随之而来的是刺刀的一通乱刺。她拖着日益沉重的身子,和家人一起四处乱爬,躲避刺刀。


  “身体不方便也没得办法,得活命。”幸运的是,刺刀并未刺伤人,戎瑞霞和家人躲过一劫。听着渐行渐远的脚步声,戎瑞霞狠劲地吸了几口气。


摸茧杀人


  戎瑞霞曾天天祈祷“鬼子进城”只是传言。不久后,炮弹声渐近,噩梦降临。1937年12月,日本人拿着刺枪进了城。


  “日本人把人抓去,看手上有没有老茧,有就是抓过枪的;看脑壳上有没有箍印,有就是戴过军帽的,杀了好多人哟。” 戎瑞霞回忆。她丈夫的哥哥也差点死在日本人的刺刀下。


  “他们把大哥抓去,摸他的手,说有老茧,就说他当过兵,要杀他。”戎瑞霞回忆,娭毑不断给日本人磕头, “脑壳都磕出血了,才把人救下。”


  但很多人因茧被杀。“邻居也被杀了,多得很。”戎瑞霞不去看,也不敢去看。但“又有人被杀了”的消息,常传入耳朵。


  即便藏在地窖的时日多,戎瑞霞也难免需要上街。以往,她都会精心打扮一番,“抹胭脂,涂些口红,穿件漂亮袄子,这是过去时兴的打扮。”


  日本人来后,戎瑞霞出门都不敢打扮,总低着头,走得飞快,不在外多停留。


  戎瑞霞的小女儿汪珍珠曾多次听母亲提及当时的场景。“那时日本人奸淫掳掠,无恶不作。女的一般要装成男人,要么把头发剪短,要么盘起来塞进帽子里,脸上抹些锅灰,袄子穿大一点,不让日本人发现她们是‘花姑娘’。”


磕头保命


  大屠杀后几个月,日本人开始“安民”。


  为生计,戎瑞霞家人在自家门前支起一个小烟摊,卖些香烟、白砂糖等物品。


  日本人却不断上门。“他们什么都不管,用枪托子一把将烟摊子掀翻,又把家里看上眼的东西都拿走,‘哐哐哐’,不要的都砸碎,看不惯就打人。”眼瞅着情形越来越不对头,戎瑞霞和家人哆嗦着身子,跪下来磕头,才能保住命。


  随后,日本人在南京开办了一家被服厂,戎瑞霞生下大女儿后,被迫到被服厂工作,“一个月领30斤粮。”


  再过了八九年,戎瑞霞和大女儿被丈夫接到湖南一起生活。她一直怀念着南京昔日的热闹和繁荣,“新街口热闹得很,各种大戏园子,好多人在卖东西。”她微撅起嘴巴,眼里透出一股子光彩,“几十年了,不晓得那里是什么光景咯。”


  戎瑞霞的外孙女曾留学日本,这曾激怒老人,她一度不同意外孙女出行。“她受过日本人的苦,自然不愿意孙女去留学。”汪珍珠解释。


  “说真的,有些恨,人是无法放下的。”戎瑞霞摇了摇头,此后,再不言语。


101岁生日当天离世

  在史海中浮沉了整整一个世纪后,长沙年纪最大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戎瑞霞,2016年11月27日,在她101岁生日的这天凌晨过世了。与百岁生日时盛大的宴会相比,老人的辞别简单又宁静,宛如贯穿她一生的处世风格。


  2016年9月中旬,戎瑞霞摔了一跤后被赶来的子女送往医院,随后身体一天一天恶化。


  2016年11月27日凌晨4点,还没等到每隔一个小时就会响的闹钟提醒,躺在母亲一旁的汪珠珍自己醒了过来。她一手捏紧母亲,一边将脸贴近母亲感受体温的变化,这时,她发现母亲眼睛微张了一些,心里咯噔吃了一惊。凌晨5点,痛却没有吭一声、只会对护理人员说“谢谢”的戎瑞霞,安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2016年11月29日中午,从殡仪馆接回母亲的骨灰后,一家人聚围成两桌谈起工作聊到生活,再论到这位世纪老人“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兵荒马乱的岁月在菜肴蒸腾的热气中渐渐消逝。


李自健:将您入画,取名为“忆”


  2014年12月13日下午,在长沙市雨花区社会福利中心二楼的小住房内,李自健紧紧握住了戎瑞霞干枯的手。


  李自健生于邵阳,著名旅美画家,油画《1937·南京大屠杀》的作者。已是花甲之年的他,一头向右拨的齐颈乱发,身着深麻色呢子上衣和深色西裤,给人不羁却又整齐的错乱感。


  戎瑞霞是南京大屠杀亲历者,土生土长的南京人,77年前日军攻陷南京时,她就住在南京市内最繁华的新街口附近,亲历了那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2014年12月13日,李自健看望戎瑞霞,为她展示之前的“祖母系列”画作。李健 摄


“老祖母”肖像

  “我应该买一束花来。”李自健大包小包地提着自己的作品和慰问品看望老人。然而行程匆忙,忘了买花,一脸遗憾显在脸上。


  很久前,李自健就想画一幅南京大屠杀亲历者的肖像。这次见到戎瑞霞,他难掩兴奋激动的情绪,大声地说:“我终于找到您了!”


  当年画完《1937·南京大屠杀》巨幅油画之后,他继续创作了不同系列的油画,其中“祖母系列”是李自健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我画了七位饱经沧桑、慈祥善良的老母亲形象,希望人们感受到一个古老民族生生不息、历久弥坚的精神内涵。”然而,李自健透露,“祖母系列”中最重要的画像一直缺位——他希望是一位有南京大屠杀记忆的老人,“有厚重感和历史感的老祖母。”李自健说。


  几年来,李自健一直在寻找这样一位老人,却事与愿违。2014年12月12日,他看到《一位长沙老人的大屠杀亲历记忆》的报道后,难抑兴奋之情:“老祖母”找到了!


  “看到报道,冲击感迎面而来,戎瑞霞的苍颜白发、爬满皱纹的脸,都是时代印迹。没想到在我们湖南竟然还有一个99岁高龄的南京大屠杀的亲历者,非常珍贵难得!我必须得去看望她。”李自健说。


李自健的油画《忆》。


油画取名“忆”

  看望戎瑞霞的回程途中,李自健迫不及待地翻看相机上为她拍摄的影像。照片中的戎瑞霞托腮凝思,仿佛穿透时光,眼里装着77年的历史沧桑。


  “中国近代史经历了多少磨难,她的淳朴和善良,中国人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精神,就藏在这张容貌里。”李自健称赞。


  在李自健眼里,戎瑞霞是“历史的活化石”。在征询戎瑞霞及其家人的同意后,李自健决定将她作为“祖母系列”中最重要画像的人物原型入画。


  1994年至2012年,李自健根据每位入画祖母不同的故事和动作,相继以“韧”、“慈”、“盈”、“风”、“依”、“遥”、“祈”等七字,作为七幅“祖母系列”油画的名字。戎瑞霞的画像,他初步定名为“忆”,“既是因为老太太的神态像是追忆往事,也希望人类能够永远记得这一惨烈的历史悲剧。”


李自健与他的第三幅《南京大屠杀》。李健 摄

  

李自健重画《南京大屠杀》

(长沙晚报记者 聂映荣 石祯专)

  “有时晚上画着画着,想起当年中国人遭受过的苦难,心痛得流泪。”2015年9月1日,在中国美术馆,湖南籍知名旅美画家李自健向记者介绍了他创作第三幅《南京大屠杀》时的感受。


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铸魂鉴史 珍爱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美术作品展上,湘籍旅美画家李自健的油画《南京大屠杀》颇受关注。长沙晚报特派记者石祯专 聂映荣 摄影报道


  李自健的《南京大屠杀》,以油画的形式展现了1937年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暴行,画面主体是堆积成山的死尸,左侧有两个日本军官骄横地站立着,其中一个正狞笑着擦拭沾满鲜血的战刀。在尸体的上面,一个孩子正趴在惨死的母亲身上哭喊着,旁边还有被杀死的老人、孕妇。


  1991年,李自健在美国创作了《南京大屠杀》的第一稿,并先后在30余个国家和地区展出,很多外国人因为这幅画,知道了南京大屠杀这回事,知道了中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所受的苦难。2000年,该画作被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永久收藏,后来创作的第二稿则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年过60岁之后,我突然觉得有一种叶落要归根的感觉。”2014年,李自健回到家乡湖南,在湘江边的洋湖湿地公园筹备美术馆。李自健决定再次重画《南京大屠杀》这幅代表作,并在前两稿的基础上,加大了画幅,丰富了细节。从2014年2月开始创作,一直到2015年8月18日得以完成,整幅画宽3.15米,长4.45米。


来源 | 掌上长沙综合三湘都市报等

编辑 | 曾茜

值班主任 | 黄飞武

勿忘国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