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匿名捐赠!7800万元!

长沙晚报 2022-10-13

今天,生科院一匿名校友
向母校捐款7800万元,已全部到账
用来支持学校的人才培养
1月18日,一则校友匿名捐款的消息
在武汉大学多个校友群传开了






匿名校友捐款7800万元

用于人才引进、设立奖学金等





1月18日

武汉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

收到总额7800万元的捐赠款

该笔款项为武大老校友匿名捐赠

用来支持母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这笔捐赠款打破了

武大匿名捐赠的纪录

据了解,今年是武汉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建院100周年

这位匿名捐赠的老校友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系毕业生

出于感激母校的关爱和培养

决定把自己的科技成果转化收入

匿名捐赠给母校

为了向恩师余先觉致敬

他特将捐赠项目命名为

“余先觉生命科学教育基金”


该基金每年支出400万元

用于支持生命科学学院

举办高水平学术活动

人才引进项目以及学生奖助学金

其中对被纳入学校家庭经济困难

学生信息数据库的本科生

提供大学四年全额学费







校友不愿透露姓名

只说自己是余先觉先生的学生





关于这名校友的信息十分有限

有知情人士表示

他坚决不愿意留名,也不愿意宣传

也并不是大企业家

只说自己是余先觉先生的学生

△余先觉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

武大教育发展基金会

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邓小梅表示

这位校友是余先觉先生的早期学生

他在2021年11月份

就联系了学校提出想捐赠

限于匿名的要求

邓小梅不方便透露更多捐赠者信息

只是推测捐赠者应该在60岁以上

是一位教师或科技工作者

他将一生成果转化收入的大部分

都捐赠出来了

老校友表示,余先觉先生的三件事

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是开放进取的精神

在艰苦的条件下创造机会支持学生的发展

二是包容不同的学术观点

三是对祖国浓烈的热爱

△余先觉先生晚年
据悉,余先觉是著名鱼类学专家
193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
1949年,在国外取得博士学位后
余先觉毅然辗转回到祖国投身教育事业
回国后历任武汉大学教授
生物系遗传教研室主任
湖北省遗传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
从1978年起
余先觉主要从事鱼类细胞遗传学研究
填补了中国鱼类细胞分类学的研究空白

公开资料显示,余先觉(1909-1994年),湖南长沙人。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鱼类学专家。从1978年起,主要从事鱼类细胞遗传学研究,先后主持并完成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两项博士点科研基金所资助的科研课题,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指导中青年教师和研究生考察分析长江流域、珠江流域、黄河上游以及青藏高原的170余种经济鱼类的染色体组型和部分鱼类的带型,以核型学资料对鲤科鱼类的染色体进化、系统关系和分类进行深入探讨,填补中国鱼类细胞分类学的研究空白,并为脊椎动物的进化研究提供鱼类方面的宝贵数据

其中“中国淡水鱼类染色体组型的研究”获得1988年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有关研究成果的学术专著《中国淡水鱼染色体》于1989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世界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淡水鱼类染色体的著作,是中国鱼类细胞遗传学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重要标志。该著作中所提出的理论观点、研究方法以及实验技术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和引用。研究论文《鲤科鱼类核型系统学和中国鱼类染色体研究概况》于1987年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Genetica》上发表后,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获1988年湖北省科协优秀学术论文奖特等奖。此外,还主持开展了对鱼类染色体精细结构和基因组结构的研究,首创了鱼类有丝分裂染色体复制带、Brdv—BSG法显带、限制性内切酶显带以及鱼类减数分裂染色体G—显带等显带技术,首次构建了区带划分的黄鳍二价染色体高分辨G带模式图,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基因定位等鱼类染色体作图研究工作。所创建的实验室已成为国内研究鱼类细胞遗传学的主要研究单位之一。








网友:这是最好的传承!





“对母校与祖国的深情
在珞珈山下一代代学子间传承”
这笔匿名捐款和它背后的故事
让网友纷纷竖起大拇指
“武大校友给力”
“这是最好的传承”

另据微信公号“ 武汉大学校友企业家联谊会”消息,据悉,这位匿名校友也不是什么大富翁,他把科技成果转化收入的大部分捐给了母校,令人感动。得知此事,武大校友企业家联谊会理事长陈东升说:向母校致敬,向武大生生不息的奉献精神致敬!



推荐阅读

来源丨央视新闻、澎湃新闻

编辑丨易隽

值班主任丨黄慧莹

点亮让更多人看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