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德国大叔的“无声面包店”,找到新主人……

长沙晚报 2022-10-13

1月29日上午,长沙市开福区湘春巷的“吧赫西点”,不时有人推门进出。


吴正荣。  摄影 李俊杰
穿着橙色外套的吴正荣,是这家店铺的老板,一位来自德国的大叔。他像往常一样,紧张有序地忙碌着。见到外面有客人,他不时出来打声招呼:“你好!”“味道怎么样?还合胃口吗?”说完摆摆手,转身又进了制作间。  
“给我来几个肉松味道的吧,一个在这里吃,其他的打包。”一位长发年轻女顾客一边轻拍着肩膀上零散的雪花,一边指着透明柜台里的面包说。
  
拿到面包后,这位冒雪从10多公里外打车前来的年轻女顾客,不忘拿出手机拍个照发给朋友。

一位顾客冒雪前来“吧赫西点”购买面包。  摄影  李俊杰  
“吧赫西点”的店员似乎早已习惯了眼前的场景。因为每天都有大量的顾客前来,这家面积不大的面包店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
  年轻女顾客表示,她之所以急着赶过来,是源于网络上的新闻报道。“听说这是家‘无声面包店’,里面很多员工是听障人士,而且老板还是德国人,他们今年就要回国了,因此特地来看看。”女顾客坦言,“我们内心很感激,也算用行动支持留个纪念吧。”

“吧赫西点”面积不大,但人气很旺。   摄影  李俊杰  
春节期间面包店暂停营业,正月初十左右再开张。吴正荣说:“我也准备跟长沙的朋友一起,热热闹闹地过一个喜庆祥和的中国春节。”
  
一眨眼,吴正荣来长沙20个年头了。2002年,吴正荣和妻子杜雪慧听说湖南省残联有一个关于听障儿童的助学项目,他们便递交了申请表来到长沙,不料一待就是20年。
  
在帮助了许多听障儿童后,吴正荣发现了另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很多没能恢复听力语言的听障残疾人士几乎融入不了社会,由于缺乏一技之长,他们没有工作,且社交圈亦非常有限。
  
于是,让听障残疾人通过自食其力拥有稳定的工作,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成了吴正荣和妻子的新目标。
  
“在我的家乡,面包是一种常见的主食,很容易做。做面包的时候不需要和别人交流,这个工作很适合听障人士。”吴正荣说。
  
随后,吴正荣和妻子从一位德国老乡的手中接收了这家“吧赫西点”,囿于之前昂贵的租金,他们将店铺迁至了租金相对便宜的湘春巷。
  
吴正荣还专门请来了一位德国面包师对学员进行培训。来店里的听障人士,不仅能接受免费培训,学徒期间还可以领到少许的生活费用,等技术成熟后就能像正常劳动者一样领取工资。
  
据悉,该店现有九名员工,其中五名是听障人士,包括三个面包师、一个学徒和一个前台员工。面包店经营了10年,夫妻俩也帮助近30名听障人士进行面包师培训。
  
有员工评价称,生活中的吴正荣是一位很有人情味的老板,工作中也一丝不苟,对面包制作工艺和厨房卫生,都是相当讲究。
  
2020年初,因疫情原因,吴正荣面临房租、员工工资等多重压力,却没有想过减员或减薪。
  
于吴正荣而言,今年的春节意义非凡——这将是他们在长沙度过的最后一个春节。5月份左右,他和妻子将回到德国。
  
“听说今年春节的天气会很冷,不过跟长沙的朋友聚在一起,待在家里,天天有好吃的,一起玩,也不会太影响情绪。”平常忙于生意的吴正荣略显轻松地说,“春节闭店这几天,可以好好放松休息一下,是很不错的事儿。”
  
同时,他也建议大家假期能多陪陪家人,好好享受这难得的休闲时光。
  
谈及回国的原由,吴正荣说,想家是一方面,更为关键的是,他们看到了中国的快速发展以及政府的重视,相关的项目和补助在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聋哑儿童得到了帮助,这些都加速了他们回国的想法。
  “虽内心有很多不舍,但也能理解,祝福和感谢这位德国老板。”该店一位女员工透露,幸运的是,接手“无声面包店”的人员已经找到,也是一位德国人。  
这意味着,新的一年,爱心仍将在长沙这片土地上接力、续演。

推荐阅读

来源 |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红网

编辑丨肖娟

值班主任丨罗敏

点亮让更多人看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