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造星”时代:科研被尊崇还是被消费?

智汇邦+ 2022-05-15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青塔人才 Author 青塔人才


商务合作、人才招聘、投稿、项目合作请联系小助理
lemonvc-MXL(微信)  
service@lemonvc.com(邮箱)

不知何时起,朋友圈开始被学术“爱豆”的动态疯狂刷屏:


“优秀!90后博士毕业即获评211高校教授”“上月发Nature、下月娶学妹,博士原来还能这么读”“两年14篇论文,美女学霸的科研进阶之路”……隔几天我们就能轻松共享“别人家孩子”的喜讯,而且那架势分明是带着明星光环迎面扑来。


从“Nature收割机”到“低龄职称王”,再到“学业爱情两不误的人生赢家”,生活仿佛被各路神仙包围了!一边狠狠酸着,一边感叹道:


“学术造星”时代,真的来了。


01

“追星”到“造星”,学术idol年轻化


在大多数常人的认知里,学者往往对应着“低调”“独处”,而明星则被贴上“曝光”“造势”等标签,二者原本应该背道而驰。

但随着《百家讲坛》《诗词大会》等电视文化节目的播出,平日里潜心钻研、业内知名的学者走到台前担任嘉宾评委,凭借不凡的气度和优雅的谈吐,摇身一变成了吸粉无数的学术明星,隔着屏幕接受众人的仰慕崇拜。彼时的效果热度源于成熟学者天然的权威性和正向的价值观,传播追捧大多也是主动且发自内心的。

而如今,学术“造星”趋势越发明显,从主流媒体到学术自媒体,全网铺天盖地在读博士/高校青椒发文章、评职称、拿项目的资讯席卷霸屏。


据统计,截至今天,某知名学术公众号2020年共发送了51篇此类文章,阅读量合计近200万。

从标题情况来看,或以“凡尔赛”口吻渲染,或放大某种奇异之处,噱头成分大于事实本身。那些初露锋芒的学术新人被架上“神坛”,原本朴素的科研追求,混上了流量的功利,就似乎有些变了味。

起初的学术明星是年长且经历丰富的学者,成就斐然、众人仰慕,媒体需要得只是“推广”;现在的媒介环境则更倾向于“制造”明星,从硕博求学阶段或初出茅庐的年轻科研人入手,寻找目标对象,进行一番包装。

引人关注的标题配上亮眼事迹的堆砌,一下子就戳中了读者的痛点。信息是不是真的能在人心里停留不得而知,反正流量是赚得盆满钵满。

从“追星”到“造星”,大家对学术科研的态度和期待,有变更好吗?

02

被流量追着跑,究竟是尊崇还是消费?


在自媒体井喷式发展的如今,“科研学术”这一原本垂直度很强的话题,开始无处藏身。流量至上的理念下,吸引眼球的唯一办法就是不断制造话题、引发讨论,“学术造星”就是这样一个时代产物。

对于部分学术大号来说,他们的首要目标便是搜罗各大高校新闻网上的标杆性“科研牛人”:或是年纪轻轻博士毕业入职名校,或是在读阶段发顶刊数篇,又或是突出女性视角。热度极高的话题、配以挑动情绪的标题,流量便有机会大涨。


有需求才有市场。这样的话题之所以屡试不爽,根本原因是迎合着目前科研圈内硕博热衷于“比较”的心态,许多人通过浏览同龄人的事迹,不断求证走科研这条路的前景和希望,寻求精神寄托和情感共鸣,给情绪一个出口,进而找到目标动力。

暂且不说“学术造星”究竟是增添了动力、还是加重了焦虑,单论对待科研的态度,轻浮的消费感远重于真诚的尊崇感。这就与idol本身“正向引领众人”的角色扮演相背离。

如果说过去的学术明星还有令人肃然起敬、心向往之的意味,现在被流量造出来的学术明星更多引发的是“酸了”“算了”的讨论。

03

“捧杀”背后,裹挟着浮躁与焦虑


而对于莫名其妙就被造成学术明星的那些科研新秀来说,“上热搜”“10w+”往往也并不是他本意所愿。

在“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阶段,比起曝光,他们更希望也更应该得到一个相对沉静的环境,才得以继续进化;反之,“出道即巅峰”是大概率事件。

在百家讲坛大火的时候,就有很多大学教授表示,不少青年学者将登上百家讲坛作为走上人生巅峰的捷径,而无心踏踏实实研究学术。


同理,今天处于成长阶段的“潜力股”,如果过早感受议论声、成为聚光灯的宠儿,就难免不会膨胀,增添浮躁之气,也就很难再有更大进步,这对他们继续创造更好的科研成果来说是不利的。那么原本立“榜样”的初衷,最后就朝“捧杀”的方向越走越远。

而对于普通硕博来说,能从中汲取到榜样力量固然好,但小编经过采访后发现,更多读者的感受是“觉得自己很菜,总是看到同龄这么多牛人,焦虑更严重了,甚至会想是不是自己不适合搞科研”。显然,动力效果弱化、焦虑制造有余成为“学术造星”的副作用。

如此说来,宣传这些优秀的学术新星就完全不可为吗?当然不是。

只不过比起千篇一律的标题和盲目夸耀的套话,可以深挖更多成果背后的故事。比如,2年发了14篇论文是成果,但这背后凝结着怎样的付出、克服过哪些困难,才是真正有价值、并能带给硕博实际启发的,也是科研精神得到良性传承的一种方式。



当“科学家无人关注,科研苗子却天天上热搜”成为了现象级的存在,当学术和明星这样一对肉眼可见的反义词,被人为拉近兼容,并在我们的舆论视野中疯狂生长,究竟该作何理解和评判?

关于“学术造星”,你怎么看?欢迎各位圈内人士在下方留言区评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声明:文章来源于青塔人才,仅用于学术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或平台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点击下方小程序卡片进入专家人才服务网,浏览更多优质服务。

更多精彩阅读


• 云路演|赛兴科技:服务军工,守护国防,国内唯一实现连续碳化硅陶瓷纤维产业化企业

• 院校招聘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2021年人才招聘启事(第一批)

• 实例分析+干货建议:博士求职高校,要注意哪些要点?

• 上市公司掌门人分享:这才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二法门

• 院校招聘 | 安家购房补贴+周转房+人才津贴,山东这所“双一流”高校诚聘英才!

• “预聘、长聘、准聘、校聘…”傻傻分不清?带你揭秘真实含义,避坑防雷

你的一个“分享”

让我们之间的距离又近了一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