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创意写作练习题丨先从你的童年故事开始

迈克尔·拉毕格 拍电影网 2020-02-13


从本章起,你将开始写作。本章的目标是从你的童年记忆中找出一段简单却让人印象深刻的小故事。唯一的要求是它对你有重大影响,或者让你印象深刻。从中我们能看到记忆如何运转,以及记忆如何超越简单的情节再现。

 

当你回忆童年故事时,会把自己放在回忆的核心,因此你很自然的就用起了第一人称。但是,如果把故事换成第三人称(用“他走向他的车”,而不是“我走向我的车”),你可以有效地把自己和中心人物隔离开来。小说作者常常采用第三人称,这样可以避免陷入故事的原型中,从而更加冷静地修订、改善并评估自己的作品。


从本章起,本书将会展示我在纽约大学故事开发课堂上收集的写作案例。通过这些作品以及我对它们的评论,你会看到人们如何运用常识和戏剧分析工具对一部作品进行常规的评论。但是这些学生习作绝不是拿来做样板的。如果你去模仿这些作品就违背了本书的意图。

 

本书旨在鼓励你从自己广阔的资源和丰富的想象力中写作故事,不受任何限制。注意在写作第一稿的过程中保持作者模式,不要让你自己陷入分析者模式,否则你就会无休止地追求秩序和理智,而你此时最需要的是无拘无束地写作。本章需要你大胆甚至不计后果地快速写作。


此外,本书的任何习题不要求你完成一部从产业角度而言的成熟作品。在构思过程中过度关注细节可能会让你偏离故事的根本。

 


开展讨论


从本章起你将会讨论其他作者的作品。有不同的方法做这件事,它们有对有错。在第一次写作一个习题或者展示作品之前,你首先应该成为观众中的一员,详细地陈述一个故事如何对你施加影响,这会对你有所帮助。所以,让作品完全自由地引导你的想法和情绪,但是要准备好作汇报。关注作品如何展现中心人物、每一场戏是关于什么的以及某个片段在跟你讲什么。作为观众,你的评论可以集中在:

 

·   作品作为故事的影响。

·   从你内心的眼睛里可以清晰看到哪些东西?

·   你认为作品表现了什么主旨,对生活有什么看法。

·   作品中有哪些元素有深入开发与拓展的价值。

 

通过这些反馈建立起最初的印象后,讨论会自然而然地转向更加综合、更加专业的方向。它应该是这样的:心灵高于头脑。当你讨论本章的习题时,切记童年是脆弱的,一些经历会在记忆。



 


内心的眼睛


内心的眼睛(inner eye)是你头脑中的影像,它以一种完全真实的方式再现你的记忆。至于它是否精确还原现实并不重要,因为它表现的是你如何感知你的记忆原材料。如果足够勇敢和有诚意去记录你内心的眼睛所呈现的内容——不加妥协,不加修饰——你就能强有力地写作。即便是写作小说,内心的眼睛也能为你设立情感的标准。童年中烙下深刻的印记。这些遥远的记忆常常伴随着重要的领悟和教训。

 

在讨论中,试着考虑:


·  中心人物有什么特征(虚弱、有趣、惹人爱或是被人误解等)。

·  回忆是瞬间的定格还是发展的场景?

·  中心人物正在遭受什么样的经历(震惊、转变、揭露或者伤害等)?

·  故事是否有一个转折点,它是怎样到来的?

·  故事中是否有人物有所改变?如果有,是谁,如何改变?

·  为什么在故事发生很久以后,讲述者依然印象深刻?

·  故事中有何震撼的场面,它们如何为故事的中心思想服务?如果你评论了不止一个故事:

·  这些故事之间有哪些共同之处,有哪些有趣的对比?

·  动作体现在这些故事的哪些部分,对话呢?

·  哪个故事最有感染力,为什么?

 




习  题 1:童年的一件事情


· 选择一件你童年时代印象深刻的事情,写下来。如果可能,最好是从来没有告诉过别人的、意义模糊的事情。始终相信你内心的眼睛看到的东西,不做任何增删。描述你能回忆起的任何感受,但是对于重要的回忆完全用画面、事件和动作表达,不要用外部视角观察自己。在此阶段,用第一人称、过去时态写作,或者用你喜欢的任何形式。

 

· 改写你的回忆,使用第三人称、现在时态。戴上你的分析者帽子,在不改变内容的情况下,把故事改成第三人称、现在时态。这样一来,就会出现一些有趣的事:用“他在做什么”“她在做什么”,而不是“我以前做了什么”或“你以前做了什么”;把已经发生的事件转换为它正在发生。新闻和文学作品如同观看汽车的后视镜,看到的是已经发生的事情;电影则在当下展开,即使是旧式的新闻影片也是如此,它展示的是其自身处于当下的状态。有趣的是,梦境也发生在现在时态。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好的影片会让人如在梦中。

 

· 用几行文字表现你童年故事的意义。当你转换好了人称和时态时,戴上你的听众 / 批评者帽子,思考你写出的东西。跳出故事,从外面进行分析,它有何含义?这可能不好回答。但是如果其他人讨论你的作品,你会惊讶他们发现了更多东西。


习题 2:创造童年记忆里的形象


· 从你的童年记忆里选取一个强有力的形象,把它作为故事弧线的危机顶点。使用第三人称、现在时态,开发通往危机顶点的上升动作,以及危机顶点之后的下降动作。

· 描述你选择的形象的意义。你所开发的故事版本能否充分表现此意义。


习题 3:挖掘童年影片或照片集


· 从你的家庭资料库里找出一些影像、视频或者照片集,编成一则趣闻轶事,选取一个转折点作为故事的危机。如果可能的话,选择不相关的材料,发挥你的想象力把它们连接起来。相比在法庭上也站得住脚的外在真实,我们更喜欢情感上的真实。


· 描述你最初想要表达的主题,评估你开发的故事是否充分表达了这个主题或者传递出了其他含义。




针对习题示例 


示例 :维尔卡·楚拉斯


一个小女孩在学校的走廊上奔跑,她短发、细腿,嘴里用外语嘟哝着什么。她来回跑着闹着,试图让一个小男孩向女孩们展示他的胯下之物。虽然没有人听得懂她在讲什么,但是大家似乎都明白。最终她拉来四五个小女孩,没有费太大力气就说服男孩脱掉自己的裤子,展示他的物事。

女孩们站成半圆,把男孩围了起来。她们欣赏着眼前的景致,噢噢啊啊地欢呼起来。男孩突然慌了,把裤子拉起来冲进走廊里,绕着圈子逃跑。 1 分钟以后他躺在地上尖叫——他弄伤了自己的腿。大家都跑过来,看着他,没有人说话。最后,男孩被学校的护士带走,女孩们回了教室。

 

本故事的作者写道:

从我的视角来看,这个故事的含义确实非常模糊。但我想提出一些潜在的主题:小女孩性别意识的觉醒;好奇心——当你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时对某事某物产生的强烈好奇心;性——哪些可以说出来,哪些不能(禁忌)。

一个人幼年的痛苦记忆通常包括负罪感和强烈的孤立感。因此,童年故事的转折点一般发生在某个难以解释的强烈瞬间。在这个瞬间里,小孩会突然发现一些行为是被禁止的,也就是绝对不可以做的。

 

从中立的角度看,这个单一场景的故事有一些让人不安的弦外之音。没有人能理解这个男孩一样的外国女孩。她组织她的伙伴们观看了一场“西洋镜”式的演出,也许她是在寻求认同吧。一直到她们的受害者伤到自己,闹剧才得以结束。但是让人不解的是,惩罚被施加

到受害者一方,而不是行凶者。当这群女孩们发现自己触犯了禁忌以后,马上从作案现场逃离了。而且这个现场是超现实的,因为这场戏中没有对白,也没有提到任何声音,直到男孩弄伤自己,大叫出来。这里突然间的觉醒是场景的转折点。

 

这段故事运用高度视觉化的描述,没有提到任何人物的心理感受。这样的处理增强了故事的张力和惊恐。一群大大咧咧的女孩有着强烈的性好奇心。主要人物让人印象深刻,而其他女孩让人难以理解的暴力行为则饱含恶意。



本文摘自后浪电影学院086《开发故事创意》

作者: [美]迈克尔·拉毕格(Michael Rabiger) 

原作名: Developing Story Ideas,2e
译者: 胡晓钰 / 毕侃明 

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




推荐关注


电影摄影师

(微信号:pmovie_sheyingshi)


编剧圈

(微信号:pmovie_bianju)


演员圈

(微信号:pmovie_yanyua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