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往事丨导言(一)
作者 王云
生长于彩云之南春城昆明,现就职于八闽榕城省属国企。少年时痴迷武侠小说,钟情香港电影,然而走出校门后为了谋生四海漂泊,直到而立成家,工作稳定,方能重拾旧时所好,市井淘碟,陋室赏片,逐渐修成迷影一枚。近年来忧心国产电影之沙河俱下良莠不齐,于是认真研究好莱坞电影,希望发现其独领风骚之秘。今略有心得,希望在拍电影网与影迷朋友共享。以文交友,不亦快哉。
导 言
全世界大大小小的电影节及其奖项共有2,500多个,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毫无疑问当属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AMPAS)一年一度颁发的奥斯卡奖。本书旨在向影迷朋友介绍历届奥斯卡获奖作品及相关奇闻轶事,不过在正文开始之前,先与大家聊聊电影特别是美国电影的发展历程。
作为当代社会极具影响力的文化载体、时尚传媒、艺术学科,电影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好莱坞天才电影人奥森.威尔斯说:电影是上帝赐给人类最好的玩具,不论创作者或观众都能乐在其中;日本电影大师黑泽明说:电影是一个神奇的容器,可以盛载人类“喜怒忧思悲恐惊”等几乎所有情感;法国著名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说:电影是人类追求再现逼真现实的心理产物……电影是生活的渐近线。
抛开上述充满诗意的说法,笔者借鉴我国著名影评人周黎明先生及众多电影史学家、电影专家的观点将电影定义如下:电影是爱迪生、卢米埃尔等科学家发明的将活动影像投射到大银幕上的专门技术;电影是格里菲斯、爱森斯坦等艺术家创造的有别于建筑、音乐、绘画、雕塑、诗和舞蹈的“第七艺术”;电影还是好莱坞商人们开创的具备规模效益的现代工业。
电影的出现是科学家、艺术家与商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人类探索宇宙万物与自身存在的一次革命性飞跃。作为现代社会的窗口、世界文明的图腾,电影不仅可以审视历史、针砭现实,还能丰腴生命、荡涤灵魂,最终推动社会进步、加快文明进程。而最为珍贵的是,电影堪称人类最完美的造梦工具,承载着芸芸众生各式各样的梦想:借助如梦似幻的电影,人们可以寻觅逝去的青春回忆、寄托未来的憧憬遐思、获得生活的奇妙体验、实现情感的升华满足。坐在黑暗的电影院中,当银幕开始闪亮,每位观众都瞬间成为“梦工厂”那名倚在月牙上垂钓的男孩……
相关链接----
第七艺术:
电影的同义词,出自意大利诗人和电影理论家乔托.卡努杜(Ricciotto Canudo1877-1923)。卡努杜是世界上首位对电影进行艺术定位的人。他提出:在建筑、音乐、绘画、雕塑、诗和舞蹈六种艺术中,建筑和音乐是主要的;绘画和雕塑是对建筑的补充,而诗和舞蹈则融于音乐之中。但是六种艺术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不过诞生于工业时代的电影则把所有这些“静与动、时间与空间、造型与节奏” 的艺术加以融会贯通,成为一种可以填平上述鸿沟的综合艺术,即第七艺术。
一、电影技术发展变迁
尽管电影兼具科技、艺术与商品的多重属性,但电影发展的原动力毫无疑问是科技进步,因为无论电影的艺术创新抑或商业价值最终都必须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从科技角度来看,电影毫不逊色于飞机飞船、网络通讯等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现代发明。与留声机、电灯、电报、电话等工业时代的产物一样,电影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脚步而来。我们从与电影有关的英文单词诸如Movie、Picture、Film可以看出,电影最初是活动影像、摄影、胶片等多种技术发明的奇妙组合。
活动影像:影像是人类对外部世界在视觉上的感知,而活动影像则源于人类与生俱来的游戏冲动(人的天性中包含理性与非理性,理性产生科学,非理性创造艺术。艺术最古老的表现形式就是各种游戏)。
最早见于史册的活动影像当属中国汉代出现的皮影戏,可惜这种流传于民间的技艺只能看到影像的轮廓,无法观赏到清晰的图像,且几千年来一成不变依靠手工操作,无法批量复制,如今沦为一种小众艺术。
1645年,德国神父阿瑟西斯.基尔谢发明了最早的投影技术。基尔谢被誉为“欧洲最后的文艺复兴者”,他同时是位博学多才的科学家(当时欧洲有条件进行科学研究的人多数是教会人士),他发明的静态投影术只是为了方便向教会展示其科研成果。
1659年,荷兰物理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发明了一种投影装置,能够在黑暗的剧院上空投射恐怖影像以娱乐观众,而他的发明被称为“荷兰魔灯”在欧洲风靡一时。
1824年,英国科学家彼得.罗热发现了“视觉暂留”现象,即图像能在人脑中保存约1/15秒,这为电影提供了理论依据。
1832年,比利时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图为证实“视觉暂留”理论发明了“诡盘”,而法国著名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认为,“诡盘”的出现标志着电影的基本原理已经具备。值得一提的是,年轻有为的普拉图在研究过程中因长期用肉眼观看太阳最终导致双目失明。
1833年,英国人威廉.霍尔纳在“诡盘”基础上发明了流行一时的“走马盘”,他在这个圆盘状玩具的边缘画上一组图画,当玩具旋转之时图画便活动起来。
1876年,法国发明家埃米尔.雷诺在“走马盘”基础上研制出“活动影戏机”,该设备可以将一组组图画以活动影像的形式投射到银幕之上。1892年,雷诺在巴黎“葛来凡”蜡人馆放映了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片《可怜的比埃罗》,他也因此被誉为“世界动画之父”。不过,雷诺的“活动影戏机”因为转速不够快导致影像画面会跳动闪烁,同时该设备依靠手工绘制图画的做法效率低下使之无法普及。
上述这些研究发明都证明了人类自古以来对活动影像的浓厚兴趣,但从技术角度而言与真正的电影还相距甚远。而这些发明家的相关活动全部被电影史学家归入“电影前史”。
相关链接----
乔治.萨杜尔(George Sadoul1904-1967):
法国著名电影史学家、影评家,著有《世界电影史》、《电影艺术史》、《法国电影》等著作。萨杜尔是世界上第一位电影史学家,他的《世界电影史》包含大量早期电影史料,被公认为是“世界电影记忆的宝库”。此外,萨杜尔是斯大林的狂热崇拜者,他对苏联电影十分推崇并有着深刻研究,曾提出“苏联电影三个黄金时期”等著名理论。
摄影与胶片:捕捉与记录影像是人类长久以来的梦想。尽管人们很早就知道了小孔成像原理(最早的记载见于我国春秋时期墨家典籍),但是直到1839年法国人约瑟夫.尼埃普斯和雅克.达盖尔才根据该原理发明了银版照相技术,首次使影像可以长期保留。不过银版照相技术没有使用胶片,影像是保存在表面附有碘化银或溴化银的铜板之上且需要较长曝光时间。虽然后来一些科学家对摄影技术进行了改进,但底片仍是湿性的珂珞酊底版或干性的溴化银底版。
1877年,美国人乔治.伊士曼经过反复研究终于发明出涂有乳胶明剂的塑料材质胶片,这种胶片可瞬间曝光且冲洗十分便捷,标志着现代摄影胶片(Film)的诞生。伊士曼随后创立了著名的柯达公司,该公司通过不断改进胶片和照相技术使摄影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普通活动,也为电影的诞生创造了必要条件。
活动摄影:1872年,美国铁路巨头、著名的斯坦福大学创始人利兰.斯坦福为了一个有关“骏马奔跑起来后四蹄是否腾空”的赌局,聘请来自英国的摄影师埃德沃德.麦布里奇对骏马奔跑过程进行拍摄分析。后者研究了5年(期间因被控谋杀卷入长达2年的官司),终于以24部照相机成功地拍下了骏马奔驰的一组照片。该组照片证明马在奔跑起来时有瞬间是四蹄腾空的,斯坦福赢得了赌局。而麦布里奇在重复展示其研究结果的过程中惊奇地发现这组奔马照片栩栩如生地活动起来,于是他开始在美国各地巡回演示其活动摄影并名噪一时。
1882年,法国著名生物学、心理学家朱尔.马莱在麦布里奇活动摄影基础上,发明了类似左轮手枪的摄影枪,该装置借鉴了缝纫机间歇运动原理一秒钟能够拍摄20张照片。马莱以此拍下了天鹅飞翔的一组照片令世人啧啧称奇。1889年,马莱在巴黎世界博览会上展示了他的发明启发了爱迪生。
1892年,法国人莱昂.布里在埃米尔.雷诺活动影戏机、朱尔.马莱摄影枪基础上发明了世界上首部“电影机”(Cynematographe)并成功申请了专利,不过后来他因为没钱续注专利而被同样来自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抢占了电影发明者的头衔。
西洋景:大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早已对麦布里奇的活动摄影兴趣浓厚,他想要发明一种可以与其留声机媲美的设备专供眼睛享受。1889年,爱迪生在巴黎世博会发现马莱的摄影枪后,立即回美国将他的构想付诸实施。1892年,爱迪生公司工程师英国人威廉.迪克森终于发明出拍摄与观看电影的设备:这套被称作电影视镜(Kinetoscope)的装置采用柯达公司最新研制的赛璐珞胶片,迪克森在这种像纸一样柔软可以任意卷曲的胶片边缘打上小孔,可以一口气拍摄时长20秒的活动影像。电影视镜的正上方镶嵌了一个直径2.5厘米的透镜,人们可以从中观赏到活动影像。不过这个外形仿佛巨大冰箱的装置异常笨重(该设备装满胶片时重达2,000磅),同时因需要电力驱动无法移出户外,并且一次只能提供一人观看。尽管如此,这毕竟是世界上最早的“Movie”。
电影视镜
1894年4月20日,爱迪生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电影公司--爱迪生电影公司,同时在纽约举办了世界上第一次电影放映活动,当天约有500多名观众观看了他的电影。同年,爱迪生电影公司生产了约1,000台“电影视镜”(售价350美元/台)并销售一空。为了拍摄给“电影视镜”播放的影片,该公司建造了一个外形与警局囚车极为相似、被称作“黑色玛利亚”的黑色房子,这便是世界上最早的电影摄影棚。爱迪生电影公司在摄影棚拍摄了大量的短片,内容通常都是舞蹈、体操、拳击比赛等,其中还有现代健美运动先驱德国人尤金.山道夫的精彩表演。这些影片没有完整的情节,长度也不超过1分钟,其中比较著名的作品包括《处决苏格兰玛丽女王》、《露丝夫人肚皮舞》等。
爱迪生电影公司这种每人花5分钱就可享受20秒节目的新鲜娱乐方式被媒体称作“Peepshow”(传入中国经过简化成为流行一时的西洋景),通常在车站码头的廉价娱乐场所供无聊的人们猎奇消遣,很难登上大雅之堂。而被誉为发明天才的爱迪生一心只想销售其电影视镜,在电影拍摄与放映技术方面始终未能更近一步,最后令人遗憾地将电影发明权拱手让给了他人。
电影:1895年,法国最大的照相底片经销商奥古斯特和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埃米尔.雷诺“活动影戏机”、朱尔.马莱“摄影枪”、莱昂.布里“电影机”、爱迪生“西洋景”等一系列发明的基础上研发出“活动电影机”(Cinematographe图2),标志着电影技术的正式诞生。
相较于爱迪生只能供个人观看的“西洋景”,卢米埃尔兄弟的“活动电影机”集电影拍摄与放映功能于一体(放映时与投影设备组合),并以手摇操作取代电力驱动,因此轻巧灵活、移动方便(该设备只有16磅重);更重要的是,该设备借鉴了缝纫机偏心轮原理在送片卷片方面进行了重大革新,使拍摄与放映更长时间的影片成为可能。
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一家咖啡馆地下室首次在银幕上放映了他们拍摄的《工厂大门》、《火车进站》等12部短片(门票5法郎)并引起轰动,而这一天也从此成为电影的生日。
卢米埃尔兄弟是举世公认的电影发明者,同时他们也被视作记录影片鼻祖。他们拍摄了一些充满写实风格的作品,如《婴儿喂奶》、《园丁水浇》等(长度均为1-2分钟)。他们部分作品已包含了戏剧因素(如《园丁浇水》),有的影片甚至在长镜头基础上运用了景深镜头,使画面充满层次感与纵深感(如《火车进站》)。不过卢米埃尔兄弟与爱迪生一样,始终都没有严肃地看待过电影,他们拍摄影片的最终目的无非是为了推销活动电影机。1897年,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一次电影放映活动中由于操作不慎引起火灾烧死125人,之后他们便终止了有关电影的活动。
卢米埃尔兄弟退出了电影行业,但他们发明的“活动电影机”却风靡欧洲,观看电影成为时尚潮流。20世纪初,欧洲各国主要城市都建起了电影院,一批摄影师、艺术家参与到电影制作中来,使电影创作空前繁荣。不少精明的商人也意识到电影的商业价值,电影作为新兴艺术以及娱乐商品得以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大洋彼岸的爱迪生也对“西洋景”进行了一系列改良并组建电影托拉斯开启了电影工业化进程。不过,由于起步较晚加上爱迪生电影公司通过控制专利实施垄断策略,导致类型单调、创新乏力的美国电影在早期的竞争中完败于欧洲,而依靠发行卢米埃尔兄弟影片起家的法国百代公司、高蒙公司一举成为电影诞生之初的领头羊。
不论爱迪生的“西洋景”抑或卢米埃尔兄弟的“活动电影机”,都是使用美国柯达公司研发的赛璐珞胶片。为了配合人眼的视距,胶片规格设计为35毫米宽,之后成为国际通用的电影胶片规格(后来随着电影发展又分别出现了8、16、70毫米等规格的胶片)。活动电影机走片速度为16帧/秒(“电影视镜”则为40帧/秒),影像的活动频率更加贴近人脑视觉暂留时间,后来成为无声影片标准模式。有声影片出现后,为了契合声音频率,走片速度调整为24帧/秒,这一最为科学实用的走片模式从此固定下来并延续至今,电影也因此被称作“24帧的艺术”。新世纪后,著名导演彼得.杰克逊、李安分别采用48、120帧/秒模式推出《霍比特人》、《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等技术创新作品,但影片视觉效果并无革命性的突破。此外,柯达公司根据“活动电影机”特点生产的胶片长度统一为5,000英寸/卷,可以拍摄10-12分钟影片(再长就会绞片),电影术语称为“一本”。
相关链接----
百代公司(Pathé):
早期经营留声机、摄影机的查尔斯.百代与爱米尔.百代兄弟于1896年创建的法国电影公司。该公司凭借在世界各地发行卢米埃尔兄弟的影片获得了巨额利润,同时与法国著名导演乔治.梅里爱、英国著名摄影师费迪南.泽加等电影艺术先驱合作,并率先对电影制作、发行、放映进行垂直整合,1907-1920年间成为世界电影工业龙头,但20年代后逐渐被好莱坞电影公司超越。
高蒙公司(Gaumont):
早期经营电影放映设备的发明家莱昂.高蒙于1895年创建的电影公司。该公司是法国第一家电影公司,因为拥有世界上首位女性导演爱丽丝.居伊和著名导演路易.费雅德而与百代公司一起成为早期电影工业巨擘。1925年费雅德因病去世后,高蒙公司被百代公司兼并,之后也被好莱坞电影公司超越。
电影诞生之后,在技术上主要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普通银幕到宽银幕、从平面到3D、从胶片到数字技术的几次飞跃。
无声-有声:尽管爱迪生于1877年就发明了留声机,但是电影从无声到有声的发展却历尽艰难。这主要因为早期录音设备异常笨重,无法与灵活轻便的活动电影机配套使用;而且要过滤影片之外的杂音并使声音与影像同步播放在技术上也是很大难题。所以早期无声影片都是采用乐队伴奏使电影不会显得过于沉闷,直到1926年美国西方电气公司与著名的贝尔公司合作才研发出维他风
(Vitaphone)有声电影机,而这种设备最初只想用于录制播放电影音乐及背景音效,并没有录制演员对白的构想。当年濒于破产的华纳兄弟公司用这套设备拍摄了音乐片《唐璜》(由阿兰.克劳斯兰执导、约翰.巴里摩尔主演)并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1927年,华纳兄弟公司再接再励推出影史上首部包含对白的影片《爵士歌王》(《The Jazz Singer》,阿兰.克劳斯兰执导,著名歌手阿尔.乔森主演),尽管片中只有几句台词,而且是工作人员在无意中录下来的,但却由此引发了电影技术的巨大变革。该片上映后万人空巷、一票难求,标志着有声电影时代的到来。不久,洛克菲勒财团控股的美国无线电公司又研制出更加先进的福托风(Photophone)有声电影机,并为推广这套产品成立了著名的雷电华公司,该公司30-50年代凭借声音技术优势在好莱坞称霸一时。
有声电影最初受到卓别林、爱森斯坦等艺术家和好莱坞绝大部分电影公司抵制。前者认为有声电影将破坏日臻成熟的默片艺术,因此对之不屑一顾;后者觉得有声电影使影片的投资加大,市场则因语言障碍而缩小,所以也在静观其变。最终,还是观众决定了电影的发展走向:人们更希望在银幕上听到演员开口说话。为了满足观众需要,好莱坞率先开始大量制作有声影片,电影也从单纯的视觉艺术转变为视听艺术,更加接近了人们的生活。
有声电影发展早期因录音技术落后、演员不敢离麦克风太远导致电影又回到舞台戏剧表演形式;还有一些演员因语言障碍、音色不美影响了作品整体效果,使电影艺术一度出现倒退。不过随着录音设备逐步小型化、现代化,特别是利用声光转换原理的胶片发音技术不断完善,有声电影不仅取代默片成为市场主流,还创造出音效蒙太奇等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手法推进了电影现代化进程,而音响声效、电影配乐也成为现代电影不可或缺的关键元素。1951年好莱坞经典歌舞片《雨中曲》、2012年奥斯卡最佳影片《艺术家》等都真实生动反映了那场技术变革的历史进程。此外,20世纪福克斯公司研发的胶片发音技术彻底解决了音画同步难题,50年代便携式音画同步摄影机的面世更导致拍摄真实电影、日记电影大为流行。
黑白-彩色:在数字技术出现之前,电影的色彩取决于电影胶片。电影发展早期,许多制片公司就雇佣工人用手工上色或套版染印方法为黑白胶片增添色彩,制作出颜色单一、效果粗糙的“染色电影”。
1916年,柯达公司发明出特艺染色法(Technicolor),即拍摄时使用红绿底色胶片、冲印时进行特艺染印最终形成瑰丽绚烂的电影画面。但这种方法无法体现自然色彩,同时因为需要特制的放映器材导致成本极高而无法普及。著名影片《乱世佳人》、《绿野仙踪》等都是用这种方法拍摄完成的,不过投资成本高的惊人。
1935年,柯达公司终于研制出基于“红、绿、蓝”三原色且不需要特殊放映设备的彩色胶片。同年,好莱坞著名导演鲁宾.马莫里安以此拍摄了影史上首部能够真正体现自然色彩的影片《浮华世界》(改编自英国作家威廉.萨克雷小说《名利场》,由好莱坞女星米利亚姆.霍普金斯主演),标志着彩色影片时代到来。
尽管彩色胶片实现了电影人们长久以来描绘五彩斑斓世界的梦想,但因为彩色胶片成本昂贵,拷贝难以妥善保存(即使现今的技术也只能够保证胶片50年不褪色),再加上彩色影片与黑白作品在艺术风格上各有千秋,因此直到50-60年代,为了与电视竞争(彩色电视机在60年代以后才得以普及),彩色影片才逐渐取代黑白影片成为世界电影的主流。
宽银幕技术:早在1927年,法国物理学家享利.克雷蒂安就研制出一种变形镜头,这种镜头使电影影像产生横向变形,这为宽银幕电影奠定了技术基础。
同样是在1927年,法国著名导演、被誉为“电影界雨果”的阿贝尔.冈斯在影片《拿破仑》中使用了“三折画面”,即用三幅银幕同时放映不同的画面从而产生出了令人震撼的艺术效果,也为后来的电影创作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可惜这部长达5小时的作品因三折画面部分音效无法处理导致追求完美的冈斯将原版拷贝付之一炬,如今观众能欣赏到的只是修复版本。50年代,由于电视的冲击,电影公司不得不挖空心思把观众拉回电影院,于是宽银幕、立体声等新技术应运而生。
1940年,迪斯尼公司在放映动画片《幻想曲》时首次采用3条音带与3个扩音器产生出立体音响效果,之后这一方法被全世界多数影院采纳并不断加以改良,最终形成沿用至今的立体声放映系统。
1952年,20世纪福克斯公司在变形镜头基础上研发出一种被称作“新艺拉玛”(Cinerama)的宽银幕拍摄与放映技术。1953年,该公司拍摄了影史上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电影《圣袍》上映后收获了可观的票房,于是1年内好莱坞几乎所有制片公司均开始采用这项技术,全美85%的电影院也都安装了“新艺拉玛”放映设备,而宽银幕电影也确实以更加恢弘的场面、更加清晰的影像吸引了大量观众。当时比较著名的宽银幕电影包括《环游地球80天》、《西部开拓史》等。
如今,世界各国影院都普遍采用宽银幕与立体声放映系统。一般来说,宽银幕与立体声电影放映技术需要使用3-4台放映机、近20个扩音器以及不小于200平方米的银幕。此外,宽银幕技术后来还衍生出360度环幕电影以及新世纪风靡全球的IMAX电影等更加先进的拍摄、放映系统。
3D电影:即立体电影,它的原理是人以左右眼看同样的对象所见距离和角度不同,从而产生出充满浸入感的立体视觉。立体电影在拍摄时需要使用两台摄影机,放映时亦以两台放映机同步放映,而观众必须戴上偏光镜观看电影才能产生立体效果。
早在1839年,英国科学家查理.惠斯顿爵士就发明了偏光镜,让人的左右眼在看同样图像时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这是最早的3D眼镜。1922年,美国电影人哈利.费尔奥和罗伯特.艾尔德制作了世界上第一部3D电影《爱的力量》,可惜拷贝已经遗失了。
1952年,好莱坞联美公司拍摄的《非洲历险记》(导演阿克.奥伯雷、主演罗伯特.斯塔克)被公认为影史上首部3D长片,该片的广告词就是“狮子在你腿上,爱人在你怀里”。50年代,3D电影曾经一度风行,就连著名导演希区柯克也准备拍摄3D版的《电话谋杀案》(后因市场变化改为普通版本)。不过因为技术制约,这一时期的3D影片大多都是以展示立体效果为噱头,片中常出现一些与剧情毫无关联的运动镜头惊吓观众,久而久之便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值得一提的作品仅有《恐怖蜡像馆》、《布瓦那魔鬼》等恐怖片和影坛怪咖霍华德.休斯以简.拉塞尔酥胸为卖点的影片《万事如意》等。1962年,我国天马电影制片厂推出国内第一部3D电影《魔术师的奇遇》(导演桑弧,主演陈强)也引起了一阵观影热潮。
新世纪后,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3D电影卷土重来。2004年,好莱坞著名导演罗伯特.泽米斯基推出影史上首部IMAX 3D影片《极地特快》(讲述一个小男孩在圣诞老人带领下充满魔幻色彩的北极之旅)大获好评。其中IMAX(Image Maximum)是指一种宏大精良、具备更加清晰画质的电影放映系统,而3D与IMAX的“强强组合”也让电影吸引了更多的观众。2009年,技术狂人詹姆斯.卡梅隆将IMAX、3D和电脑CG技术完美结合推出科幻巨作《阿凡达》,该片堪称电影史上制作最昂贵、技术最先进的作品,最终以27亿美元创下了影史单部影片票房记录,也使好莱坞之后几乎所有大制作影片都打上了3D与IMAX的标签。
数字技术:20世纪80年代,IT技术突飞猛进,数字电影也随着CCD光电转换技术的成熟而悄然兴起。数字电影以数字技术拍摄、放映和保存影片,彻底颠覆了传统电影的运作模式。2012年,著名的柯达公司宣布破产标志着数字技术彻底取代胶片技术,电影从此进入2进制的数字化时代。
数字技术对电影的影响首先体现在电影拍摄制作方面。数字电影表现形式更加丰富、题材内容更加广泛,人类几乎所有想象都能通过电脑技术完美地呈现给观众。因此,数字时代里科幻片、魔幻片、漫画改编影片等大行其道,高技术、高投入的“高概念”作品成为市场主流。而电影公司为了吸引观众、降低成本,更是不断研发电脑布景、动作捕捉、表情模拟、即时合成等尖端技术,希望最终实现以数字技术取代电影实景拍摄、化妆道具甚至演员表演。新世纪好莱坞相继推出真人表演与电脑技术相结合作品如《金刚》、《指环王》等均收获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以及评论界的广泛赞扬,昭示着电影技术的未来。此外,数字技术还使普通电影爱好者不再受资金与胶片的局限,他们可以通过物美价廉的DV拍摄各式各样的低成本作品以实现自己的电影梦想。
2003年,好莱坞独立电影人加斯.范.桑特用DV拍摄了影片《大象》,这部投资仅100万美元的艺术佳作斩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并赢得了不错票房,不禁令那些一直追求自由创作的电影人热血澎湃。
其次,数字技术改变了电影的放映与传播方式。数字电影的放映相对传统电影简单快捷并大大降低了成本,人们再也不必为保存拷贝而煞费苦心。随着互联网迅猛发展,大量电影及其相关资讯在网络上广为流传,互联网、电影、电视、游戏、新闻出版等传统行业逐渐融为一体,电影工业势必走向“数字化、模块化、网络化”。新世纪后,好莱坞电影巨擘时代华纳公司先后与网络运营商美国在线、电信运营商AT&T结盟,宣告了传统电影公司“整合数字资源、引领娱乐潮流”的决心。
此外,数字技术还使人们的观影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今大部分观众都通过网络或DVD观看和收藏电影,影迷可选择范围更广、观看交流的时间与方式也更加自由。好莱坞电影工业自90年代起,影片在录像带、VCD上的收入就已超越了影院票房,新世纪后DVD、电视与网络播映权、游戏改编权、电影衍生品收入更占到影片总收入80%以上,电影的传统商业模式因多媒体时代的到来产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总之,数字技术使电影在拍摄、制作、宣传、放映、传播等各个环节的门槛大大降低,同时因其内容的开放性、形式的多样性与传播的广泛性而引发有关电影理论、艺术流派以及商业模式的全面革新,意味着我们已进入了所谓“后电影时代”,而这对所有电影人来说都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难逢的机遇。尽管美国著名影评人苏珊.桑塔格认为:电影在多媒体时代因过分追求视听感受与娱乐效果而忽视艺术审美与哲学思辨,终将导致电影艺术趋于没落。不过笔者却坚信,只要观众对电影的热爱不死,具备开放性、互动性、多样性与可变性的数字电影,乃至不远的未来即将出现的VR电影、高清全息电影、弹幕互动电影等,都仍将是人类探索世界、追寻真理、实现自我的重要途径,电影作为人类灵魂图腾的地位无可取代。
相关链接----
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 ,1933-2004):
美国著名作家、哲学家、文学和电影评论家、女权主义活动家,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她与法国的西蒙.波伏娃、德国的汉娜.阿伦特并称当代西方最重要的女性知识分子。代表作有杂文集《反对阐释》、《论摄影》、小说《火山情人》等。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