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奥斯卡往事丨导言(四)

2017-05-03 王云 拍电影网

作者 王云


生长于彩云之南春城昆明,现就职于八闽榕城省属国企。少年时痴迷武侠小说,钟情香港电影,然而走出校门后为了谋生四海漂泊,直到而立成家,工作稳定,方能重拾旧时所好,市井淘碟,陋室赏片,逐渐修成迷影一枚。近年来忧心国产电影之泥沙俱下良莠不齐,于是认真研究好莱坞电影,希望发现其独领风骚之秘。今略有心得,希望在拍电影网与影迷朋友共享。以文交友,不亦快哉。


前文回顾:导言(一)(二)(三)



苏联蒙太奇学派


蒙太奇源自法语“montage“,原本是建筑学上的术语,意为“装配”,后成为电影专业用语,专指“剪接”。


苏联蒙太奇学派是指1920-30年代活跃于苏联影坛及莫斯科电影学院(世界上第一所电影艺术学院)并对蒙太奇理论与实践做出巨大贡献的艺术家群体。他们在对美国电影特别是格里菲斯作品进行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创建出蒙太奇理论。该理论的核心内容可以归纳为:电影最基本的元素是镜头,将一系列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角度、不同方法拍摄出来的镜头排列组合以叙述故事、刻画人物、表达思想、抒发情感,就是电影蒙太奇。苏联蒙太奇学派将格里菲斯电影实践系统化、理论化,使电影上升为一种全新的艺术媒介和信息系统。借助蒙太奇,电影创作者享有了时空上更大的自由,观众则获得了更为强烈的观影感受。


不过,苏联蒙太奇学派后期走向了形式主义的极端,因过于强调剪辑的重要而贬低演员的表演,并且把电影当作阶级斗争的武器,把艺术搁置在意识形态之下,渐渐被观众所摒弃。二战后,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指出:蒙太奇是导演把个人观点强加给观众的手段,违背了电影创作的本意。他主张运用景深镜头和场面调度,以连续的长镜头保持作品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其观点引发了轰轰烈烈的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但不管怎样,蒙太奇的作用仍不容忽视,它至今都是拍摄电影最基础的手段。


苏联蒙太奇学派领军人物当属谢尔盖.爱森斯坦。这位被誉为“俄罗斯电影之父、影史上首位电影理论家”的艺术大师出生于莫斯科一个犹太建筑师家庭,少年时曾客居巴黎。1915年,爱森斯坦进入圣彼得堡土木工程学院学习建筑,但是十月革命中断了他的学业。1918年,爱森斯坦加入红军工程部队担任技师,同时开始制作一些舞台宣传剧目。1920年,爱森斯坦复员回到莫斯科并在一家工人剧场工作。1921年,他进入由苏联著名戏剧理论家梅耶荷德指导的高级导演班学习,次年发表了其纲领性美学宣言《杂耍蒙太奇》,引起电影界热烈争论。

《战舰波将金号》海报


1924年,爱森斯坦进入电影界,执导了他第一部影片《罢工》(讲述一群俄国工人不堪厂主欺压愤而罢工却终被屠杀的故事),片中工人惨遭屠杀与屠宰场动物被宰杀的蒙太奇切换令观众印象深刻。1925年,爱森斯坦拍摄了向俄国1905年革命20周年献礼的影片《战舰波将金号》,作品再现了敖德萨(乌克兰南部城市)海军“波将金号”战舰起义反抗沙皇暴政的历史事件。尽管本片关于“革命战争永远是正义的”这一论调略显生硬武断,但作品以古典戏剧的精巧结构、恢宏磅礴的史诗气势、寓意深刻的人道主题、风格独特的画面构图以及对称、重复、隐喻、象征等富有诗情画意的蒙太奇技巧,开创出一种令人耳目一新并为之震撼的全新电影语言,标志着电影已上升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独立艺术与学科。本片后来多次入选世界影史佳作榜单,也成为几乎所有电影专著必须研究的课题,而片中“敖德萨阶梯大屠杀”那段惊心动魄、一气呵成的蒙太奇镜头也被全世界电影人们反复模仿、不断致敬。


名声大噪的爱森斯坦随后前往欧美等地拍摄影片,30年代后回国继续电影创作,同时在莫斯科电影学院导演系任教并且发表了有关蒙太奇的一系列著名理论文章。1945年,爱森斯坦因影片《伊凡雷帝》触怒了斯大林不得不停职反省,三年后这位“现代电影奠基人”在郁结忧愤中去世,享年50岁。而直到1958年他的政治问题才得以平反。代表作还有《墨西哥万岁》、《十月》、《白静草原》、《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等影史佳作。


爱森斯坦以其气势雄浑的作品在世界电影史上书写了瑰丽的篇章,他把格里菲斯等电影先驱们付诸实践的蒙太奇手法发展成系统的理论,后来成为电影艺术所特有的美学原则。爱森斯坦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位电影理论家,他的“理性蒙太奇”理论强调不同镜头之间的对立、撞击、冲突产生出的效果“不是两数之和,而是两数之积”,这种冲突对观众造成的视觉与心理震撼是传统戏剧手法远远不能企及的,通俗地讲就是所谓“电影大于生活”。把蒙太奇视为电影灵魂的爱森斯坦曾说:“我不相信电影的眼睛,我只相信电影的力量”(爱森斯坦反对同胞吉加.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学说)。凭借爱森斯坦蒙太奇理论和无数电影人的共同努力,电影逐渐以其独特的形式和节奏成为现代艺术瑰宝。


蒙太奇学派代表人物还有库里肖夫、普多夫金、杜甫仁科等。

相关链接----


梅耶荷德(1874~1940)

前苏联著名戏剧导演、戏剧理论家,他提出“戏剧电影化”口号并以一系列富有创造力、表现力以及高度风格化的舞台演出,改写了当时戏剧界的现实主义传统,对现代戏剧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1940年,梅耶荷德在肃反运动中遇害,直至苏共二十大后才得以平反。他最著名的观点是:历史上最成功的文学艺术作品,应该是一部分人喜欢的要命,而另一部分人则恨不能把你撕成两半。这个观点后来被称为“梅耶荷德定律”。


伊凡雷帝:即伊凡四世(1530-1584)

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位沙皇(凯撒的俄语音译)。作为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作家,伊凡对俄罗斯开疆扩土起到重要作用,但成长在王公贵族争权夺利环境中的伊凡性格上残忍无比,他盛怒之下用手杖打死了太子,因此被冠以“雷帝”(“恐怖大帝”)称号。伊凡雷帝是彼得大帝和斯大林的偶像,彼得大帝改革时困难重重,就处死儿子以儆效尤;斯大林杀人无数也是以他为榜样楷模。


爱森斯坦原计划以三部曲史诗再现伊凡事迹,不料首部作品上映后就触怒了斯大林,导致三部曲仅完成了两部,第二集更是在导演逝世10年后才得以与观众见面。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约1220-1263)

13世纪俄罗斯民族英雄,因击退瑞典、蒙古的侵略保持了俄罗斯领土的统一而被誉为“最伟大的俄罗斯人”。


吉加.维尔托夫(Dziga Vertov,1896-1954)

苏联著名纪录片导演、电影理论家。维尔托夫提出著名的“电影眼睛”理论,主张以摄影机作为导演的眼睛,在电影创作中采用真实素材。虽然这些观点似乎与蒙太奇理论相悖,但维尔托夫在拍摄纪录片时仍大量使用蒙太奇手法以突出作品的纪实效果。维尔托夫开创出与“美国纪录影片之父”罗伯特.弗拉哈迪风格迥异的纪录影片风格,对50年代“真实电影运动”颇有启发。其代表作《持摄影机的人》以新闻影片的形式记录了城市生活的一天,其中穿插介绍了摄影机的工作原理并使用了许多先进的拍摄与剪辑方法,堪称最早的电影技术科教片。该片片头是一个巨大的摄影机镜头,喻指“电影眼睛”。


库里肖夫效应


列夫.库里肖夫(Lev Kuleshov,1896-1970):苏联著名导演、电影理论家,最早系统研究蒙太奇的电影人。

出生于俄罗斯坦波夫,1916年进入电影界,1919年在莫斯科电影学院建立教学工作室,以此培养出一批杰出的电影人。库里肖夫最著名的事迹是其进行的蒙太奇实验:他将俄罗斯著名演员莫兹尤辛一个毫无表情的面部特写镜头分别与一盆汤、一个游戏的孩子和一具老人尸体的镜头进行连接,令观众看到了莫兹尤辛的“饥饿、喜悦和恐惧”。这个被称作“库里肖夫效应”的试验证明:电影令观众情绪反应的不是单个镜头内容,而是几个画面的剪接。因此,电影中演员、场景等只是要素,导演、剪辑才是影片的灵魂。库里肖夫对蒙太奇的基础研究对世界电影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其理论著作《电影导演实践》、《电影导演基础》、《镜头与蒙太奇》等至今仍是电影学院教材之一。


弗谢沃洛德.普多夫金(Vsevolod Pudovkin ,1893-1953)

苏联著名导演、演员、电影理论家,联想蒙太奇创始人。

早年从事业余表演的普多夫金1920年进入莫斯科电影学院,之后加入库里肖夫工作室,期间尝试过美工、剪辑、编剧等工作,全面地掌握了拍摄电影的知识。1925年,因观点分歧,普多夫金离开库里肖夫工作室。1926年,他根据高尔基同名小说拍摄影片《母亲》把毫无因果关联但是主题一致的画面进行连接,极大地提升了作品的艺术效果。这被称作“联想蒙太奇”的技巧对爱森斯坦理性蒙太奇进行了补充与完善,对世界电影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外,身兼苏联功勋演员的普多夫金率先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戏剧表演体系引入电影,为电影表演理论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导演代表作还有《圣彼得堡末日》、《成吉思汗的后代》等。


亚历山大.杜甫仁科(Dovzhenko  Alexandr ,1894-1956)

苏联著名导演、编剧、作家、诗人,诗意蒙太奇创始人。

出生于乌克兰,早年曾从事中学教师、记者、诗人、画家等工作。1926年,杜甫仁科进入了敖德萨电影制片厂开启其导演生涯。他的作品除了运用蒙太奇技巧之外,在主题立意、摄影构图等方面均充满哲理思考和浪漫诗意,被认为是最早的“诗电影”。杜甫仁科代表作有《土地》、《兵工厂》、《肖尔斯》等。其中《土地》以隐喻、象征的诗意手法勾勒出苏联农村集体化的艰难历程,被认为是导演最杰出的作品。此外,乌克兰基辅电影制片厂至今以杜甫仁科命名,他的妻子尤丽娅.伊波利托芙娜.索恩采娃也是前苏联著名导演、编剧和演员。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1863~1938)

苏联著名戏剧演员、导演、戏剧教育家和理论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一生执导了120多部戏剧,他创立的戏剧表演体系继承并发扬欧洲戏剧传统风格,强调以形体动作表现内心体验,对戏剧表演产生了巨大影响。而电影表演中的方法派表演也脱胎于此。其著名理论作品有《我的艺术生活》、《演员的自我修养》等。




瑞典古典学派


是指20年代以维克多.斯约史特罗姆、莫里兹.斯蒂勒为代表的一批瑞典电影人及作品。他们对电影语言进行了积极探索,有意识地将雄伟壮阔的北欧自然景观作为“戏剧元素”来表达人物内心世界,同时创造出多角度、非线性叙事等创新手法,对世界电影发展影响深远。

斯约史特罗姆


被誉为“瑞典电影之父”的斯约史特罗姆出生于瑞典锡尔博达尔,早年从事戏剧表演,1912年加入瑞典比奥电影制片厂开始从事演员与导演工作。


1913年他执导影片《英格波.霍姆》通过一位普通妇女的不幸遭遇揭露了慈善机构的伪善,引发了瑞典慈善机构的制度改革。1916年,他执导影片《赛尔日.维根》(根据易卜生剧作改编,讲述1807-1814年拿破仑称霸欧洲时期挪威平民的悲惨生活)被视为瑞典古典学派代表作。


1917年,他执导影片《逃犯及其妻子》(讲述一个逃犯与富孀的爱情故事)完美展现了北欧冷峻壮阔的自然风光,该片一度被称作世界上最美的电影。1921年,他改编自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同名小说的作品《幽灵马车》震惊世界影坛,该片多角度叙事手法对《公民凯恩》、《罗生门》等影史经典均有所启发。


斯约史特罗姆为瑞典电影赢得了国际声誉,1922年他应米高梅公司之邀前往好莱坞拍片,其中最著名作品当属1928年影片《风》(莉莲.吉许主演的最后一部无声片,讲述一位外表娇小柔弱的女子面对野蛮暴虐坚强抗争的故事),该片以纯粹、诗意的视觉风格成为默片时代经典。1930年,斯约史特罗姆回国拍摄了瑞典首部有声电影《马库雷一家》,1937年他完成古装影片《在红袍下》之后不再执导影片,但是仍专注于舞台与银幕表演。1957年,他主演了瑞典新一代大师英格玛.伯格曼自传式影片《野草莓》,两位艺术巨匠联手书写了一段影史传奇。

《野草莓》剧照


此外,20年代就凭借《阿尔纳的宝藏》、《哥斯达.柏林世家》等著名作品蜚声影坛的莫里兹.斯蒂勒也是瑞典古典学派代表,他最著名的事迹是将一代巨星葛丽泰.嘉宝带到了美国,但他本人却与好莱坞制片体系格格不入悻然回国,最终郁郁寡欢以45岁英年早逝。


相关链接----


亨利克.易卜生(Henrik Ibsen1828-1906)

挪威著名剧作家,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代表作有《玩偶之家》、《人民公敌》等。


塞尔玛.拉格洛夫(Selma Lagerlf 1858-1940)

瑞典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首位女性得主,因创作了经典童话《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而被誉为瑞典的“安徒生”。这位终生未婚的女作家大量唯美、浪漫的作品都被搬上了银幕,代表作还有《无形的锁链》、《耶路撒冷》、《普初加里的皇帝》等。



(三)现代电影运动:


二战结束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再次发生重大变化,电影创作者们则承继早期先锋电影运动探索精神,在新的哲学、美学起点上系统性地对电影的表现形式、艺术特性进行了一系列大胆创新实验,结合日趋成熟的电影技术开创出所谓现代电影。相对于先锋电影和好莱坞叙事电影,现代电影既手法新颖、立意高远又贴近观众、注重市场,特别是注重探索现代人内心世界、反映现代社会各种问题。英格玛.伯格曼、费德里科.费里尼、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等电影大师堪称现代电影运动的旗帜性人物,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新好莱坞电影运动等则使现代电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峰。


英格玛.伯格曼 

Ingmar Bergman 

1918-2007


出生于瑞典乌普萨拉,父亲是位虔诚的天主教徒,曾是瑞典国王的宫廷牧师,母亲是贵族小姐。因为父亲的严厉管束,导致伯格曼的童年无比压抑,而质问上帝是否存在也成为其艺术创作的主题。1937年,伯格曼进入斯德哥尔摩大学攻读文学和艺术史,期间阅读了大量莎士比亚作品,同时在学校业余剧团里编写剧本、导演戏剧、饰演角色。大学毕业后,伯格曼进入斯德哥尔摩皇家剧院担任戏剧导演,使当时处于艺术与经济双重危机的瑞典戏剧进入辉煌的“伯格曼时代”,其执导的《浮士德》、《风流寡妇》等剧目广受欢迎,剧中许多演员后来也成为伯格曼电影基本班底。40年代,伯格曼凭借《危机》、《不良少女莫妮卡》等现实主义作品涉足影坛。50年代,他相继拍摄了《第七封印》、《野草莓》、《处女泉》、《假面》等一系列轰动世界的优秀作品,从此跻身电影大师之列。职业生涯近半世纪、影戏兼顾的伯格曼银幕代表作还有《犹在镜中》、《冬日之光》、《呼喊与细语》、《芳妮和亚历山大》等影史经典。

伯格曼作品通过意识流手法开创了现代主观电影先河,同时凭借其简约灵动的影像风格、饱含寓意的表现手法、凝重沉郁的理性精神以及对生与死、灵与肉、精神与存在等执着的探索至今吸引着全世界观众。一生执导过62部电影、170场戏剧的伯格曼堪称自成一派的殿堂级现代电影大师,2007年,这位3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1次摘得柏林金熊奖的艺术巨匠以89岁高龄去世。


弗德里科.费里尼

Federico Fellini

1920-1993


出生于意大利里米尼,早年当过漫画家、演员与新闻记者。喜文擅画的他曾为很多电影编剧,如新现实主义大师罗西里尼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游击队》等。50年代,费里尼凭借表现底层社会人物悲惨命运的“孤独三部曲”《大路》、《骗子》和《卡比莉亚之夜》享誉世界影坛。这些影片不同于传统新现实主义那样停留在客观表现现实,而是侧重于揭示人物压抑的内心世界和心理活动,因此也被称为心理现实主义。


60年代,费里尼先后推出《甜蜜的生活》、《罗马风情画》、《8部半》等艺术佳作,作品从反映小人物悲惨命运转向剖析上流社会阶层的堕落空虚,其没有完整故事情节、着力表现人物切身体验与心理感受的“费里尼风格”成为现代电影专业术语。70年代,费里尼作品《爱情神话》、《当年事》、《女人城》等也广受好评。80年代,不在巅峰状态的他逐渐退出了电影圈。1993年,73岁的费里尼在罗马去世,意大利政府为其举办了国葬,而4次荣膺奥斯卡最佳外语片、2次赢得威尼斯金狮奖、1次斩获戛纳金棕榈奖的他足以成为全球电影人致敬的楷模。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Michelangelo Antonioni

1912-2007


出生于意大利费拉拉,年轻时曾倾心建筑、着迷戏剧,1939年受聘罗马权威电影杂志《电影》担任编辑,同期进入罗马实验电影中心学习并尝试撰写剧本。1950年,安东尼奥尼凭借其处女作《奇遇》蜚声国际,随后他拍摄了《夜》与《蚀》也大获成功(这三部风格类似的作品并称为“疏离三部曲”,都是探讨人性在现代社会异化的主题)。 成名后的安东尼奥尼前往好莱坞拍摄了三部英语作品:第一部《放大》成功热卖;第二部《死亡点》则饱受批评;第三部《过客》虽受到评论家赞扬但票房表现依然不佳。1972年,安东尼奥尼应邀来华拍摄了纪录片《中国》,但该片因“反华反共”在国内长期遭禁,直到2004年才在北京电影学院举办的安东尼奥尼影展时公之于众。1985年,安东尼奥尼因中风半身瘫痪、无法言语,但他仍然坚持创作和拍摄影片,包括与德国著名导演维姆.文德斯合作完成了艺术经典《云上的日子》。代表作还有《女朋友》、《红色沙漠》、《一个女人的身份证明》等影史佳作。


安东尼奥尼作品大都简化叙事、舍弃对白,着力以影像渲染神秘氛围;而影像通常玄奥晦涩,使影片仿佛只有谜面没有谜底的谜语。不过其节奏缓慢、抽象诗意的风格对史蒂文.索德伯格、王家卫等著名导演影响颇深,他们也帮助安东尼奥尼完成其最后一部作品《爱神》。2007年7月30日,2次荣获戛纳金棕榈奖、1次赢得柏林金熊奖的安东尼奥尼与伯格曼在同一天去世,世界影坛从此失去两位大师。


除了上述三位艺术巨匠,奥森.威尔斯、希区柯克、斯坦利.库布里克、黑泽明、罗伯特.布列松、安德烈.塔科夫斯基等一批杰出电影人对现代电影发展也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些大师的相关作品将在正文中详细介绍。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新现实主义是40年代末产生于意大利的现代电影重要流派。该流派在创作主题上聚焦底层民众真实生活,表现手法上注重真实景象与细节描写,多采用实景拍摄和非职业演员,以纪实风格取代了传统戏剧手法,树立起全新的电影美学理念。简而言之,新现实主义电影“不仅是故事,还是一种实录,一种精神”。

《偷自行车的人》海报


“走上街头、深入群众”的新现实主义40-50年代风靡一时并对现代电影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60年代后因创新乏力逐渐衰落。新现实主义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包括:罗伯托.罗西里尼《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卢奇诺.维斯康蒂《大地在波动》、维托里奥.德.西卡《偷自行车的人》等。



法国新浪潮


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是继20年代欧洲先锋电影、40年代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之后第三次具有世界性影响的电影运动,它没有固定的组织、统一的宣言、完整的纲领,其本质是力求以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等现代主义精神改造传统电影艺术,特别是以“作者电影”对抗以好莱坞为象征的“片厂电影”。而所谓作者电影就是强调导演应像乐队指挥一样指导电影各个环节的艺术创作者,发挥其对影片的主导作用,使作品具备明显的导演印记。

《四百击》海报


法国新浪潮运动发端于50年代末期(该名称最早出自于1957年法国女记者弗朗索瓦丝.吉洛的一篇报道),运动的主力干将早期都是狂热影迷,他们在著名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主办的《电影手册》上撰写电影评论,同时拍摄出一批极具个人风格的优秀作品。新浪潮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有:弗朗索瓦.特吕弗《四百击》、让.吕克.戈达尔《筋疲力尽》、克洛德.夏布洛尔《表兄弟》、路易.马勒《绞刑架下的电梯》等。此外,同期一批主要由文学家组成的“左岸派”(因他们经常聚集在塞纳河左岸而得名)电影创作团体也对新浪潮运动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左岸派主要成员及作品包括阿伦.雷乃《广岛之恋》、阿涅丝.瓦尔达《五点到七点的克莱奥》、乔治.弗朗叙《没有面孔的眼睛》、玛格丽特.杜拉斯《印度之歌》等。


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对世界电影发展的影响可谓无远弗届,60-70年代的新好莱坞电影、新德国电影、新英国电影、东欧新浪潮、日本新浪潮乃至80年代香港新浪潮、90年代北欧“道格玛95”运动等都堪称新浪潮运动在世界各国的延续,而那段时期也成为现代电影艺术的黄金时期。90年代至今,好莱坞电影借助雄厚的资本、先进的技术、完善的商业运作体系称霸世界影坛,电影技术水平日益先进,艺术表现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多彩,但是像新现实主义、新浪潮这样的波及全球的电影运动再也未能出现,新一轮艺术变革更待今朝。


(新现实主义、新浪潮电影人及其相关作品将在正文中一一点评。)



(未完待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