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类党员干部要提拔!六大特质你有吗?

邓纯东 前线理论圈 2021-09-22

近日,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发布,对比旧版后发现,中央这次修订力度很大,其中特别增加一条:大力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


勇于担当,是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品格。现实中,有不少党员干部自诩“担当”,嘴上的花里胡哨,说起来感人,却不去解决实际问题,这绝不是真正的担当!勇于担当的好干部究竟什么样?六大特质,一起对照学习!



特质1:清清楚楚、不折不扣地履职尽责


做一名负责任的党员干部的首先条件就是在其位、谋其政,食其禄、尽其责。从理论上讲,经过多次的机构改革调整,我国多级党政机构的设置是科学的、合理的,对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发展,对于社会生活的有序治理,对于人民生活所需事项的办理,都是全覆盖的。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大到某些需要从政策上明确的部分群体的利益处理问题,小到某些单位、个人应该解决的困难。在一些地方、一些单位,仍有无人问津的、落后的规定、政策没有纠正,一些影响发展、影响社会进步、甚至影响党的建设的问题依然存在。


这些问题表明,一些党政机关或相应的国家治理主体,仍然存在着职责履行不到位的现象,而这个现象的本质就是不负责任、不敢担当。有的党员干部对自己的岗位职责不清楚,不能很好地履行职责。因此,党员干部做到勇于负责、敢于担当的最基本条件,就是要把自己的岗位职责弄清楚。要认真学习宪法、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组织法,认真学习党章对于各级党组织职责的规定,认真学习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各个机关的工作章程,把本组织、本机构、本部门的职责弄清楚,理解到位才能工作到位。长期不研究,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不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做到敢于担当是不可能的。


特质2:对于边界不清楚或需要多部门配合的工作积极主动承担


在实践中,无论是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的推进,还是国家治理事项的落实,群众实际问题的解决,常常不是某一个机构、部门或个人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几个乃至更多机构、部门的通力合作,通过各自不同职能的行使来实现。这是各类事务办理与国家治理的基本规律。而对于这个基本规律,一些党员干部官僚主义作怪、私心作怪,于是就出现了推诿扯皮的现象。比如,


有的问题的解决本应由本部门首先发起或牵头,但一些党员干部以部门能力不足为由,长期拖拉;


有的问题应以其他部门为主,多部门联合出台措施,但一些党员干部却不予配合;


有些问题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但由于现存政策不明确、责任主体不明晰,一些党员干部视而不见,任其发展。


事实上,在缺少现行政策、文件、制度明确规定的情况下,相关机构或部门应本着对党和人民事业负责的精神,主动研究新情况,对新问题提出解决的建议。需要其他机构、部门配合的,应主动报告上级联系其他机构或部门予以配合,共同解决边界不清、权限不明等问题。


近年来,一些地方创造的“首接负责制”就是一个很好的经验。“首接负责制”规定了对于有关人民群众利益但并未明确是哪个部门负责的问题,只要人民群众找到一个部门,作为与此相关的党或国家相应机构的工作人员,在接受了人民群众的反映、诉求之后,就要勇于担当,积极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困难。



特质3:对于存在困难,甚至有风险的问题的解决,不畏艰难,有赴汤蹈火的勇气


当前,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在搞好国家治理,在办好关系人民利益事情的工作中,困难是经常的,有的甚至是异常困难的。有的问题的解决需要办事人付出更多的辛苦,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有的问题的解决会遇到政策和制度不明确的阻碍,需要多个部门来回走动进行沟通协调 ;有的问题的解决需要别的部门、机构甚至不同地区的外地机构的配合 ;有的问题的解决需要国家创造必要的政策环境 ;有的问题的解决需要一定的资金或其他物质条件的保障,等等。


面对这些情况,不负责任的人、“会做官”的人会选择退缩,会采取推脱的战术。而勇于担当的党员干部则会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急党和人民之所急,正视困难,迎难而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就是面对困难勇于担当的态度。


树立这样的态度,所有的党员干部应该牢记这样几句话 :“没有困难要我们共产党人干什么?”“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为了人民群众合理利益和愿望的解决,千难万险都难不住共产党员。”树立了这样的理念,我们才能不怕困难,才能在履行职责的实践中不怕承担风险,勇于担当。


特质4:有无私无畏的精神,为了党和人民事业的需要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受委屈


在实际工作中,推动发展也好,解决人民群众诉求也好,落实社会治理任务也好,有些事情的办理、有些问题的解决,不仅存在客观的困难,而且还会遇到来自人的阻力、压力,使当事人存在利益受损、名誉受损的风险。有的是直接涉及办事人的利益,按照政策、制度办事,首先要坦荡无私。


比如,对于一些涉及农村宅基地手续办理、城镇拆迁房屋补偿的问题,有的党员干部与人民存在着相同的情况,按照法律、政策落实下去,党员干部就要放弃自己不合理的利益诉求。事实上,对于这类长时间不能解决的问题,一些党员干部不担当、不作为的背后就是不合理的利益诉求在作怪。无私才能无畏,党员干部要敢于放弃不合理的利益诉求,带头按照法律制度办事。


还有一些事情的处理虽然符合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需要,但由于历史原因、社会背景以及认识观念等的影响,尚难以彻底解决。解决这类问题不仅要敢于担当,还要有相当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要有坚强的党性以及敢于为了党和人民事业挺身而出的献身精神。比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开始实施时并没有上级文件,但由于其符合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需要,党员干部冒着受委屈、一时不被理解、甚至受到错误处理的风险支持人民群众的创举,为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


还有一些问题的解决是不被人民群众理解,不被同事、领导支持的。比如,一些单位打着为职工谋福利的旗号,动用大量财政资金违规给职工发放钱物,甚至经常化。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按照国家治理法治化的要求,必须彻底解决机关、企业“靠山吃山,管什么吃什么”这类不规范的行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可能会使一些单位的不合理福利下降,因而不被人民群众所理解,但党员干部如果患得患失,没有牺牲自我的精神,就无法勇于担当。


因此,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加强党性原则,无私无畏,敢于得罪人,敢于自我牺牲。


特质5:把精力和注意力放在寻找工作中的难点和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的问题上


敢于担当的党员干部不能只栽花不栽刺,而是要自找麻烦、自找苦吃,不仅要栽刺,而且要主动地拔刺。主动找事做,找麻烦和困难的事情去解决,这是敢于担当的最高境界。在党员干部的工作中经常会出现一种现象 :一些干部在担任领导职务或者负责某项工作后,比较愿意做好事、愿意栽花,美其名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民办好事、实事,这是必须的。


但是,一方面,我们必须要明确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完善国家治理、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需要办的实事、好事,要以解决问题、克服问题为前提。遇到困难绕道走,只想锦上添花,不想雪中送炭,只想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在鲜花与掌声中为人民办事,这是不切实际的。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保证社会长治久安,往往有很多难题需要解决、很多麻烦需要克服、很多风险需要排除、很多沟坎需要跨越,只有勇于担当,才能真正地“造福一方”,才能更多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好事。


另一方面,从处理问题、治国理政的一般规律来看,“兴利容易除弊难”,革除弊端、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排除影响发展的障碍,对于国家的长远发展、长治久安更为可贵、更为难得。真正对党和国家长远发展负责的党员干部,不能只当“聪明人”,不能只做眼前立竿见影、皆大欢喜的事情,不能只将注意力放在栽花上。勇于担当的党员干部不能只会兴利,不会除弊,而是既要善于兴利,更要善于除弊,要积极主动地去寻找、解决对经济社会发展、对国家长治久安、对人民长远利益不利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多年积累下来的,众人皆知的,也可能是长期存在的,但却未被人们发现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方面为全体党员干部树立了光辉榜样。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带领全党攻坚克难,主动作为,解决了一些多年来想解决而未解决的难题,办成了一些多年来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可以说,没有勇于担当的精神,没有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的责任感,这些事情是不可能办成的。


特质6:能够清楚认识哪些事情是对党和人民事业、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有益的


我们党要求领导干部勇于担当,人民群众盼望领导干部勇于担当,其内涵是明确的、严格的,即所担当的事情应该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是人民群众整体、根本、长远利益的需要。


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落实、不执行,胆大妄为,把这样的行为视为“勇于担当”是完全错误的。当前,一些党员干部为了个人的政绩,好大喜功,脱离实际,违规大量举债建设超前的基础设施。比如,在一些地方,新的党员干部一上任,立即出台空前的城市建设改造方案,大拆大建,大兴土木 ;还有的党员干部上任后立即推倒上一任刚速成的城市框架,马路翻修、房子重建,造成了大量的浪费。


还有一些地方不能充分认识自身的实际情况,在没有基本需求的情况下,要求在几年内建成世界密集度最高的高速公路网,甚至要求市场已经严重过剩的工业项目强行上马。如果没有资金,便违背党中央要求以及金融监管规则,以政府名义担保借款、贷款、融资,造成了巨额债务,给金融机构造成了严重的风险隐患。


必须指出的是,这种所谓的“担当”其实是权力的滥用,是在损害党和人民事业,是脱离有益目标的胆大妄为、胡作非为,这与我们党要求干部勇于担当的精神毫无共同之处,必须予以制止,坚决反对。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勇于担当,首先要把前提弄清楚,要判断准确 :

  • 是不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需要,

  • 是不是广大人民群众整体利益的需要, 

  • 是不是符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以及部署, 

  • 是不是符合实事求是的精神, 

  • 是不是能够促进本地区的健康发展。


来源:人民论坛杂志3月下及人民论坛网(rmltwz)


实习编辑:邝岩

监制:李爱玲

图片来源于公众号“人民论坛网”

转载请注明微信公众号:前线理论圈(ID:qianxiantheory)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