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菜篮子,奶瓶子,米袋子” 首都市民的餐桌供应有条不紊

前线客户端 前线理论圈 2021-09-22

新冠疫情来袭,前方鏖战正紧,后方保障须稳。“菜篮子”“奶瓶子”“米袋子”这些生活物品供应,事关百姓生活、民生保障和大局稳定。一场“保供应、稳物价、稳人心”的保卫战悄然打响,首农食品集团公司带领全体员工奋力抓生产保供应,正迎“疫”而战…… 



和平门菜市场经理焦桐芬(右一)正在帮顾客挑选西红柿


每天上新,菜价未涨 | 此刻并非赚钱时,只为市民踏实吃上“放心菜”


每家生活都离不开“菜篮子”,“菜篮子”稳则民心稳。战“疫”期间的首都 “菜篮子”能不能做到稳稳当当,让老百姓不抢购、不囤菜、不恐慌呢?


“从春节前至今,我们门店200多种蔬菜水果每天一早都会‘上新’,居民买菜不仅能做到满足供应、价格不涨,还能保证是新鲜的。”2月22日,记者采访了东方食品集团和平门菜市场经理焦桐芬。


和平门菜市场成立于1980年9月,一直以来是首都南城居民的“菜篮子”。“平时门店主要是服务周边2万多户居民的‘餐桌’,疫情期间因为附近很多小店和菜市场都没有开业,我们的服务保障半径扩大了,现在约5万多户居民到这里来买菜。”焦桐芬介绍。眼下,和平门菜市场不仅服务人数翻倍,而且居民大都“宅”家做饭,对蔬果生鲜的需求量也翻倍增长,能不能做到“保供”不断供,是个不小的挑战。


“大年初二早上店里开门没多久,顾客很快在称重台、收银台排起大长队,”焦桐芬回忆道:“当天,店里半个月的猪肉储备销售一空,我赶紧联系二商大红门公司肉联厂,没有成功。紧急之下,我电话求助东方食品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封国彬,经领导及时协调,当晚1000斤猪肉就运到了门店。” 



1月28日,东方食品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孙凤坤(左一)带队到河北省滦南县蔬菜订单基地考察大白菜储藏地窖


和平门菜市场的产品,一部分由首农食品集团下属企业东方食品集团集中采购、配送,一部分从新发地市场自采。为保障疫情防控期间蔬菜供应,东方食品集团公司党委带领各级党组织“闻令而动,敢打硬仗”。1月27日,公司党委紧急召开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会,以“最严措施、最严要求、最严防控”要求,细化工作措施,全面做好冻肉、蔬菜储备“保质量、保价格、保供应”工作,全力做到“储备调得出、外储调得进、应急用得上”。公司领导班子和员工一起坚守一线,1月28日东方食品集团总经理孙凤坤、副总经理原铁海带队,到河北省滦南县、乐亭县蔬菜订单基地进行储备考察、采购。篮丰蔬菜配送公司承担这次储备任务,及时联系山东、内蒙、云南、甘肃等蔬菜产地,充实蔬菜应急储备库,目前库房共有大白菜、圆白菜、土豆等2万吨食材储备。此外,东方食品集团还以异地蔬菜储备和异地窖形式,保证滦南县和乐亭县上万吨订单蔬菜的新鲜度和高质量。



1月28日晚,30吨白菜作为异地储备菜调运进京


大白菜是老百姓的看家菜,春节前两天价格一度居高不下。为“保价格”,东方食品集团快速反应,1月28日晚紧急调运30吨大白菜进京。和平门菜市场1月29日以1.99元的价格销售4000斤大白菜,很快全部售出,做到了“看家菜、平价卖”。当天,首农食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国丰和董事、副总经理司京成亲自到和平门菜市场察看供应销售情况。 



1月29日,首农食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国丰(右二)和董事、副总经理司京成(右四)到和平门菜市场察看蔬菜供应情况


首都“菜篮子”能不能让居民吃到安心菜、放心菜、称心菜,牵动着集团公司上上下下的心。为了防止大量集中采购导致蔬菜临时断货,首农食品集团党委果断部署和要求,在全市原有2万吨应急蔬菜储备基础上,再增加2万吨应急蔬菜储备。在此之前,王国丰带队到和平门菜市场实地检查“保质量、保价格、保供应”工作情况,要求必须要保障首都市民的粮、油、肉、蛋、菜、奶等各种生活必需品的供应,积极组织货源,确保价格稳定、质量安全、供应充足。他说:“疫情面前,我们要以国有企业的政治担当,肩负起稳大局、稳民心的社会责任,坚决保证市场供应与物价稳定。” 


焦桐芬(右一)正在和市场蔬果组组长讨论草莓的市场价格


“保供应、稳物价、稳人心”成为企业所有人的共识和行动。春节至今,和平门菜市场不仅新鲜蔬果每日供应量达到近10吨,保证日常商品不脱销不断档,还通过规模采购、全网比价等措施,保证基本民生商品零利润销售,部分商品甚至负毛利销售。对应季果蔬、禽蛋等生活必需品,焦桐芬更是自己亲自定价督价,确保价格持续平稳。“看到有的菜品进价3块,我们卖出去2块5,有的员工不理解,问这不是亏了吗,我说,这个时候不是赚钱的时候,让老百姓踏踏实实买上放心菜才是最重要的。”关键时刻,焦桐芬毫不含糊。 



焦桐芬正在整理叶菜区


疫情防控,首都“菜篮子”更要确保安全。焦桐芬要求卖场做到一天4次消毒,安排专人负责,还加强了员工和顾客的安全防护,员工必须佩戴口罩和护目镜上岗,顾客必须进行体温监测才能入场。“我们不仅要保证员工安全,还要保证顾客安全。”焦桐芬说。


非常时期,人手紧张。为此,焦桐芬成立了一支由5名党员骨干组成的“青年突击队”,不仅负责蔬果区的补货、上货,还承担着运输、收银、打扫卖场等工作,哪里缺人手就补位到哪里。焦桐芬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每天早来晚走。从春节前一周备战至今,她带领党员职工一天都没有休息。“和往年比,我们几乎多出三四个春节供应,确实很累。到这个时候,只要居民的‘菜篮子’保住了,我们再累也值得!”焦桐芬言语铿锵。


风雪无阻,牛奶保供 | 千名送奶工奔波在黎明前的深夜,只为按时按点送奶


2月14日,情人节,鹅毛大雪,寒风呼啸,三元及递的送奶工张振民凌晨1点多开始入户送奶,鞋子和裤脚很快被打湿。当他打开丰台区嘉园三里社区的一个订奶箱时,两个口罩静静地放在奶箱里,旁边信纸上写着一行稚气的字:“谢谢您每天给我送牛奶,辛苦了。”


简简单单的一行字,让人眼潮!这是对三元送奶工的崇高赞美;并不算多的两个口罩,让人泪目!这是对生活保障者的真挚谢意! 



疫情阻隔,寒气未退,“宅”家的居民还能像往常一样安全地喝上“放心奶”吗?三元食品是首都的“奶瓶子”,保障着千万居民的日常用奶。疫情防控期间,“奶瓶子”还能不能如期送达居民家中?有没有因为疫情隔离等原因而断供、延误?向“疫”而战的三元人以行动响亮作答:按时按点,风雪无阻。


“现在,我们送奶入户工作没有因为疫情中断,要说和以前有什么不同,一是送奶的时间提前了,二是更加注意安全防护。”2月25日中午,三元及递崇文门站区送奶工夏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这一天,凌晨1点40分,夏琴就出了家门,步行大约一刻钟到崇文门牛奶冷库,从库房取出206瓶牛奶放入送奶车上,随后开始送奶入户。她紧赶慢赶,赶在早上6点之前将这些牛奶全部按时按点送到了散布在6个小区、十几个平房区的170多个订户奶箱中。


凌晨一两点钟正是人们熟睡时,“我还不是起床最早的,我们站区有同事凌晨1点钟就开始送奶了。”夏琴习以为常地说。今年45岁的她是四川人,做送奶工已有11个年头,今年春节回老家探亲大年初六就提前返回了工作岗位。送奶工一年365天,所有周末都是工作日,只有春节十几天假。她说,“我们给居民送奶,是一年到头风雨无阻”。 



夏琴凌晨1点多到达牛奶冷库取奶准备入户


像夏琴这样的送奶工,崇文门站区有20多名,三元及递共有千余名。平时,他们一般凌晨3点左右开始入户送奶,到早8点钟之前全部送到。疫情期间,三元及递将入户送奶截止时间提前了2个小时,意味着早上6点钟必须全部送完。


送奶时间为什么提前呢?“疫情期间,公司实行‘无接触配送’,送奶工是不和用户见面的,更不会让居民自己下楼来取,而是和以前一样,我们直接入楼门投到奶箱中,这样居民一早就能喝上牛奶了。”夏琴介绍。这期间,因为很多小区封闭管理,送奶车辆进不去,她只能手提着奶筐上下多跑几趟,一个凌晨下来,她要走出两万七八千步。“前几天手机里计步器开着,很多人看到我的步数都来点赞,我来不及回复索性给关了。”夏琴笑着说。 



三元及递送奶工的承诺书


这段时间,送奶工并没有因为和居民“无接触”而放松了安全防控措施,反而更加严格。为了用户安全,三元及递要求每一位送奶工都在送奶工作开始前,对体温进行测量检查,全程佩戴好口罩和手套,对奶瓶和奶箱内外进行擦拭、消毒。“为了保证用户安全喝上‘放心奶’,我们还会随身带着消毒喷壶,入小区前连鞋底也要喷洒。送奶回库后,还要全身消毒,送奶车、车筐、车把甚至车轱辘都要严格消毒。”夏琴说。


不仅仅是疫情防控期间,在平时,一只小小的“奶瓶”做到让百姓安全放心,从入户回溯到源头,都有一套环环相扣的严密工作流程,而送奶入户是这个流程图上的最后环节。出库入户的牛奶,前一天下午由三元及递的物流车从三元食品各个生产车间运送过来。这些物流和运输团队,和送奶工一样“按时按点” “风雨无阻”。三元食品送奶到户事业部总经理纪晨介绍:“为了让用户在疫情期间按时放心地喝到三元牛奶,我们公司1月27 日就着手安排,为送奶工准备了口罩、酒精、喷壶等物资,1月31日恢复正常配送,目前一共投入近40辆物流车和700辆电动三轮送奶车。我们每天对所有工作人员记录轨迹、监测体温和报备信息。公司还给每名送奶工买了健康险和每人每月1000元生活补助,给他们及时送去关爱。” 



三元及递从工厂库房向奶站配送产品的冷链物流运输车


物流只是离用户最后一公里的那一环。疫情防控期间,首都的大“奶瓶子”之所以能像往常一样顺畅流转、直达用户,工作延展开来,是一场5000多名首农三元人保供应稳经营的全“元”战疫。首农食品集团副总经理、三元食品党委书记、董事长常毅介绍:“战‘疫’打响以来,公司党委积极采取‘保价格、保质量、保供应’系列行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保供生产,领导全部在岗、靠前指挥,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奋战一线,各部门分工协同、形成合力,在岗员工坚守职责、群策群力,坚决落实公司党委提出的‘牛奶供应不断货不涨价’的工作目标。”


为了让市民喝上安全健康的牛奶,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从牛奶源头抓起,确保奶源安全和质量。奶源确保,严格做好原奶收购过程中的人员防护工作;工厂全力以赴保生产,瀛海工业园、河北工业园等10余家生产厂员工坚守一线;供应链方面加强奶源、生产、销售等各方面衔接,紧急采购口罩和75度酒精;销售方面,接线员、调度员、售后工作人员全程无休,全力做好产品供应服务保障工作。从春节至今,在生产车间、质检一线、经营销售等各个岗位上,所有人都在紧张忙碌着……“抗疫情,保民生”,首农三元人日夜在奋战,亮出了“硬核”战斗力!


凌晨的京城,灯光闪烁,街巷空寂,一群默默无闻的“夜行人”身披茫茫夜色,赶在破晓之前为千家万户送去奶品。这就是夜深人静时风雪无阻、疫情无惧、按时按点奔波在大街小巷的一千多名三元送奶工……


仓中满粮,我们不慌 | 800公里加急,只为首都“米袋子”战时无虞



大年初四,在京的闭户隔离,离京的陆续返京,有一路人马却逆着人流,从京城出发,驾车北上,一路疾驰,越长城、出山海关、深入东北腹地……他们800多公里路程快马加急,只为了一件事:驰援榆树基地大米生产一线,力保首都“米袋子”战“疫”期间保供无虞!


这支紧急出征榆树基地的队伍,是在古船米业党总支接到首农食品集团旗下京粮集团党委的应急保障任务后,由副总经理、党员突击队长陈剑锋带领的10人小组。古船米业作为北京老字号“古船”品牌企业成员之一,承担着“首都的米袋子,百姓的放心粮”的重要职责。古船米业榆树基地是京粮集团十几家粮食基地之一,位于吉林省长春市以北150公里的榆树市郊外。这个时节,厂房外是冰天雪地,厂房内却干得热火朝天。 



向党旗宣誓,为出征队伍送行


“现在,我们古船米业基地生产线工人三班倒、24小时运转,一天能产出成品大米300吨。前几天北京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给我们1000吨大米储备粮的任务,我们开足马力,用了不到两天就运回北京入库了。”2月27号下午2点半,远在古船米业吉林榆树基地的陈剑锋接受了记者远程连线采访。 



榆树基地生产线打包岗


往年,陈剑锋和同事们过了正月十五才从北京到基地开始新一年的工作,今年因为疫情防控时间提前了11天。他回忆道:“我们启动粮食应急预案的时间比初四上班还早,春节前就已经做好了。我们经历过2003年非典时期粮食抢购,当时抢购发生在4月底。而今年过了春节前销售旺季,基地库房里只剩下给各家经销商春节期间备货的三四百吨大米,所以及早开工生产成为燃眉之急。新冠疫情防控期,我们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同样的事情在北京发生,必须防患于未然!”  
为了这个“防患于未然”,古船米业的预案做得很齐全很细致,各个粮食基地开工生产随时待命,春节前在京还预备了10多辆第三方物流运输车。“如果库里有粮食,但没有车辆,就运不出去,更运不到超市,到不了消费者手里,一样没用”,陈剑锋一语中的。


不仅仅是古船米业,“预防早、措施细、要求严”是首农食品集团以及下属所有企业疫情防控期间的“标配”做法。1月25日,京粮集团党委第一时间成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防控工作预案,部署粮油市场供应保障工作,确保粮食不仅储备充足,而且能随时调得出、用得上。京粮集团党委将“稳供保价”作为政治责任,提出“产品质量一丝一毫不降,产品价格一分一厘不涨”的要求。“非常时期为什么大家会抢购粮食,一是怕没有,二是怕涨价,集团公司的举措指向两条——确保有、不涨价,这样能彻底打消引发抢购的种种顾虑”,陈剑锋解释道。


比陈剑锋他们大年初四上班还早的,还有榆树基地生产线开动机器的时间,是在大年初三。“还是因为应急预案提前做好了,就等一声令下。大年初三首农食品集团党委召开了疫情防控期间的‘保供应、保质量、报价格’工作动员会,当天下午我们古船米业党总支书记、总经理刘亚洲就给榆树基地下了应急开工令,当时基地值守的七八名员工立即行动,投入生产。”陈剑峰介绍。


往年春节假期的这个时间段,榆数基地没有生产任务。今年疫情催得急,但是一时之间生产线又人手不够。怎么办?大年初三,古船米业党总支应急调度人员赶赴榆树基地一线,北京一共100多名员工,几乎人人请战,公司最终选派了5名党员干部和5名生产技术骨干组成支援团队,而其中5名党员都是腊月二十八刚从基地回京的,包括陈剑锋在内。他们在家安顿未稳,又匆匆踏上征程。 



党员突击队支援接卸一线


“我们是初四晚上到的榆树,初五一早就上班了,原来人员一班倒的生产线马上两班倒,又紧急召回当地休假员工,两天之后我们就实现了三班倒、24小时不停工。基地20多名党员骨干更是冲锋在前,不怕吃苦受累,装卸货物等这些重体力活抢着干。”陈剑锋介绍。快!快!快!仿佛是在和病毒抢时间,大年初五下午1点30分,榆树基地第一批成品大米100吨已顺利到京入库,创出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和运输效率!陈剑锋说:“这100吨大米是小包装的,采取汽车运输到京。200吨大包装的大米走铁路运输。这些大米到京后,最快当天晚上运到超市,第二天一早消费者就可以购买到。”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稳大局的“压舱石”。对百姓而言,是“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对一个城市而言,是“仓里有粮,市民不慌”。在榆树基地,除了生产加工线,还有3个粮库,共储备40万吨粮食。“这些粮食从基地到北京,24小时就可以运达。保供首都‘米袋子’,我们不仅有这个信心,更有这个能力!”陈剑锋的声音坚定有力。截至目前,古船米业牛栏山粮库和张辛粮库两库区顺利完成2000多吨成品大米接卸入库, 9000吨异地市储备成品大米跨省移库接卸任务正在收尾。


采访结束时,800公里外的基地机器还在轰鸣,一线工人正在奋战……面对离家已一月有余的陈剑锋,记者不忍问“归期”。“归期”未有期,他说:“等全国疫情消退,等首都粮食保供稳价战‘疫’结束,相信回家的日子不会太远!”



作者:丁兆丹 姜岭 高凤清


文章来源:前线客户端

责编:许海

版式:林苗苗

监制:李爱玲



欢迎投稿,转发分享
投稿邮箱:qianxianwang@126.com




推荐阅读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新媒体矩阵


前线理论圈


前线客户端



东方红啦


中国大学生网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