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大城市群创新能力比较研究

叶堂林 刘莹 前线理论圈 2022-07-03

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与创新环境三个维度对东部三大城市群的创新能力进行测度,对城市群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京津冀城市群创新能力与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存在一定差距,创新环境有待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与资源利用效率是影响京津冀城市群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针对差距,提出了大力提升京津冀城市群整体创新能力的四个建议。



从城市群的角度来看,东部三大城市群是提升我国创新能力的关键载体。京津冀、长三角与珠三角的创新发展处于我国领先地位,研究其创新能力对国家创新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三大城市群创新能力测度分析
本文以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与珠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京津冀城市群13个地区(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秦皇岛、邯郸、邢台、保定、张家口、承德、沧州、廊坊、衡水),长三角城市群26个地区(上海、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与珠三角城市群9个地区(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
城市创新能力测度分析。在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上,本文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与创新环境三个方面构造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在创新投入方面,主要由R&D(发展与研究)人员折合全时当量、R&D经费内部支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地方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地方财政教育支出5个正向二级指标构成,反映了一个城市研发创新活动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人才储备与地方政府财政投入等情况。
在创新产出方面,主要由专利授权数、新增商标数、新增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数量3个正向二级指标构成,反映了一个城市知识与技术等方面的产出情况。
在创新环境方面,主要由第三产业产值在地区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公共图书馆藏量3个正向二级指标与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1个逆向指标构成,反映了一个城市产业的发达程度、人民的生活水平、知识的积累程度、能源的利用效率等情况。
从创新综合能力来看,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在东部三大城市群内城市中占据创新综合能力前4位,北京处于领先地位。在测评的48个城市里,城市创新综合能力得分前4位的城市分别是北京(0.91)、上海(0.78)、深圳(0.64)、广州(0.58)。北京体现了城市创新的龙头和领先地位。北京作为我国科技创新中心,创新资源丰富,聚集着众多的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吸引着大量的高科技人才,具有良好的创新基础条件。
同时,随着中关村科技园区(北京)、张江科技园区(上海)、南山科技园区(深圳)、天河科技园(广州)等创新集群区域的建设,北上广深也成为当前创新综合能力最强的四大热点城市。各城市群创新综合能力持续增长,但区域间差异显著。2010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创新综合能力得分分别为0.09、0.36、0.11,2017年分别增加到0.47、0.95、0.54,综合创新能力稳定增长。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后,京津冀城市群创新能力有了较为明显的增长趋势,创新综合能力不断提升。
长三角城市群是目前三大城市群中创新综合能力最强的地区,在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方面均表现突出,总量优势明显,具备较好的创新发展基础;珠三角城市群在地方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专利授权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方面存在优势,增长速度较快,具有较强的创新潜力;京津冀城市群整体创新能力较弱,创新产出与创新环境排名相对靠后,但在新增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数量、第三产业的发展等方面具有优势。
城市群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测度与分析。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与总结,本文选取技术创新投入、高等教育水平、资源利用效率、对外开放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五方面因素,通过构建面板回归模型探究其对城市群创新能力的影响。
时为了使结果更加科学可靠,本文选取新增授权发明专利数、专利授权数、新增商标数、新增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数量四个指标来反映城市群的创新能力,分别对这四个被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并对结果进行比较。
从京津冀城市群来看,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与资源利用效率对京津冀城市群大多数被解释变量均有显著影响,并且回归系数绝对值较高。这表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外开放程度的增大将有助于京津冀城市群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资源利用效率反映着城市经济结构调整的结果与绿色发展理念的落实,也是影响京津冀城市群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
从长三角城市群来看,经济发展水平与技术创新投入对大多数被解释变量均有显著影响。因此长三角城市群在创新型城市的建设中,应在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激发创新研发活动的积极性。
从珠三角城市群来看,经济发展水平与高等教育水平对大多数被解释变量均有显著影响,并且回归系数绝对值较高。因此在努力实现珠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积极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搭建多元教育交流平台,引进高层次的创新型教育人才。
京津冀城市群创新能力的优势与差距
京津冀创新能力与其他两个城市群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创新环境有待提升。
从创新综合能力来看,京津冀城市群整体创新能力较弱,与其他两个城市群之间有一定的差距。
从创新投入来看,京津冀城市群得分0.40,位居第二。在R&D经费内部支出、地方财政教育支出、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上有相对优势,但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与地方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与其他两个城市群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应注重研发创新活动人力资源的投入,加强地方政府对科学技术的重视程度。
从创新产出来看,京津冀城市群得分0.45,位居第三。在新增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数量方面发展水平较高,但专利授权数与新增商标数与其他两个城市群相比差距明显,将创新投入转化为创新产出的能力相对较低,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创新资源,提高科研成果的实际转化率。
从创新环境来看,京津冀城市群得分0.59,位居第三。虽然在第三产业的发展上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但在其他指标尤其是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上差距明显。
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与资源利用效率是影响京津冀城市群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
从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来看,经过对四个被解释变量的回归分析后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对三大城市群的创新能力均具有显著的影响,创新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由于创新能力发展程度的不同,三大城市群的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差异。
除经济发展水平之外,对外开放程度与资源利用效率是影响京津冀城市群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与京津冀城市群不同的是,技术创新投入与高等教育水平分别是提升长三角城市群与珠三角城市群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
大力提升京津冀城市群整体创新能力
加大创新资源投入,提升京津冀整体创新能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要依靠企业的创新。因此,政府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高科技预算支出和教育支出的比例,设立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对研发投入强度大的企业给予奖励,助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同时,应积极采用5G通信、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型技术,建设智能化的城市群创新发展管理平台。
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增加京津冀创新产出。政府应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承接,建立技术服务平台以提供专业的技术咨询服务。同时还可以强化示范引领作用,建设创新产出示范园区、示范企业,对重大创新成果给予政策支持,提高相关成果转化研究人员的奖励比例,吸引越来越多的创新主体加入到创新建设的队伍中来,从而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优化京津冀城市群创新环境。首先,三地政府可以根据各个地区的现状与特点实行不同的创新政策进行引导与支持,充分发挥北京的创新研发能力优势、天津的加工制造优势与河北的基础原材料产业优势,构建科学的制度体系,营造有利于创新合作的制度环境。其次,通过进一步完善企业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和奖补政策,使得企业有能力、有动力进行科技创新,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开展自主研发活动,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最后,可以引导金融部门加大对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扶持力度,提供贴息贷款,创新担保方式,探索建立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机制,为京津冀城市群提供良好的创新融资环境。
加强京津冀城市群内部创新协同合作。从京津冀城市群的角度来看,北京、天津与河北应加强创新协同合作,依托京津冀开发区创新发展联盟,促进常态化产业合作和企业服务,提升区域创新协同合作水平。
在资源方面,京津冀城市群应该合理分配创新资源,建立关键核心技术合力攻关、成果共享机制。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并推动设备、资金等创新资源共享,将北京部分优势创新资源向津冀转移,实现三地创新产业效益最大化。
在人才方面,加强三地间产学研合作交流,搭建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间的信息共享和技术共享平台,搭建多元化创新人才交流与合作平台,定期举办创新发展论坛,开展跨区域跨部门的交流,形成创新协作伙伴关系。在市场方面,加强科技市场的合作与发展,统筹规划区域内创新产业政策,加快形成区域统一的创新资源、创新成果优化配置的市场体系。 

作者:叶堂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教授;刘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20级区域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文章来源:《前线》杂志2020年第6期

责编:沈聪

版式:林苗苗

图片来源:东方IC

监制:李爱玲


欢迎投稿,转发分享
投稿邮箱:qianxianwang@126.com




推荐阅读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新媒体矩阵


前线理论圈


前线客户端



东方红啦


中国大学生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