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习近平的群众观

孟宪平 前线理论圈 2022-07-03

摘要


习近平群众观是一个有机体系,是对群众主体地位、力量蕴蓄、利益表达等方面的深刻认识和阐释。习近平群众观的基本立场是:中国社会的历史由人民群众来书写,中国社会发展的命运由人民来掌握,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体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践的各个方面。习近平群众观是在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丰富和发展,是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现实表达。



习近平的群众观建立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为群众立场、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注入了新的思想内涵,使人民群众的主体精神、创造精神带有全新的时代色彩。习近平的群众观包括群众历史观、群众动力观、群众利益观、群众幸福观、群众实践观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主题、主力和主脉在群众中的表现,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2019年3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群众历史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主体
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时代表述。马克思在《法兰西阶级斗争》中谈到这个问题时把社会历史描述成一部悲喜剧,这个悲喜剧是由人民群众编写和导演的。恩格斯指出,正是人民群众的活动“引起重大历史变迁”。
习近平总书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剧中人”,决定着历史创造的目标、内容和方式;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剧作者”,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谱写出充满创意的“剧本”。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编导者”和“演出者”,社会是场景,群众是主角,撇开剧本来表演,就少了依据,撇开场景来表演,就少了舞台,撇开群众来表演,就少了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和“剧作者”,是将社会发展蓝图的规划者及实施者作为整体来看待的。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人民群众是中国革命史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史的书写者。习近平群众观最明确的表达就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并把这一立场提高到决定党的事业成败的高度上。“人民是决定我们命运的根本力量”,人民主体地位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内在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从社会来源看,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从社会作用看,中国共产党的目标就是为人民群众谋幸福。在中国革命史上,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克服种种困难,靠的是人民支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也离不开人民的支持。有了人民的支持,中国共产党就有了真正的铜墙铁壁;有了人民的信赖,中国共产党就有了载舟之水。党的事业成败是由人民的选择和取舍决定的,离开了人民主体地位,党就会成为孤家寡人,离开了人民主体地位,党就缺少了固本之基和力量之源。
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如果自诩高明,脱离了人民,或者凌驾于人民之上,就必将被人民所抛弃。”这是历史发展的铁律。对于我们党的工作,最有资格作出评价的就是人民群众,这种评判作用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党的工作重心、工作目标和工作方向都必须从人民群众需要出发,把群众冷暖挂在心上、群众疾苦放在心上,“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党对群众的依存关系,决定了党必须把人民群众作为我们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这也是对政权兴亡规律全面把握和深刻理解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这个标准是消除官僚主义的清洗剂,可以使党经常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个标准是消除形式主义的除草剂,可以使党经常有一个高效的运行环境;这个标准是消除教条主义的净化剂,可以使党经常有一个充满创新的环境;这个标准是消除机械主义的解毒剂,可以使党经常有一个充满活力的环境。

2014年4月28日上午,习近平在疏附县托克扎克镇阿亚格曼干村村民阿卜都克尤木·肉孜家同村民座谈。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群众福祉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主题
“给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利益。”群众期待什么,群众向往什么,归根到底是一个利益问题。给群众以看得见的利益,让群众有切实的获得感,是体现群众福祉的主要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的场合谈到这个问题。在谈到生态文明建设时,他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在谈到生活问题时,他指出:“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在谈到全面深化改革时,他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从这些论述可以看出,习近平的群众福祉观是以增进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基础的,是以保障和扩大群众利益为基础的。我们现在讲协调发展,搞精准扶贫,都是关心群众利益的切实表现。
发展是增进群众福祉的基本路径。以发展增进群众福祉是中国共产党的成功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展开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社会文明是走向共同富裕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社会发展中面临很多问题,尤其是在涉及群众利益问题时更是错综复杂,从中理出一个头绪、找出起到纲举目张作用的方面,是我们对待发展问题的辩证思路。发展和利益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没有发展,就没有足够的可供分配的东西,利益就不能实现,没有合理的利益分配和表达,就无法有效地体现公平正义。我们经常说发展中的问题要在发展中解决,其中会有很多阻力和障碍,但是,“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坎。”
改革是增进群众福祉的基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改革中要始终根据群众的意愿和事业发展的需要进行谋划,针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重点焦点问题作出科学的规划。“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其中,公平正义、基本保障、脱贫攻坚、改善生态、社会稳定等与群众利益攸关的事项,都被作为增进群众福祉的重要内容而作出明确规划。在物质上尊重群众诉求,在精神上尊重群众感情,在发展上尊重群众创造,在生活上尊重群众追求,是我们推进改革顺利进行的动力和保障。在改革中增进群众福祉,并不是党要包办一切,而是要成为引领社会发展的舵手,致力于兴利除弊,积极拥抱群众的创造精神和改革精神。

2012年12月30日,习近平坐在龙泉关镇骆驼湾村困难群众唐荣斌家(右二)炕上聊家常。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群众动力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
“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习近平总书记谈到这个问题时,有不同层面的表述。一是从历史规律的角度进行阐释,认为“历史反复证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动力观的具体表达。二是从人民群众的力量以及能量蕴蓄来阐释,认为“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人民群众就是一个能量体系,其中蕴含着巨大的力量。我们讲人民群众是力量源泉,不只是理论上的或话语上的表述,更是实践上和落实上的事情,这个力量之源如何能转化为现实的动力以及这个动力的作用方向如何把握,是需要中国共产党的引领的。三是从人心向背的影响来阐释,认为“人心就是力量”。没有民心支持,就缺少明显的政治优势,没有民心依托,就缺少坚强的政治依托。我们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民心,积聚更大更多的力量和能量。
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自己力量包括物质力量、精神力量和群众的主体力量,这三个方面在社会中的体现和运行是一体的。如果说党的领导是主心骨,那么广大群众的实践就是主动力,如果说党的领导起着引领作用,那么群众力量就起着中坚作用。“中国要飞得高、跑得快,就得依靠13亿人民的力量。”我们党的业绩,都是依靠群众力量取得的,我们党的历史进程,都是依靠群众力量推动的,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群众力量的基点上,是体现我们党政治优势的重要方面。“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就奠基在深厚的群众力量基础上。
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力量。物质力量可以培育精神之花,精神之花可以孕育物质力量,这中间离不开群众的主体作用。要充分发挥群众力量,首先要把广大群众的心志、愿望化为自觉行动,在思想和实践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建立在“四个自信”的强力支撑上,有了这种信心,也就有了更稳固的思想定力。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前无古人的辉煌事业,不能仅靠部分群体的力量,不能仅靠局部地区的力量,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先进力量的忠实代表,有能力引导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发挥强大的建设作用。激发人民群众的建设热情和建设力量,有一个教育群众和提升觉悟的过程,民族精神、时代精神、革命精神、创业精神等都是激发群众力量、凝聚群众智慧的好素材。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机制表明,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合力中的一支重大力量,在新时代被赋予更丰富意义和内涵,人民的参与和贡献是我们各项事业胜利的保证。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同村干部和村民座谈。新华社记者王晔摄

群众实践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脉
群众实践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立场是一致的。群众路线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主脉,决定着我们党的认识视角、价值方向和实践目标,这个政治立场从根本上讲就是如何对待人民群众以及如何处理党群关系问题。一切为了群众是我们的出发点,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的方法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的行动路线。
这个过程包含着尊重历史发展规律和社会实践规律,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向群众学习的具体表现。“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必须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群众是否拥护党的决策,是否支持党的方针政策,决定党的命运和执政地位,必须把群众路线不折不扣地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中。
群众实践观与尊重群众的合理意愿和创新精神是一致的。从群众中汲取营养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做法,我们说集思广益,是一个收集群众智慧的过程;我们说群策群力,是一个发挥群众能动创造的过程。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问题,需要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是走群众路线和推行人民民主的有效方式。在人民内部广泛协商和交流的过程,就是集中群众智慧和进行思想碰撞的过程,科学思路与合理办法经常在这个过程中被提炼出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或建议,及时总结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充分调动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最广大人民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在习近平的群众观中,尊重群众的合理意愿和创新精神的基本前提,就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就是保障群众的权益。
群众实践观与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是一致的。一是通过完善制度保证人民在国家治理中的主体地位,着力防范脱离群众的危险。这是一个强基固本的过程,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两个要件,前者突出政治性,后者突出广泛性,二者共同体现着国家治理的方向,并为密切党群关系打牢社会基础。二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完善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创新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机制。这是一个深入群众、深入基层的过程,体现了群众路线实践方法和途径的多样性。三是推动人民团体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把各自联系的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这是一个互动关联的过程,用群团工作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用党的领导规范群众工作的政治方向,在社会各阶层各行业各部门的治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群众意愿。


作者:孟宪平,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章来源:《前线》杂志2020年第7期,原标题“习近平群众观的有机构成论析”

责编:梁齐勇

版式:林苗苗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新华社”“学习小组”

监制:董博臣


欢迎投稿,转发分享
投稿邮箱:qianxianwang@126.com




推荐阅读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新媒体矩阵


前线理论圈


前线客户端



东方红啦


中国大学生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