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11月:先锋的本色
缪伯英和何孟雄
建立北京共产党支部
刚刚成立的北京共产党小组,面临着一个紧迫的问题:张申府要去法国里昂大学教书,小组内只剩下李大钊、张国焘两个人,得赶紧扩大组织。于是,李大钊决定吸收新人加入。
李大钊将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骨干邓中夏、高君宇、何孟雄、缪伯英等发展为党员。1920年11月,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举行会议,决定将北京共产党小组更名为中国共产党北京支部,并推选李大钊为书记,张国焘负责组织工作,罗章龙负责宣传工作。
缪伯英1919年7月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理化系。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认识了北大学生、湖南同乡何孟雄。以后,她经常到北大旁听课程、听演讲。她曾钟情无政府主义,中断学业,参加北京女子工读互助团,但美好的想法很快被残酷的现实击得粉碎。
1920年9月,女子工读互助团坚持不下去,解散了。在李大钊的引导下,缪伯英摒弃了工读互助主义幻想,摆脱了无政府主义的影响,成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进步学生。1920年11月,21岁的缪伯英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女党员。
1921年10月9日重阳节这天,缪伯英和何孟雄结婚。1929年10月下旬,缪伯英在上海不幸病逝,年仅30岁。1931年2月7日,何孟雄在上海龙华刑场就义。缪伯英、何孟雄,名字中一“英”一“雄”,是党史上的英雄夫妻。
长河漫漫,大浪淘沙。当初北京共产党小组的三名发起人,却有着迥异的人生。
李大钊:1927年4月从容就义,年仅38岁。
张申府:介绍周恩来、朱德入党,他自己却在1925年负气退党。
张国焘:1938年投靠国民党,成了一名军统大特务,最后客死加拿大。
北大红楼
李大钊的工资去哪了
每月发薪水的时候,北大会计室总会给李大钊一叠借条,扣除借款后工资所剩无几,以至夫人赵纫兰时常为一家子的柴米油盐揪心。
校长蔡元培听说后,特意嘱咐会计室:发薪水时,把李先生薪水先扣下一部分,直接交给李夫人,以免李夫人难为无米之炊。
难道当年大学教授薪资不高吗?
1914年7月,北洋政府公布的《教育部直辖专门以上学校职员薪俸暂行规程》规定:大学校长月薪400元,高等师范学校及专科学校校长月薪300元,大学教员180—280元,预科教员140—200元,高等师范学校及专科学校教员160—250元。
再看看这时期北京的物价。1926年10月,李景汉出版、孟天培与美国社会经济学家甘博合著的《二十五年来北京之物价、工资及生活程度》,记述北京1900—1924年的物价。白面:1900年100斤/6.41元,1924年100斤/8.27元;小米面:1900年100斤/3.90元,1924年100斤/5.65元。由此可见,当年大学教授薪资不低,属于高收入阶层。
1918年1月,李大钊经好友章士钊举荐,到北京大学担任图书馆主任一职,初任时月工资120元。1920年7月,李大钊被聘为教授,月工资增至200元。同时,他还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北京高等师范大学、朝阳大学、中国大学等校兼职,月收入近300元。
别的北大教授生活那么优裕,同为教授的李大钊,一家子生活为啥那么拮据?他的工资去哪儿了?
北京共产党小组成立时,缺少经费,李大钊每月捐出薪俸80元作为活动经费。这些钱除了用于会务、印刷宣传品、交通食宿等开销外,还用来接济小组内的贫困成员。在已知的早期共产主义者中,他是每月资助革命者最多的人。
李大钊乐善好施,常常救济别人。即使手中没钱,他也会写个条子,让人去北大会计室领钱。“哲学系学生刘仁静君学宿等费,由鄙人担保”。像这样接受过李大钊接济的贫困学生,还有曹靖华等许多人。
李大钊牺牲后,中外记者纷纷到朝阳里4号李大钊家中采访李夫人,个个震惊不已。他们想不到,像李大钊这样的知名教授,家中竟如此贫寒。《晨报》《顺天时报》等纷纷报道:“李大钊平昔不事储蓄,身后极为萧条。李夫人回家后,仅一元生活费,室中空无家具,即有亦甚破烂。”
奉献,共产党人的天职;清贫,共产党人的本色。
何孟雄笔名“江囚”的来历
北京共产党小组成立后,创建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就提上了议事日程,李大钊指派邓中夏、罗章龙、朱务善等人筹组青年团。
1920年11月的一天,北大红楼二层校学生会办公室,李大钊、邓中夏、高君宇等40人齐聚一堂,召开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大会,推举北大学生会负责人高君宇为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书记。
初创时期的北京团组织,发展团员缺乏严格审查,团员成分很复杂,以致混进了北洋政府步军统领衙门的坐探关谦。
关谦伪装成热心改造的进步青年,化名“伊知”。这家伙先是混入信奉无政府主义的互助团。1921年3月,由团员陈德荣、王伯时介绍加入青年团。在会上,他坚定表示“为党务牺牲,不敢畏难”等,还几次“慷慨”捐款12元、30元不等。
1921年3月16日下午,北京青年团在北大二院校长办公室召开会议,何孟雄多票当选出席少年共产党大会代表。第二天,关谦就将会议情况密报步军统领王怀庆。结果,何孟雄等13人一到黑龙江满洲里,就被扣押并关进了黑龙江陆军监狱。
严刑拷打之下,何孟雄一口咬定是去俄国考察教育,并愤然在监狱墙壁上写下诗作:
从容莫负少年头。
何孟雄坚不吐实,监狱无法给他定罪。他设法向李大钊、罗章龙发出求救信。在李大钊、蔡元培、罗章龙等多人的营救下,6月,经北京大学保释,何孟雄回到了北京。
见到前来迎接自己的李大钊等人,他风趣地说:“此次坐牢,殊出意外,但机会难得,确也增长了不少的见识。”自此,他有了一个新的笔名“江囚”。
作者:刘岳,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志办二级巡视员
文章来源:《前线》杂志2020年第11期
责编:金蕾蕾
版式:山中石
图片来源:株洲晚报、北京日报、人民网
推荐阅读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新媒体矩阵
前线理论圈
前线客户端
东方红啦
中国大学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