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无人时,畏己知

前不久在央视播出的《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二季)节目中,提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曾引用的“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孟郊的《上达奚舍人》,意思是说,真正的贤人要随时准备拿出大镜子来照自己,不让自己有丝毫的瑕疵,哪怕是连公家的蜡烛这样的小东西、小利益,也绝对不会拿来给自己私用。

事实上,中国古代确有“公烛无私光”的故事。

据南宋诗人周紫芝《竹坡诗话》记载:北宋时,有位姓李的博州太守为官极其廉洁,公私分明。一天晚上,突然收到京城的来信,他连忙吩咐公差点亮蜡烛阅读。谁知读了一半,他又让公差赶紧吹灭官家的蜡烛,把自家的蜡烛点上。

原来,那封信的后半部分谈的是其京城家属的近况。由此留下了“公烛之下,不展家书”的清廉佳话。

对大多数人来说,大庭广众之下行端坐正应该都不是什么难事,毕竟,谁也不愿意把自己丑的一面暴露在外,但像李太守那样私底下如此公私分明的,则是难能可贵的品质。

远离人们视线、脱离了组织和集体的监督管理,私底下的行为更能真实检验和反映出一个人灵魂深处的品质。

一个人能否廉洁清正,外部监督固然重要,但“无人时”的觉悟更关键。

清代乾隆年间的河南巡抚叶存仁为官几十年,清廉自守。当他告老还乡时,官员们给他送行,但却迟迟不让船起锚。直到明月东升,只见驶来一叶小舟,原来是下属为避人耳目,特地在夜里用小船送来大批礼品,叶存仁见此情景,写下一首诗:“月白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书毕,便将馈赠礼品完璧归赵。

见利不贪,不是怕人举报,而是“畏己知”,怕受到良心的谴责,是“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自律,是“无人时”的觉悟。

反观那些人前说得漂亮、人后干得龌龊的“两面人”,最终在“暗夜”里吃了不该吃的、拿了不该拿的而身陷囹圄,毁了自己的,也正是“无人时”的放纵。

对党员领导干部而言,越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越需要自律,做到“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表里如一,人前人后一个样,这不仅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负责。

社会学上有个“横山法则”的说法,意为最有效且有持续性的约束,并非外在的强制力量,而是内心的自我控制。

这种自我不断控制的过程,正是“无人时”觉悟的过程。

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清正廉洁、造福百姓,治理钱塘湖,留下“白公堤”的赞誉,但其离任时,却为自己做的一件“小”事倍感羞愧,自责写道:“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檗。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白居易因为任职期间在天竺山取得两片石头而感到伤了自己的“清白”,给后人以慎独慎微的启示。

要想练就“无人时”的觉悟,就要在平日里多下下功夫,加强党性修养、提高道德品质,在日常小事和生活细节上坚守心灵的堤坝,时刻警醒自己,“一日三省吾身”,经常“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让“无人时”的觉悟成为自我修养的内在自觉。


作者:乐兵


文章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2021年4月16日,原标题“无人时畏己知”,文章有修改

责任编辑:小林

版式:小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欢迎投稿,转发分享
投稿邮箱:qianxianwang@126.com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