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个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关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这个名称今天看起来有点费解。其实,这是1921年8月11日中共中央成立的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关,“劳动组合”一词出自日语,也就是“工会”的意思。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上海市总工会供图(人民网)
党的一大通过了关于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的决议,指出“组织产业工会为我党基本任务”,要求“凡拥有一种以上产业部门的地方,均应组织工会;在没有大工业而仅有一二家工厂的地方,可建立适合当地条件的工厂工会”。于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党中央就在上海北成都路19号(今静安区成都北路893弄1—11号)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成都路19号最早是沿街7开间的门面,由丝厂用作办公场所。1920年,改建成多幢两层旧式石库门房屋,分租给市民当住宅。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时租用其中的一幢,坐西朝东,一楼一底,青砖、红砖相间的清水墙墙面,别致的石库门头,顶上的黛瓦透着一种端庄之气。楼下是会客、会议和活动室,楼上是办公室,亭子间是工作人员李启汉的卧室兼办公室。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后,积极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帮助工人组织工会,领导罢工斗争,在中国工运史上具有开拓性的重要地位。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创办了机关报《劳动周刊》,在上海小沙渡工厂区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并以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为终点,领导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个历史高潮。1922年5月1—6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广州召开全国第一次劳动大会,通过《全国总工会组织原则案》,明确指出在中国全国总工会成立之前,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为全国总通讯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公开领导全国工人运动的总机构,还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前身,实际上发挥着总工会的作用。
1922年7月17日,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封闭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办事处并通缉其成员。当时北京尚可公开活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就迁往北京,邓中夏任主任,并在上海、汉口、湖南、广东、济南等地设有分部。1925年5月1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广州召开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决定成立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从成立到结束的三年零九个月时间里,在年轻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了一系列的反帝反军阀斗争,为壮大党的事业和工人阶级自身的解放做了大量的工作,在中国工运史上谱写了壮丽诗篇。
1925年5月1日,由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汉冶萍总工会、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和广州工人代表会发起的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开幕(微信公众号“工人日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后不久,《劳动周刊》就诞生了。这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创办的第一份全国性工人报刊,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大规模宣传组织工人群众的开始,预示着中国工人运动急风暴雨的时代到来了。1921年8月20日,《劳动周刊》在上海创刊。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工作人员担任周刊编辑,张国焘兼任编辑主任,李震瀛、李启汉先后任主编,包惠僧、李新旦等为编辑。《〈劳动周刊〉发刊词》明确该刊是“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机关报,换言之,就是中国全体劳动者言论机关。我们这个周刊是不比得有产阶级的报纸,有产阶级的报纸,是只记得金钱,哪里记得什么公道主义呢!我们的周刊不是营业的性质,是专门本着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宗旨,为劳动者说话,并鼓吹劳动组合主义”。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机关刊物《劳动周刊》(视觉中国)
《劳动周刊》是4开4版的小型报纸,辟有通讯、评论、社会调查、工会消息、世界要闻、随感录、小说、诗歌、笑话等栏目,号召工人团结起来,组织工会,开展斗争。周刊在北京、武汉也有发行网络,很受工人们欢迎,发行最多时达5000多份。1922年6月1日,李启汉被上海租界当局以在《劳动周刊》上发表“可能引起骚乱及破坏治安的文章”为由逮捕,租界法庭判处其“监三个月,驱逐出境”。6月9日,《劳动周刊》被勒令停刊,前后共出版41期。湖南长沙中山东路,有所清代光绪年间的三进四合院,山字墙、小青瓦房顶、朱漆门窗,透着股书卷气。这里最早是曾国藩的祠堂。1914年,浏阳人、长沙《大公报》创始人刘蔚庐联合社会进步人士,在此创办船山学社,以研究和弘扬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晚年居衡阳石船山,人称“船山先生”)的思想。1921年8月,在船山学社门口又挂出“湖南自修大学”的木牌,而挂牌子的人,就是刚刚出席了党的一大、从上海归来的毛泽东。
位于长沙市开福区中山路74号的湖南自修大学旧址(船山学社)(微信公众号“长沙党建”)这“自修大学”又是何许“大学”呢?毛泽东执笔撰写的《湖南自修大学组织大纲》和《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明确阐明了办学宗旨:“采取古代书院与现代学校二者之长,取自动的方法,研究各学术,以期发明真理,造就人才,使文化普及于平民,学术周流于社会。”目的就是“努力研究致用之学术,实行社会改造的准备”。自修大学“暂设文、法两科”。文科设有中国文学、西洋文学、教育学、社会学、历史学、新闻学、哲学等;法科设有法律学、政治学、经济学,每个学员选修其中一个科目。老同盟会会员、湖南宿儒贺民范任湖南自修大学校长、毛泽东任教务长。9月开学时最初只有24名学生。何叔衡、李维汉等先后任教员,罗学瓒、姜梦周、曹典琦、毛泽民、郭亮等学员在此就读。在这里,“学员不但修学,还要养成健全的人格,涤荡不良的习惯,为革新社会作准备”,主动参加社会实践斗争,大多数学员兼任各工会的秘书或群众团体负责人,是长沙和湖南工人、学生和反帝群众运动的组织者、领导者。1922年党的二大以后,毛泽东邀请李达任自修大学校长并主持教务。同年9月,为培养一批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革命青年,自修大学又附设了补习学校,毛泽东任指导主任,夏明翰任教务主任,共接收100多名学生。1923年11月,湖南军阀、省长赵恒惕以“所倡学说不正,有害治安”的罪名,封闭了湖南自修大学。自修大学及附设补习学校,培养了来自湖南34个县和外省4个县的200多名青年,人们称它是“湖南革命的‘总汇处’”。湖南自修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所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型学校。
作者:刘岳,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志办二级巡视员
文章来源:《前线》杂志2021年第8期,原标题“1921年8月:行动”
责任编辑:金蕾蕾
版式:刘卫东
图片来源:人民网、微信公众号“工人日报”“长沙党建”、视觉中国
投稿邮箱:qianxianwan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