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田心铭:谈谈中国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

田心铭 前线理论圈 2022-11-22

摘要

一百年来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要把“改变中国”和“丰富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不仅要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和从中国实际出发结合起来,反对一切离开马克思主义指导或脱离中国实际的错误思想;还要把用马克思主义改变中国和用中国实践丰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使我们的理论和实践在相互作用、良性互动中一起向前发展。


中国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是蕴含在百年党史中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这一重要论断高度概括了中国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

2021年7月15日,北京,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上展出的马克思著作手稿(视觉中国)

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
马克思主义是改变世界的理论。1845年,马克思在笔记本上写下了11条供自己进一步研究使用的提纲,最后一条是:“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恩格斯称这个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可见,马克思创立自己的理论,从一开始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马克思在探求德国的解放之路时发现了无产阶级,他在1843年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几年后,当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锻造出唯物史观这个精神武器时,他们明确指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
共产主义者将如何改变现存世界?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公开宣布:“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中国的先进分子拿起马克思主义这个精神武器,就是为了改变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在近代中国最危急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
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时起,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不屈不挠的斗争,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直到十月革命后才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作为解放我们民族的武器。
1949年新中国诞生前夕,毛泽东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28年来的历史,比较中国人和俄国人寻找革命理论的经过,追溯中华民族百年来寻求真理的历程,指出:“中国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中国的面目就起了变化了”,“这时,也只是在这时,中国人从思想到生活,才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马克思主义使中国人在精神上由被动转入主动,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中国的历史进程。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时讲了三个“深刻改变”: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2018年,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时,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结合起来”实现三次“伟大飞跃”高度概括了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了中国”的。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中华民族实现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深刻改变中国,是因为它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所掌握,成功地指导了亿万人民的实践。毛泽东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它被中国人民所掌握了。毛泽东强调:“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 
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奇观,彰显了科学真理的伟大力量。理论和实践之间,是在实践归根到底起决定作用的基础上相互作用的。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实践“一般地表现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理论“在一定条件之下,又转过来表现其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我们承认总的历史发展中是物质的东西决定精神的东西,但是同时又承认而且必须承认精神的东西的反作用。
“这不是违反唯物论,正是避免了机械唯物论,坚持了辩证唯物论。”在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时,毛泽东指出:“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阐述了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强调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指出:“理论对规律的揭示越深刻,对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引领作用就越显著。”在论述新发展理念时,反复强调理念引领实践的决定作用,指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这是毛泽东提出的在一定条件之下理论对实践起决定性作用的思想在新时代的坚持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人民不断奋进、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万里长河之泉源”。我们学习党史,要从党的非凡历程中领会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中国的,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2021年7月15日,北京,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的马克思、恩格斯雕塑(视觉中国)

中国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因而是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它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并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人作为马克思、恩格斯的后继者,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100年来,我们党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中国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体现了人类认识发展的规律、真理发展的规律。实践和认识的矛盾,是贯穿人类全部活动的基本矛盾。实践和认识矛盾运动的规律,是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系统论述了认识对于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阐明了基于实践的由浅入深的人类认识发展过程,揭示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人类认识发展基本规律。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是真理发展的规律。“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在中国实践中不断丰富、创新马克思主义具有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毛泽东在延安整风时期就明确提出:“要分清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和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指出:“有活的马克思主义,有死的马克思主义”,我们所要的“是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马克思主义”。
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毛泽东阐述了中国发展马克思主义、产生自己新理论的实践基础,毛泽东指出:“马克思没有做过中国这样大的革命,我们的实践超过了马克思。实践当中是要出道理的。这种革命的实践,反映在意识形态上,这就是理论。”后来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又指出,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家,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并深入阐述要“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没有穷尽真理,而是不断为寻求真理和发展真理开辟道路。我们要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时代变化和我国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的想象。我们要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坚持问题导向,聆听时代声音,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中国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具有极其深厚的实践基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宣告马克思主义问世的《共产党宣言》,是作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发表的,这表明,马克思主义从问世之日起,就同以它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的实践结合在一起。
马克思主义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基本途径或基本方式是,作为工人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回到党领导下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去,在指导实践发展的同时接受实践检验并不断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具有5000多年文明史和优秀文化传统的东方大国。
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在长达100年的时间里,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亿万人民的社会实践相结合,以天翻地覆的磅礴之势改变世界,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空前的大事件。
从历史上看,1847年成立的共产主义者同盟只存在了5年;1864年成立的国际工人协会于1876年宣告解散,存在了12年;1917年十月革命之前,马克思主义“影响主要限于欧洲”;列宁缔造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作为一个政党而存在,是从1903年开始的”,到1991年苏联共产党中央自行解散,共88年。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170多年的历史中,中国共产党100年来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中国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是由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决定的,是中国共产党人自觉遵循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推进理论创新的必然结果。
中国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成果,体现在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中国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的过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在中国实践基础上创造的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是在同各国实践的结合中丰富、发展的。各国实践都有其特殊性,因而其理论并不都是具有普遍性的真理。中国共产党人历来反对照搬别国经验,同时认为对中国的经验也不能“把它搬给别国”。但是,中国实践同一切事物一样,在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所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也必然包含着超出一国范围的普遍性真理,它们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增添了新的内容,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例如,中国共产党人确立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就是一条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毛泽东曾经指出:“这个口号写进了一九五七年莫斯科宣言,那里面说马列主义普遍真理要与各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邓小平说得更明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这句话本身就是普遍真理。”
又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思想,是贯穿毛泽东思想和整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形成的理论成果,其表达方式也同中国文化融合在一起,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但是其思想内容已经超越了中国的特殊国情,上升到了世界观、历史观、方法论的高度,它们是以中国化的形式表达出来的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产生的理论结晶,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具有实践性、时代性、创造性的鲜明品格,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2021年11月3日在浙江杭州双浦镇拍摄的一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无人机照片)。这里曾是甲鱼塘、各类堆场,已通过生态修复垦造为良田(新华网)
把“改变中国”和“丰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
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要把用马克思主义改变中国和用中国实践丰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
中国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其一,是中国实践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这是一种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其二,是作为实践和认识主体的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这是科学理论和实践——认识的主体之间的关系。其三,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关系,这是作为完整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在其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关系。其中最基本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实践的关系。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是人类认识、实践活动中的重大问题。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对人类认识发展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的阐述,同时也是对理论和实践关系问题的回答。理论和实践之间是实践决定理论、理论指导实践的关系,是实践决定理论的基础上双向作用、互为因果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国实践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系,必须全面把握两个方面。
一方面,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改变中国。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中国问题,指导中国实践,反对一切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错误思想和指导思想多元化的错误观点。
另一方面,要坚持用中国实践丰富马克思主义。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以中国实践为基础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反对把马克思主义看作僵死不变的教条。毛泽东指出:“我们要使中国革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括把中国实际马克思主义化,也就是总结中国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丰富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是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富矿”,理论研究要“从中国实践中来、到中国实践中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两方面都是我们党能完成各种重大历史任务的根本原因。
“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和“中国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统一的实践——认识过程中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是互为因果的。只有在深刻改变中国的实践中,才能极大丰富马克思主义;只有极大丰富了的马克思主义,才能成功地指导中国实践,深刻改变中国。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我们党确立并一贯坚持的基本原则。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可以加深我们对这一原则丰富内涵的理解。坚持“结合”原则,不仅要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和从中国实际出发结合起来,反对一切离开马克思主义指导或脱离中国实际的错误思想;还要把用马克思主义改变中国和用中国实践丰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使我们的理论和实践在相互作用、良性互动中一起向前发展,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同时,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作者:田心铭,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文章来源:《前线》杂志2021年第11期,原标题“深刻改变中国和极大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统一”

责任编辑:申洁

版式:小林

图片来源:新华网



欢迎投稿,转发分享
投稿邮箱:qianxianwang@126.com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