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代葛洪在《抱朴子·极言》中讲:“治身养性,务谨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评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小节连着大节,小节决定名节。在个人修养问题上,每个人都应当注意小节,谨防小毛病变成大祸患。“不积小善,不能成大德;不积小恶,不足以亡身”。清代古田县人陈滨,居官清廉,十分注重小节。他常对人说:“贪不在多,一二非分钱,便如千百万。”后来他任湖南、福建巡抚,当官20余载,独身在外,没有携带过家眷。儿子想去探望他,竟苦于缺路费。陈滨安于清贫,终生不变,受到百姓称赞。每个人都应慎独慎微,从小事小节上加强自身修养,从一点一滴中自觉完善自己。
小事小节既能成就一个人,也能击垮一个人,对小事小节绝不可小瞧小视。古人讲:“勿轻小事,小隙沉舟;勿轻小物,小虫毒身。”重视小节,好比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犹如滴水穿石,一滴不可懈怠。在小事小节上出问题看似不严重,但背后隐藏的祸患却不可小视。如果在小节问题上漫不经心、不以为然、疏于防范,甚至听之任之、自我放纵,把自己吃点、喝点、拿点、要点、收点等问题,看作“星星点点”“零零碎碎”,误以为于自己无伤大雅、于法纪有隙可乘,长此以往,就会被那些看似平淡无奇的小节磨损大志、侵蚀精神,一步步走向贪图享受、腐化堕落的道路。小节不小,小节可见精神,小节关乎成败。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对小事小节并不放在心上,误认为只要大的原则把握住了,基本底线守住了,就会平安无事。事实上,不注重防微杜渐,小事小节上的漫不经心,慢慢就会发展为突破底线、触碰高压线,甚至全线失守。等到幡然醒悟之时,已是悔之晚矣。
“慎在于畏小,智在于治大。”小节不保,大节必失,这就是小与大的辩证法。在小事小节问题上,必须守住底线、稳住心神、筑牢防线、始终如一,做到“去小恶以保本真,积小善以成大德”。小事当慎、小节当拘。坚持在小事小节上加强约束、规范自己,以“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来自励,以“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来自警,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来自省,以如履薄冰的小心谨慎对待小事小节。然而,守住小事小节,并不意味着战战兢兢、缩手缩脚,不敢迈开步子、撸起袖子,甚至不敢作为、无所作为。相反,胸中有大义、言行知敬畏,在小事小节上也就不容易“湿鞋”“摔跤”。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能够反映人品,反映作风。每个人都应严以修身、严以律己,自觉做到谨小慎微,防微杜渐。从日常点滴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从不搞下不为例开始,对自己多一点苛求,时刻以高标准、严要求来照镜子,切实过好“小事关”“小节关”。
作者:寒山石
文章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2020年12月31日
责任编辑:小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投稿邮箱:qianxianwan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