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有哪些表现?

贾钢涛 前线理论圈 2022-11-2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中国立场、全球视野、人民情怀和历史担当,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眼时代大势,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引领时代之变,彰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时代性、实践性和人民性;坚持中国立场,彰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性、开创性和开放性;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强大的历史穿透力、文化感染力和精神感召力;坚持“两个确立”,不断书写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


以大历史观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征程,党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中国具体实际,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精准的问题导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深刻总结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这一思想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引领时代之变,集中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进行了新概括,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图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新时代的大问题是什么?显然是如何实现“强起来”,也就是如何继续深入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要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021年6月28日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在国家体育场盛大举行。这是盛典仪式。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摄(求是网)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从时代和实际出发,在实践的基础上推动理论创新,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已成为世界格局演变的主要推动力量。人们正在见证“历史终结论”的终结、“中国崩溃论”的崩溃,“社会主义失败论”的失败。
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国家整体经济水平、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当代中国正经历着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
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深刻回应历史之问、时代之问、实践之问、人民之问、未来之问的理论成果,诠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何处去,是领航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定盘星,是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指南针。
要深入领会这一思想的精神实质,就必须全面掌握贯穿这一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进一步增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自觉、理论自觉、行动自觉。习近平总书记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以“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的赤子情怀,秉持强烈的问题意识,领航“中华复兴号”这艘巍巍巨轮砥砺前行。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两个确立”,既符合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意愿,也蕴含重要的政治判断。新时代我们党和国家所取得的十三个方面的伟大成就,根本在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航向。我们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政治上忠诚核心、思想上紧随核心、行动上捍卫核心,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深邃的理论创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范,充分展现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人民情怀、家国情怀、民族情怀、天下情怀。
新的飞跃,表现为理论的系统性上。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括为“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理论体系的“四梁八柱”基本定型。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此基础上结合新的实践要求,概括为“十个明确”,彰显了这一思想的真理力量、实践力量、精神力量。这一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
对于前者,习近平总书记从理论渊源、历史根据、本质特征、独特优势、强大生命力等多方面作出了深刻回答;对于后者,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和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这一思想系统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时代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安排。这一思想系统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提出“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明确要求建成“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崭新的思想内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重大理论问题系统性、体系性的创新,展示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鲜明特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2021年6月28日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在北京国家体育场盛大举行。这是盛典仪式。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新华网)
新的飞跃,表现在理论的原创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科学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举旗定向、掌舵领航、谋篇布局提供了根本遵循。在社会基本矛盾方面,提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学说;
在思维方式变革方面,提出要战略思维、系统思维等,要观大势、定大局、谋大事,强化问题导向,要抓重点、抓关键、抓牛鼻子等,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识论的新发展;在党的建设方面,围绕“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一根本问题,提出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在国家治理方面,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发展;
在处理全球问题方面,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新发展等。这些战略思想和创新理念,以全新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贯通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领域,既不忘本来,又面向未来,讲出了许多新话,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新的飞跃,表现在理论的开放性上。恩格斯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必须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在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实现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过程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理论创造一刻也不会停步。马克思主义强调历史和逻辑的辩证统一,“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秘诀在于始终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在关注和解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中作出新概括、获得新认识、形成新成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以问题为导向,对时代和实践提出的历史课题给予马克思主义的回答,用理论指导实践,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在继续推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随着实践推进而接续发展、不断丰富、更加完善。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断超越自己,在开放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这是2021年6月22日拍摄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外景。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新华网)
厚重的时代精华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的突出亮点和重要贡献之一,就是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遵循、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根深则叶茂,源远则流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实践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践行者。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之中,深刻汲取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是民族性和时代性有机统一的典范。
这一思想深刻反映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梦想和追求,特别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凝结着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具有强大的历史穿透力、文化感染力和精神感召力,最为集中而深刻地体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意蕴和思想力量,最为集中而深刻地彰显了中国精神独特的文化传统与民族风范,也最为集中而深刻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信念与价值追求,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被写入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安理会、人权理事会以及联合国大会裁军与国际安全委员会等机构的多项决议中,有力推动这一理念变成全球性共识。图为2017年3月20日,中国代表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上代表发展中国家发言。3天后,人权理事会通过决议,明确表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华社记者 徐金泉/摄(求是网)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习近平总书记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智慧,善于从人类当代思想科学文化等最新文明成果中获取营养,善于从人民群众朴素的语言中揭示真理,并将其中的精华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引导全国人民矢志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发表的系列重要讲话,用讲故事、举事例、摆事实的方式同频共振、凝聚共识,形成了其独特的富有个性化的语言风格。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到“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再到“中国梦”“地球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这些极具民族文化特色的话语让听众想听、爱听、愿听,许多话题被热议,许多话语成热词,许多观点成了听得进、记得住、传得开、用得上的经典和名言警句。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党的百年奋斗史的重要经验之一就在于坚持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结合新的实践要求回应时代之问,不断书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新的赶考路上,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学习和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始终保持赶考的坚定、清醒和自信,埋头苦干、砥砺前行,当好新赶考的答卷人,答好新时代出卷人的新考题,接受人民阅卷人的检阅和评价,交出一份人民满意的优异答卷。


作者:贾钢涛,北京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文章来源:《前线》杂志2021年第12期,原标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责任编辑:梁齐勇

版式:小林

图片来源:求是网、新华网



欢迎投稿,转发分享
投稿邮箱:qianxianwang@126.com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