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理解“三个务必”?

林建华 前线理论圈 2022-12-08


摘要

1949年,面对中国共产党即将在全国范围执政的新形势新情况,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两个务必”的著名论断。在2022年党的二十大上,面对确保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新实际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三个务必”的时代论断。 “三个务必”是对“两个务必”的继承和坚持、创新和发展,“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对“两个务必”的凝练、传承和弘扬,“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具有全新的意蕴。“三个务必”旨在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战略意义。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报告中开宗明义指出,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围绕这一主题和中心任务,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告诫,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2022年10月6日拍摄的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黔陶乡谷洒农业综合种植基地(无人机照片)

“三个务必”是对“两个务必”的继承和坚持、创新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时起,就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存在着相互交织的多重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这一基本国情和两大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即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近代中国出现的各种政治力量都对中国的出路进行过探索,但都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
解决两大主要矛盾、完成两大历史任务的责任和使命,是由中国共产党人主动担负和最终完成的。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一百余年来,建立并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取得政权并进行政权建设,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大地上生动演绎的精彩三部曲。
中国共产党有着怎样的独特作用?1939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领导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这样两个伟大的革命到达彻底的完成,除了中国共产党之外,是没有任何一个别的政党(不论是资产阶级的政党或小资产阶级的政党)能够担负的。而中国共产党则从自己建党的一天起,就把这样的两重任务放在自己的双肩之上了”。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共产党、怎样建设这样的中国共产党?在此之前的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迫切地需要建设这样一个党,即“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并认为这是“伟大的工程”。
1949年3月,面对解放战争即将迎来全面胜利、党即将执掌全国政权的新形势,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毛泽东郑重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就是“两个务必”的著名论断。在此之前,毛泽东与郭沫若之间有过著名的“甲申对”,与黄炎培之间有过著名的“窑洞对”;在此之后,毛泽东与周恩来之间有过著名的“赶考对”。
所有这些都是关于如何跳出政权兴亡历史周期率的经典对谈,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卓越智慧和使命担当。
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百余年奋斗历程,新中国已走过70余年奋斗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在新时代,“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聚焦并明确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郑重提出“三个务必”,适逢其时、正当其用,意味深长、意义重大。
一段时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同时,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三个务必”和第二个答案、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对“两个务必”和“窑洞对”第一个答案、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坚持和继承、创新和发展,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性认识的历史自信、历史自觉、历史主动。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的:“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丢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

2022年8月,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街道召开“万名代表下基层”征求立法意见建议座谈会(新华网)

“三个务必”具有丰富的新时代意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无论是强调“两个务必”还是强调“三个务必”,都是党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发出的庄严告诫书和政治动员令。如果说“两个务必”是党出发赶考之际的座右铭,开启了建设新中国的历史征程,那么,“三个务必”就是党在新的赶考之路上的座右铭,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初心”和“使命”是中国共产党词典中历久弥新的两个极其重要的词汇,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基于党和国家事业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历史新坐标作出的,具有新时代的意蕴。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不忘初心,才能坚守初心。守初心,就是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不断追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时刻不忘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
牢记使命,才能勇担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担使命,就是要牢记我们党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使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活力。
只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党就能凝聚起不可阻挡的磅礴力量,就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时代,强调“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旨在回答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以及从何处来、将向何处去的根本问题,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不断夺取新胜利、创造新辉煌。
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志气、骨气、底气,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气质;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恒定如初的本色、底色、亮色,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固有基因。
一百余年来,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党和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弘的史诗。特别是新时代这十年,我们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但是,与我们奋斗目标的要求相比,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征程没有穷期,绝不能骄傲自满、止步不前,绝不能丢掉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必须坚定信心、锐意进取,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主动防范化解风险,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行百里者半九十。” 
英勇顽强奋斗、持续奋斗、不懈奋斗、长期奋斗、永远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制胜密码。中国共产党所面对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时代命题和历史任务,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所面对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使命任务,注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事业不是朝夕之功,而须绵绵用力;注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不是“躺平”就能实现的,而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知重负重、负重奋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总结、凝炼了毛泽东提出的“两个务必”思想,是对“两个务必”精神内核的传承与弘扬。
党的百年辉煌历史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洞察。斗争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新时代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就是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
敢于斗争就是要坚定斗争信心。只有坚定斗争信心,才能知难不惧、锲而不舍。善于斗争就是要谋划斗争策略。只有谋划斗争策略,才能在坚持原则、坚定立场的基础上因时因势采取最为有效的行动,以实现既定的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对新时代十年的经验总结。诸如我们义无反顾进行了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包括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包括各方向各领域军事斗争;我们统揽包括伟大斗争在内的“四个伟大”,指出一些党员、干部缺乏担当精神,斗争本领不强,实干精神不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仍较严重等。
同时,我们面临的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这是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躲不开、绕不过的深层次矛盾,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不少顽固性、多发性问题,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
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我们必须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狭路相逢勇者胜。因此,在前进道路上,我们务必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三个务必”具有丰富的新时代意蕴,“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和优良作风,“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状态和能力本领。
“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包含了中国共产党对治乱兴衰历史的长期思考和执政规律的深刻总结,“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展示了百年大党与时俱进的鲜明特征,三者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来自长江科学院的科考队员在长江源区进行科考工作(2022年7月2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新华网)

“三个务必”具有鲜明的目标任务导向和旨归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三个务必”具有鲜明的导向和旨归,是完成新时代目标任务的现实要求和政治保障。
列宁曾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在历史的视域中,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不同的主题和任务。在一百年的视野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主题;在新中国的视野中,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中国共产党的主题;在改革开放的视野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主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世界的视野中,中国共产党需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需要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三个之变”,需要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四个之问”;在中国的视野中,中国共产党需要实现新时代面临的主要任务,从现在起需要聚焦并实现中国共产党面对的中心任务。
中国共产党人的战略安排是: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即把我国建设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未来五年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
形势决定目标任务,目标任务关乎未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根本保证。强调“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旨在警示全党同志始终以钉钉子精神,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发挥历史主动性,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强调“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旨在要求全党同志在“乱花迷眼”“乱云飞渡”的复杂严峻形势中保持足够清醒,保持胜不骄、败不馁的政治定力,以团结奋斗精神破除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强调“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旨在昭示全党同志必须发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最终赢得斗争胜利,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打铁必须自身硬,打最硬的铁必须是铁打的人。“三个务必”是党中央向全党同志提出的更新、更高标准的政治要求。新时代新征程,强调并坚持“三个务必”,归根到底,旨在做到“两个确保”,即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使我们的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


作者:林建华,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章来源:《前线》杂志2022年第11期,原标题“‘三个务必’的新时代意蕴和旨归”;转载请注明微信公众号“前线理论圈”

版式:林苗苗

责任编辑:沈聪

图片来源:新华网

更多精彩视频

请关注我们


欢迎投稿,转发分享
投稿邮箱:qianxianwang@126.com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