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的世界名著《浮士德》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青年学生慕名来找浮士德,想拜他为师。浮士德不想和他见面。一个魔鬼就假扮浮士德与学生见面,回答他提出的问题,这个假浮士德还对学生讲了这样一句话:“亲爱的朋友,一切理论都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
这句话虽然出自假扮浮士德的魔鬼之口,但因为说得有道理,也常被革命导师所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在自己的著作中引用过这句话的意思。列宁1917年4月在《论策略书》中指出:“现在必须弄清一个不容置辩的真理,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因为这种理论和任何理论一样,至多只能指出基本的和一般的东西,只能大体上概括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我的朋友,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列宁在这里讲的理论,十分清楚是指被教条化的理论、脱离了实际的理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在百年征程中对把革命理论当作僵硬的教条有过深刻教训,也有过切肤之痛,因而对理论与实践、理论与生活、理论与人民的关系,有着十分清醒而深刻的认识。
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指出的:“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要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而不是要背诵和重复其具体结论和词句,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坚持“两个结合”,坚持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创新和发展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创造理论和实践“双青树”奇迹、不断开辟理论新境界的根本之道和制胜之道。党的二十大报告用一专章并且在第二部分,专门论述党的创新理论,这在党代会报告中是没有过的,可以说,这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文本结构上最突出的一个特点,也是一个亮点,它集中凸显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高度重视,凸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世界上没有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如此重视理论建设。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的经验总结,也深刻揭示了思想理论和建党强党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我们党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建立的,又是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实现飞跃和新的飞跃的进程中不断强大的。党的成长壮大与理论创新这种良性互促既让理论之树常青,也让党永远年轻。那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使理论之树常青?理论创新的动力又来自哪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主人,一切历史都是人民创造的。然而,人民创造历史绝不是盲目地创造,也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必须有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必须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来武装。因此,人民群众是需要理论的,那种认为人民群众不需要理论的认识是错误的,也是不符合实际的。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党的理论创新的真正动力和不竭源泉。理论创新是为人民所需要、为人民而创造的。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宣称,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党所创造的理论,连同她所开辟的道路、所建立的制度,归根结底都是人民的,是人民的理论、人民的道路、人民的制度。人民为什么需要理论?是因为理论可以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指出,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如果回答不了、解决不了人民群众实践中的问题,这样的理论就是脱离人民的理论,因而也是苍白的理论,是没有生命力的死的理论。我们的理论创新要站稳人民立场,顺应人民需要,真正把党的创新理论变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所掌握的理论。要做到这一点,实现这样一个目标,是不容易的,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仅靠刊发一批又一批理论文章、召开 一次又一次理论研讨会,是解决不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的。如果我们不能实现从理论创新“新的飞跃”到为人民所拥有的“最后一跃”,那理论就只能为“理论家”所垄断和掌握,而不能为人民群众所喜欢和掌握,不能与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为一体,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提出的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群众基础也就不可能牢靠。我们当前理论工作的最大任务就是往这个方向努力,向这个目标聚焦,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让人民群众与党的创新理论“零距离”,让人民群众因掌握了人民的理论而焕发出改造世界、创造辉煌的强大物质力量。所以,这“最后一跃”,也一定是“最惊喜的一跃”。
作者:许宝健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2022年12月28日,原标题“党的创新理论归根到底是人民的理论”;转载请注明微信公众号“前线理论圈”
责任编辑:林苗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投稿邮箱:qianxianwan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