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的名利观
然而,古今贤达者却深知“多欲亏义,多忧害智”的道理,时时修身克己,阻燃欲望的火苗,看淡眼前的名利,努力做到荀子所言的“不诱于誉,不恐于诽,率道而行,端然正己”。
其实,人一旦心无杂念,不计较名利得失,反倒能凝神安适,全神贯注地做事情,硕果斐然便在情理之中。
袁隆平正是若此贤达之人,他之所以能成为世人爱戴的科学巨星,与其坚守的名利观有很大关系。
在袁隆平先生去世两周年之际,重读他围绕名利的一段话,读出了高尚纯洁的灵魂,感慨颇多。
说到“名”,袁隆平说,早在20世纪90年代,湖南省就曾推荐他参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即现在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可他落选了。
但他认为,没当成院士没什么委屈的。他说,他搞研究不是为了当院士,没评上说明水平不够,应该继续努力学习;但学习是为了提高学术水平,而不是为了当院士。
袁隆平的胸襟、境界是非比寻常的。院士,是虚名吗?是,也不是。
说是虚名,对于一个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写在百姓心坎上的人,对于一个手不离土两脚踩泥的人,对于一个只看重水稻增产的人,对于一个不屑于争名夺利的人,有没有院士名头又有什么差别呢?
说不是虚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代表着国家科学技术领域的最高水准,名誉着实是巨大的,但袁隆平的精神境界是“身心转恬泰,烟景弥淡泊”。
说到“利”,袁隆平说:“我要那么多钱做什么?”“如果为了名利,我早就到国外去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在1990年曾以每天525美元的高薪聘请我,但我认为,中国人口这么多,粮食始终是头等大事,我在国内工作比在国外发挥的作用更大。”
1990年,国内月工资500元,几乎是顶薪了。而当时,每天525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2511元,一天的薪水,相当于国内5个月的工资,诱惑力大不大?然而,袁隆平不为所动!这是何等的定力!
他考虑的是,在中国人吃饱肚子这件事上,自己能发挥更大作用,他心里放不下的是万众苍生!可见,弃私利而济苍生,乃袁隆平毕生信念!
袁隆平曾说:“我认为粮食是最重要的战略物资,所以我觉得我的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对国家、对百姓都是大好事。”一个充满家国情怀,心里装着百姓“饥”苦的人,自然视名利如浮云。
袁隆平并非只是说说而已,他更是身体力行,用一生默默奉献、造福黎民。为国分忧,淡泊名利,这就是袁隆平毕生奉行不渝的名利观。
作者:张树民
文章来源:《前线》2023年第4期;转载请注明微信公众号“前线理论圈”
版式:刘卫东
责任编辑:钟鑫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更多精彩视频
请关注我们
推荐阅读
点个“在看”
鼓励一下小编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