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如弗知的境界

王厚明 前线理论圈 2023-07-28
导演王家卫曾说:“人最大的烦恼,就是记性太好。”是的,古人早有“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大行不拘小节,大礼不辞小让”的劝诫,多少人因为执念太深、计较太多,使人生的脚步变得愈加沉重。或许,不如弗知的态度可以一解其惑。

吕文穆公蒙正,初参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此子亦参政耶?”文穆公佯为不闻而过。同列令诘其官位姓名,文穆公遽止之。朝罢,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文穆公曰:“若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复能忘,固不如弗知也。”

这是“不如弗知”一词在清人《宋稗类钞》中的记载。讲的是北宋初年宰相吕蒙正刚被提拔为参知政事时,第一次以新身份和同僚们一起上朝,人群里有位朝官指着他说:“这小子居然也能当参知政事?”

吕蒙正听了装作什么也没听见,不动声色地走开。同僚听到有人藐视吕蒙正,就要去查明说话者的身份,吕蒙正连忙制止。

早朝后,同僚仍感不平,后悔没有追究查问。吕说道:“我如果一旦知道了姓名,就会终生难以忘记,所以不如不知道为好。”

不少人认为吕蒙正是心胸宽阔,其实还不止于此。能做到不记人过是因为他洞察人性的弱点。

他深知人非圣贤,喜怒爱憎、报恩记仇是人之常情,一旦知晓谁非议自己未免会耿耿于怀,大概初入政坛的吕蒙正认为不值得为此人此事去内卷互伤、虚耗精力。

不如弗知,不予计较,除却无谓的烦恼,这才是吕蒙正睿智高明之处。

与不如弗知态度相对的,是斤斤计较、睚眦必报。遭遇极小的不平和怨恨也一定要深究和报复,这样,必然会导致自戕互害的结局。

因此,能否做到不如弗知,往往体现一个人的心态和价值观,把持不好就会打开烦恼和祸端的潘多拉魔盒,令人追悔莫及。

如此看来,不如弗知不仅是处世之道,更是一种人生智慧。因为,不如弗知潜藏趋利避害的冷静。

周国平说:“人生的许多痛苦,都源自于盲目较劲。”面对不敬,不去深察细究、计较一时,反而能看清潜在的祸患和伤害,明辨事后的利弊和得失。

要懂得及时止损,不让外部的挑衅和诱惑打乱自身发展的节奏、干扰远大前程。否则,执迷不悟、纠缠不清,只会收获垃圾情绪、遭受意外伤害,因小失大而得不偿失。

《菜根谭》说:“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过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对待无法避免的是非,不惹尘埃、不念过往、不畏将来,坦然释怀、学会放下、让心归零,才能不乱于心、不陷于害。

与人为善,是为了不纵人恶;宽容别人,也是加冕自己。不如弗知,并非不知,而是先知了人性的弱点,不再一味纠缠是非、计较得失。“劝君归去来,飞空鸟无迹。”是以为念。

作者:王厚明


文章来源:《前线》杂志2023年第6期,转载请注明微信公众号“前线理论圈”

版式:刘卫东

责任编辑:钟鑫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更多精彩视频

请关注我们

欢迎投稿,转发分享
投稿邮箱:qianxianwang@126.com

推荐阅读



点个“在看”

鼓励一下小编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