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武汉奶茶进化史:每个90后的学生时代,都有一杯八+八

武汉吃货 武汉吃货 2020-09-02


午休后点杯奶茶,是上班族续命行为之一。

喝奈雪还是喜茶?茶百道还是一点点?加奶盖还是不加?纯茶还是鲜果茶?

选择不下数十种,口味让选择困难户犯了难。


15年前,可没有这么多烦恼,顶多纠结一下选草莓味还是哈密瓜味。

2020年,奶茶店越开越多,口味也越来越丰富,那些曾经惊艳过青春的奶茶,现在又是谁在喝?我们又是从什么时候起没再喝过?

带着疑惑,整理了一波武汉奶茶进化史,往下看,也许你会找到答案。




有多少人第一杯奶茶是从学校旁的八+八大拇指开启的?

放学八+八见!是好多人即使过了这么多年,也对它念念不忘的理由。

或者它既不叫八+八也不叫大拇指,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台湾珍珠奶茶。

苹果味草莓味哈密瓜味?加珍珠还是椰果?开水一冲,甜腻的香气上涌,赶在封口前一定会叮嘱阿姨:多放珍珠或椰果!


那时候给奶茶封口还是手动操作的封口机,随着拉杆往下,“咂”的一声,你会跟着紧张,有没有压紧?会不会等会摇的时候溅一身?

所以啊,哪怕明明知道价格低廉,口感与现在的奶茶完全不在一个档次,还是会在路过时顺手买一杯。

好像喝一口就能回到那些年的青涩时光,大冬天里用奶茶暖手,用吸管时一定要把最后一颗珍珠吸完。


尽管我们都很清楚,这样的时光不会再回来。

什么时候没再喝过?

很多人的答案都是:离开学校后吧。

1.0时代,对奶茶品牌还没什么概念,以为只有自己学校门口才有大拇指或者八+八,离开学校后才知道,原来它们是连锁。




真正让大家对奶茶有品牌概念的时代来临,要属coco奶茶的出现。

藏龙岛的大学生应该记得,光谷的coco常常要排队排很久,只为买一杯9元的招牌coco珍珠奶茶。

性价比高的益禾堂则开在学校周围,深受学生青睐,唯一的问题就是点一杯茉莉奶绿还是烤奶?

也是第一次知道,奶茶还可以有烤的?


书亦烧仙草更不用说,有人甚至从13岁就开始喝。

招牌烧仙草是夏天没胃口的必点选项,一杯奶茶竟然可以像吃饭一样满足饱腹。

这两年,也是紧跟市场脚步,上新超多受大家欢迎的饮品。


定位相对高端一些的泡沫剧茶,当年在光谷也是常常爆满,手拎一杯泡沫剧茶去到影城看电影,会被认为好高级。


然而现在的泡沫剧茶已经没几家门店,找到距离我们最近的一家高雄路店,门店在网咖内,疫情以来,还未正式营业。


与泡沫剧茶在一个层级的应该就是85°C了。

严格讲,它并不算奶茶店,但也是大家心里的高级下午茶根据地,当年还是学生的时候还想:以后自己赚钱了就要进去点一杯经典的海岩咖啡和一块蛋糕,小资一把。


一杯饮品配一款甜点or面包,可以算那个年代的奈雪。


不同于1.0时代,2.0时代奶茶的辨识度会高很多,各自的定位也很清晰明确。

想喝珍珠奶茶去coco,显得逼格高就去泡沫剧茶和85°C,想要平价又大碗,就去益禾堂和书亦烧仙草。

不想喝奶茶时,就去二中那家港饮之港,点一杯手摇冻拧红,解腻清爽。

又或者是吾饮良品的有颗柠檬系列,一杯真的有一颗完整的柠檬,感觉很赚。


现在的有颗柠檬被放在点单栏的左下角,如果不是老粉,大概新生代都不知道这个系列。


大学快毕业时,一家叫做蜜雪冰城的店子仿佛一夜开遍全城。


大家买的最多的倒不是它家饮品,而是2元一个的甜筒(现在是3元),偶尔口渴又囊中羞涩的时候会买一杯。

可能是嘴巴养叼了,新品蜜桃四季春喝了几口就不太想喝了。




2011年,以“贡茶”为代表的奶盖茶进入大家的视野,接着似乎武汉所有奶茶店开始出奶盖茶。

这个时代的奶茶不再只是冲泡而成,菜单里开始有新鲜牛奶配方的饮品,口味也更加丰富。

把奶盖带火的贡茶,火到什么程度呢?几乎每个武汉的商场都能看到。



记不清是什么时候,有人说比贡茶早,也有人说第一次喝奶盖茶就是在coco。

那时候奶盖刚出来,名字还叫“玫瑰盐奶盖绿”和“玫瑰盐奶盖红”。每次为了喝奶盖,在点单的时候都要把这个绕口的名字在排队的时候默念N遍。


还有茶玛,之前常在商场看到,很多人建议一定要点他们家厚芝士,特别是抹茶的。


3.0时代的出现,可以算得上奶盖茶元年,但它又恰好是2.0和4.0的过渡,为后面网红奶茶的出现打基础。





16年年初,一点点来了。大家对于网红奶茶有了一些概念。

一点点登陆武汉后,迅速铺开的店面,走几步路就能看到一家。

泡鲜煮茶、免费加料、要几分糖?


第一次知道甜度还可以选择,也是从一点点开始,对奶茶的要求更刁钻了。

如果你能准确地说出哪一款要几分糖是最合适的口感,别人瞬间觉得你很会喝。


风头过后,有人常拿它和coco做对比,但不可否认的是,一点点的确站上了风口。


紧接着,后面被冠以“网红奶茶”的店越开越多,大家都以能在开业时喝到为乐趣。



第一家奈雪、第一家台盖、第一家喜茶、第一家乐乐茶、第一家鹿角巷……

开一家火一家,没排队半小时起买过这些奶茶,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嗜奶茶如命。

2018-2019这两年,奶茶品牌呈井喷式增长,想不到还有什么口味是武汉人没喝过的。

鹿角巷带火了脏脏茶,奈雪带火了鲜果茶与奶茶店装修,喜茶则是芝士奶盖最为有名,乐乐茶不用说,也是现象级奶茶。


仅江汉路这一处,你就几乎能找到所有近两年新开的奶茶店。

哦不,4.0时代,大家已经不再说奶茶店了,而是新式茶饮店。

从奈雪的一口好茶一口软欧包起,奶茶已经不仅仅是奶茶,还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

还有各色联名以及创意和脑洞的呈现,奶茶店在这个时代早已超越奶茶本身。


奶茶选项也不再是,加珍珠还是椰果,而是由此衍生诸多品类:冷泡茶、鲜果茶等,无一不在强调新鲜与健康。

去年才进入武汉的茶百道在很短的时间内占据大家视野,以水果茶C位出道的一芳,把豆腐加进奶茶里的厝内小眷村等,都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场景被武汉伢宠幸。







被奶茶席卷的这两年,某种程度上带来一种错觉:

每一家进驻武汉的新店,都有吓死人的来头且开业一定要排队几小时都买不到的那种。

譬如去年,伏见桃山还没来,大家就已经开始期待和讨论招牌产品。

还有今年茶颜悦色宣布进驻武汉,马上就有好几个容易与茶颜悦色混淆的奶茶店在汉开业,生意都还挺好。

这个时代的意义或许就在于: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那一款。




细数这些年喝过的奶茶店,就像看一部成长史,关于社会也关于个人。

20年前的你,觉得喝一杯2块钱的奶茶,是抠牙缝省下来的零花钱才能喝上一杯。

20年后,已经可以随意拎一杯25左右的奶茶,并且毫不肉痛。

从2元喝到20元,奶茶在变,我们也在变,回头看看,告别的除了冲粉奶茶还有少年时代。


也有一些人选择不变,不爱喝如今那些花样繁多的品类,照旧爱喝9元一杯的coco珍珠奶茶,或者来一杯7块钱的港饮之港就很满足。


就好像,原本以为可能在新晋奶茶品牌挤压下,那些老牌茶饮店会陆续退出,但其实并没有,只是顾客又换了一波,一如当年的我们。


吾饮良品江汉路店在高考结束后迎来排队高峰,开在二中旁的益禾堂依然有很多学生光顾,在记忆里销声匿迹的蜜雪冰城还活跃着,有人13岁就开始喝的书亦烧仙草,新品越出越多。


很多店的“消失”,其实并不是真的消失,而是在原来的消费人群实现阶级跨越后,自动将它们从记忆抹除。

但你知道,只要提起它们,还是会在心里的某个角落隐隐发光。

因为这些奶茶变迁史,正好见证了一代人的青春啊。


在武汉竞争激烈的奶茶市场里,如果还能喝到多年前你爱的那一口,那一定是它们做对了什么。

兴许是味道,兴许是价格又或许它总能给你带来惊喜。


不要走开,有彩蛋

同事问:为什么现在的奶茶店很多,品类也很多,却很难收获20年前那种满足感和快乐感?

想了想,大概率是当年一起喝奶茶的人都不在身边,并且以后也再无可能一起喝奶茶。

写到这里,只想重新回到校园,买一杯花钱也买不到的少年时代。



你喝的第一杯奶茶是?


✍️编辑 / 青春万岁📸摄影 / Raveran、十点半素材库

吃货鄙视链

7月新店

地铁口投喂指南



出品:十点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