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划重点啦!防范化解舆情风险要抓住这几点

点击上方蓝字 可以订阅哦!



新媒体时代,网络逐渐成为重要言论表达渠道,各类社会问题在网络语境中更加突出。网络舆情的引导、回应和危机管控能力,成为社会治理的中心议题。在此背景下,创新网络舆情治理模式,防范化解重大舆情风险,对于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优化社会治理机制有着重要意义。

脑中有弦:引领社会舆论


相对开放的舆论格局,使各级政府面临严峻的考验。以什么标准对近年来网络突发事件进行性质界定,如何从整体上把握舆情的产生机制及传播模式,如何正确、有效地引领舆论,变得难度更大。

要时刻绷紧舆情这根弦,具体思路有:

一、尽快适应舆论格局的新变化,把网络舆论场作为了解民情、掌握民意的晴雨表;

二、考量网络舆论场的存在,为公众实现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搭建更宽敞的平台;

三、积极考虑民众的接受范围、舆情的承受能力,理性引导公众有序合法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培育网络自我净化的修复力量。



肩上有责:舆情关口前移


互联网作为信息的集散地和舆论的放大器,其交互性、匿名性、开放性等特性,常常使社会话题、事件的传播出现矛盾或者对立,网上行为理性与非理性倾向相互交织,形成了多种舆论形态。

舆情关口前移需要各级社会管理者切实担负起责任:

一、正确认识历史遗留问题,着力解决社会矛盾,这是消解舆情的前提;

二、通过建立和完善公平、合理的机制,完善社会管理制度,避免产生群体性对抗情绪;

三、避免利益纠葛导致矛盾冲突在网上加以显现;

四、谨防民生话题持续高热,观点争论激化演变,防止舆情下线恶化事态。



胸中有数:善察舆论格局


舆情工作是一项带有全局性的工作,政治性、政策性、综合性和技术性要求很强,做好舆情信息工作,必须正确把握其内在要求和基本规律。工作要点主要有:

一、深刻认识社会转型期各类矛盾客观存在,不同利益主体存在相互竞争,处理不当有可能产生冲突;

二、重点防范境外舆论与境内热点同频共振;

三、通过维护公共政策,取得社会共识,维护社会基本的公平正义;

四、清醒认识资本与舆情的关系,警惕资本对舆情产生、走势的影响和干预。




手中有招:推动社会综治


网络舆情传播的速度、规模和方式,不仅取决于话题、事件的社会背景和性质,还与网民的认知态度、价值观念、社会心理密切相关,各类网站的社会责任意识强弱更是重要诱因。

手中有招,就是要居安思危,用底线思维、问题导向思考谋划舆情工作,将各类干预因素和应对变量内化于心,从机制、流程、技术上实现信息互通。主要做法有:

一、积极构建中央与地方、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相互联动机制,把握舆论引导和情绪疏导的时机和火候;

二、地方政府应明确归口管理,责任到人,制定出相关应急预案,仔细梳理各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

三、重视新媒体表达作用,从制度设计上强化各级各类网络平台的社会责任,切实做到平台履责;

四、大力培养网民的自律意识,共同引导网络行为规范,让网络文明蔚然成风;

五、网络运营者应自觉接受各方面的监督,将政府部门的监管执法、网络运营者的责任与社会公众的监督治理有效对接,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网络安全治理。





结语


随着网络舆情风险在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愈加突出,舆情治理范式正在逐步从危机管理转向全面治理。社会管理者既要提高传统安全意识,充分考虑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利益协同和资源配置,改善网络舆情衍生的现实社会“土壤”,也要密切关注非传统安全问题,协调多个治理主体将舆情风险纳入导控全过程,在科学决策的基础上融入稳定性的社会考量。

总之,下活先手棋,舆情关口前移排查风险,线下实实在在解决问题,不要等到群议汹汹再想引导处置。如此,防范化解舆情风险才不会“空对空”。





(作者: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特约舆情分析师 颜陈)


编辑 / 邱越

人民网舆情数据

中心微信公众号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人民V在线

微信公众号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众云大数据开放平台

众云是业内领先的智能化舆情监测分析平台。一万家企事业单位的选择!

人民慕课

人民慕课致力于成为党政干部新媒体素养、舆情应对的网上课堂。

《网络舆情》:帮领导干部读网的杂志

     电话:010-65368404

     邮箱:wlyq@peopleyuqing.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