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好,这里是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网络新媒体中心 逗逗地科 2021-11-07


学院简介



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肇始于1944年建校初的史地系,现有专任教师103人,其中教授30人,副教授39人,博士生导师27人,专任教师博士率达到93%,形成了一支高学历、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学院班子成员


学院拥有地理学、生态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旅游管理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形成了本、硕、博(后)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开设5个本科专业,其中地理科学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地理学、旅游管理优秀人才培养与高水平科学研究基地。


学院设有5个本科专业及方向,其中包括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和2个省级特色专业;地理科学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设有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9项,国家级规划教材、陕西省优秀教材9部,现有省级教学名师2人,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3人、优秀学生5人。


学院培养的毕业生大多数已成为中国地理科学、资源环境、区域规划、生态环境建设、旅游企事业管理、教育科研部门的专业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其中许多已成为国内外知名专家和企业领军人,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学院地理系77级校友傅伯杰研究员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我校培养的第一位院士(现为中国地理学会监事长);建院以来,学院毕业生中先后有6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在全国地理学界引起广泛关注。近5年,学院毕业生平均就业签约率保持在92%以上。


左四为傅伯杰院士


2015-2019年本科生就业情况


2015-2019年研究生就业情况


2015-2019年整体就业情况


本科专业




地理科学(公费师范生)




本科,学制4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名牌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设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该专业开设“卓越教师实验班”。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系统掌握地理科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具备一专多能的专业知识结构和运用地理学视角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系统的专业教育教学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能在基础教育领域从事地理学科教育、教育管理和研究的优秀教师、教育管理者和未来教育家。


主干课程:测量与地图学、地球概论、地质学基础、气象与气候学、地貌学、水文与水资源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遥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地理学科教学导论、地理学科中学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教师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地理学科教学技能训练等。





地理科学类




该专业类涵盖了地理科学(创新实验班)、地理科学(师范)、地理信息科学和环境科学4个专业及方向,学生入校一年后,可依据自己的兴趣和学院专业设置情况进行调整分流,具体以当年政策为准。


● 地理科学(创新实验班)


本科,学制4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设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系统掌握现代地理科学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结构,具有现代地理科学基础理论与技能、扎实的空间信息处理与模拟及外语素养与地理科研能力,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能在政府部门及其他相关等单位从事地理学科研究、国土资源开发与保护、基础教育和教育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地图学、地球概论、地质学基础、地貌学、水文与水资源学、气象与气候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世界地理、中国地理、遥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区域分析方法,地理学专业英语,地理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 地理科学(师范)


本科,学制4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名牌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设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培养目标:本专业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培养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深厚的地理科学专业素养、突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较强的科研能力,身心健康,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能在中学以及教育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与研究的优秀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以及继续深造后能在高校、科研机构等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测量与地图学、地球概论、地质学基础、气象与气候学、地貌学、水文与水资源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遥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地理学科教学导论、地理学科中学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教师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地理学科教学技能训练。


● 地理信息科学


本科,学制4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具备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科学、测绘科学、地图学等基本理论、技能、知识,能熟练开发和运用多种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能在政府及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或相关行业从事管理、研究、教学及高新技术研发工作,能在城市管理及规划、区域资源与环境、人口交通与卫生、基础设施管理及高新信息技术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行政管理、教育培训、应用研究、技术研发、生产管理等工作的GIS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地图学、自然地理学、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遥感概论、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ArcGIS软件应用、专题地图设计、地理建模原理与方法、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



● 环境科学


本科,学制4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该专业建设有陕西省环境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陕西省创新创业试点学院(环境科学系)和陕西省污染暴露与生态环境健康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身心健康,掌握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环境治理、保护与管理的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较强的创新能力和业务竞争能力,能从事环境科学研究相关工作,能在企事业单位及相关行政部门从事科研、教学、环境保护与管理等工作,能在环境保护、城市建设、企业环保、国土资源、城市治理等行业和部门从事相关工作需要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自然地理学、环境学概论、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生态学、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环境经济学、环境评价、荒漠化与防治、环境规划等。





旅游管理




本科,学制4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该专业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拥有全国首批旅游管理专业博士授权点,建设有中国旅游研究院西部旅游发展研究基地、陕西省科技厅旅游信息科学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发改委旅游信息化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省教育厅旅游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及西安陕师大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全省三个甲级规划资质之一)。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旅游管理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旅游开发的专门人才,并为各级各类旅游专业院校培养师资。


主干课程:旅游学、旅游资源与开发、旅游(业)野外调研、旅游经济学、旅游业管理、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规划、旅游市场营销、会计学、旅游心理与行为、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导游业务、旅游英语、旅游信息化与智慧旅游、旅游伦理与法律规制、旅游市场调研与分析、旅游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等。



师资力量




科研实力




学院不断凝练学科方向,确立了全球变化与数值模拟、旅游信息科学、风沙地貌、黄河流域环境变化和古水文学、景观生态过程与人地系统耦合模拟、污染暴露与风险调控、环境污染诊断与修复、旅游与社会文化地理、人地机复杂系统与政策模拟、生物地球化学和黄河中游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建设等11个科研创新团队。学院近三年来纵向科研立项108项,研究经费3467万元。实验室建设不断进步,实验设备台件数和资产额持续增长。




董治宝教授团队研究成果

在国际地球科学TOP期刊发表


我院黄春长教授研究团队学术成果

在《SCIENCE》发表




我院吕萍教授在国际顶尖期刊

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论文





学院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做客“经纬论坛”,讲述学科前沿和学术新观点,开阔师生学术视野;先后主办承办“中国地理学大会”、“第八届国际风沙科学大会”、“土地利用与乡村可持续发展” 、“健康地理、 健康服务与环境”、“丝绸之路与中国西部城市发展”等国际研讨会;连续主办四届“旅游信息科学学术研讨会”  及陕西省地理学会学术年会、中国地理学会(西北地区)学术年会等会议,提升学院学术影响力;组织师生赴美国、法国、丹麦、  日本、澳大利亚、芬兰、智利等国家参加国际学术交流。


学院承办2018年中国地理学大会


2018年中国地理学大会现场




本科教学




先后建成《自然地理学》国家级精品课程,《多彩黄土高原》国家级视频公开课,《测量与地图学》、《世界地理》和《人文地理学》省级精品课程,《遥感概论》、《旅游资源开发》、《旅游规划》等多门校级精品课程。


校级精品课程


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陕西省优秀教材9部;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8项;省级教学名师3人;宝钢教育优秀教师2人。省级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先进个人1人。


2019年地理科学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7年学院被评为陕西师范大学优秀教学单位,2016年获批国家级地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地理科学专业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旅游管理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中国旅游研究院西部旅游发展研究基地;地理实验教学中心和环境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地理科学、旅游管理专业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


本科教学成果




社会服务




学院现已具有国家级旅游规划设计甲级资质和陕西省土地规划乙级资质证书,科研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近三年来,学院在旅游与城市规划、水土保持与生态监测、土地开发与利用、地质公园保护与设计等方面为各级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智力支持,承担各类横向研究课题52项,研究经费1270万元。


王晓峰:陕西省旅游总体布局规划图


签署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多位教师受聘地方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政府参事、顾问等,参与CCTV科教栏目、省市媒体专题栏目采访录制,不断宣传展现学院学术实力和影响力,积极为地方政策制定、社会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学院特色




实践教学




● 野外实践


秦岭野外实习基地建设:建成国家级理科野外实习实践共享平台,更好的服务其他院校在陕西的地理专业野外实习。


完善人文地理实习线路:针对已有的关中人文地理实习线路,增加实验教学协作单位4个,将西咸新区生态休闲城市考察基地、西安国际港务区实习基地和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实习基地纳入实习线路。


黄土高原综合气候生态环境观测实习基地:与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深入合作,依托国家生态监测网安塞站现有条件,投入100万元,建成黄土高原综合气候生态环境观测实习基地。


依托黄土高原——秦巴山区,关中——烟台,秦岭——峨眉山,东西、南北纵横实习线路与陕西省野外实践教育基地地开展地理学的野外实习。


全国高校地理学野外联合实习







● 仪器设备平台


建成国家级地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有实验用房55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6300多万元,具备开展部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基础实验,释光断代、风沙动力学过程模拟、大区域数字地形分析并行计算等综合综合性创新型教学实验的条件,涵盖了多学科实习实践能力的培养。











导师制




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三秦学者、百人计划、学科学术带头人、引进和归国博士为主体,定期开展专业学习专门导引,通过项目主任、班主任、项目导师、教授接待日和小导师制度,构建大学生学习成长引导机制。


小导师制度:学院重视学生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在原有本科生导师的基础上,为了细化大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引导,学院实施本科生“小导师制度”,实施本科生精细化、针对性的培养。鼓励师生指导参与“双创”竞赛、专业比赛,通过竞赛进一步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挑战杯”国赛三等奖


“挑战杯”获奖


中国高校地理学展示大赛



班主任制度:选聘品德高尚、学术渊博、热爱学生工作具有高级职称或者博士学位的教师承担此项工作,目前包括陕西省百人计划特聘教授、教学名师等21名教师担任本科生班主任,主要针对学生专业引导、学业指导开展野外实践、中学观摩、学术前沿报告、学生科研报告论坛等活动。


班主任聘任仪式


师范生技能大赛




学术讲堂




强化专业与个性化教育。通过创设“经纬论坛”、“中学地理名师讲堂”和“业界知行讲堂”三大论坛,在课堂教学之外引导大学生进行个性化、差异性教育,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全面成长。学院资助学生编印诗集、小说集,提高学生艺术人文素质。

 



院级大学生研究创新项目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院两级大学生创新科研项目和创新实验项目,设立专门经费建立学生科学研究创新基地;鼓励和吸纳高年级学生直接参与教师科研工作。



学生活动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成才教育的重要环节。学院紧密结合专业特色,采取项目推进、重点组队的方式,让学生走进社区、走进农村、走进企业,了解市情、了解社情、了解民情,提高思想素质,提高实践能力, 学院连续多年被评为省级优秀服务团队。





学生社团是学生发挥专业特长、服务社会与锻炼成才的重要阵地。学院现有地理学社、旅游学社、环保DIY俱乐部、问天社、东方志愿者协会等5个学生社团,通过不断创新社团管理,规范社团活动,突出学科特色,塑造品牌项目,组织开展社会调查、科研创新、志愿服务、阳光体育等活动,吸引着广大同学热情参与。学院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依托成立了校园导游服务队,已成为宣传我校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沃土。学院将青春时代气息与师大文化底蕴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院连续多年蝉联我校运动会冠军,举办了大学生综合素质大赛、大学生骨干拓展培训、“马列理论读书社”等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







人文关怀是学院学生工作的一大特色。寒假家访送喜报、暑假走访传关爱,共建家校爱心桥梁;学院还专门设有考研自习室、研究生学习室为学生提供学习场地。学院官方微信平台“逗逗地科”通过开设“师说”“桃李”“电台”“学问”“探秘”“行走”等六大板块,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和风格,成为理解学生、贴近学生、代言学生的重要载体。


学工组家访


学院新生集体生日


连续四年蝉联校运会冠军





毕业学生合影



学院精神是一种情怀、一种坚守、一种传承。在长期的建设发展中,学院逐渐形成了以“团结、务实、拼搏、争先”为核心要义的“地科精神”,这一精神也成为凝聚全院师生的力量源泉。


办院目标:建设以地理教育为主要特色的一流学院

办院理念:民主开放办院  求真创新治学

学院院训:慎思  行远  求实

学院院风:经纬天地  知行合一


编辑|于雯霏

图文|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指导老师|王蓓蓓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