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冰城抗癌“明星”夫妇,要携手冲刺百岁!生活报成立“癌友俱乐部”……

2017-04-07 生活报

当一纸恶性肿瘤诊断书无情地抛来时,犹如上天开了一个大的玩笑,头一次感觉死亡离我们如此之近;当每天面对痛苦的化疗、放疗时,感叹命运为何如此的不公,头一次失去了生的希望。“活着真好!”这也许是所有肿瘤患者心底最渴望的呐喊,没有比“活着”更能让人感到真实,生命在这一刻显得弥足珍贵。


不用怕,抗癌的路上,我们陪你一起前行!今起,本报将陆续推出“抗癌专版”,在为你讲述抗癌感人故事的同时,让你获得更多的人生真谛;肿瘤专家的权威解读,让你了解不一样的肿瘤知识;癌友俱乐部、微信群的建立,让癌友们有了一个温馨的港湾,品味抗癌过程的酸甜苦辣……我们愿成为广大癌友们最贴心的朋友,在抗癌的路上我们一起前行,共同迎接明天美好的阳光。

  生活报“癌友俱乐部”成立

加入可优先参加本报组织的

名医讲座、户外活动等


为了给更多的癌友提供交流沟通的平台,生活报“癌友俱乐部”日前成立。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爱的温暖,抗癌路上,我们一起前行。


据悉,“癌友俱乐部”每年将组织会员外出康复旅游,饱览了祖国大好河山和自然景色,锻炼身体,愉悦心情,为癌友们搭建交流的平台。俱乐部还会定期组织权威专家进行癌症相关知识的讲座,并与专家大咖面对面交流。只要加入本报癌友俱乐部,就可优先参加本报组织的相关活动。

报名方式:

发送短信或拨打电话15636023086、18646227005进行报名,内容为“姓名+电话+病情”即可。


      省肿瘤防治办公室数据显示

肺癌和乳腺癌

分居男女癌症发病之首


  因“抗癌有方”上过央视 

写下二十多本笔记

冰城抗癌“明星”夫妻 携手冲刺百岁

 提起今年已经77岁的张艳坤,你或许会感到陌生,可她在癌友圈中,却是名声远扬:当年曾因“抗癌有方”走进央视演播厅,后又义务教授数万癌友们抗癌方法,让大家看到了希望……


这些年来,她因要照顾老伴(也是一位癌症患者)很少参加活动,可国内国外的癌友们没有忘记她,仍在苦苦寻找她,只为寻求一个答案:如何能够活下去!2014年生活报记者曾采访过张艳坤,并发表《一对患癌夫妻的抗癌宝典》报道,让很多癌友读者有了信心,如今两年过去,老人过得怎么样?又在忙些什么?近日,生活报记者敲开了位于哈市南岗区邮政街上一座民宅的房门……


1.当初患病时体重只剩87斤 而今气色超级棒

开门的正是张艳坤,她笑盈盈的,面容白里透红……“真没见过这么漂亮的老太太!”正巧,有几位癌友在她家里学习,他们也都感叹,初见老人时,根本不相信她也是位癌症患者!

(阳光乐观的老人)


张艳坤的“癌龄”已经达到27岁,她介绍,自己以前是花园小学校一名高级教师,因为丈夫经常出差,家里的重担全都落在她一人身上,时间长了,身体亏损,癌症就趁虚而入了。1990年,张艳坤被查出患上了乳腺癌。“当时瘦到只有87斤,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认为以后没有未来了。”那时,张艳坤不仅身体上遭受着病痛的折磨,精神上也颇受打击,还想过自杀。而现在,张艳坤不仅活了过来,还活出了“质量”,学习、锻炼,带学生、教课……忙得不亦乐乎!


当有人知道张艳坤就是“抗癌明星”时,就会迫切地问道:“这是怎么做到的?”而张艳坤每每遇到向她“求救之人”,她总是先给对方足足的鼓励和加油,“我们首先要有信心”,“我们不能向癌症低头”,“希望在心中,生命在脚下”、“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用100%的努力去争取”……


“没有什么不可能!”她说自己就是最好的样板,她亲自见证了发生在自己的身上的奇迹。


2.抗癌笔记记了20多本  只可惜没有精力进行整理


上世纪90年代,对于癌症治疗的技术远远没有现在先进。“当时我做完化疗后,出现了中毒反应,全身疼痛,心力衰竭,不能吃不能睡,不能坐也不能躺!”张艳坤称。丈夫杨怀瑞日夜陪伴其左右,并深情地说:“这个家不能没有你,你是咱家的生命线。”张艳坤说,“丈夫的话语,让我鼓起勇气与病魔抗争。”张艳坤总结称,有十足的自信,是战胜病魔的前提条件。


杨怀瑞比张艳坤大8岁,自从张艳坤患病后,一方面杨怀瑞寸步不离地照顾着爱人,还带她四处游玩散心;另一方面,他带着张艳坤四处寻找治癌的良方,向专家请教,只要人家推荐药方,马上仔细地记在本上,认为适合就让张艳坤尝试;到民间百姓中寻找偏方,并且一边翻药典一边研究,如果有些“道理”也会让张艳坤照着做……总之,关于癌症病人的用药、治疗、饮食、锻炼以及心理,杨怀瑞全都进行学习,现已成了“专家”。而张艳坤也是爱动脑的人,又听丈夫的“话”,身体力行,不仅自己受益,也成了“专家”。因为抗癌有方,老两口还被请到央视做节目,讲述抗癌经历。


者在张艳坤的家里看到,室内一隅堆满了研究癌症的书籍以及笔记。张艳坤说,“对于抗癌,我和老杨下了很多功夫,一起研读过很多专著,还写过多篇论文在杂志上发表;对于一些民间偏方,我们通过亲身试验,再总结纠正,全都记在笔记里,如今‘抗癌笔记’已经达到二十多本了。只可惜,这些宝贵的资料还没有人整理,就只能先堆在那里啦……”

(老两口的抗癌日记)


3.与癌“和谐相处” 夫妻俩要向百岁冲刺


在张艳坤的家里,记者还见到了杨怀瑞老人,他的脸也是红扑扑的,正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因为腿脚不好的原因,现在已经很少出门了,而他的日常生活现在多由张艳坤照顾。


杨怀瑞也是一名癌症患者。据介绍,1995年7月张艳坤复查时发现八处骨转移病灶,杨怀瑞十分担忧,消瘦的身体更瘦了,且长期便血。1996年3月,杨怀瑞被确诊为直肠癌,并动了大手术,在这个时候张艳坤则承担起照顾老伴的责任。


如今,一个癌龄27岁,一个癌龄21岁,这对“癌夫妻”不但没有被癌症打倒,而且现在的生活越过越有滋味。平时老两口依旧一起钻研抗癌方法,注重合理的作息、饮食及锻炼……而张艳坤的生活更加多彩丰富,除了上老年大学学习“新知识”,自己也带“学生”,教他们如何抗癌、如何锻炼。而这些“学生”的身份也比较“特殊”,他们都是身患各种癌症的病人,正在经历或者已经经历过癌症的折磨。


张艳坤告诉记者,人们普遍存在着“恐癌症”,许多人希望能够出现一种包治百病的“万能药”或可靠的“疫苗”来控制癌症,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快就能实现。但在癌症的治疗方法中,外科手术和放疗、化疗以及中医中药,仍然是重要的,而手术后的进一步治疗更是必不可少的,重点是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我和老伴研究抗癌多年,现在还会继续研究,一起携手向百岁冲刺!”


    生活报癌症防治专家团

首批名医亮相啦

有事您吱声 我们帮您请教专家


对于癌症患者和家人来说,求医问药是整个抗癌治疗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使我省的肿瘤患者能够及时获悉权威的医疗资讯,患病后第一时间得到权威专家的诊治,即日起,本报癌症防治“医生专家团”正式成立,成员由省内肿瘤防治领域的名医大咖组成,以后读者们不但可以与专家们在线互动,由专家答疑解惑,我们还会不定期的组织专家进行讲座义诊,全方位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名医信息

点击下方滑动查看 


张大昕 哈医大一院肿瘤科主任、肿瘤一病房科主任、教授。现任中华放射肿瘤杂志编委、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学会全国委员等。对老年人恶性肿瘤的治疗有较深的研究。


张建国 哈医大二院乳腺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技术专长: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综合治疗,包括前哨淋巴结活检、保留乳房、I期假体植入、乳房再造等手术。出诊时间:每周三上午。


庞达 哈医大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腹部外科主任,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领域为乳腺癌的诊疗、肿瘤基因组学及乳腺癌筛查与防控。出诊时间:每周二、周四上午。苑学礼 哈医大四院肿瘤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长期从事肿瘤和免疫学的研究和相关临床治疗工作,对免疫细胞治疗的研究和应用有深入的理解。出诊时间:每周一上午。王丽茹 黑龙江省医院血液风湿肿瘤科主任,主任医师。曾获得省卫计委科技进步奖及新技术奖10余项,擅长恶性肿瘤,恶性血液疾病的治疗。出诊时间:每周二全天。颜莹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肿瘤科主任。擅长头颈部肿瘤如恶性脑瘤、鼻咽癌、喉癌、下咽癌、甲状腺癌等的放射治疗、化疗以及与手术配合的综合治疗、粒子刀治疗。出诊时间:每周一至周五全天。

陈洁 主任医师,黑龙江省预防医学会会员、黑龙江省卫生系统高级职称评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擅长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肿瘤的预防和治疗。

赵承宇 主任医师,擅长对内科,肿瘤科常见病及部分疑难诊断治疗,特别是对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肌病,心律失常等及各种癌症病人晚期有独特的治疗。王铁勇 主任医师,在国家级、省级医学刊物上发表过论文20余篇,擅长微创治疗乳腺疾病、甲状腺疾病、胆息肉、肝囊肿、肝血管瘤、肝癌。



 名医要来上公益微课啦

快进生活报“癌友微信群”吧


为方便读者提供最权威的防癌抗癌信息,生活报定期邀请名医与群友面对面,做癌症公益讲座,也会通过微信群线上做讲座。本报还将邀请抗癌卫士与群友分享抗癌故事,让癌友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


想入群的朋友,直接通过手机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也可以加记者微信咨询;如果您不方便使用微信,可拨打15636023086、18646227005报名。

您有啥问题

联系生活报“抗癌群主”


这么重要的信息,

快点分享给需要的人吧!


文字:生活报记者 宋菲 霍营 李佳 

摄影:生活报记者 丁毅

责编:石玉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